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旅书事】刘战军||​我说苏东坡——阅读札记二十一

 昵称70808387 2024-04-16 发布于山东

我说苏东坡

——阅读札记二十一

刘战军


1.全才人物
苏东坡是一千多年前的古人,但至今他仍然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这其中肯定是有点说道的。
爱好诗词的人,一定会阅读过苏东坡的诗词作品。他不但诗写得好,有苏黄(庭坚)之称,而且词作更佳,有苏辛(弃疾)之誉。如果说宋词是词的巅峰峰段,那么苏东坡的词则是巅峰峰巅。
爱好文学的人,一定阅读过苏东坡的散文作品,因为他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石钟山记》,收入了教科书,而他的前、后《赤壁赋》,更是人人喜爱的佳作。
爱好书法的人,一定会熟知“苏、黄、米、蔡”碑帖。热心习画的人,也必会认知湖州画派创始人苏东坡。
苏东坡对佛教有深刻理解,经常与佛界大师一起参禅、讲经,语出惊人,令人折服。他是印度瑜伽大师级人物和力行实践者,有许多独到见解,内蕴功夫很深。
苏东坡对瓷器烧制颇有研究,有书记载他曾与米芾一起,在禹州(河南)钧台监造钧瓷,作为皇太后寿礼。钧瓷位列宋代五大名瓷之首,钧瓷窑变是世间珍品。至今禹州神垕窑神庙,依然保留着苏题对联:灵丹篆传千古,坤德功利万商。他在定州任职时,深入研究定瓷烧制,称“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东坡对用水品茶造诣也很深,经常与朋友论道品茗。留下“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香”的诗句。
爱好旅游的人,在眉州(今四川眉山)、开封、凤翔、杭州、密州(今诸城)、徐州、湖州、镇江、黄州(湖北黄冈)、颖州、扬州、定州(河北定县)、惠州、儋州(海南岛)、常州、苏州、登州(今蓬莱)等地游览,都会寻到苏东坡的踪迹,并能够与他心神交往。苏东坡两次路过的玉林鬼门关(后来的天门关),也留有脍炙人口的诗篇。
苏东坡虽然是文人,但他当过浙西军区“司令”、河北军区“司令”、黄州武装部“副部长”、也当过“国防部长”(兵部尚书),在军事上也富有见地。
    苏东坡这位文人,居然热衷于兴修水利,在杭州西湖、惠州西湖等地,都留下了他亲力亲为的水利工程,遗泽千秋,世人难忘。
如果说,划龙舟、吃粽子的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那么,赏月、吃月饼的中秋节,就是纪念苏东坡的节日了。而美食家们,更是忘不了以其名号命名的“东坡肉”等美食。
“存在就是合理的”(黑格尔),苏东坡伟大存在的理由是什么?是怎么形成的呢?    
          
          
2.苏轼的少年
          
苏轼,号东坡,祖籍河北栾城县。其祖上苏味道,在唐朝武则天时做过宰相,应当算是书香门第。在他出生时,他的家族搬到四川眉山已有二百多年了。他的家乡,在现在眉山市东坡区修文镇十字卡村,他的家族有十四代二十四人安葬于此。
眉山位于成都平原南部,依峨眉山,傍岷江水,风光旖旎,山清水秀,历史上曾为郡、州,是人才辈出的地方。两宋时期,眉山曾出过886位进士,是中国有名的进士之乡。所以,眉山产生苏氏父子这样的文人绝非偶然。    
苏门家境殷实,具有良好的接受教育条件。他的父亲苏洵,到了二十七岁,后悔以前没好好读书,开始发奋读书,后来成了文学家。《三字经》云:“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说的就是苏洵。这时,苏轼与小他三岁的苏辙,正好也到了启蒙教育的时候,他们父子三人一起,开始接受启蒙教育。想想当时的场景,父子三人端坐,一同高声朗读,应当是很有趣的画面。在生活无忧的条件下读书,这样的氛围相当不错。
其实,他们读书学习相当刻苦,众多古籍除了阅读、理解外,还要抄写、背记,烂熟于心。那年,行走到福建泉州,在位于原施琅家花园的一个小学,听到学生高声朗读声此起彼伏,感到这里古风犹存。因为古人读书是放声朗读,而不是默读,这对增强记忆和辨识音律很有好处。
后来,苏轼在任宋哲宗“翰林学士知制诰”时,在皇帝那里值班,随时授命写文书,他都能引经据典,一挥而就。他的继任者,持才气傲,自认为写文书不比苏轼差,就问当值太监,太监支支吾吾,便让太监直言。太监说:“您与苏公写得都挺好,只是苏公从不查书,也不打草稿。”继任者闻听满脸羞涩。
苏轼十岁时,写了《黠鼠赋》,描写一只狡猾的小老鼠,机智逃命的事儿。既富有少年童趣,又显示详尽的观察力和深刻的认识能力。他的老师、州学教授刘微之写的《鹭鸶诗》,有一句“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他认为后句不如改为“雪片落蒹葭”,老师认为改得好。他的启蒙教育,有一阶段是在“天庆观”进行的,道士张易简对他影响较大。所以,他的《后赤壁赋》结尾以道人入梦,就不难理解了。总之,年少的他,确实是块做学问的好材料。    
          
