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和戏剧 | 曹其敬:行走在戏剧的苍原

 顺其自然h 2024-04-17 发布于北京

曹其敬

行走在戏剧的苍原

曹其敬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导演。自曹其敬1959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投身戏剧导演事业以来,六十四年间她执导了话剧《父亲》、歌剧《苍原》、京剧《图兰朵》、昆曲《红楼梦》、甬剧《典妻》等近百部作品,先后荣获国家最高舞台艺术奖——“文华大奖”8次、“文华新剧目奖”5次、“文华导演奖”7次,为中国当代戏剧舞台贡献了一系列具有中国风骨和时代精神的人物形象,形成了一条戏剧人物的画廊。导演身份之外,曹其敬还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作为一名资深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为中国话剧“国家队”培养了“导七九”“导八二”等几代才华出众的导演,为我国戏剧及影视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日,笔者有幸拜访了曹其敬教授,聆听了她在戏剧之路上的成长经历,以及对导演创作、教育工作的体会。

图片

话剧《父亲》剧照

恩师欧阳山尊:重要的一课

1941年,曹其敬出生于北京,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她从小就对文艺特别感兴趣,因为家住在首都剧场附近,经常到剧场去看戏,北京人艺从建院以来的所有戏,她几乎都看过;在中学时期,她还常常自告奋勇地给低年级的学生排戏。回想起往事,曹其敬笑着说:“严格来说,我是北京人艺培养出来的。”

高中毕业时,曹其敬当时的志愿是考理工科,学造船。恰逢那年艺术院校单独招生,因为跟普通高考并不冲突,周围的小伙伴都觉得她应该去试试,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考了,没想到一路顺利考上了中戏导演系,她的生命航船由此驶入了戏剧的海洋。

或许是冥冥中的缘分,中戏导演系当时正实行“专家带班制”(由一位主课老师,将一个班从大一带到毕业)。曹其敬所在的“五九班”的带班老师正是北京人艺的奠基人之一、人艺的副院长、副总导演欧阳山尊。

欧阳山尊师承欧阳予倩、洪深等中国现代话剧创始人,是一位经历过战争洗礼、参加过延安文艺座谈会的革命艺术家。在艺术上,他与焦菊隐、夏淳、梅阡齐名,并称“北京人艺四大导演”,导演作品有《日出》《关汉卿》《上海屋檐下》《带枪的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等,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极深的艺术修养。

曹其敬满怀敬意地回忆道,欧阳山尊对生活、艺术创作和教学充满了热情,“对待学生,他从来不是那种冷冰冰、旁观者的姿态去剖析指导,他总是投身进去,用一种饱满的激情去投入、引导学生”。曹其敬还记得,在一次普通的片段练习演出时,班里的一位同学因为疏忽,忘了给布景里的一道门挂门帘,因为并不是什么重要道具,大家都没太当回事,坐在远处台下的欧阳山尊却一眼就发现了。“为什么不挂帘?”欧阳山尊沉下脸来。同学们正帮着解释,他一句话没说,把自己穿着的一件很整洁的西装上衣脱下来,用钉子钉在了“门”上。同学们都惊呆了,从此,再也没有人出现过这种粗心大意的情况。

曹其敬说,她尽管在生活中是一个很随性、不拘小节的人,但只要面对舞台,绝对不将就、不凑合,“我容不得舞台上任何瑕疵”。曹其敬导戏有著名的“三严”——态度严肃、要求严格、创作严谨。她的这种专业精神,源于欧阳山尊带给她的教诲,奠基于在中央戏剧学院学习导演时建立起的专业素养。她说:“在我看来,戏剧不是娱乐,它是人类的一种精神需要,一种高尚的精神需求。作为一名导演必须用崇高的敬意来从事这一事业。”

十年沉浮:走上中戏的导演教学讲台

1964年,就在曹其敬毕业的前夕,举国震动的十年动乱的序幕即将拉开,同学们几乎是被沿着国家的边境线分配下去了。曹其敬被分到了吉林市话剧团,还有同学去了更远的新疆、青海、宁夏、云南、贵州、四川……“所有人都不是高高兴兴地走的,是'鲜血淋漓’地走的。”

