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权臣VS亲王VS太后——辛酉政变的“博弈者”

 写乎 2024-04-14 发布于四川

作者:好运锦鲤哦

1861年,慈禧和慈安皇太后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宫廷政变,因为这一年是农历的辛酉年,所以此次宫廷政变又被称为“辛酉政变”。

在政变中,咸丰帝托孤的八位顾命大臣纷纷被处理,其中两位王爷被赐自尽,一名一品大员被斩于菜市口,另外五名大臣或被免职或被流放。一时间,朝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咸丰帝制定的顾命大臣代行皇权制度,变成了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辅政的局面。

辛酉政变直接导致晚清政局的改变,同时也间接地引导着中国近代史向另一个不同的方向发展,成了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么这次政变究竟为什么发生?这次政变又给晚清政治格局和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咸丰帝画像)

一、咸丰帝的临终托孤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一生都在内忧外患中度过的咸丰皇帝即将走到他生命的尽头。临终前,他回想着自己作为君主的一生,无比感叹,转头看着身边尚且年幼的儿子,咸丰帝既伤心又内疚。

伤心的是,主政国家十一年,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外有英法侵略者,而自己身为国家的主人,却弃首都而不守,为了所谓皇家体面仓皇“北狩”。内疚的是,自己一死了之,消散于人间,而现实中这么个烂摊子却要让自己年幼的儿子来收拾。

更要紧的是,主少国疑,弟弟恭亲王奕䜣颇有才华又正值壮年,在这次与英法联军的谈判中大放异彩,在北京形成了以其为首的势力集团…回想起当年作为皇子时,父亲道光皇帝就有意传位给奕䜣,咸丰帝内心难免出现一个念头——大清国的皇位世系要被改变了。退一步讲,就算奕䜣不会将自己的儿子取而代之,那么大清国的第二个摄政王大概率也要出现了,谁知道后面还会不会出现“太后下嫁”的丑闻…

一个雄才大略有能力的弟弟,是每一个皇帝哥哥都不能容忍的。

为了避免儿子的皇位受到威胁,同时也避免出现第二个摄政王,咸丰帝制定了一个自认为无比周密的托孤计划。

此时病入膏肓的咸丰帝已经不能书写文字,于是最后的谕旨便由他口述,军机大臣来书写。第一道谕旨:“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第二道谕旨:“皇长子载淳现为皇太子,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赞襄政务八大臣”。同时,咸丰帝授予皇后钮钴禄氏“御赏”印章,授予儿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载淳的母亲懿贵妃掌管。八大臣代行皇权拟定的所有谕旨,都要盖有“御赏”和“同道堂”印章后才能生效。

咸丰帝这一安排不可谓不用心良苦。一方面,小皇帝年幼不能够处理朝政,选用远支皇族身份的肃顺等人代行皇权处理政务,不会出现由奕䜣等皇室近支当政篡夺皇位的风险;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皇帝大权旁落,又将谕旨的盖印权交给两宫皇太后,将本为一体的皇权分成两部分,八大臣掌握政策的拟定权和执行权,两宫皇太后掌握政策实施的决定权。同时,这样的安排也避免了后宫干政的可能性。

安排完这一切,咸丰帝进入了弥留期。公元1861年8月22日(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清晨,咸丰帝走完了自己短暂而又艰辛的一生,在承德避暑山庄永远地离开了他的帝国和臣民。

咸丰帝病逝后,八大臣成为实际上帝国的掌控者。在八大臣中,载垣和端华虽贵为亲王(载垣是怡亲王、端华是郑亲王,二人都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但清王朝中央决策群体真正的主心骨和领头羊却是肃顺。那么,肃顺是什么来头呢?