          
3.出川应试
          
苏轼二十一岁时,父子三人顺长江而下,到东京(现在的开封)赶考。为什么叫东京?是因为在宋代,有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现在的洛阳)、南京应天府(现在的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现在的河北大名)四个都城。    
那时,长江险滩很多,旅途中经历了许多惊涛骇浪,使他知道了敬畏天地和珍惜人生。他和弟弟在途中写了一百多首诗,所经历风浪中的惊险,成为他们心中的资料库。
赶考后,他们父子三人皆名列前茅,震动京城。后来,历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他们一家就有三人,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苏轼出生在宋代仁宗皇帝时期,这是北宋最好时期。宋朝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大发展年代,从《清明上河图》画卷中可见一斑。
对走仕途的人来说,当时有两个利好条件,一是宋太祖当年立下一个规矩,就是不杀士大夫,这意味着士大夫讲错话没有死罪,使得言路广开,思想交锋比较激烈,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二是仁宗皇帝求贤若渴,在科举考试之外,要加考“制策”,可以公开评议朝政,并提出自己主张的好办法。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苏轼如鱼得水,脱颖而出,展露出超群才华,使中华文明时空升起一颗巨星。
苏轼在考试时写了二十五篇史论,得到一致好评。在一篇文章中,他引用“尧帝”与“皋陶”的一段对话,考官们觉得比较恰当,但考官都不知出处,自惭孤陋寡闻。事后,大学者梅尧臣悄悄向苏轼请教,他哈哈一笑,说是自己杜撰的,梅遂称奇。由此可以看出,他具有不拘一格的创新能力,以编拟古人对话的方式,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一定是受到列子和庄子的影响。但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正因为他无拘无束放言,酿成了他一生的悲剧。    
          
          
4.艰难的仕途
          
苏轼当官的第一个职位,是在陕西凤翔当判官。这是审判诉讼案件的副审判官,他经常深入民间调查案情,回来审判。
当时,朝廷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改革派,正进行经济改革。改革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改革的具体措施,并没有减轻农民负担,反而使许多农民破产、欠债、入狱。    
苏轼在调查案情时,对劳苦大众的生活,有了近距离了解,感同身受,深表同情。他不仅在当朝时,反对当时的一些改革政策,而且在他一生中,都对百姓的苦难深深同情,使他始终与当权者格格不入。有一次,他指着自己的肚子问这里有什么,他的妻妾们有的说是满腹经纶,有的说是才华等等,只有侍妾王朝云说是“不合时宜”,苏轼把她作为一生的精神知己。
在苏轼父亲去世之后和“乌台诗案”之前这段时间,他佳作频出,特别是他与弟弟的感情尤深,促使他写出情深意切的诗作。
在苏轼到杭州上任时,路过在陈州(今淮阳)当官的弟弟家,在弟弟那里住了两个多月,并过了中秋节。后来,他又要调动工作,因弟弟在济南,他申请到离济南不远的密州(今山东诸城),途径济南时,可惜没有见到弟弟。到密州后过中秋节,他又万分思念起弟弟,写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如此壮美、思念、期盼月圆的诗篇。
有人说,苏轼写的这首词,堪称为千古绝唱,其它所写满月的作品,不值一顾。仅凭这首词,就可以确定他在中国诗坛的历史地位。由此可见,好的诗词作品,要有思想灵魂,要有深切感情。
              
