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运六气浅说①——五运六气与天干地支

 一凡e2qfuian1d 2024-04-14 发布于山西

12

竹林书院

学入槐轩,武继隐仙,医承终南。

专注于道武医智慧的传承与传播。

汇集真实案例

图片

分享济世仁心

导言

《黄帝内经》中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五运六气作为古人对天地万物运行规律的深刻总结,是上古智慧的结晶,华夏文化的精髓,无疑对我们现代人认识自己、认识自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竹林书院山长欲使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让更多人过上中式健康生活,“存先民之榘矱,贻后学以津梁”,故开坛授学,广传要道。兹将部分课堂笔记恭录于下,以益读者。笔者学识粗浅,见地不深,仅能就个人所理解的只言片语分享给大家,还望大家海涵!笔者之后有了新的体悟与收获,会继续和大家分享。

图片

文前提示:本篇文章为五运六气知识分享,仅供参考。

本系列文章共有三篇,第一篇分享五运六气是什么,第二篇分享五运六气如何推算,第三篇分享我们应如何顺应五运六气,让自己更加健康。

本文内容

一、什么是五运六气

1、六气

2、五运

二、什么是天干地支

1、天干地支的介绍

2、干支纪年

3、天干地支的简易确认法

三、天干地支的起源

1、天干

2、地支

什么是五运六气?

六气

五运六气是古人发现的,天地间阴阳变化与万物生灭的规律。

阴阳是自然界周期性变化所产生的两种象态,由衰到盛的象态叫做阳,由盛到衰的象态叫做阴。阴阳的开阖枢变化产生三阴三阳,也就是六气。

三阳分别如下: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分别如下: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所谓开,就是阳气或者阴气从刚刚开始萌发到逐渐壮大的过程;所谓枢,就是由壮大到衰弱转折点;所谓阖,就是逐渐衰弱到竭尽的过程。

图片

《黄帝内经·阴阳离合论》:“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按照三阴三阳所对应的气象变化,古人常将六气分别称为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即所谓六元。

《黄帝内经·天元纪大论》:“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为六元。”

参考翻译:凡厥阴司天,风气主令;少阴司天,热气主令;太阴司天,湿气主令;少阳司天,相火主令;阳明司天,操气主令;太阳司天,寒气主令。这就是三阴三阳的本元,所以叫做六元。

因为六气描述的是天的阴阳变化,所以说“六气从天”。又因为古人使用飞灰候气法来确定六气,而飞灰候气法是在地上完成的,所以测定出来的六气时间用十二地支来描述,关于十二地支,我们会在后文中介绍。

黄帝时期,中国古代的先人们进一步完善了历法的制订,通过对五运六气的观测确定了“黄历”。在此之前,古人确定时间全靠天象观测,但黄帝发现,时气“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靠天文只能观测时间,并不能确定候气的具体情况。所以他让伶伦制作了十二根律管,在地上观测候气的变化。

对于飞灰候气法,《后汉书·律历志》中有所描述。

《后汉书·律历志》:“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殿中候,用玉律十二。惟二至乃候灵台,用竹律六十。候日如其历。”

参考翻译:候气的方法是,造三重密室,紧闭门户,并用血涂四壁,挂橘红色的帘幕。屋内为每一律位做一木案,裹面低外面高,按照方位,将律管放在案上,将葭莩灰放入管内,按照历法而等候气至。气到了葭灰会动。如果为气所动,葭灰飞散,如果是被风或人所动,葭灰就会聚集。宫内候气,用十二支玉质律管。惟有冬、夏二至纔在灵台候气,用竹质律管六十支。候气的日子与历法所记相同。

图片

六律配应六气图

图片

六吕配应六气图

五运

古人发现,地上万物的运动变化过程,可以分为生、长、化、收、藏五个阶段,于是古人分别使用了木、火、土、金、水五种事物来表示万物的这五个发展时态。

因为五运主要描述地上万物的运动变化过程,所以说“五运从地”。又因为古人是通过观测天象来推算五运变化的,所以用十天干来记录五运的时间,关于十天干,我们会在后文中介绍。

