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节痛不可近,甘草附子汤救之

 听涛小主 2024-04-14 发布于山东

甘草附子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具有暖肌补中,益精气之功效。主治①《伤寒论》: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②《外台秘要》引《近效方》: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

甘草附子汤方。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

关节痛不可近,甘草附子汤救之

这个比上面那个(此指桂枝附子汤)痛还厉害,“骨节疼烦”跟上边一样,他“掣痛不得屈伸”,这个掣痛呀就是一种牵引痛,这个疼得比较剧烈。“不得屈伸”,不只不得侧翻了,甚至四肢屈伸都不能。那么他直着一弯他也疼,弯也弯不得,弯着一直他也疼,直也直不得,这是屈伸不得,不得屈同时不得伸。“近之则痛剧”,这个人呀,挨他近他都害怕,疼得特别厉害,所以这个疼具有敏感性。

“汗出短气”,自汗出,短气呢里边有停饮,里有停饮压迫胃就短气,这是《金匮》说的,说心下有停水,厉害了心悸,微者短气,这个短气都是胃有水。

“小便不利”,这个胃有水就有小便不利,水不下行。此不但外面有湿,里面也有停饮,所以非用桂枝不可,气冲的厉害,往上,故水也不往下走。

“恶风不欲去衣”,前者讲了虽外有热,不欲去衣,此寒在骨也。此正是阴证,阴证则恶寒的厉害,这些都是属少阴病类的。有表证,也用桂枝甘草,由于如此恶寒恶风,故加附子。

“甘草附子汤主之”,就是桂枝甘草加附术。桂枝汤加附术,桂枝甘草加附术,桂枝去芍药加附术,这些都在治关节痛中常用的。疼得厉害,气冲得明显,用这个方子,桂枝甘草汤前面讲过了,也解表。

关节痛不可近,甘草附子汤救之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因有桂枝是要发汗的,“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能食,也不出汗了,还烦,再吃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开始的时候用一升太重,可服六七合,逐渐增加。这个方子也比较常用。

如果临床风湿,且气冲得厉害,小便不利,用此方比较好。

【功效配伍】甘草附子汤益气健脾,温经助阳,祛风除湿。本方是桂枝附子汤去生姜、大枣加白术组成。方中炙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炮附子辛热,温表里之阳,散寒除湿,止痹痛;桂枝辛甘温,走表入里,温经通阳化气,祛风散寒;白术甘苦温,健脾益气,除表里之湿。四味药配伍,扶正祛邪,表里俱治。以甘草为方名者,意在凸显甘缓药的缓治及扶正祛邪作用,使药力缓行于筋肉骨节表里之间,以散寒除湿。陈修园《伤寒论浅注》云: “此方甘草只用二两而名方,冠各药之上,大有深意。余尝与门人言,仲师不独审病有法,处方有法,即方名中药品之先后,亦寓以法,所以读书当于无字处著神也。受业门人答曰:此方中桂枝视他药而倍用之,取其入心也。盖此证原因心阳不振,以致外邪不撤,是以甘草为运筹之元帅,以桂枝为应敌之先锋也。彼时不禁有起予之叹,故附录之。”

上四味药,水煮,分三次温服。初服即得微汗,饮食如常者,可继续服药;若服药后汗出心烦者,应减量服药。

关节痛不可近,甘草附子汤救之

【方证论治辨析】甘草附子汤治湿病,风湿表里阳气俱虚证。症见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肢体屈伸不利,疼痛拒按,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

风湿表里阳气俱虚之证,或因素体阳气亏虚,风寒湿邪外袭,或因久患风寒湿痹致阳气虚损。风寒湿邪相互搏结,滞留肌肉关节,经脉气血阻痹不通,故骨节疼烦掣痛,肢体屈伸不利,疼痛拒按。风邪侵袭,卫阳亏虚不固,则汗出;寒湿入里,里阳亏虚,脾虚不运,则短气,小便不利,或身微肿。此病情久而深重,既有风寒湿滞留肌肉关节的典型症状,又有表里阳气俱虚的特征。故治以甘草附子汤益气健脾,温经助阳,祛风除湿。

关节痛不可近,甘草附子汤救之

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治疗风寒湿痹证,方中关键药即桂枝、附子、白术,共用药即附子、甘草。临证若风甚者,重用桂枝;阳虚寒湿甚者,重用附子;湿甚者,重用白术,或并用苍术;骨节疼烦掣痛,加乳香、没药、地龙、蜈蚣、乌梢蛇等;久病气血虚损者,加人参、黄芪、当归、芍药、川芎等。甘草附子汤临床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强直性脊椎炎、坐骨神经痛、痛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