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史上著名战争

 zqbxi 2024-04-17 发布于江西

上古、夏、商、西周时期的重要战争

逐鹿之战     发生在上古时期(夏代之前被称为上古时期,即三皇五帝时代),这场战争由炎帝、取帝为首的华夏部落同蚩尤的东夷部落展开,最终炎黄取胜。此后炎黄之间还发生内斗,爆发阪泉之战,最终皇帝取胜。关于该战役的考点还有指南车、风伯雨师,嫘祖(黄帝之妻)发明养蚕,仓颉(黄帝大臣)造字。

战争时间:约5000年前,战争对手:炎黄部落(黄帝)VS东夷集团(蚩尤),指挥官:黄帝、炎帝vs蚩尤,战争结果:炎黄部族获得胜利,华夏集团收复中原,地点:河北张家口。

涿(zhuō)鹿之战(约4600年前),(相传)是中国远古时代黄帝与炎帝两部族联合同蚩尤部族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而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争,最终以炎黄华夏集团的胜利而告终。此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远古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涿鹿之战发生在阪泉之战以后,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涿鹿之战不同于阪泉之战,它是在两个部族集团之间进行的。因此打的十分激烈,也留下了很多神话传说。比如说: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蚩尤作大雾弥漫三天三夜,黄帝之臣风后在北斗星座的启示下,发明了指南车,才冲出大雾。还有传说:黄帝在困境中得到玄女的帮助,制作了80面夔皮鼓,夔是东海中的神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黄帝用其皮蒙鼓,用雷兽之骨作鼓槌,“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等等神话故事。先不管这些神话故事是不是真实发生的,咱们就单看这种语言里的威势,就能感觉的到这场战争的恢弘壮观。

于是,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延续了不少时日,最后的决战进行于冀州之野,“冀州”是我国九州之一,在我国绵长的历史中,曾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述了这么一个传说:“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反映了这场战斗过程中,双方先由巫师作法,希望借助自然力征服对方!黄帝呼唤有翼的应龙畜水,以便淹没蚩尤军队。蚩尤也请风伯、雨师相助,一时风雨大作,黄帝军队再次陷入困境。危急中,黄帝只得请下天女女妭阻止风雨,天气突然晴霁,蚩尤军队惊诧万分,黄帝乘机指挥大军掩杀过去,取得了最后胜利。黄帝的胜利得来不易,而胜利以后,又遇到很多新的困难,不仅旱神女魃制止了大风雨后神力大减,“不得复上”,应龙参战以后,也“不得复上”,天上“无复作雨者”,使地上连续大旱数年。近代环境考古告诉我们,距今5000至4000年左右是自然环境又一次大变化时期,不断升高的气温,持续不断的冰川融化与降雨均骤然停止。距今5000年前后,从辽东半岛到长江三角洲都留下海退的遗迹,以后,距今4700年开始又发生了小的波动。涿鹿之战中,那些被巫术呼唤来的暴风雨及其后的干旱,正与气候由平稳到发生波动的情况相合,可见这些神话不是全无根据的,它确实浓缩了对过去的回忆。


阪泉之战    发生在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在 黄帝 征服中原各族之战中,黄帝与 炎帝 两部落联盟在阪泉(—说今 山西运城解池附近,一说今河北涿鹿东南)的一次交战。是开启 中华文明史 、实现 中华民族 第一次大统一的炎黄阪泉之战。 延庆 西北十五里有阪山,阪山下有 阪泉 。延庆、怀来这道川,统称为 “阪泉之野”。五千年前,黄帝曾在这里活动过。这里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之源。


鸣条之战     发生在夏末,商汤与夏傑之间的战争,最终商汤取胜,建立商朝。补充一个考点,商汤手下的大臣伊尹的一句名言经常考到,即“调和无味治天下”。这里注意与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区分即可。

牧野之战     发生在商末,八百诸侯会孟津,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最终周武王以少胜多取得胜利,商纣王自焚王国。除了刚刚提到的孟津外,临阵倒戈也出自牧野之战。关于商纣王的典故有“倒曳九牛”“浮梁换柱”,另外题中提到“鹿台”,所对应的也是牧野之战。从前1130年到前1018年都有;周武王,姜子牙vs商纣王间战争,周军4.5万人,商军70万(一说17万),商军在王师面前自行崩溃了;纣王兵败自焚,周灭商,地点在河南省淇县。

牧野之战(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牧野之战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牧野之战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灭亡。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周王朝的统治,开创了华夏文化的第一个盛世。

中华文化形态的定鼎之战。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从此,绵延三千年、兼收并蓄,至今仍充满生机的传统中华文化,终于成为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的一极,挥就出至上荣光与惨痛磨难并存的、恢宏历史画卷。