相传古人通过观察经天之气来确认五运主令的时间,《黄帝内经》中对此有大略的记载。

《黄帝内经·五运行大论》:“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

参考翻译:赤色的气象经过牛、女二宿及西北方的戊分,黄色的气象经过心、尾二宿及东南方的已分,青色的气象经过危、室二宿与柳、鬼二宿之间,白色的气象经过张、翼二宿及娄、胃二宿之间。

图片

什么是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合并简称为干支,是中国古代用于记录时间的单位。关于它的由来,一般认为是古人通过天文观测总结而出的。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两相配,可形成六十个计数的基本单位,古人用其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五运六气的推算与之关系很大,所以我们要正确推算五运六气,弄明白天干地支是基础。我们只需要知道该年干支,便可推算出该年五运六气的基本情况。

天干有十个,依顺序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顺序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纪年

关于天干地支这二十二个古奥却又常用的汉字的由来,文后会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阅读。这里先以干支纪年为例,说明古人是怎么样用这二十二个汉字来记录时间的。

用干支纪年时,会分别使用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来分别表示这个年份,如甲子年,天干为甲,地支为子。到了第二年,天干和地支分别向后移一位,甲的下一位是乙,子的下一位是丑,所以第二年就是乙丑年。以此类推,有六十年都不会出现天干和地支同时重复的情况,直到第六十一年重新回到甲子年,所以我们说“六十年一甲子”。

图片

干支顺序表

由上,我们可以发现,天干和地支分别运转,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在推算五运六气时,我们也只需要用天干推算五运,用地支推算六气

天干地支的简易确认方法

阅读至此,我们已经知道了要推算一年的五运六气,了解该年的天干地支非常重要。但问题是,我们要怎么知道这一年的天干地支呢?这里和大家推荐一些小方法。

先说天干。

由于天干有十个,而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元纪年法也是十进制的,所以每个天干正好对应着一个年份尾数。如下图所示:

图片

也就是说,无论是2024年(本篇文章所有数字年份皆是公元纪年),2014年,2054年,甚至是3074年,只要我们看到这个年份的尾数是4,就可以确定该年的天干是甲。同样,不管是2020年,还是3010年,只要年份尾数是0,我们就知道那年的天干是庚。

再说地支。

确认地支有两个小方法。

第一,如果了解该年的生肖,可以根据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的对应关系,确认该年的地支。如下图所示:

图片

比如说,我们知道今年是龙年,龙对应的十二地支是辰,所以今年的十二地支即为辰。

第二个方法,因为公元四年是甲子年,所以可以通过一个公式计算:(该年份-3)÷12。如果除尽没有余数,则说明该年是亥年,余数为1即是子年,余数为2即是丑年,余数为3即是寅年,以此类推。

