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笑弹 | 为什么学了中医教材不会看病?

 悠哉乐哉 2024-04-16 发布于山东

图片

现代中医自身的诊断体系不成熟,不断的在变来变去。

《中医诊断学》历经数十年的发展,现已出版了多版教材,7版教材、21世纪规划教材也已问世,甚至还有函授教材、自考教材、学历文凭教材、研究生教材等,可以说称得上教材的市面就达数十种,教材之多,难以计数,但每一版教材都存在上述原则性问题。

如《中医诊断学》的第四、五版教材的“痰湿阻肺证”到六、七版教材变为“痰热壅肺”“寒痰阻肺”两证;

四、五版教材“寒邪客肺证”被变到六、七版教材的“寒痰阻肺证”中,但两个证候的病机不同,表现、治疗都不尽相同;

四、五版教材的“痰迷心窍证”、“痰火扰心证”,到六、七版教材变成“痰蒙心神证”“痰火扰神证”

四版教材“脾胃气虚”被变到“脾气虚证”中、脾胃湿热”被变到“湿热蕴脾证”等等;

四、六、七版教材将小肠实热证”变到“心火亢盛证”中;

四、五版教材的胃寒证”被六、七版教材变为“寒滞胃肠证”;

四、五版教材食滞胃脘证被六、七版教材变为食滞胃肠证”。

六、七版教材新增心病辨证的“瘀阻脑络证”,肺病辨证的“风寒束肺证”(六、七版教材称“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饮停胸胁证”、“风水相搏证”,肝病辨证的“肝阴虚证”,肾病辨证的“肾虚水泛证”,胃肠病辨证的“胃气虚证”、“胃阳虚证”、“饮流胃肠证”(七版教材称“寒饮停胃证”)、“胃肠气滞证”、“虫积肠道证”、“肠热腑实证”,五版教材的肠虚滑泻证”在七版中被删除,脏腑兼病辨证的“心肝血虚证”等等。

可见,在现代中医的诊断体系中,完全看不到内难的阴阳五行逻辑体系,甚或连现代中医自己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的阴阳五行逻辑也难见一斑,更完全看不到仲景六经理论的丝毫踪影。

根本看不到现代中医自己所标榜的所谓“整体观念”,完全是模仿西医的病理从实证角度命名病型,如什么“瘀阻脑络证”、“虫积肠道证”等等,都是西医逻辑。

即使是在现代中医的八纲辨证、脏腑辩证中也是错误频频,如按照现代中医自己的分型,胃肠病辨证的“胃气虚证”、“胃阳虚证”、“饮流胃肠证”(七版教材称“寒饮停胃证”)、“胃肠气滞证”、“虫积肠道证”、“肠热腑实证”,而唯独没有现代中医经常在临床中所说的“胃阴虚”“肝气犯胃”等证型,等等诸如此类的漏洞实在是不胜枚举。

更让人不能理解和接受的还不是现代中医的诊断学不符合古代中医经典和古代中医逻辑,而是现代中医的诊断学体系与现代中医自己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教材里的所谓“辨证分型”也不同。

图片

《中医内科学》教材的辨证分型从四版的58个,到五版共59个,再到六版陡增至73个,七版则高达81个。

如肺系证型9个:肺热证(包括肺热津伤证和肺热雍盛证)、肺虚证、肺阴虚证(含肺阴亏损、阴虚肺热和虚火灼肺三证)、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肺气虚证、痰雍盛证、痰湿蕴肺证(或称痰浊阻肺证)及痰瘀阻肺证。

心系证型4个:心血瘀阻证、心血虚证、心阳虚证及心阴虚证。

脾系证型3个:脾气虚证(含脾气虚证和脾气下陷证)、脾虚湿滞证、脾阳虚证。

肝系证型5个:肝火上炎证、肝气郁结证(含肝郁气滞和肝郁化火两证)、肝血虚证、肝阳上亢证及肝阴虚证。

肾系证型4个:肾精亏虚证、肾虚证、肾阳虚证及肾阴虚证。

胃系证型5个:外邪犯胃证、胃中寒冷证、胃火炽盛证、胃热证及胃阴亏虚证。

脏腑兼病证型9个:肝胆湿热证、肝火犯肺证、肝气乘脾证、肝气犯肺证、肝肾阴虚证、脾胃虚弱证、脾胃虚寒证、心脾两虚证及心胆气虚证。

可见现代中医的两个体系的证型分类和证型逻辑是完全独立和各自为医的,而且根本没有现代中医自己所标榜的“整体观念”逻辑,藏象之间的病机病理变化完全没有体现,病邪的虚实贼微正等邪气之传变都没有任何体现。

以脾虚湿滞证为例,四至七版《中医内科学》教材中该证分别见于湿阻、钩虫病和黄疽,而《中医诊断学》教材中胃肠病辨证也有个“虫积肠道证”,到底虫症是在胃肠病中,还是脾虚湿滞证中?