武庚之乱     又被称为三监之乱,发生在西周的一场战争。周武王立国后,并没有杀掉纣王的儿子武庚,派了管叔、蔡叔、霍叔三人去监视武庚,没想到却留下了后患。文王即位后,三叔不服周公,同武庚发动叛乱。最终周公东征平叛。这里我们还要了解的考点有:周公制礼乐,周公辅佐下周成王、周康王被称为“成康盛世”。

国人暴动    发生在西周时期,国民因受周厉王的残暴统治而发动暴动,最终周厉王被驱逐,召公、周公共和行政。另外要注意的一个考点是:这一年是公元前841年,也是我国古代有确切记年的开始;另外还有一个典故“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重要战争

长勺之战      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鲁国与齐国之间爆发的一场战争。在曹刿的率领下,鲁国军队击败了齐桓公、鲍叔牙的齐军,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著名的典故就是“曹刿论战”,曹刿提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后发制人的观点。

城濮之战      是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之间爆发的著名战役。最终晋文公重耳取胜。相关的典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退避三舍”,需要注意一舍为30里地,退避三舍就是退后90里。

桂陵之战    是战国时的著名战役。魏国派庞涓攻打赵国,赵国向齐求救,齐威王派孙膑、田忌前往救援,最终齐军取得胜利。相关的典故是围魏救赵。可能有些同学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傻傻分不清,其实很简单,如果试题中出现地图的话,那就看一下这两个地点有行军路线的就是要考察的战役,没有行军路线的就不是。

马陵之战    是庞涓与孙膑的第二次斗法。这次庞涓先攻打韩国,齐威王再次派孙膑、田忌救援,最终齐军获胜,庞涓战败身亡。该战役的相关典故为:减灶诱敌。  刚才提醒大家区分马陵之战、桂陵之战的方法,大家可以看一下下图。桂陵处并没有军队,因此肯定是马陵之战了。

雁门之战     雁门之战,也称李牧破匈奴之战,是讲战国时期镇守雁、代的赵国名将李牧大破外族匈奴的一场战争。雁门之战是中国史书上记载的第一场大规模的打败外族匈奴的战役。战国时候,外族匈奴经常骚扰赵国边境雁、代之地,而其主将李牧深知游牧民族忽来忽去的作战特点,李牧按边防需要调整了官吏,使适于战备;将地方收入用为军费,改善官兵生活;加强训练,日习骑射,提高部队战斗力;加强烽火报警、通讯联络设施,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并派出大批谍报人员,深入边外,以及时掌握匈奴动态。采用坚壁清野,以逸待劳的作战方针,发现匈奴军队,即退入营寨城堡,避免接战。匈奴骑兵既无攻坚之实力,又难掠到牲畜食粮,每次均毫无所获,被迫退去,如此数年边境地区损失极少。但李牧的措施,被匈奴及赵王认为是怯战,赵王遂撤换了李牧。此后匈奴每次来犯,赵军即出城交战。由于赵军分散戍守,对机动性极强的匈奴军,多陷于被动,屡次失利,伤亡很多,百姓亦无法耕作。赵王只好再命李牧出山,李牧在赵王同意其按原先政策之后才走马上任。经过几年的经营,李牧觉得时机成熟之后,精选弓弩手10万人,放出牛羊和牧人引诱匈奴入侵。待匈奴部队进入包围圈后,李牧率军杀出,一举聚歼匈奴的10万骑兵,匈奴单于仅率少量亲兵逃脱。此后10多年,匈奴都不敢在进扰赵国边境。

长平之战    是战国时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战争。秦王派大将白起攻打赵国,赵国开始用老将廉颇御敌,深沟高垒避而不占让白起毫无办法。后来赵王中了反间计,启用赵括取代廉颇为统帅,最终秦军大获全胜,坑杀40万赵军。相关的典故为:纸上谈兵(赵括)、尚能饭否(廉颇)

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秦(白起)vs赵(赵括),赵军45万、秦军60万,秦军大胜,坑杀40万降卒,赵军全军覆没。秦国伤亡二十余万,地点在山西晋城市。长平之战是秦国军队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最后以赵军的失败告终,秦国进占长平,坑杀赵国约45万降兵。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秦国用反间计使赵王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秦国则暗中换上名将白起,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秦国统一中国的障碍至此全部扫除,再也没有一支军队能和秦军一战。

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重要转折,也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中华2000年铁血帝制的定鼎之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此战后,山东诸侯国均不再有对抗秦军的实力。秦统一中国的战争从而只剩下时间问题。长平之战是从春秋、战国五百年列国林立、割据混战,过渡到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决定性战役。对中国历史走向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催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的大帝国。

