分享

六气解-08太阴湿土

 恺悌2003 2024-04-12 发布于上海

四圣心源——六气解---太阴湿土

【原文】湿者,太阴土气之所化也,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太阴以湿土主令,辛金从土而化湿,阳明以燥金主令,戊土从金而化燥。己土之湿为本气,戊土之燥为子气,故胃家之燥,不敌脾家之湿,病则土燥者少而土湿者多也.

【译文】湿,是由太阴经的土气所转化的,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太阴经以湿土主令,辛金随从土转化为湿;阳明经以燥金主令,戊土随从金转化为燥。己土的湿气为本气,戊土之燥为子气,所以胃的燥不敌脾的湿,生病是土燥的少而土湿多。

【原文】太阴主升,己土升则癸水与乙木皆升。土之所以升者,脾阳之发生也,阳虚则土湿而不升,己土不升,则水木陷矣。火金在上,水木在下,火金降于戊土,水木升于己土。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其源总由于湿盛也。

【译文】太阴经主上升,己土上升则癸水与乙木都上升。土之所以上升,脾的阳气发散生长,阳虚是土湿不上升,己土不上升,那么水木陷落了。火金在上,水木在下,火金降于戊土,水木升于己土,戊土不上降,那么火金上升逆行,己土不升那么水木下降陷落,其根源全是由于湿气旺盛。(湿为太阴之气,燥为阳明之气,肺从太阴则湿,从阳明则燥,燥分热燥与寒燥,热燥是风与火的作用,寒燥是风与寒的作用。)

【原文】《子华子》:阴阳交,则生湿。湿者,水火之中气,上湿则化火而为热,下湿则化水而为寒。然上亦有湿寒,下亦有湿热。湿旺气郁,津液不行,火盛者,熏蒸而生热痰,火衰者,泛滥而生寒饮,此湿寒之在上者。湿旺水郁,膀胱不利,火衰者,流溢而为白淫,火盛者,梗涩而为赤浊,此湿热之在下者。

【译文】《子华子》说:阴阳相交,那么就生湿气。湿气,水火的中气,上湿则转化火为热,下湿则转化水为寒,但是上湿也有湿寒,下湿也有湿热。湿气旺盛湿气郁积,津液不畅通,火旺盛,湿气熏蒸产生热痰,火衰败,湿气泛滥受寒就咳嗽,这是因为湿寒在上。湿旺水郁积,膀胱不通利,火衰,流出白色或黄色黏液,火 盛,梗阻滞涩而为小便浑浊色赤,这是因为湿热在下。

【原文】便黄者,土色之下传;便赤者,木气之下陷。缘相火在水,一线阳根,温升而化乙木。木中温气,生火之母,升则上达而化火,陷则下郁而生热。木气不达,侵逼土位,以其郁热传于己土,己土受之,于是浸淫于膀胱。五行之性,病则传其所胜,其势然也。

【译文】小便色黄,是土气颜色的下传,所以小便赤色说明木气下陷。因为相火在水,直通阳根,温暖上升转化乙木。木中的温气,是生火的母亲,升则上达转化为火,陷则下郁积生热。木气不通达,便侵犯逼迫土位,以它郁积的热,传给己土,己土接受此热,于是浸润膀胱,按照五行的性质,疾病会传染给其所能够制服的属性,这是情势导致的结果。

【原文】阴易盛而阳易衰,故湿气恒长而燥气恒消。阴盛则病,阳绝则死,理之至浅,未尝难知。后世庸愚,补阴助湿,泻火伐阳,病家无不夭枉于滋润,此古今之大祸也。

【译文】阴气容易旺盛而阳气容易衰退,故此湿气这边增长而燥气那边消退。阴气旺盛就发病,阳气断绝就死亡,道理极其浅显,不会是很难知晓。后世有人庸下愚昧,补阴气去助湿气,泻火去伐阳气,病人没有不是被冤枉早死在湿润之上,这是古今的大祸啊。(湿者,水火之中气。木也是水火之中气。这都是温湿之气从左从东方升。此为后天八卦坎离震兑,子午卯酉,气机升降出入之理。)