          
5.乌台诗案的影响
          
苏轼在徐州当太守时,领导民众抗击水灾,大力发展生产,取得了很大政绩。在他任职期满时,有人建议调他到京城任参知政事。这是一个要职,当年王安石就是在这个职位上推行的改革。但是,身居朝堂的一些人,怕他来到中央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就编造谎言诋毁他,宋神宗让他到湖州任职。
苏轼到湖州后,按惯例写了《湖州谢上表》,以谢皇恩。但是,《表》中词句有“新进”二字,一下子触动了几个奸佞的神经。甚至,当时的沈括也认为苏轼有问题。这时,苏轼刊印了一本《诗集》,奸佞们断章取义,诬称苏轼在诗中反对宋神宗推行的改革,“暗讽皇上”。神宗大怒,命“御史”衙门将苏轼拘押审问清楚。    
其实,苏轼对当时的变法,当面向神宗陈述过自己的意见,表示自己不反对变法、富国。但是,他认为变法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损害农民的利益。
据《汉书》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其上栖居上千只乌鸦。所以,历史上人们就把御史台称为乌台。苏轼因诗被拘押御史台,当时人们就把这件事称为“乌台诗案”。
在御史台,奸佞之人对他严刑拷打,搜罗很多有“问题”的诗,逼他就范,欲置他于死地。苏轼认为,他虽然反对一些改革措施,但他是忠于朝廷的,拒不认罪。这件事震动了朝野,上至太皇太后、皇太后、许多老臣,下至徐州、湖州的百姓,纷纷上书,发表议论。就连因主持改革而下野的王安石也说:圣朝不宜诛名士。
后来,御史台判苏轼有罪、徒刑二年。大理寺则认为,苏轼符合特赦令,可免于徒刑。御史台反对大理寺的意见,宋朝审判院复核,同意大理寺意见。最后,宋神宗责授苏轼为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为苏轼说情的司马光、范镇、苏辙、黄庭坚、秦观等几十人,都因此受到牵连处罚。    
乌台诗案,对中国社会历史带来重大影响,其后果十分恶劣。
纵观苏轼一生,他受到的挫折和打击很多,尤其是乌台诗案的打击让他刻骨铭心,这是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使他的思想产生了质的变化。在黄州,他因生活拮据不得不到东山的一个坡地上,开荒种地当农民,在地头结一茅庐,号称东坡居士,这就是苏东坡名号的来历。
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前的作品,多为豪放、飘逸、恣意潇洒之作,比如他咏秋月的词。而乌台诗案之后,他的作品则恬淡、旷达,增加了人生的感悟和忧患意识。比如他的前后《赤壁赋》,就是乌台诗案之后所写。仔细品读他咏秋月的词和前后赤壁赋,能够感受到这种变化。
其实,苏轼的这种变化,在他的散文、书法和绘画当中,也有表现。当然,如果没有他在黄州耕种、在东坡结庐一事,历史上也就不会有苏东坡了。
              
          
6.现实的复杂性
          
乌台诗案后,神宗皇帝驾崩,苏轼被调到中央,官职屡屡提升。苏轼诚惶诚恐,向太皇太后请求外放。太皇太后问,你知道是谁要重用你吗?不是我,也不是当今圣上,而是先帝神宗的遗旨。
原来,神宗皇帝知道苏轼的忠诚,更欣赏他的才华,一直想重用他。可身边的大臣极力阻拦,神宗很无奈,到死前还留下遗旨。看来,在皇帝一言九鼎的年代,皇帝也有苦衷。    
苏轼在黄州的日子结束后,去拜访下野的王安石。他与王安石相谈甚欢,经常推心置腹谈到深夜,以至于王安石让苏轼干脆在此买一块地常住。苏轼也高兴地答应了,只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实现。
苏轼被诬陷反对改革而陷于乌台诗案,王安石因推行改革而下野。但是,王安石知道他与苏轼之争是具体的政见问题,他们没有私人恩怨。所以,王安石极力替苏轼说话。事后,他们共识很多,相交如故。可见,世界上的事儿,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
在乌台诗案中,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的改革,也替苏轼辩护,因而受牵连被罚。后来,司马光执政,又全面推翻王安石的改革措施。这时,苏轼没顾念私情,对司马光“折腾式”的做法,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没有无保留地支持司马光。可见,王安石、司马光、苏轼对改革问题之争,都不是从个人恩怨出发,他们的人品青天可鉴。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维的,其本质内涵与外在表现,有时差距非常大。
              