秦汉时期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8年,巨鹿之战爆发,此战从巨鹿始至棘原终,战役的结果是,诸侯联军消灭了秦军40万人,从此以后,秦王朝再无兵可战,直接导致最后的灭亡。 章邯围点打援的战路计划应是得到了秦朝廷的批准,所以章邯迅速得到了粮食补给,并能够”令王离、涉间围钜鹿”,按《秦楚之际月表》记载,秦二世二年后九月,“秦军围巨鹿”,三年十月,章邯军·破邯郸”,刘邦军“攻破东郡尉及王离军于成武南"。

秦以十月为岁首,王离军后九月国巨鹿,怎么下个月又出现在黄河以南呢?这可能是王离军的主力前往了巨鹿,而留在楚地的余部被刘邦击败。章邯军应当是和王离军在秦二世二年后九月 (公元208年12月)先后进入了河北,章邯军先围攻邯郸,“张耳与赵王歇走入钜鹿城,王离围之"日。一个月后,“破邯郸”章邯军攻下邯郸后,由于该地有着深厚的反秦群众基础,为了防止被敌人再次占据利用,章邯拆毁了邯郸城墙,并将居民全部迁到河内 ,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举动,目的在于彻底消除在大本营棘原和巨鹿之间的一个潜在隐患,同时把夺取的城内粮食运至棘原。而后,“章邯军钜鹿南棘原,筑甬道属河,饷王离”。"钜鹿南棘原"如果是指的一个地方的话,以司马迁惜宇如金的写作风格,似无必要如此重复描述,所以中间应该有一个顿号,就是“章邯军巨鹿南、棘原”,井“筑甬道展河”,古时的河专指黄河,属河就是通到黄河的意思.而根据戶南之战后半段的战争情况.棘原的位置应当在今天的安阳市西边。章邯从巨鹿南到黄河边修筑20公里送粮甬道,并沿线布兵保护,与王离军互成犄角之势。

但章邯军应该只是一部在这里负责运粮,主力仍在棘原,否则后勤补给将是很大的负担,这样兵力相对薄弱的甬道就成了秦军的阿喀琉斯之踵。项羽的战术就是,先派先头部队袭扰一段时间甬道,造成王离军军粮短缺,消弱王离军的战斗力,然后再率主力过河。从这时“陈余复请兵" 来看,各诸侯军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甚至可能是有协作计划的。“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从兵力的人数和诸侯军之间有沟通来看,应当是“(项羽)至,则(诸侯军)围王离,(楚军)与秦军遇,也就是说诸侯军负责”国观’王离军,使其陷入巨鹿城内外夹击的态势,不敢轻易支援章邯,而由项羽率领的楚军负责消灭章邯军。楚军“九战,绝其甬道〞,这里的九战,可能是连续攻破了章邯沿甬道布设的九座营垒。由于章邯军少,又与王离军被分割,打不过以一当十的楚军,所以失利后,就带着残兵撤回大本营棘原了。章邯引兵解,诸侯军乃敢击围钜鹿秦军,遂虏王离。涉间自杀",从项羽渡河,到虏王离,用时两个月。至此,章邯的围点打援战略失败,变成了项羽的核心机动,项羽也由此一战成名,成为了各路诸侯的事实领袖。

垓下之战      垓下之战是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后,刘邦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汉朝。在这场战役中,刘邦将项羽围困在垓下(今中国安徽省固镇县)。项羽在四面楚歌当中率800骑兵突围,渡过淮河后被汉兵追上,最后项羽只剩下28人。项羽逃到乌江后,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刘邦彻底赢得胜利。