(慈禧、慈安两宫太后)

二、政治新星肃顺的崛起

爱新觉罗·肃顺是郑亲王济尔哈朗(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侄子)这一支的后裔,八大臣之一的郑亲王端华就是肃顺的哥哥,而肃顺由于没有资格继承王位,就成了一名闲散宗室。道光年间,肃顺和其他的宗室子弟一样在侍卫处任职。

咸丰皇帝继位后排除异己,把弟弟恭亲王奕䜣赶到上书房去读书削弱其权势,然后提拔了一批自己的亲信大臣,这里面就包括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

载垣和端华虽然贵为亲王,但水平不高,遇到事情没什么主见,而且汉语学的还不咋地,说话经常一半汉语一半满语。有时候咸丰帝花时间听他俩汇报工作也很头疼。因此,咸丰帝希望能在宗室成员中找一个才华横溢、有能力、有抱负的人来为自己效力。于是,肃顺就被推到了历史舞台的最前沿。

肃顺生得身材高大,一表人才,并且他性格果断、敢于创新,在与咸丰帝讨论天下大事之时能够对答如流,并针砭时弊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咸丰帝作为一个刚即位并且想要有一番作为的年轻皇帝,自见到肃顺起就被他身上这股子气质所吸引,史书记载:“文宗喜肃顺,言无不尽”。

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后,为了确保其一家一族之统治地位不受影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行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但肃顺这个人和其他的满族权贵子弟不一样,他身为皇室贵族,却没有满汉之别的偏见。相反的是,他对满人嗤之以鼻,而对汉族大臣则恭敬不已。他常常说道:“咱们旗人混蛋多,懂得什么,只知道伸手要钱。汉人是惹不起的,他们那支笔厉害得很!”所以肃顺对汉族大臣颇为看重,在面对太平天国起义和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的危急形势下,他向咸丰帝建议“满人暮气深,非重用汉人,不能已乱”。像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都是肃顺选拔任用的人才。

肃顺虽读书不多,但是能力非凡,也知人善任,又会笼络人心,他一面打击不思进取的旗人勋贵,一面继续加强对汉族大臣支持。他利用提拔汉族大臣担任地方督抚的机会,排除异己,迅速崛起,在朝堂之上形成了一股新的势力范围。到了咸丰十年,肃顺被任命为御前大臣。

从道光年间开始,官场风气世风日下,各级官员办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多磕头,少说话”的军机大臣曹振镛。帝国中枢官员尚且如此,何况基层?如今军机处的枢臣们和他们的前辈一样,均本着“静候皇上训示,不敢妄参一议”的态度,面对咸丰帝征询的意见,只会搪塞和应付了事。有些年迈的军机大臣因为跪在地上久了,竟趴在蒲团上鼾声大起,咸丰帝也很无奈,只能让侍卫把他搀扶出去。

从军机处这里的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咸丰帝就转而和御前大臣们商量军国大事,于是军机处的某些“枢密大权”便逐渐转移到御前大臣手里。再加上当时军机处首席大臣是穆荫,而他又唯肃顺马首是瞻,于是“枢柄尽移于御前诸贵”,肃顺的权势如日中天。

从当时的角度来看,肃顺建议重用汉族大臣,对于国家混乱的局面来讲无疑是有利的,经过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大臣的努力,太平天国运动被扑灭,清王朝的统治再一次被巩固,为将来“同光中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历史长远的角度来看,汉族大臣们位列封疆,势力不断扩大,为将来推翻清王朝统治埋下了伏笔。

三、清史皇帝“第一”——逃离北京,仓皇北狩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进犯大沽口,近在北京的咸丰帝急得像热锅蚂蚁一般,不知所措。

此时朝堂之上大臣们分成两派,一派是以恭亲王奕䜣为首的主和派,他们对待欧洲人的态度更加的合理客观,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冲突;另一派是以肃顺为首的主战派,他们认为天朝上国战无不胜,应该趁这个机会好好教训一下这些“洋蛮夷”。

咸丰帝本来就和恭亲王奕䜣不和,再者他又无比地信任肃顺,于是拍板决定——必须和这些洋鬼子们掰掰手腕!