          
7.警句名言的大师
          
成语,是汉语言的瑰宝。苏东坡也给中国语言,贡献了众多的成语。比如,“雪泥鸿爪”就来自于他和答弟弟的诗中;“夜雨对床”是他与弟弟的一个约定,后来就指兄弟之事;有一次他写诗笑话朋友陈季常怕老婆,说“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后来“河东狮吼”就指惧内;“不合时宜”,是王朝云对苏东坡的评价;有一次他谈画竹子时说,“画竹必然得成竹在胸”;欧阳修看了苏軾应考的卷子说,要“放他出人头地”;他在《前赤壁赋》中,有“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演化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在《后赤壁赋》中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句子;在《晁错论》中有“亦必然有坚忍不拔之志”的感叹;在一首写重阳节的诗中,说“明日黄花蝶也愁”,比喻过时的人和事;有一次他让侍妾王朝云弹唱《蝶恋花》,王未唱先落泪,苏东坡问她,她说“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等等。    
          
          
8.热爱生活的达人
          
苏轼的心胸比较豁达、乐观,在苦浊中显露出迷人的清馨,这从他对生活的态度就能看出来。他从出生到出仕,生活应是富足的,但他一生不得志时居多,颠沛流离,特别是在他晚年时,连连被贬,在一个地方居住不超过三年,生活也大多时处于贫困之中。    
但无论是富是穷,他都很乐观,而且常顺势而为,有点石成金之妙。有一次,他夫人王弗做肘子,一下子火大了,他看后索性把全肘子都烧成焦黄色,再加上佐料,制成的肘子大受欢迎,成为“东坡肘子”。
他在杭州时,发明了杭州第一菜“东坡肉”,还把做法写出来推广,曰:“无竹令人肥,无肉令人瘦。不肥又不瘦,竹笋加猪肉。”
他在杭州,还发明了一种“东坡鱼”,也叫“五柳鱼”。
他在徐州抗洪,日夜不回家,就住在城门楼上。抗洪胜利后,老百姓感激他,给他送来各种煮熟的肉。他盛情难却收下后,又做成回锅肉犒劳军民,这就是徐州的名吃“东坡回赠肉”。
他谪居惠州时,发明了盐焗制作方法。他在生活十分窘迫时,还写出《菜羹赋》:“哀叹我这生活的窘迫,像逃走的兔子一样,惶惶不安,颠沛流离……”
之后,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写出了怎样把老百姓送给他的蔬菜,做成的美食。
苏东坡酒量不大,但他专门研究过酿酒方法。而他家乡一种酸菜的制作方法,经他改造后变成了“东坡泡菜”。
他对制茶、品茗也有研究,在宜兴小住几日,就设计了一种泡茶的提樑壶——“东坡壶”。    
他在镇江时,曾亲手为佛印和尚做一种素食——“东坡豆腐”。
他是名副其实的美食家。
          