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汉遣陆贾说项王,请太公,项王弗听。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军皆呼万岁。汉王乃封侯公为平国君。匿弗肯复见。曰:“此天下辩士,所居倾国,故号为平国君。”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听之。汉五年,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止军,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谓张子房曰:“诸侯不从约,为之柰何?”对曰:“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汉王曰:“善。”於是乃发使者告韩信、彭越曰:“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使者至,韩信、彭越皆报曰:“请今进兵。”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诣项王。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於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楚汉春秋云:“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於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原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乡。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於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正义言人马俱惊,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原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白登之围     或平城之围,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刘邦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的事件。  西汉初期,匈奴势力空前强大,冒顿单于利用楚汉战争的时机,跨过长城侵犯今河北、山西、陕西及河套一带。汉高帝六年(前201年).秋,匈奴与汉降将韩王信(韩襄王的孙子)合兵攻太原,至晋阳(山西太原西南)。汉高帝七年(前200年)冬,刘邦亲帅大军抵抗。冒顿单于发精兵四十万骑,围困高帝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的白登山达七昼夜。刘邦采用陈平的计策派人暗中用厚礼疏通冒顿的阏氏,才得以脱困。史称“白登(或平城) .之围”。  此战以后汉匈两国签订盟约,结为兄弟之国,确立了汉初七十年与匈奴之间的关系,也是导致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被动性防御政策的原因之一,后刘邦采用刘敬的计策跟匈奴进行和亲,并且每年送给匈奴大量的金银财物,以缓和匈奴的侵扰。高祖刘邦亲率大军,出征匈奴,同时镇压韩王信叛乱。随行的主要谋士是陈平、娄敬,将领有樊哙、夏侯婴、周勃等。汉军进入太原郡后,连连取胜,特别是铜鞮(今山西省沁县一带)一战,大获全胜。汉高帝七年(前200年)冬季,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出征匈奴,同时镇压韩王信叛乱。随行的主要谋士是陈平、娄敬,将领有樊哙、夏侯婴、周勃等。汉军进入太原郡后,连连取胜,特别是铜鞮(今山西省沁县一带)一战,大获全胜。刘邦又派刘敬前往侦察,未及还,刘邦即悉发汉军三十二万北上。刘敬(娄敬)回来后,指出匈奴有诈,不可轻易进兵。刘邦不听,亲率先头部队至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步兵未全到。冒顿单于以四十万精骑围刘邦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东北马铺山),凡七日,汉军内外联络中断,无法相救。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参与叛乱的是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故又称七王之乱。汉景帝二年(前155年),御史大夫晁错上疏《削藩策》,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建议,于次年冬天下诏削夺吴、楚等诸侯王的封地。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由于不满朝廷削减他们的权力,以"清君侧"为名联兵反叛,后因战略失当,被汉朝和梁国联手平定,七大功臣为:汉朝方面周亚夫、窦婴、栾布、郦寄,梁国方面刘武、张羽、韩安国。七国之乱的根源是强大的诸侯王势力与专制皇权的矛盾,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加强。

灭匈奴之战   汉武帝即位以后,为了打击南下骚扰的匈奴,大力发展骑兵,建立了一支规模空前的骑兵劲旅,从而开始了中国战争史上的“骑战时代”。卫青就是一代骑兵名将,他丰富和发展了骑兵战术。匈奴原是聚居在我国阴山南北草原上的一个民族。秦末汉初,匈奴冒顿单于凭借30万骑兵南征北讨,占据了东邻涉貊、朝鲜,西到阿尔泰山,北达贝尔加湖,南至河南(今河套及伊克昭盟地区)的广大地区。为了便于统治,单于将其地区划分为东、西、中三大部分,单于居中,东西设左右贤王管辖。在汉初数十年间,匈奴奴隶主不断驱兵掠夺和袭扰,给北方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西汉统治者虽先后采取了八次和亲政策,并使用相当兵力加强边塞防守力量,但始终不能制止匈奴的侵掠。汉武帝刘彻决定放弃和亲政策,进行正义的抵抗。在西起河套,东至辽西的广大地区,同匈奴进行了长达10余年的战争。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领导的漠北之战。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为了“永绝边患”,给匈奴以致命的打击,集中全国的精锐骑兵发动漠北之战。为解决战争所需经费,他采取整理币制、专卖盐铁、加重商税等措施;为解决辎重转运问题,他征用民马14万匹随军行动,调集步兵几十万人保障军需。当时,匈奴断定汉军不会进入沙漠地带,更不敢久留,因此以精兵待于漠北。汉武帝利用匈奴的错误判断,确定了集中兵力,深入漠北,东西并进,寻歼匈奴主力的作战方针。他将10万骑兵分为两个集团,令卫青、霍去病各领5万。大将军卫青出定襄,北进1000多里,穿过大沙漠,然后直奔匈奴单于的主力。卫青下令用武刚车(四周及车顶用皮革作防护的兵车)环绕为营,防止匈奴的袭击,然后派5000名骑兵发起攻击。匈奴以1万骑兵应战。战斗十分激烈。天近黄昏时,忽然刮起大风。沙砾扑面,两军对面不相见。卫青乘势派出部队,从左右两翼迂回包围了单于的营阵。两军殊死战斗至深夜,单于苦战后率领骑兵数百人向西北方突围而去。卫青派轻骑连夜追击,自已率主力随后挺进。天明时分,汉军已深入200多里,进至(今蒙古杭爱山南端)的赵信城,击毙匈奴军1.9万多人,获得大批屯粮。与此同时,霍去病出代郡,北进2000余里,和左贤王的军队遭遇。两军展开激烈混战,左贤王及其将领弃军而遇,汉军俘虏奴隶7.04万多人。霍去病指挥大军乘胜追赶,直达狼居胥(今蒙古鸟兰巴托东)。为庆祝胜利,他在狼居胥山主峰上建立高坛,在姑衍山旁开辟广场,祭祀天地,追奠烈士,振奋军威,然后班师凯旋。漠北决战,是汉朝军队进行的规模最大、行程最远的奔袭战,在这次战斗中,卫青、霍去病在指挥上充分发挥了快速勇猛、机动灵活的战术特长,广大士兵发扬了舍生忘死、不怕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终于取得了消灭匈奴主力,斩杀匈奴兵士近9万人的辉煌胜利。从此以后,匈奴被迫撤退到大漠西北,沙漠以南没有匈奴的王庭了。次战争,汉王朝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牺牲数万人,丧失马匹11万。这次战争扫除了边患,扩大了疆域,制止了匈奴奴隶主贵族对北方各族人民的残暴掠夺。