咸丰帝命令胜保率领八旗兵、僧格林沁率领蒙古骑兵开赴前线“杀鬼”,京城里集结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到了八里桥外,意图在此地与英法联军决战。

图4:八里桥之战-来源于百度百科“第二次鸦片战争”词条

虽然英法联军兵临城下,但在京师外面和洋鬼子打仗,这样的场面对于生活在封建王朝的老百姓们来说,可能几十年也赶不上这一回。于是八里桥附近集结了各式各样的“江湖中人”,一张张脸上充满了期待的神情。

清军一如既往地稳定发挥——大败而归。

在八里桥战役之前,僧格林沁曾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若奴才等万一先挫,彼时即行亲征,亦不至落后。”

我想,咸丰帝看到这道奏折时,内心应该会发出“还是大表哥僧格林沁顾忌朕的面子啊”这样的感叹吧。这明显就是委婉地告诉咸丰帝,我如果打了败仗,您就赶紧跑吧!

战败的消息传到北京,肃顺等人非常“合时宜”地建议咸丰帝去热河举办木兰围猎,官方体面的说法是“北狩”。咸丰帝一看这架势,要是那会有微信,他肯定会发一条这样的朋友圈:各位臣民,朕十分想待在北京和大家一块过中秋,但是肃顺他们“盛情难却”,朕只好远走热河,重温一下列祖列宗开创基业之艰难,延续我们皇族尚武之精神。什么?为啥朕不去八里桥前线打英法鬼子来延续尚武精神…

咸丰十年八月初八,咸丰帝终究是跑了。他带着后宫嫔妃和亲信大臣,丢下自己的臣民跑了。咸丰帝也成为清朝入关以来,第一位被外敌赶出京城的皇帝。

(八国联军)

四、纵情声色,病死热河

临行前,咸丰帝任命恭亲王奕䜣和军机大臣文祥全权负责与英法联军谈判。道光帝的其他皇子五子惇亲王奕誴、七子醇郡王奕譞、八子钟郡王奕詥、九子孚郡王奕譓也被留在了北京。

由于咸丰帝防奕䜣防的太深,所以这哥几个一直没被他的皇帝兄弟封个一官半职什么的。现在英法联军打到北京城下了,咸丰帝却把他们这些血脉至亲留在险地,自己却带着一些“无关紧要”的外人跑到了热河。这样的行为让这哥几个大为不满,尽管他们没有什么实职,但是身为先帝的儿子、皇帝的亲兄弟,他们的能量又不容小觑。

此时,以恭亲王奕䜣为首,留守北京的其他皇族成员和被肃顺集团打击的勋贵大臣们选择站在了一条船上,形成了能与远在热河肃顺集团分庭抗礼的新势力。这一点是咸丰帝所没有考虑到的,对皇族近支的疏远以及对肃顺集团的“偏爱”,给“北京集团”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也为后来的宫廷政变埋下了伏笔。

逃到热河后,咸丰帝发现自己之前在北京的日子过得真苦,一天天忙的焦头烂额不说,还要被别人骂是“无能昏君”,空有一腔建功立业、中兴王朝的志向,却无奈赶上内忧外乱,最后落得个仓皇出逃热河的下场。咸丰帝把和英法谈判的摊子交给奕䜣,把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重担交给曾国藩,把剿灭捻军的任务交给僧格林沁,自己过上了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日子。

即位这十年来,咸丰帝经历太多的大起大落,之前列祖列宗从未遇到过的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让他自己赶上了,内部有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天平天国运动,外部有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的虎视眈眈。时至今日,他作为帝国的统治者深感时事艰难,图治无效,那颗想要中兴王朝的心也愈发地倦怠了。来到热河后,突然卸去身上的万斤重担,他感到无比的轻松,于是他开始狂欢,用酒精麻痹自己,尽管他有严重的肺病被告知不能饮酒,但他仍然每天喝的酩酊大醉。

经过奕䜣和北京集团其他大臣的努力,最终和英法联军达成协议,联军退兵而去,京城之危机遂解除。但是,咸丰帝仍然躲在热河不回北京。究其原因,除了因为他身体不好,另一个是他不知道怎么回去面对他的臣民,他不知道怎么面对弟弟们,政治上的挫败感、羞耻感以及他本身的自私感让他逐渐开始破罐子破摔,索性就赖在热河,熬一天是一天。