以下是搜集的版本2(原文+翻译),奉献大家

【原文】湿者,太阴土气之所化也,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太阴以湿土主令,辛金从土而化湿;阳明以燥金主令,戊土从金而化燥。己土之湿为本气,戊土之燥为子气,故胃家之燥不敌脾家之湿,病则土燥者少而土湿者多也。

【翻译】湿,太阴经的土气所转化的,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太阴经以湿土主令,辛金随从土转化为湿;阳明经以燥金主令,戊土随从金转化为燥。己土的湿气为本气,戊土之燥为子气,所以胃的燥不敌脾的湿,生病是土燥的少而土湿多。

【原文】太阴主升,己土升则癸水与乙木皆升。土之所以升者,脾阳之发生也,阳虚则土湿而不升,己土不升,则水木陷矣。火金在上,水木在下,火金降于戊土,水木升于己土,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其源总由于湿盛也。

【翻译】太阴经主上升,己土上升则癸水与乙木都上升。土之所以上升,脾的阳气发散生长,阳虚是土湿不上升,己土不上升,那么水木陷落了。火金在上,水木在下,火金降于戊土,水木升于己土,戊土不上降,那么火金上升逆行,己土不上升,那么水木下降陷落,其根源全是由于湿气旺盛。

【原文】《子华子》:阴阳交,则生湿。湿者,水火之中气,上湿则化火而为热,下湿则化水而为寒,然上亦有湿寒,下亦有湿热。湿旺气郁,津液不行,火盛者,熏蒸而生热痰,火衰者,泛滥而生寒饮,此湿寒之在上者。湿旺水郁,膀胱不利,火衰者,流溢而为白淫,火盛者,梗涩而为赤浊,此湿热之在下者。

【翻译】《子华子》说:阴阳相交,那么就生湿气。湿气,水火的中气,上湿则转化火为热,下湿则转化水为寒,但是上湿也有湿寒,下湿也有湿热。湿气旺盛湿气郁积,津液不畅通,火旺盛,湿气熏蒸产生热痰,火衰败,湿气泛滥受寒就咳嗽,这是因为湿寒在上。湿旺水郁积,膀胱不通利,火衰,流出白色或黄色黏液,火盛,梗阻滞涩而为小便浑浊色赤,这是因为湿热在下。

【原文】便黄者,土色之下传,便赤者,木气之下陷。缘相火在水,一线阳根,温升而化乙木。木中温气,生火之母,升则上达而化火,陷则下郁而生热。木气不达,侵逼土位,以其郁热,传于己土,己土受之,于是浸淫于膀胱,五行之性,病则传其所胜,其势然也。

【翻译】小便黄的,土气的颜色传下来的,小便赤色的,木气的下陷。因为相火在水,一线通到阳根,温暖上升转化乙木。木中的温气,是生火的母亲,升则上达转化为火,陷则下郁积产生热。木气不通达,侵犯逼迫土位,以他郁积的热,传给己土,己土接受他的热,于是浸润膀胱,五行的性质,生病就传递他能够制服的,是本性导致这样的。

【原文】阴易盛而阳易衰,故湿气恒长而燥气恒消。阴盛则病,阳绝则死,理之至浅,未尝难知。后世庸愚,补阴助湿,泻火伐阳,病家无不夭枉于滋润,此古今之大祸也。

【翻译】阴气容易旺盛但阳气容易衰退,使用湿气持久增长但燥气持久消退。阴气旺盛就发病,阳气断绝就死亡,道理极其浅显,不是难知道的。后世人庸下愚昧,补阴气帮助湿气,泻火杀伐阳气,病人没有不冤枉早死在湿润上的,这是古今的大祸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