或曰漠北之战    时间:公元前119年春,指挥官:汉军(卫青、霍去病)vs匈奴军(伊稚斜单于)参战方兵力:汉军骑兵13万,步兵10余万。匈奴军骑兵12万;结果:歼灭匈奴主力9万余人,汉军损失3万人;地点:漠北蒙古。

漠北之战于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发生,是汉军在距离中原最远的战场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最艰巨的战役,战略目的是捣巢合围单于(chányú,匈奴族首领的称呼)。

漠南、河西之战后,匈奴单于率部远徙漠北,企图诱汉军越过大漠,以逸待劳,击灭汉军。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及数万步兵分两路深入漠北,力求彻底歼灭匈奴主力,并组织步兵数十万、马数万匹以保障作战。

当卫青、霍去病挥十余万大军,并分两路,在强大的后勤补给支撑之下,穿越了人迹罕至的荒漠地区,奇迹般地千里奔袭匈奴腹地,用匈奴人最擅长的招法置对手于死地,并以果敢的执行力速战速决。西汉与匈奴的漠北战役,是汉武帝向匈奴战略进攻的顶点.也是匈奴伊稚斜单于与西汉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大决战。

昆阳之战    时间:公元23年,指挥官:王邑、王莽(新军)VS刘秀(绿林军);参战兵力:新军43万vs绿林军1.7万;伤亡情况:王莽军全军覆没;地点:河南省叶县。昆阳之战发生于更始元年(23年),刘秀指挥的绿林军与王莽政权的一场战役。公元23年(新莽地皇四年,刘玄更始元年)五月,王邑、王寻统帅的大军奉命向昆阳前进,两三天即有十余万军队到达昆阳。城内的汉军军民并肩战斗,一次一次地打退新莽军队的强攻,占绝对优势的新莽也无可奈何,昆阳城仍屹立不动。公元23年五月底,宛城在绿林军(汉军)的长期围困下,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守将岑彭终于被迫投降。消息传到昆阳城内,守军立刻士气高涨,更加坚决守城,并随时准备出城歼敌。新军得此消息,个个心情沮丧,士气低落。

六月初一,李轶、刘秀所率之定陵、郾城等地的汉军到达昆阳地区。刘秀为鼓舞大家的斗志,自率步骑兵一千多人为前锋,又精选了三千人的敢死队出击,赢得了胜利。昆阳大捷使身为偏将军的刘秀一战而天下闻名。不久后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灭亡。同时,绿林军内部将领之间的矛盾激化。刘玄在农民将领李轶等人的支持下,将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刘縯及其部将刘稷处死。刘秀表面无所举动,暗中却窥测时机,积蓄力量,为日后缔造东汉王朝开辟道路。昆阳之战是绿林起义军推翻王莽政权的一次战略性决战,也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个典型战例。

三国两晋南北朝

官渡之战      是公元200年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发生的北方两个最强大的军阀袁绍与曹操之间 进行的一次大战。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战胜公孙瓒坐拥冀、青、幽、并四大州,成为东汉末年实力最强大的诸侯,与曹操一战在所难免。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南下许昌,官渡之战一触即发,袁绍在战役初期急于进军,缺乏对于延津一线地形情况的了解,疏于战略布局使得曹操占据了有利的地理位置。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二月,袁绍进军黎阳,企图同曹操主力进行决战。袁绍首先派遣大将颜良进攻白马门以保障后续大军渡河,而曹操则采取声东击西之计佯攻袁绍的后方大营,使袁军分兵援救,曹操以张辽、关羽为先锋,自己亲率大军随其后以解白马门之围。颜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斩杀。袁军首战溃败。