在黑土地生活的岁月,曹其敬并未多谈,唯一令她觉得庆幸的是,她还能继续排戏,尽管那些年能排的都是些概念化口号化的戏。十年浩劫结束后,1978年,为了补充戏剧师资力量,中戏举办了一个“导演师资班”,由时任导演系主任的徐晓钟亲自带班,招收了一批散落在外地的优秀毕业生,曹其敬这才回到北京。第二年,中戏开设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个导演本科班,由当年“导五九”班主任王大英老师挂帅,吸纳了鲍黔明、曹其敬、白栻本、徐敏四位弟子组成教学小组,历时五年,完成了这个班的教学任务,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导七九”班。

“导七九”不仅是中戏办学史上的一个硕果,也是“改革开放”后的一个“现象级”班级。这二十人是从全国数万名报考青年中层层选拔出来的,他们几乎都拥有一段较为坎坷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比较丰富,求知欲望很强烈,学习非常刻苦。针对这个班的特点,曹其敬采用了“无为而治”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尽情发挥各自所长,支持他们创作各种风格的戏剧。1983年,教学小组请徐晓钟老师为这个班排演了毕业剧目《培尔·金特》,获得极大成功。全班毕业数十年,无一人转行,大部分至今仍活跃在创作一线,他们中有王晓鹰、査明哲、宫晓东、廖向红、吴晓江、娄乃鸣等,成绩斐然,可以说撑起了中国话剧的“半壁江山”。

自“导七九”班之后,曹其敬又参加了“导八二”班的教学,这个班也是人才济济,培养出了任鸣、李六乙、阎建钢、古榕、徐松子、陈蔚等干将,他们至今仍活跃在戏剧界和影视圈中。在教学相长中,曹其敬进一步沉淀了丰富的导演实践经验和导演学理论。

继承与借鉴的结晶:执导歌剧《苍原》

在上世纪的80年代末,“出国潮”兴起,为了进行更深入的戏剧艺术探索,曹其敬前往美国求学深造,在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对东西方戏剧文化有了更深的思考。回国后不久,她接到了来自辽宁歌剧院的邀约——执导歌剧《苍原》。

《苍原》表现的是十八世纪后期,在俄罗斯境内伏尔加河下游定居了140年的土尔扈特蒙古族部落,因不堪忍受沙皇政府的残暴统治,毅然举族东归,回到中国天山故土的故事。这个题材之前已有电影、电视剧、歌剧、舞剧等7个版本,主题几乎都是颂扬民族大团结的,如何不跟别人雷同,做出自己的东西来,成为曹其敬思考的首要问题。

重新审视这个故事,曹其敬觉得最打动她的,是一个民族的敢于和肯于牺牲。“出发时18万人,到最后只剩下8万,大部分人死在途中了。是什么让他们宁可付出如此巨大的牺牲也要完成这件事?是对自由的渴望。我觉得这是这个戏的价值所在。”抓住这个基调,曹其敬对舞台做出了不同以往的处理,在故事的结尾,这支队伍不是欢呼鼓舞,而是打着灵幡,带着“亡魂”回来的。他们一个亡灵都不丢下,把所有人都带回来,带回到他们心心念念的故土,而这故土又是他们从没生活过的,他们祖先的故土。这份悲壮使这部戏具有了史诗的品格:它展现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一个民族的命运。

1995年,《苍原》首演,大气磅礴的舞台和音乐,复杂而尖锐的戏剧冲突,鲜明的人物形象,坚忍、不屈于命运的精神深深震撼和鼓舞了观众,这部戏先后获得了“文华大奖”及导演、编剧、作曲、表演、美术设计等10个文华奖单项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等众多奖项和荣誉,成为中国歌剧史上的里程碑之作。《苍原》的成功奠定了曹其敬富有民族美学风韵的艺术特色,开启了她厚积薄发的创作黄金期,从此,她更加坚定于戏剧作品中对“人”的探索。

“做导演,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要有文学、艺术的修养,特别是文学修养,如果没有深厚的修养,很难做出什么大作品好作品;二是认知能力,你怎么看待世界、看待生活、看待人生,认识到哪儿,作品才能到哪儿,对生活的认知程度决定了作品深度。”曹其敬总结道。

戏曲导演创新:

戏曲应以当代情怀与观众心灵相通

在话剧、歌剧之外,曹其敬还以创新精神,成功地导演了数量庞大的戏曲作品,涉足剧种包括京剧、昆曲、黄梅戏、越剧、沪剧、甬剧、晋剧、壮剧、琼剧等;题材上跨越古今中外,既有《图兰朵》《红楼梦》《长生殿》《雷雨》等经典作品的改编移植,又有《偶人记》《典妻》《于成龙》《严凤英》《李大钊》等新编剧目。游刃于传统与现代,曹其敬总是在尊重剧种本体情韵和原著精神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去挖掘人物的现代精神和当代情怀,提升作品的文化品格。