在热河,咸丰帝除了看戏、喝酒就是纵欲,他把政务全权交给肃顺等人。肃顺等人也因在热河便于专权,便投其所好,咸丰帝喜欢看戏,肃顺就去北京把有名的戏班子请过来;咸丰帝爱好情欲,肃顺就去各地搜罗美女。同时,肃顺等人也暗中规劝咸丰帝不要回京,咸丰帝便沉沦于此,纵情声色。

但是好景不长,咸丰帝的身体每况愈下,只能靠喝鹿血来来维持日常活动。据当时御医的病历记载,咸丰帝应该是患上了肺炎或者肺结核。在青霉素和链霉素还没有被发现的当时,这两种病还属于不治之症。御医嘴上不说,但心中已有大概,只能开一些润肺的汤药来缓解咸丰帝的症状。

咸丰帝还是倒下了。

自感时日无多的他,开始在内心筹划托孤大事,毕竟儿子载湉只是个孩子,他继位后的皇权一定处在不稳定的状态,那么怎么样才能保证皇权不被稀释,同时又能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呢?

首先,是代行皇权人选的确定。正如前面说的一样,肃顺、载垣、端华等人虽然是皇室贵胄,但他们的血缘较为疏远,不会出现将自己儿子取而代之的情况,利用他们来压制能力超群且亲缘关系极近的弟弟奕䜣再好不过了。

但是他人代行皇权,难免不会出现权臣当道、皇权被架空的问题,那又该怎么办呢?

第二点要想的,就是如何监督他人代行皇权。肃顺等人不会像奕䜣等近支皇室一样成为第二个多尔衮,但他们极有可能成为第二个鳌拜。那么对代行皇权的肃顺等人的监督也是重中之重。此刻,咸丰帝想到了利用皇后和懿贵妃来监督肃顺等人代行皇权的合法性和正统性,于是就有了后来分别给予两个人两枚图章的故事。

最后,会不会出现后宫干政的情况。肃顺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咸丰帝对他有防备属情理之中,但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也是一个这样的人。咸丰帝之所以对懿贵妃青睐有加,除了她较好的容貌和脱俗的气质以外,另一点就是懿贵妃对政治的敏锐性。据史书记载,懿贵妃在宫中经常帮助咸丰帝处理一些简单的政务,并且她的参与积极性很高,这让咸丰帝看到了吕后和武则天的影子。于是为了避免后宫干政,咸丰帝特意让皇后钮钴禄氏来制衡懿贵妃,同时也让懿贵妃来监督皇后。

由此,肃顺等人监督奕䜣,两宫皇太后监督肃顺,两宫皇太后之间互相监督的托孤方案便在咸丰帝心中定了下来。但他不知道的是,他自认为周密无比的托孤计划,给这个王朝和整个中国近代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五、北京,辛酉政变

肃顺这个人,的确是一个能臣干吏,但他为人处事的方式和为官之道却有很大的缺陷。

第一,肃顺在政治上树敌太多。

前面说到肃顺是一个权利欲极强的人,他在走向权力巅峰的过程中不断地排除异己且手段毒辣,像周祖培、翁心存等人均被他斗倒,像柏葰、耆英等均被他送上断头台,翁心存侥幸才保住了一条老命,所以朝中的老臣们对肃顺无不恨之入骨。

再加上肃顺并不是科举正途出身,这对自命不凡的士大夫而言更是不可忍受的,周祖培、翁心存等人更是多次主持过科举考试,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朝中大多中下层官员或多或少的都与周翁二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这次政治斗争中,自然要反对肃顺及其集团。

再者,肃顺出身满洲贵族,在政治斗争中不但没有与满洲人搞好关系、团结在一起,反而对他们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甚至恶语相加。肃顺在主政期间实施的各种方针,对许多旗人来讲并不是什么有利的政策,所以大多数满洲贵族和旗人大臣也对肃顺怨言颇多。