袁军经此大败士气低落,但在兵力、地盘、粮草等方面仍占据优势。而曹军内部则出现了严重的粮草短缺。曹操为了避免不必的消耗大军退至官渡与袁军僵持,曹操由于占据地利优势,官渡、封丘、浚仪互为犄角之势袁绍进军数次无功而返。十月,曹操在与袁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袁绍,曹军缺乏粮食。袁绍为与曹操决战中争取先机将大部分粮草辎重囤积于乌巢并派遣淳于琼把守乌巢。此时谋士许攸的家眷被袁绍扣押,许攸又和曹操是故交,许攸一气之下投靠了曹操并设下乌巢之计。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派遣轻骑兵伪装成袁军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延津县僧固),袁绍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决使得曹操不仅烧毁了乌巢还成功夺取了袁绍的大本营。袁军粮草尽失全线崩溃。官渡之战以曹操的胜利告一段落,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战役的经典,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范例,可谓是家喻户晓。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双方亦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是曹操和孙权、刘备在今湖北江陵与汉口间的长江沿岸的一场战略会战,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这场战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孙、刘联军,面对总兵力达二十三四万之多的曹军,正确分析形势,找出其弱点和不利因素,采取密切协同、以长击短,以火佐攻,乘胜追击的作战方针,打得曹军丢盔弃甲,狼狈窜北,使曹操“横槊赋诗”、并吞寰宇的雄心就此付诸东流,从而成为历史上运用火攻,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败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随即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约今湖北、湖南),欲一统南北。时孙权已自江东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打开了西入荆州的门户,正相机吞并荆、益州(治成都),再向北发展;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为谋士,以其隆中对策,制定先占荆、益,联合孙权,进图中原的策略,并在樊城大练水陆军。曹操军劳师、水土不服、短于水战、战马无粮等弱点,坚定了孙权抗曹决心。孙权不顾主降派张昭等反对,命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3万精锐水兵,与刘备合军共约5万,溯江水而上,进驻夏口。

  曹操乘胜取江陵后,又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仍统本部兵,镇守汉川(今江汉平原)。益州牧刘璋也遣兵给曹操补军,开始向朝廷交纳贡赋。曹操更加骄傲轻敌,不听谋臣贾诩暂缓东下的劝告,送信恐吓孙权,声称要决战吴地。冬,亲统军顺长江水陆并进。

  孙刘联军在夏口部署后,溯江迎击曹军,遇于赤壁。曹军步骑面对大江,失去威势,新改编及荆州新附水兵,战斗力差,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战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乌林(今湖北洪湖境),与联军隔江对峙。

  曹操下令将战船相连,减弱了风浪颠簸,利于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紧演练,待机攻战。周瑜鉴于敌众己寡,久持不利,决意寻机速战。部将黄盖针对曹军“连环船”的弱点,建议火攻,得到赞许。黄盖立即遣人送伪降书给曹操,随后带船数十艘出发,前面10艘满载浸油的干柴草,以布遮掩,插上与曹操约定的旗号,并系轻快小艇于船后,顺东南风驶向乌林。接近对岸时,戒备松懈的曹军皆争相观看黄盖来降。此时,黄盖下令点燃柴草,各自换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顿时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边营屯。联军乘势攻击,曹军伤亡惨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败局,下令烧余船,引军退走。

  赤壁之战遗址联军水陆并进,追击曹军。曹操引军离开江岸,取捷径往江陵,经华容道(今潜江南)遇泥泞,垫草过骑,得以脱逃。曹操留曹仁守江陵,满宠屯当阳,自还北方。

  周瑜等与曹仁隔江对峙,并遣甘宁攻夷陵(今宜昌境)。曹仁分兵围甘宁。周瑜率军往救,大破曹军,后还军渡江屯北岸,继续与曹仁对峙。刘备自江陵回师夏口后,溯汉水欲迂回曹仁后方。曹仁自知再难相持,次年被迫撤退。

  赤壁之战,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加之水军不强,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面前,冷静分析形势,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夷陵之战

公元219年,孙权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吴、蜀两国结仇。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公元221年,刘备于益州称帝,年号为章武。同年,刘备为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亲率大军攻打东吴。孙权闻刘备将来伐,遣使求和,备不许。吴南郡太守诸葛瑾给备来笺[jiān]说:“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熟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来自吴人的议论,只能引起刘备的更大反感,而不会有何效果。蜀汉猛将张飞率兵万人,从阆中至于江州,与刘备会师,但在出发前,被部下张达、范强(史书中为“范强”,明代小说《三国演义》将其写成了“范疆”)所杀。此战,刘备军几乎全军覆没,阵亡数万人,《傅子》更是记载吴军消灭蜀汉军八万余,刘备仅以身免。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爆发于公元222年,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和蜀汉(刘备)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八郡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以后,辖有长江南北八郡的战略要地荆州为曹操、刘备、孙权三方所瓜分。曹操占据南阳和江夏北部,孙权据有南郡和江夏南部,刘备则夺取了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四郡。公元210年,在刘备的请求和鲁肃的规劝之下,孙权又把位于长江北岸的战略要地借给了刘备。这样一来,刘备实际上就基本控制了荆州。不久,刘备又先后夺取了益州和汉中,历史上魏、吴、蜀三国鼎立的局面就这样形成了。汉中和荆州是蜀汉的两个战略基地,从汉中可以北出潼关,攻打洛阳;从荆州北上可以经襄阳攻打许昌,东下则可以直捣吴国的腹地,使蜀汉处于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有利地位。

