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断耒师 第十二章 看到船夫拉纤

 闹市孤猴 2024-04-15 发布于湖南

情断耒师                第十二章  看到船夫拉纤

  


.




      耒水,古江河名,衡阳地区第2大河流和湘江最大最长的支流,总长453公里。春秋战国时期称雷水,汉朝之后称耒水,现代至程江口称东江,东江与程江汇合后称便江,在塘门口镇接西河(古名桂江)之后叫耒水,北流至耒阳市、衡南县,于衡阳珠晖区入湘江,流域面积一万两千平方千米。河流总落差886米,水能蕴藏量41.3万千瓦,为湘江流域各支流之冠。


      耒水这是我平生看过的最大的河流,我当时非常惊诧,这么多的水是哪来的呀? 看到耒水我县里的那些河流,都成了小沟小渠了。耒水的宽广,耒水的神奇都吸引着我,对她深入的了解的探访。我的几个临武老乡同学也有想多看看这条大河,只是由于学习抽不出时间,直到第二年五月我们终于成行。

  

      我们站在宽广的大河边,清澈的河水奔腾北去,河里的船只来往穿梭,船上的白帆星星点点。景象真的很美,很让我们陶醉。同时也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奈。我们沿着河岸往上游走,两边美景尽收眼底。走了大约十余里,我们看到前面出现了小山。河流从小山中间穿过来,两边形成了峡谷,水流也急了起来。


  

       这时我们我们有了新的发现。所有的往上船只都停了下来,把白帆下了,换成又长又粗的绳子,由人在岸边拉着绳子,牵着船上行。我们都没有见过,走近后当地老告诉我们,那就是拉纤。后来我们就一直在那里看拉纤,通过与拉纤人他们叫纤夫交谈,使我对拉纤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在一般情况下,下水(船往下走)是水手,在船上摇橹撑篙;上水(船往上走)是纤夫,在岸上拉纤。在一些险滩地带,也有专事在岸上拉船的纤夫。和一般的想象不同,纤绳是竹篾编制的,杠子粗,比起缆绳更牢实,行话叫纤担。一根纤绳要四五根竹篾缠裹编织,一艘船有两条纤绳,长度能到三十丈,差不多半里路,用一条小船专门装载和布设,大船还会在两岸同时设人拉纤。

      

      竹篾很硌人,肩膀无法承受,因此需要搭包子。搭包子是用一长段布匹,两头卷在纤绳上,层层缠裹,搭在肩背上。拉纤的路线沿河岸走,江中险滩往往伴随两岸的陡坡峭壁,拉纤的人被扯下悬崖摔死的很多。这也是纤绳为何要如许之长的原因,纤夫需要尽量寻找合适的落脚地。紧绷的纤绳仍会紧紧勒住石棱,千百年下来,汉江好几处陡岸的石坎上留下了深深的石槽,称作“纤夫石”,超过成年人的手掌横切下去的深度,可以想见纤夫的肩上担负了怎样巨大的张力。最明显的深度逾尺,至今历历可见。



       风险之外,拉纤自然是辛苦活。“六月间扑在河里,汗把眼睛都遮住了”。天气热的时候,纤夫不穿外衣,只一个裤头,肩上搭包子,人晒得黑红,俗话称“黑肘子黑腿,不是拉船的就是老鬼”。下雨天也要拉,除非下大雨江里涨水才停。

      

      下雪天也要拉,拉得人浑身冒热气,像蒸笼。冬天船搁浅了,人要下水去背,衣裤脱完,水齐胸口。收纤布纤时人需要下水,遇到冬天冰冷沁骨。拉纤时脚下路面坎坷不平,好鞋子经不起,穿的是稻草鞋,有“三天穿烂了六双鞋”的说法。



       我只知道农民种地辛苦,没想到拉纤人还要苦百倍。虽然后来有了机帆船,拉纤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们的艰苦历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