第二,肃顺性格嚣张、张扬跋扈、刚愎自用。

清时,中央六部实行满汉双尚书制,即一个部门有两位行政主官。当时肃顺担任满族户部尚书,与他同时担任户部尚书的是汉族大臣周祖培。周祖培为人随和,深得同僚们的尊重,但肃顺对他仍然不满。

有一次,周祖培签发了一份户部的文书准备下发,但恰巧肃顺不在,周祖培认为二人同为户部尚书,应该让肃顺也看看,于是便将该文书放在办公桌上自己出去了。肃顺回来后看到文书已被朱笔签发,立马生气地置问一旁的书吏,“这是谁批的?”书吏说这是周尚书签的。肃顺听到后大发雷霆:“这个人(指周祖培)懂什么国家公事,他就是一个只知道吃干饭的庸才罢了!”

不光是周祖培,就连堂堂的皇帝的弟弟、恭亲王奕䜣在肃顺嘴里也不过是一句“老六”(奕䜣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咸丰帝是第四子),王爷尚且都没得到肃顺的尊重,别人就更不用说了。

第三,肃顺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嫌疑。

英法联军打到北京城下,咸丰帝无奈出逃热河。后来在奕䜣与英法联军达成合议后,咸丰帝却迟迟不回北京,北京留守的大臣和皇室近支们都感到不解,唯一的解释就是肃顺不想让咸丰帝回来,以便于他自己能够操控朝政,传言“上在木兰,政出肃顺”。

现在咸丰帝驾鹤西去,赞襄政务八大臣开始了代行皇权的工作,全国各地的奏折一封封送往热河,八大臣在操办咸丰帝身后事的同时忙的不亦乐乎。但是,有一个远在北京的人,心里充满了怨恨。

恭亲王奕䜣心里苦。

皇帝四哥生前对自己打压到窒息,现在四哥撒手人寰,作为离皇帝血缘最近的人,同时也是和英法联军谈判立下大功的人,自己不但没有任何封赏,反而在皇帝驾崩以后被彻底的边缘化,而他也代表了整个留守北京大臣集团的凄冷现状。奕䜣知道,一旦肃顺掌握朝政大权,自己将再也没有翻身之日。想到这里,奕䜣痛苦不堪。

苦的人不止奕䜣等留守北京的王公大臣,两宫皇太后也苦。

自咸丰帝殡天之后,两宫皇太后整日以泪洗面,悲伤之余,慈禧(懿贵妃在咸丰去世后被尊为慈禧皇太后)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她对慈安说:“如今我们盖章的谕旨都是对着相应的奏折,如今我们连奏折都看不到,如何知晓这谕旨下的对不对呢?”慈安觉得也有道理,本着维护咸丰皇帝留下的政治遗产,两宫皇太后向八大臣提出了看奏折的要求。一开始八大臣并不同意,但经过双方的互相拉扯,肃顺认为两宫皇太后一介女流之辈,慈安太后不识字,慈禧太后粗略地懂一些文字,这些奏折就是她们看了又能有多大的见解呢。于是八大臣做顺水推舟,答应了两宫皇太后的要求。

果如肃顺所料,慈安和慈禧压根看不懂奏折。后来两太后提出垂帘听政的要求,八大臣以咸丰遗诏和祖宗家法并无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前例拒绝了两宫的请求。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吵,肃顺生得肥而高大,八大臣人多势众,小皇帝被这样的架势吓得哇哇大哭并且尿了裤子,慈安太后也在一旁抹泪。八大臣看到如此局面也就不再争吵,答应回到北京后再行商议,肃顺冷哼一声和八大臣走出了房间。

通过此事,两宫皇太后深感肃顺之跋扈无礼、八大臣之咄咄逼人,于是密派太监安德海回到北京,与恭亲王奕䜣取得联系,双方结成“叔嫂联盟”,密谋除掉飞扬跋扈的肃顺等八大臣。

几日后,奕䜣从北京抵达热河,随即风尘仆仆地赶到咸丰帝的灵前祭奠,他扑通跪地,放声大哭。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因为自咸丰帝去世以来,热河行宫中的众人各怀鬼胎,暗自打着各自的算盘,还没见哪个人哭的如此动容,如此伤心!