          
9.多面手
          
宋朝时的地方官,可能有三大任务,一是防止外敌入侵和内部叛乱,二是防灾救灾,三是处理民事刑事案件。
宋朝统领军队的都是文官,武将都当副手。这可能与宋朝建国方式有关,因为传说宋太祖当年,是靠“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后来又费尽心机“杯酒释兵权”,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所以,宋朝的文官可以辖制武将,这也是岳飞等抗金名将,很无奈的一个原因。    
苏轼在当杭州太守时,其太守前面的头衔是浙西军区“司令”,后来苏东坡还当过“国防部长”(兵部尚书)。现在,有的西方国家用文官当国防部长来显摆,殊不知早在一千多年前,我们宋朝就有过这项实践。
在防灾救灾上,苏东坡的成绩很突出。无论在哪里当官,天旱了他都拜神求雨。他求雨是动真格的,十分认真。在凤翔任职时,久旱不雨,他写祷文上太白山龙王庙求雨,未果。他回来查找原因,翻阅唐史后,他发现太白山在唐朝时被封“神应公”,是公爵。而宋朝把它封为“济民候”,是侯爵,是因降职而不高兴。于是,苏东坡替太守写奏章,请皇帝给太白山恢复公爵爵位。之后,又与太守沐浴、祈祷,再领几千人出城迎“龙王”。一到郊区,果然冷风大作、雷声轰鸣、阵雨下满四乡,此后连下三天,彻底解除了旱情。为此,他把求雨的亭子题名为“喜雨亭”,还写了碑记。于是,大家都知道了这件事。
他在解除黄州职务之后,被任命为登州(今山东蓬莱)知府。路上走了近三个月,到任上才五天,又被调走。但就在这五天时间里,他解决了海边人民吃盐的问题,其为民办事的速度,就是与今天比也是高效率的。为此,当地老百姓为他修祠堂,历史上也有了“五日登州府,千年苏公祠”一说。    
杭州西湖是人间天堂,西湖上有白堤和苏堤。中国唐代的白居易和宋代的苏东坡修湖堤,无疑提升了湖的美誉度。但当年苏东坡的功绩,可不仅仅是修个堤,甚至可以说修这个堤,只是个顺便做的副产品。
苏东坡到杭州时,西湖离海很近,就是现在的上海,也只有松江,而浦东等地还都在海里。当时海水涨潮时,不仅使西湖水变咸,人们没有饮用水,而且海潮带来大量泥沙使湖底淤塞,湖也显著变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和工匠反复调查研究,决定开挖新河道、修水闸,确保海水涨潮时泥沙不入湖,而退潮时泥沙会被海水带走,同时满足了农田用水需要,使这里成为鱼米之乡,为使杭州成为天堂,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了使湖区老百姓,都能得到卫生的饮用水,他把过去用竹子做的水管,都换成陶质水管。在那个年代,这种做法可能领先世界。
苏东坡解决主要矛盾之后,开始解决清淤问题。当时,湖边许多地方都被达官贵人建房圈占,人们行路得绕很大的圈子。于是,他决定用淤泥筑堤修路,堤路以桥相连,既满足了走路,又不影响行船。堤边植树栽花,美化了环境。所以,苏东坡仅此一项工程,遗泽千年,善莫大焉。    
当时,杭州有五十万人口,医疗卫生条件很差,经常闹瘟疫。苏东坡就请上面拨款、自己捐款,在众安桥建了一家公立医院,叫“安乐坊”。林语堂先生说,这是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到开业三年时,就已记录医过一千多人。后来,政府给主管医院的道士,赠送紫袍和金钱。
由此看来,苏东坡不被人们忘记,不仅仅是他的诗文写得好,而是他心系百姓、为民造福的缘故。
          
          
10.才华横溢
          
说到苏东坡,就不能不欣赏他的大作。中国诗词大会上说,苏轼的诗词更富有哲理性。比如: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读这首诗,不就等于上了几堂哲学课吗?
苏东坡诗中富有哲理,并不是他故意为之,也不是有“因为、所以”的逻辑推理,而是自然流露,是所谓“因缘自适”。比如,《浣纱溪·游蕲水清泉寺》:
          
山下兰芽短浸,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蕲水,离黄州不远,其水与我国多数水向东流不同,而是向西流。他阐述的道理,既让人深思,又无说教痕迹。
他在惠崇春江晚景画作上,题过两首诗:
          
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
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
更待江南半月春。
          
一首是江南春即景,轻松,自然,潇洒,春景跃然纸上。另一首则是目睹大雁北归,思绪一下子就飞到漠北,想象力极其丰富。作者视野大开大合,纵横驰骋,心胸博大高远。
再看他写西湖的一首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是作者充满感情所写,我们能感受诗的温度。因为,作者用自己的汗水和聪明才智,带领民众,把西湖变成西子,他有资格对西子充满爱意。总之,读他的作品,在享受中能品出别样滋味。    
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道:
          
心似以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他对自己一生的评价,也是对红尘感受的自然流露,让人感到木火炽热之后,灰烬的苍凉!
          