随着《中医内科学》所载病种的逐版递增,某些证型的运用几率也随之增加,但一证多病、一病多证的逻辑关系如何,也不知所云。

以心脾两虚证为例,其出现次数分别为四版3次,五版5次,六七版均为8次。其增长缘于教材增添健忘、遗精阳萎、早泄等病证。此外,自六版始痫病新增心脾两虚型。

再如,四版和五版心系证型相对较少,六版以后则明显增多,尤以胸痹最为突出。如六版虽然由以往单一的心血瘀阻证变为心气不足、气滞心胸、心血瘀阻和寒凝心脉四证,但现代中医内科学认为,从临床特征看,胸痹主要与西医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系密切,所以认为无论从病因病理亦或临床治疗验证,心血瘀阻还是胸痹的主要证型。

肾系证型在四版教材中多笼统称为肾虚证,五版在四版肾虚基础上变为肾气虚、肾气不固和肾虚不纳3证。肾阴虚、肾阳虚、肾精不足等证型也不知哪里去了。仲景的“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古中医逻辑也已经了无踪影。

再如六版《中医诊断学》在望诊头面的内容里面有:单见一侧口眼歪斜而无半身瘫痪,……为风邪中络。若仅口角歪斜兼半身不遂者,则为中风病,为肝阳上亢,风痰阻闭经络。

此说法不妥,容易让人产生两种误解,第一是口角歪斜兼半身不遂者,则为中风病,口眼歪斜而无半身瘫痪者,则不是中风病,其实风邪中络也是中风病的范畴。第二是半身不遂(或半身瘫痪)被作为区别中风与非中风的标志,或半身不遂(或半身瘫痪)作为区别风邪中络与风邪入脏腑的标志(教材有:“口角歪斜兼半身不遂者,则为中风病,为肝阳上亢,风痰阻闭经络。”)。

按《中医内科学》讲:中风病可分为风中经络(风邪入络、风邪入经)、风中脏腑两类。风中经络与风中脏腑的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有无神志改变。”因此,应当说风邪中络也是中风病,有无半身不遂(或半身瘫痪)不能作为区别中风与非中风的标志,口角歪斜兼半身不遂者,只能说明风中经络,病情较重,口眼歪斜而无半身瘫痪者,只能说明风中经络,病情略轻。

诸如此类表述不清或存在矛盾之处的地方随处可见。

如《中医诊断学》舌诊内容有:宋代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问世”,而在绪论中说:“元朝有敖氏者,著《点点金》及《金镜录》乃论舌的第一部专著,后经杜清碧增补为三十六图,即为今所见的敖氏《伤寒金镜录》。”可见两者对敖氏《伤寒金镜录》的成书年代说法有明显矛盾之处等等。

再如六版《中医诊断学》问诊一章提及病名较多,如头痛、头晕、胸痹、心悸、肺痨、肺痈、胁痛、胃痛、腹痛、腰痛、痹证、便秘、泄泻、痢疾、淋证、癃闭、水肿、耳鸣、耳聋、失眠、嗜睡等,多达几十种,但可以说这些病没有一种病是按《中医内科学》或临床所应出现的证型而一一列出的,令医者学完之后,仍是不知临床中该病应有多少证型而去辨证和诊断。

既然中医诊断学是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联系的桥梁,那就应当真正起到桥梁之作用,出现一个中医病名,就应当按中医内科把所有临床证型列出,这样方能让习医者对该病的诊断,具备初步而完整的认识,而事实是《中医诊断学》与《中医内科学》在疾病的诊断和分型上完全分离,各说各话。

《中医诊断学》指出:“表证是指六淫、疫病、虫毒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抗邪所表现的轻浅阶段的证候。主要见于外感病初期阶段”。常见的表证有风系束表、风湿遏表、暑湿袭表证等类型。而外感病中后期多属于里证范畴。

而《中医内科学》第一章外感病证中,称外感病是“感受外邪”,“导致脏腑功能失常所出现的一类病证”。忽略了外感病在初起阶段往往病在皮毛、肌腠,与脏腑关系不密切。又同一章第一节感冒”一病,下列“证候特征”云:重则高热、咳嗽、胸痛,呈现肺卫证候这句话自相矛盾,高热、胸痛显然病位为里(肺脏)无疑,“肺卫”病位较浅,为表。临床上肺热炽盛(里实热证)则高热、胸痛可见,邪在肺卫之证如风寒束肺、风热犯肺则恶寒发热并见咳、咯痰。二者病位浅深轻重有别,不可混淆。同一系列教材对同一问题认识都不同。

再如,六版规划教材各科之间在“证”的分型方面也是自话自说。

比如《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肾病辨证》设有肾阴虚、肾阳虚、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肾精不足五型,没有肾气虚证。但是肾气虚证在四诊各章节频频论及,这是中诊教材前后不一致之处。《中医妇科学》有九种病设有肾气虚证,然而同时又有八种病则只辨为“肾虚型”了之,并不指明虚损的性质,这样恐怕不好指导临床治疗。