奕䜣的哭声,一方面是要告诉众人,我是先帝的弟弟,是当今皇帝的叔叔,我才是和帝室最亲近的人;另一方面也是为哥哥生不逢时的悲痛,这里面既掺杂了兄弟之间的感情,也融合了奕䜣对哥哥咸丰为国事操劳而英年早逝的感叹。总之,奕䜣的大哭就是向八大臣发出的警告。

随后,肃顺等人将奕䜣迎到会客厅,肃顺拍着奕䜣说:“老六啊,你第一次来热河,路上辛苦了,这几天也别忙活别的了,我让他们带着你在热河好好转转,放松一下心情。”奕䜣表示自己要面见两宫皇太后,一旁的军机大臣杜瀚(咸丰帝师杜受田的儿子)说,皇帝刚殡天,此时王爷和太后们叔嫂不宜相见。

肃顺在一旁也说道,可不是吗老六,此时你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叔子,单独面见刚刚寡居的嫂子们,难免不会传出什么花边新闻。你不知道,我们这地方和北京不一样,我们这地方狗仔特别多......奕䜣突然说道,既然我一个人面见太后实在不便,那就请两位王爷随我一同面见。说完,奕䜣的手势做出“请”的姿势指向了肃顺一旁的载垣和端华。

载垣和端华急忙说道,你和两宫太后是叔嫂关系,我们这些外人进去干啥,你自个去就行!于是奕䜣转身走出会客厅,迈着坚定地步伐走向了转动中国历史的那一颗齿轮。

到了要护送咸丰帝灵柩回北京的那天,此时天逐渐转凉,按照礼制(嘉庆帝当年病逝热河,道光帝在每一个重要关口跪迎嘉庆帝的灵柩回到了北京)小皇帝应当跪迎,但考虑到天气原因和小皇帝的年龄,肃顺决定由自己护送咸丰帝灵柩在后,载垣和端华等七人护送小皇帝及两宫皇太后在前,先回北京作迎接咸丰帝灵柩的准备。

历史将证明,肃顺这个决定是一步彻彻底底的臭棋。

肃顺认为八大臣当中的七人跟着小皇帝一行人,不会出什么大乱子,但他确确实实低估了慈禧太后的魄力和勇气。当然,后面恭亲王奕䜣同样轻视了自己这个年轻的嫂子,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小皇帝一行人只用了六天时间便回到了北京,而此时肃顺护送着咸丰帝的灵柩还在京郊。到了北京后,两宫皇太后立即召见恭亲王奕䜣,并以小皇帝的名义,将八大臣全部革职并控制起来。旨意来到载垣和端华面前时,他二人还自信的说道:“我辈未入,旨从何来!”随即便被奕䜣安排好的侍卫拿下并交到了宗人府。

北京郊外的密云县城,肃顺还在熟睡之中,突然他被一阵嘈杂之声惊醒,打开房门想要一看究竟,结果他被眼前的人惊在了原地。面前之人原来是咸丰帝的七弟醇郡王奕譞,随着奕譞一声令下,身旁的兵丁迅速将肃顺捆绑起来。奕譞宣读皇帝的谕旨:肃顺飞扬跋扈,试图专权误国,有篡位之嫌疑,现在革去你一切职务,逮捕入京!

图9:醇郡王奕譞像-来源于网络

肃顺破口大骂,一旁的兵丁将他的嘴塞住,看着奕譞得胜的眼神,肃顺脑门暴起青筋,瞪着滚圆的双眼,却又无可奈何...