          
11.晚年的悲剧
          
杭州西湖有了稳定的美景,人们安居乐业,产生的故事自然就多。所以,许仙与白娘子,在断桥残雪的登场就有了基础。而西湖又由于这凄美的爱情故事,更加名扬四海。    
湖与爱情,似乎是古今中外文学共同的题目。苏东坡年近花甲,被贬到岭南“瘴夷”之地惠州时,只有他精神上的知己王朝云相随。他们在惠州西湖,也演义了一场真实的爱情故事。可能是因水土不服,他们的幼子夭折,三年后王朝云病故。苏东坡很伤感,写下“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禅”的诗句。
他们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寺庙的僧人。在王朝云墓前修了一座“六如亭”,苏东坡知道后题写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备思卿。”
那年到惠州旅游,能够看到这副对联依然挂在六如亭上。联中的“朝云”和“暮雨”,都是能与他交心侍妾。还能够看到远处他们住的“合江楼”,在晚霞中浴满金辉,微风中仿佛飘来苏东坡的吟诵:“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
当朝廷知道苏轼在惠州还吃荔枝、生活很安逸时,又把他贬到海南岛的儋州。当时,到海南岛必须要经过现在的玉林,而玉林北边天门山与狗头岭之间,有一个隘口,汉代伏波将军马援看到隘口极为险要,命名“鬼门关”。后世许多被流放到海南岛的人,过了鬼门关后,鲜有人再活着回来。所以,许多人到鬼门关都留下诗句或感言。苏轼到此也留下诗句,没想到他被赦免北上时,二过鬼门关,他又写了诗句。    
从瘴夷之地归来,他的身体状况很差,就先回家眷所在的常州。当他乘船来到他第一次到常州野宿的运河边时,溘然而逝,一颗巨星就此陨落。后来,苏轼、苏辙的墓,苏洵的衣冠冢,都安葬在河南郏县小峨眉山。
人们有个疑问,苏轼故去后,苏辙和苏轼的后人,为什么不把他安葬回老家。其实,这是现实的一种无奈的选择。苏轼二度鬼门关回到中原,家境已经跌落到谷底,他是流徒身份,得不到官府资助,只能就近择葬。好在郏县小峨眉山,与家乡相似,而不远处就是禹州钧台。
钧台是大禹儿子启登上王位的地方,从此结束了中国的原始社会,夏朝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钧台的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首。人们不禁会想到,当年苏轼与米芾在此监造贡瓷的情景。他们与窑工彻夜长谈,研究取土、水碾、器形、配釉、窑温……克服九九八十一难,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祈祷观看“窑变”。只见窑变如沐如淋,如霞如虹,如梦如幻,这不正是苏轼人生的写照吗?    
苏轼怀抱着激情和才华,从江湖边野历经急流险滩,来到金殿高贵庙堂,欲报效国家。可是,他心系苍生的理念,与现实发生了激烈碰撞,碰撞出来的火花,如电如虹,气贯长空!
啊——说不尽的苏东坡。正是:
          
苏东坡

紫微北斗孕一仙,
恣意挥毫写九天。
敢使西湖成胜境,
中秋美酒醉婵娟。

2018.05.29.初稿

2024.02.16.修改于哈尔滨



 军旅原创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作者简介】

  


刘战军,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毕业后被选调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师、军参谋,军营职参谋,军副处长,团副政委、师后勤部政委。任战士期间,在东北“八三工程”总结表彰大会上,代表沈阳军区参战部队讲用发言。转业至哈尔滨市政府工作期间,荣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等单位十多次奖励,获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其中1990年黑龙江省政府记大功奖励,1992年哈尔滨市政府分别给予记大功、记功奖励,1996年获评黑龙江省先进工作者,1998年哈尔滨市政府授予特等奖。职任哈尔滨市政府副秘书长至退休



【重要提示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