以公元2024年为例,2024-3=2021,2021÷12=168余5,所以2024年的地支为辰。

我们现在知道一年的天干地支了,那该如何推算这年的五运六气呢?具体的推算方法会在本系列下篇文章中和大家详细分享。

天干地支的起源

天干

图片

十天干甲骨文

与五运用来表示大地上万物的生、长、化、收、藏五种变化时态类似,十天干最初也用于表示万物从生长到消亡的变化过程。所以后来用十天干记录五运,或许不单是巧合而已。

图片

,甲骨文象种子破壳而出之形。表示生命初萌的阶段。《尔雅·释天》说:太岁在甲曰於逢。《说文解字》中载“亏,於也”,意为亏缺破裂。逢,通“缝”。也佐证了这个意思。

图片

,甲骨文象刚刚破土而出的新苗。表示生命萌芽的阶段。《尔雅·释天》说:在乙曰旃萌。也是这个意思。

图片

,郑玄云:“丙者,炳也。夏时万物强大,炳然著见也。”指的是阳光强烈,万物旺盛生长。

图片

,甲骨文象果实之形。《说文解字》说:夏时万物皆丁实。郑司农说:万物长养,于此刚强。班固说:万物强盛于丁。故古人称壮年的人亦曰成丁。

图片

,甲骨文象权杖节钺之形。这里表示树茂盛粗壮而堪作节钺。郑司农曰:戊,茂也,言万物于此盛茂。班固曰:万物丰茂于戊。

图片

,甲骨文之形是耕犁在田地上动态轨迹的写照,S形轨迹是常见的耕作路线,如S行文的文字排版在西方被称为boustrophedon(牛耕式转行书写法)。这里表示树厚重结实堪作犁的状态。《尔雅·释天》说:在己曰屠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图片

,甲骨文象仓库之形。指万物可收获的阶段。《说文解字》说:位西方,象秋时万物庚庚有实也。

图片

,甲骨文象枯干柴枝之形。指树木枯败的阶段。

图片

,甲骨文为指事字,指示竖线的上下终点。指一维时间的终点尽头,指万物生灭的一个周期快要到尽头了。

图片

,甲骨文为指事字,为两个壬交叉。说明万物生灭的周期彻底到达尽头。

地支

图片

十二地支甲骨文

十二地支的来源是古人对天象的观测。跟据陆星原先生的考证,十二地支的甲骨文正是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十二天赤道星座的象形。虽然这十二个字原本可能有别的意思,但是古人在表示古星座时,用了和那些星座形象最接近的甲骨文来描述。

因为岁差的原因(也就是地球自转角变化,大约26000年一个周期),所以到司马迁著史记的那个时代,虽然古人还用十二地支来划分星空,但十二地支甲骨文本来象形的那个星座已经不在那个位置了。

最初,古人以木星(又称岁星)经行每个星座的时间来确定一年,所以十二地支便作为记录时间的单位行世。

下文会对十二地支象形的星座一一解释。

图片

,甲骨文是象形字,指的是上古星座营室四星。公元前两千年左右,该营室星座处于赤经20h的天球子午线。因为岁差的原因,过了两千年,到了司马迁写作《史记》的时候,这条天球子午线已经不经过营室四星,而是进入虚星座了,而人们只记得子对应的是赤经20h的天球子午线,而不记得它原本所指的星座了。所以《史记·天官书》中记载:星居子。以二月与婺女、虚、危晨出,曰降入。

之后的十一个地支也是如此。

图片

,甲骨文是象形字,指上古星座虚五星,后指其所在的天球赤经18h子午线。

图片

,甲骨文是象形字,指上古星座牵牛十星,后指其所在的天球赤经16h子午线。

图片

,甲骨文是象形字,指上古星座箕八星,后指其所在的天球赤经14h子午线。

图片

,甲骨文是象形字,指上古星座房七星,后指其所在的天球赤经12h子午线。

图片

,甲骨文是象形字,指上古星座亢六星,后指其所在的天球赤经10h子午线。

图片

,甲骨文象形,指上古星座翼七星,后指其所在的天球赤经8h子午线。

图片

,甲骨文象形,指上古星座柳七星,后指其所在的天球赤经6h子午线。

图片

,甲骨文象形,指上古星座舆鬼四星与两河六星,后指其所在的天球赤经4h子午线。

图片

,甲骨文象形,指上古星座参七星,后指其所在的天球赤经2h子午线。

图片

,甲骨文象形,指上古星座昴十星,后指其所在的天球赤经0h子午线。

图片

,甲骨文象形,指上古星座婁六星,后指其所在的天球赤经22h子午线。

【竹林书院介绍】

竹林书院创立于2013年,是一家自始至终以传承中国优秀道武医文化、造福人类为宗旨的民间“山林书院”文化机构。书院从2013至2021年,共八年时间,一直致力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教育,并由此获得了大量关于人在成长过程中各种能量变化的临床案例。因时势推动,书院于2021年冬,开始正式进入向社会逐渐推动道武医文化传播的阶段。名相虽改,其旨未变。无论如何转型,书院始终以给更多人带去身心健康为努力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