处于长江中、下游的东吴政权,面对刘备势力的迅速发展,深感不安。只是由于当时双方合力抗曹尚是共同的战略目标,这一矛盾才暂时未曾激化。到了公元211年,孙权占据交州(今广东、广西)后,力量进一步扩大;而当时曹操正忙于兼并关中马超、韩遂势力,稳定后方,无暇南顾。孙权便趁这个机会向刘备索还荆州,而刘备则以“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为藉口拒绝归还。两国矛盾日趋尖锐,曾一度以兵戎相见。最后虽然达成了平分荆州的协议:以湘水为界,孙权占有江夏、长沙、桂阳,刘备据有南郡、武陵、零陵,但是两国间的矛盾并未真正消除。

公元219年,孙权乘蜀汉荆州守将关羽率军北攻襄阳、樊城,与曹魏大军激战不已,造成后方空虚之际,派遣大将吕蒙“白衣渡江”,袭占关羽的后方基地江陵。关羽闻讯后仓猝率军回救,结果兵败被杀,孙权遂占有了整个荆州。这样一来,孙、刘矛盾便全面激化,最终导致了夷陵之战。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年号章武。一个月后,刘备决定大举攻吴,企图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魏文帝曹丕见到孙刘联盟内部分化瓦解,不胜高兴,并乘机煽风点火,多方寻找机会以加剧吴蜀之间的矛盾冲突,好坐收渔人之利。蜀汉方面诸葛亮、赵云等绝大多数大臣、将领都看到了大举攻吴对蜀不利,因此再三规谏刘备不要出兵攻吴。但是,正在气头上的刘备丝毫也听不进这些意见。

至于孙权方面,在夺得了荆州之后,为了巩固既得利益,也不愿再加剧吴蜀之间的冲突,曾两次遣使主动向刘备求和,但均为刘备所断然拒绝。东吴南郡太守诸葛谨(诸葛亮之兄)也曾给刘备写信,向他陈说利害,希望刘备停止攻吴行动。刘备同样置之不理。

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率蜀汉军队十多万人,对吴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当时,两国的国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长江三峡成为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刘备派遣将军吴班、冯习率领4万多人为先头部队,夺取峡口,攻入吴境,在巫地(今湖北巴东)击破吴军李异、刘阿部,占领秭归。为了防范曹魏乘机袭击,刘备派镇北将军黄权驻扎在长江北岸,又派侍中马良到武陵活动,争取当地部族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同蜀汉大军作战。

孙权在面临蜀军战略进攻的情况下,奋起应战。他任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人开赴前线,抵御蜀军;同时又遣使向曹丕称臣修好,以避免两线作战。

陆逊上任后,通过对双方兵力、士气以及地形诸条件的仔细分析,指出刘备兵势强大,居高守险,锐气正盛,求胜心切,吴军应暂时避开蜀军的锋芒,再伺机破敌,耐心说服了吴军诸将放弃立即决战的要求。果断地实施战略退却,一直后撤到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

一线。然后在那里停止退却,转入防御,遏制蜀军的继续进兵。并集中兵力,准备相机决战。这样,吴军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岭地带,把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长的山地留给了蜀军。

公元222年正月,蜀汉吴班、陈式的水军进入夷陵地区,屯兵长江两岸。二月,刘备亲率主力从秭归进抵猇亭,建立了大本营。这时,蜀军已深入吴境二三百公里,由于开始遭到吴军的扼阻抵御,其东进的势头停顿了下来。在吴军扼守要地、坚不出战的情况下,蜀军不得已乃在巫峡、建平(今四川巫山北)至夷陵一线数百里地上设立了几十个营寨。为了调动陆逊出战,刘备遣前部督张南率部分兵力围攻驻守夷道的孙桓。孙桓是孙权的侄儿,所以吴军诸将纷纷要求出兵救援,但陆逊深知孙桓素得士众之心,夷道城坚粮足,坚决拒绝了分兵援助夷道的建议,避免了分散和过早地消耗兵力的行为。

从正月到六月,两军仍然相持不决。刘备为了迅速同吴军进行决战,曾频繁派人到阵前辱骂挑战,但是陆逊均沉住气不予理睬。后来刘备又派遣吴班率数千人在平地立营,另外又在山谷中埋伏了8千人马,企图引诱吴军出战,伺机加以聚歼。但是此计依然未能得逞。陆逊坚守不战,破坏了刘备倚恃优势兵力企求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蜀军将士逐渐斗志涣散松懈,失去了主动优势地位。  六月的江南,正值酷暑时节,暑气逼人,蜀军将士不胜其苦。刘备无可奈何,只好将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屯兵休整,准备等待到秋后再发动进攻。由于蜀军是处于吴境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上,远离后方,故后勤保障多有困难,且加上刘备百里连营,兵力分散,从而为陆逊实施战略反击提供了可乘之机。

