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蓝色周一 |《大学中庸》:内在的诚实和善良是实现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和谐的基础

 小一大书悦读会 2024-04-15 发布于北京

小一大书悦读会成立于2009年

每日精选一本豆瓣高分好书

致力于让1亿人经由阅读五色图书

拥有更五色的精神力量!

世界是一本书,共享阅读之悦

2024年分享的第106期 | 总第3154期

截至2024年4月15日的豆瓣评分9.1分

「内容简介」

《大学》和《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经宋儒二程和朱熹等人推崇,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虽然篇幅不大却是儒家文化核心经典。《大学》以人的修养为核心,指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提出了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整修养路径,包括了穷究万物事理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自我人格等方面。《中庸》同《周易》一样,是儒家的哲学理论渊薮,不过《周易》涵盖面广,《中庸》则集中强调与人的自我认识和社会生活相关的道德哲学,自宋代以后《中庸》成为儒者研读的重点,理学的很多概念命题都出自《中庸》,“中庸”的思维方式成为很多学者的生活信条,对宋代以后中华文明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著者介绍」


译注者:王国轩,1939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中华书局编审,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古籍整理与哲学史研究知名学者。古籍整理及研究著作有:《李靓集》、《吕坤全集》(与王秀梅合作)、《呻吟语译注》(同上)、《诗经精粹解读》(同上)、《大学中庸译注》、《宋元明清十三经注疏》(合编)、《周礼评述》、《李靓评传》、《范缜》等,以及哲学史、文学史论文60余篇。
「原文节摘」

1.学习《四书》的次序,朱熹认为,应“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朱子语类》)。

2.《大学》的内容,主要是阐述古代成人教育的宗旨、途径,提出大学“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三个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朱熹说,《大学》是“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由此“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是“初学入德之门”(《四书章句集注》)。

3. 《中庸》是论述中庸之道的基本文献。篇首释“中庸”:“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又引程子语:“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悦读者荐」

今天是周一蓝色学习日,所以想读《大学》,看到了这本合集。《大学》和《中庸》是儒家思想的两部重要经典,它们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和哲学,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两部著作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道德哲学和修养方法,强调了个人修养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

《大学》开篇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通往知识与智慧的明确路径。博学是基础,意味着要广泛学习各种知识;审问是过程,要求我们在学习中不断提问和探索;慎思是方法,强调思考的深度和谨慎;明辨是目标,要求我们能够区分是非、善恶;而笃行则是实践,意味着将所学所知转化为实际行动。这五个步骤不仅指导了古代士子的学习和修养,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方法和生活哲学。

“自明诚”则进一步阐释了个人修养的核心。这里的“明诚”指的是明了自己的本性和诚意,选择善行并坚持实践。这是一种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也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和实践,我们可以逐渐去除杂念,达到心灵的纯净和诚实。这种内在的诚实和善良,是实现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和谐的基础。

“唯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进一步强调了诚意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至诚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它要求我们对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行为保持真诚。只有当我们真诚地对待自己和他人时,才能发掘和实现自己的潜能,达到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境界。这种至诚的态度,不仅是个人修养的要求,也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保障。

《大学》和《中庸》这两本通过对个人修养的深刻阐述,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通往智慧与道德的道路。这两部经典不仅教会我们如何学习、思考和行动,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如何成为一个诚实、善良、有责任感的人。它们引导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今天比往日更宁静。五色图书,五彩人生,周一蓝色学习日快乐!


悦读者:彩虹豆
编辑:小森林
头图:JOE

微信读书有免费电子版-超过90%的成功学

首家五色阅读俱乐部

汇聚独特五色悦读者

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小一大书悦读会”的文章,记得将我们设为星标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