八大臣结局:载垣和端华被赐自尽,肃顺被判死刑处斩,景寿(咸丰帝的妹夫,后来重新被启用,是唯一一个在政变后得到重用的顾命大臣)、匡源、杜瀚(原判流放,但因为他是咸丰帝师杜受田的儿子,碍于皇家尊师的体面改流放为革职)被革职,穆荫被流放。

至此,咸丰帝安排的托孤制度彻底被打破,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前进方向。那么,辛酉政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想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咸丰帝托孤安排的失误。

咸丰帝自认为周密无比的托孤安排,其实隐含着一个巨大的漏洞,那就是把近支皇室排除在外。这对于留守北京的奕䜣等人是不可容忍的,作为与皇帝血缘最近的人,却被排除在皇帝的托孤行列之外,这难免不让人产生怀疑,这样的托孤安排究竟是不是咸丰皇帝的本意,还是说这是肃顺等八大臣矫诏自命为顾命大臣,以此来公报私仇,排除异己呢?

更为致命的一点,咸丰帝最后的两道谕旨并不是他本人书写的,尽管近代历史经过考证,咸丰帝的谕旨内容的确是我们看到的这样,但对于当时远在北京的王公大臣们来说,一份不是由皇帝本人签署的谕旨,仅靠当时在场的几个人互相口头证明,如何能够说服人心呢?

第二,代行皇权的正统性。

赞襄政务八大臣中,载垣、端华和肃顺都是宗室贵族,但载垣是雍正皇帝第十三子胤祥的后代,端华和肃顺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侄子济尔哈朗的后代,从血缘上来看,他们与皇帝的关系已经十分疏远了。

对于咸丰帝而言,他担心的是血缘相近的弟弟们年富力强,皇权旁落,他们会不会取代自己的儿子成为新的皇帝;而对于天下人而言,皇权的代理权交给与皇帝血缘关系疏远的肃顺等人,而不用血缘相近的奕䜣、奕譞等人,那么皇帝旨意发出的正统性便会受到怀疑。

天下人会思考,这份旨意究竟是不是皇帝的本意?他们会觉得由两宫皇太后来代行皇权,甚至由奕䜣、奕譞等人来代行皇权,也远比肃顺等人更合适,更具有礼法上的正统性。

第三,肃顺本人的缺陷。

前面说到,肃顺刚愎自用,飞扬跋扈,对待同僚和前辈没有应有的尊重,作为旗人却并不团结旗人,结怨众多老臣,尽管肃顺提拔了一批精明能干的汉族官僚,但是他本人在朝堂树敌太多,热河那边安排赞襄政务八大臣的消息一传来,那些原本就与肃顺有过节的大臣们顿感无出头之日,于是纷纷站到了被咸丰帝和肃顺打压的恭亲王奕䜣这边,形成了北京集团。

这个圈子一旦形成,扳倒肃顺等人就不再是个人之间的恩怨,而是清王朝不同派别之间为了夺取政治权利的博弈,那么致肃顺于死地就是他们必须要做的事情了。

辛酉政变后,两宫皇太后正式垂帘听政,恭亲王奕䜣作为辅政大臣重新站到了权力的巅峰,醇郡王奕譞等人也受到重用,之前那些投靠肃顺的大臣们没有被追究责任,肃顺死后他们转头效忠于两宫皇太后。而慈禧作为皇帝的生母被尊为“圣母皇太后”,从此真正地走到了权力的中央,此后她将间接统治近代中国将近五十年,同治帝、光绪帝将被她作为傀儡,玩弄于股掌之间,并且她一手决定了光绪帝和宣统帝册立之事,权势之大,堪称武则天第二无疑。而恭亲王奕䜣原本只是让两宫皇太后空有垂帘听政的名头,由自己掌握实际权力,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将会认识到轻视慈禧这个年轻嫂子的后果是什么。

倘若咸丰皇帝能看到这一幕,不知道他又作何感想。

(慈禧太后)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参考文献:

1、百家讲坛—苦命皇帝咸丰,喻大华。

2、中国通史,吕思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11。

3、故宫六百年,阎崇年,北京:华文出版社,2020.04。

4、清史原来很有趣大全集,莫忆城,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1(2021.6重印)

5、中国政治五千年,吕思勉,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8(2023.3重印)

6、军机处二百年,袁灿兴,长沙:岳麓书社,2021.10(2022.3重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