这里仅以一个小剧种的戏曲——甬剧《典妻》的导演创作为例。 

图片

甬剧《典妻》剧照

甬剧《典妻》是根据柔石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改编的,剧情正如剧名一样简单而触目惊心:典(租)妻。民国年间,浙东农村一户贫苦人家,丈夫因赌博酗酒,将妻子以一百块大洋“租”给了富裕的秀才老爷当做生子工具,妻泪别病中的幼子;三年后,妻为老爷产下一子,终得归家,临行前,泪别襁褓中的孩子,到家后,却发现前夫恶习未改,幼子因无钱医治已奄奄一息。

在立项之初的剧本讨论会上,专家们讨论纷纷,觉得这个戏的核心是“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故事”。最后曹其敬出来定了调:“这是一个母亲和两个孩子的故事。”“这个妻子的悲惨命运在于,她不停地在失去,失去了第一个孩子,迎来了第二个孩子,离开了第二个孩子,又发现也失去了第一个孩子。而这种失去或获得是她无可选择的,这是对最宝贵的母性的摧残。”为了深刻地揭露这种悲剧性,曹其敬在剧中使用了很多形体的表现,加入了一些舞蹈化的身段动作。

曹起敬讲述了导演构思的过程,她在浙东一个深山古镇采风的时候,走在充满岁月痕迹的石板路上,忽然间看见了从石板夹缝中长出的青草,它们被来来往往的人们不停践踏着,却依然在不停地顽强生长。这不正如这个女人的生命吗?曹其敬豁然开朗,她找到了对柔石小说的一种心灵的感受。因此,在后来的创作中,舞台上出现了雨雾凄迷的浙东山脉、绵延的石板路、让人惊叹的真实流动的溪水,一个草芥一样不被人重视、不被人觉察的生命在顽强地生长着……

这部戏曲的成功演出,引起了戏剧界的广泛关注。著名戏剧家刘厚生先生曾如此评价:《典妻》是一个只有7个角色的小人物“小”事件的戏,这样的戏用不着像《苍原》那样的大排场大气派,也不必像《徽州女人》那样神采飞扬,而曹其敬深厚的艺术功力却使她把这个戏导得在朴实中依然显得大气——大方、自然。刘厚生说:“这部戏使我悟到,新编剧目的导演艺术,在不同剧种中是可以相通的,甚至应该说需要这种交流。”

曹其敬在谈到她的艺术追求时说:“我总希望在作品中能够找到人性的一些内容,而不只是简单地讲一个故事。我们现在对'人’的开掘其实还不够。”在戏剧观念纷繁复杂的当下,曹其敬始终恪守着两个信条:第一,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艺术的实质在于各个部门的综合,这种包容和开阔可以产生一种有益的化学反应,因此,导演要尊重各个部门的创作领域,与这些领域可以碰撞、可以沟通、可以交融,但不可以代替;第二,戏剧创作的根本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无论是什么剧种、什么风格的戏剧,导演的任务都是要充分调动综合艺术的各种手段,帮助演员塑造一个生动的、鲜明的、充满人性光辉的形象,“好的演员,特别是一个剧种的代表人物,他身上是有'光’的,你不要遮挡他的光,你要让他把光发挥出来”。 

尽管取得了那么多成就,曹其敬至今仍不习惯在谢幕时上台接受鲜花和掌声,她说,他们这一代人受到的教育是,导演是二度创作者,是站在幕后的人。她把所有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和艺术的认知都放入了作品,她的全部热情和激情都交予了舞台。

图片

昆曲《国风》剧照

如今,82岁的曹其敬依然在剧场排戏、在院校培养博士生。刚和北方昆曲剧院合作完《国风》的她,目前正受邀执导歌剧《邓世昌》,这是她和辽宁歌剧院继《苍原》后的再度携手,也是她和剧作家黄维若继《苍原》《高山流水》《样式雷》后的第四次合作。她将继续在戏剧的苍原上坚守对“人”的探索,为中国戏剧人物画廊贡献更多真、善、美的人物形象。

*唐志  艺术学博士、中央戏剧学院助理研究员

*图片由作者提供

*本文原载于《新剧本》杂志

2023年第三期“我和戏剧”栏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