又如《中医诊断学·气血辨证·血病》中有血寒证、血热证,末分虚实,但是《中医妇科学·月经病·月经先期》将血热一型又分为阴虚血热、阳盛血热、肝郁血热三种类型。《中医妇科学·月经病·月经后期》将血寒证分为实寒证、虚寒证,较之《中医诊断学》应更切合临床实际。《中医诊断学》血热证、血寒证不分虚实就太粗略了,这种自相矛盾的学术现象在全国规划教材中频频出现。

六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还存在脉象的重复记录。如细弱脉”,弱脉形象为沉细无力,加上个“细”字没有必要,《中医内科学》中至少有十余处细弱脉,其他类似记录还有微细、沉弱、细涩、濡细等,不再赘述。

规划教材还有相兼脉的不合理记录,如濡弱,不可能相兼出现,但《中医内科学·呕吐·胆胃虚弱》《方剂学·完带汤》《中医诊断学》均如此记录。还有如《中医内科学·眩晕·瘀血阻窍》中记脉象“弦涩、《中医妇科学·妊娠病·过期不产·气滞血瘀型》记录脉象为“弦涩有力,弦脉形象为端直以长,如按琴弦,涩脉则艰涩如雨沾沙,实为迟、细、短之复合脉,一长一短,不可能相兼出现。

再如六版教材《中医诊断学》在第一章望诊有汪宏提出的望色十法”,其中说:“微甚:微是面色浅淡,主虚证;甚是面色深浓,主实证。面色由微转甚,是病因虚致实,由甚转微,是病由实转虚。”此说法也不妥,面色浅淡不一定完全是虚证(如寒邪凝滞、阴寒内盛所致的面色苍白),面色深浓更不可能完全主实证(如心气、心阳虚衰,血行瘀阻而致的面唇青紫)。

大凡虚证均应指正气亏虚而邪气不明显,凡是实证均应指邪气较盛而正气不虚。所以虚证与体虚、实证与邪实均不应混同,其概念是有区别的。

教材中说:面色由微转甚,是病因虚致实”,自然应是不完全正确,尚应有实者更实(如寒邪凝滞、阴寒内盛所致的面色苍白,日久变为青黑)的情况。

教材中说:由甚转微,是病由实转虚。”自然更是不完全正确,按编者之意“由实转虚”,即实证转虚。

由以上所言面色深浓不可能完全主实证(如心气、心阳虚衰、血行瘀阻而致的面唇青紫),那么“由甚转微,是病由实转虚”,显然是不成立的。

在此必须弄清几个概念,实证转虚与因实致虚、虚证转实与因虚致实的内涵,不完全是一回事。实证转虚、虚证转实是证候间的转化关系,因实致虚、因虚致实是证候之间的错杂关系,因实致虚、因虚致实最后导致实中夹虚、虚中夹实,或虚实并重等错杂证候。

再以中医院校研究生教材《实用中医内科学》为例

肝阴虚证见眩晕头痛、耳鸣、目干、咽干、胁痛隐隐、急躁易怒、舌质干红少苔、脉弦细数为基本证状或有麻木、震颤、甚至四肢筋挛拘急、雀目可见面部烘热、午后颧红、少寐多梦等阴虚阳亢的证状。

该书把肝阴虚、肝火、肝阳、肝风、肾阴虚的证状混杂在一起这样一个似是而非的辨证方法让医生怎么运用呢

教材中的肝脏辨证的重叠现象比比皆是,其中肝脏辩证包括肝阴虚、肝血虚、肝气郁结、肝火上炎、风阳妄动等6种证候总共81个证状重复的证状33重复率为40%。假如这种统计的方法是合理的其结果是惊人的。

《中医内科学》和《中医诊断学》也同样存在着这方面问题。脏腑辨证中的重叠现象是现代中医辨证论治”的一大笑话

在新世纪二版教材《中医诊断学》中有一些中医病证名词,有的是过去旧版教材中就有的;有的是新世纪一版教材中新加的二版又延用。这些词现在临床很少用,与之配套内、外、妇、儿教材中也未提及,只在《中医诊断学》中孤立存在。

如圆翳内障、肠痹、肠结、脂膜痨、风痱、疫斑热、稻瘟病、血溢病、精隆、卑碟、客忤等等。在新世纪《中医诊断学》规划教材中,甚至大篇幅的引用了西医体格检查的篇章,还美其名曰为了扩大中医诊法的视野和手段,为中医诊断提供科学的数据。

如,听诊呼吸音异常 (肺泡音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异常),肺部啰音(湿性啰音、干性啰音),心音异常(心率、心律异常、心音强度改变、心音性质改变、心音分裂、心脏收缩期杂音、舒张期杂音、心包摩擦音),肠鸣(肠鸣增多、肠鸣稀少)等,充实了胸部按诊、乳房按诊、胁部按诊、脘腹按诊等等内容,还有其他一些西医的望诊、闻诊、切诊内容。

可见一斑,现代中医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古代中医辨病辩机的必要能力,只能依靠现代医学的一些诊断技术去苟延古代中医之残喘了。

这说明了什么?别的不想多说,只想说对于中医的继承还任重道远啊!继承的都远远不够,还谈什么研究与发展呢?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