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给予高度评价的一首怀古词,大气磅礴,内涵深厚!

 与春天同行 2024-04-17 发布于青海

那么,看着徐州,毛主席为什么写这个彭城怀古呢?其实,彭城就是徐州的古称。实际上,毛主席对这首词的喜爱不止于此。晚年时,他还特别委托工作人员从国家图书馆借来萨都剌的《雁门集》一书。阅读后,毛主席还亲自对《木兰花慢·彭城怀古》做了圈点批注。到了1975年4月,当时已是82岁高龄的毛主席还指示有关人员注释并印制了一批大字本古诗词集,其中也包括了《木兰花慢》。

毛主席给予高度评价的一首怀古词,大气磅礴,内涵深厚!

从毛主席与这首词的多次交集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这首词的特别喜爱。那么,为何这首词会受到毛主席的高度赞赏?其作者萨都剌究竟是何人,又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首词。先来看看写了什么。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元] 萨都剌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

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

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

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

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

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

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

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这首词汇集了壮阔气势与苍凉悲壮之情。我们提到徐州在古代被称为彭城。这个地方的历史极为悠久,相传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尧将此地封给了传说中活了八百年的彭祖,因此得名彭城。

随后,在大禹治水的时代,'天下'被分为九州,彭城被划入徐州之中。在漫长的岁月中,徐州与彭城这两个名称在不同历史时期频繁交替使用,有时被称作徐州,有时又称彭城,直至宋朝以后,这个地名最终定为徐州。

毛主席给予高度评价的一首怀古词,大气磅礴,内涵深厚!

徐州拥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历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被誉为“东方雅典”。这里还是许多帝王的故乡,自汉朝以来,涌现出诸如汉高祖刘邦、吴大帝孙权等开国皇帝,被称为“龙吟虎啸帝王州”。此外,历代涌现出的众多杰出人物更是不胜枚举。

因此,当毛主席到达徐州时,自然会思考到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背景。结合萨都剌的这首词,他的感慨之情自然油然而生。

《彭城怀古》这首词的开头几句是:“古徐州形胜,销磨尽,几英雄。”,其含义是指徐州地势极为重要,历来为军事争夺之地,许多英雄豪杰在此消逝。

确实,徐州地处江苏省西北部,是连接华北和华东两大区域的关键地点,因而被誉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在交通方面,陆上它是九省通衢之地,水路上则位于古黄河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点,是北方马匹与南方船只的交换中心。

历史上,在秦末楚汉争霸的时期,刘邦与项羽曾在彭城展开激烈战斗。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吕布、陶谦在此地交战。近现代的抗日战争中的徐州会战和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也都是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

毛主席给予高度评价的一首怀古词,大气磅礴,内涵深厚!

因此,一旦深入了解徐州的历史,就会发现“销磨尽,几英雄”这几个字虽然简短,却蕴含了深厚而沧桑的历史感。

接下来诗句写道:“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子弟,料梦魂,应不到江东。”这是对西楚霸王项羽的描绘。项羽曾身披铁甲、双目重瞳,骑着名马乌骓,气势如虹地大败秦军、进军关中,并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他的军营众多,仿佛连绵到天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羽在战略策略和对待部下、盟友的方式上出现了重大失误,尤其是对刘邦的轻视,导致了垓下之战中四面楚歌、最终在乌江自尽的悲剧。

这首词用简洁的笔触高度概括了项羽的一生,令人叹为观止。毛泽东主席在读到这里时,曾写道:“项羽重瞳,犹有乌江之败;湘东一目,宁为赤县所归。”所提及的“湘东一目”是指梁武帝时期的湘东王萧绎。他虽失去一只眼睛,却最终继承了江山。毛主席此言意在表达,即便是如项羽般英勇的人物,最终也有败于乌江的一日,而出身低微、身体残疾的萧绎却有机会成为帝王。

然而,萧绎作为皇帝的时间也很短暂,最终国破身亡。他自幼博览群书,却最终落得国家灭亡的结局,还曾有“江陵焚书”的行为,引人唏嘘。萧绎和项羽的不同人生经历,使人感慨历史的变幻莫测。

接下来:“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尽管历史悠远,众多显赫的功绩最终都会消逝,但黄河依旧蜿蜒流淌,山峦起伏宛如永恒的云龙。这里蕴含着一种“青山犹在,几度夕阳红”的哲理,暗示着大自然的恒久不变,而人世间的一切却是变幻无常。

毛主席给予高度评价的一首怀古词,大气磅礴,内涵深厚!

紧接着的下阕,词人萨都剌写道:“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这里的含义是指楚汉相争的胜利者刘邦及其所建立的汉王朝如今已不复存在,他的陵寝也已被荒草覆盖,被秋风吹过。

词中还提到了徐州城。昔日城南的戏马台,由项羽所建,用于观赏戏马,如今已荒废不堪。而“画眉人”则是西汉大臣张敞为其爱妻画眉的故事,萨都剌用此典故比喻徐州节度使张愔与彭城名妓关盼盼的故事。张愔为关盼盼建造了精美的“燕子楼”,但如今燕子楼也已人去楼空,只留下一段流传的风流往事。

这首词深刻地表达了历史的无情车轮不断向前推进,人类在宏大的时空中显得如此渺小。

诗句接着写到:“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人生短暂如同暂时的寄居,生命虽然长短不一,但终究像是一位匆匆的过客。因此,不必过于沉溺于烦恼,不如畅饮尽兴。这里用“人生百年如寄”来形容人生的短暂,类似于苏轼诗句中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都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毛主席给予高度评价的一首怀古词,大气磅礴,内涵深厚!

词人在回顾历史往事后,感叹即便是辉煌的成就、显赫的往事、深刻的情感,最终都将成为历史的烟云。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沧海一粟,因此,何必过分执着于短暂的得失,不如在夕阳的余晖和飞鸿的远去中饮尽杯中酒,享受生命。

这首词宛如一幅历史长卷,令人回味无穷。毛泽东主席对这首词的喜爱,可见他作为一个深谙历史的政治家、诗人和词人,对萨都剌的这种深刻表达产生了共鸣。

至于词人萨都剌,他是元朝的诗人,字天锡,号直斋,属于回族或蒙古族。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既通晓汉族文化典籍又能用汉语创作的少数民族诗人之一。不仅诗词造诣高深,他还擅长绘画和书法,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