陆逊看到蜀军士气沮丧,放弃了水陆并进、夹击吴军的作战方针,认为战略反攻的时机业已成熟。为此他上书吴王孙权说:交战之初,所顾虑的是蜀军水陆并进、夹江直下。现在蜀军舍舟就陆,处处结营,从其部署来看,不会有什么变化。这样就有了可乘之机,击破蜀军,当无困难。孙权当即批准了陆逊这一由防御转入反攻的作战计划。

陆逊在进行大规模反攻的前夕,先派遣小部队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这次进攻虽未能奏效,但却使陆逊从中寻找到了破敌之法--火攻蜀军连营的作战方法。因为当时江南正是炎夏季节,气候闷热,而蜀军的营寨都是由木栅所筑成,其周围又全是树林、茅草,一旦起火,就会烧成一片。

决战开始后,陆逊即命令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顿时间火势猛烈,蜀军大乱。陆逊乘势发起反攻,迫使蜀军西退。吴将朱然率军5000首先突破蜀军前锋,猛插到蜀军的后部,与韩当所部进围蜀军于涿乡(今湖北宜昌西),切断了蜀军的退路。潘璋所部猛攻蜀军冯习部,大破之。诸葛瑾、骆统、周胤诸部配合陆逊的主力在猇亭向蜀军发起攻击。守御夷道的孙桓部也主动出击、投入战斗。吴军进展顺利,很快就攻破蜀军营寨40余座,并且用水军截断了蜀军长江两岸的联系。蜀军将领张南、冯习及土著部族首领沙摩柯等阵亡,杜路、刘宁等卸甲投降。刘备见全线崩溃,逃往夷陵西北马鞍山,命蜀军环山据险自卫。陆逊集中兵力,四面围攻,又歼灭蜀军数万之众。至此,蜀军溃不成军,大部死伤和逃散,车、船和其他军用物资丧失殆尽。刘备乘夜突围逃遁,行至石门山(今湖北巴东东北),被吴将孙桓部追逼,几乎被擒,后卫将军傅彤等被杀。后依赖驿站人员焚烧溃兵所弃的装备堵塞山道,才得以摆脱追兵,逃入永安城中(又叫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

这时,蜀军镇北将军黄权所部正在江北防御魏军。刘备败退后,黄权的归路为吴军所截断,不得已于八月率众向曹魏投降。

刘备逃到白帝城后,吴将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张乘胜追击,扩大战果。陆逊顾忌曹魏方面乘机混水摸鱼、袭击后方,遂停止追击,主动撤兵。九月,曹魏果然攻吴,但因陆逊早有准备,魏军终于无功而返。次年四月,刘备恼羞于夷陵惨败,一病不起,亡故于白帝城。夷陵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夷陵之战中,陆逊善于正确分析敌情,大胆后退诱敌,集中兵力,后发制人,击其疲惫,巧用火攻,终于以五万劣势的吴军一举击败兵力占有优势的蜀军,创造了由防御转入反攻的成功战例,体现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军事才能,表明他不愧为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至于刘备的失败,也不是偶然的。他“以怒兴师”,恃强冒进,犯了兵家之大忌。在具体作战指导上,他又不察地利,将军队带入难以展开的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之中;同时在吴军的顽强抵御面前,又不知道及时改变作战部署,而采取了错误的无重点处处结营的办法,终于陷入被动,导致悲惨的失败,自食“覆军杀将”的恶果,令人不胜感慨。

夷陵之战对于三国鼎立的局面也有很大的影响。对蜀汉来说,它大损国力,基本上毁灭了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策时制定的宏伟战略蓝图。对东吴来说,虽然打赢了战争,但是却进一步损害了吴、蜀关系,从战略上看,亦打破了孙刘两家联合抗曹 的可能,给日后吴蜀两国的先后覆灭埋下了伏笔。

八王之乱      是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原北方进入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

淝水之战      又称肥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馀万前秦军。公元383年,北魏的皇帝拓跋弘派遣将领贺若弼率领大军南下,准备进攻东晋。东晋的皇帝桓玄派遣自己的大将军谢安率领军队防御。谢安率领的军队在淝水一带设立了营地,准备抵御北魏的进攻。北魏军队于是展开了一系列的攻势,试图攻破东晋的防线。但谢安与其指挥的军队采取了一系列的防御措施,成功地抵挡了北魏的进攻。北魏的将领贺若弼采取了一种奇特的策略,他命令部队在淝水的上游建造了一座大坝,将淝水的水位提高,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水流,试图冲垮东晋的防线。但谢安很快发现了这一行动,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成功地破坏了北魏的大坝,使得水流得以顺畅地流出。北魏的军队已经精疲力竭,再也无法发起有效的攻势。

隋唐之后

灭东突厥之战     战争时间:公元629年11月~630年3月,战争对手:唐军(李靖)VS东突厥军(颉利可汗),   战争结果:唐军大胜,灭东突厥国。

   战争背景:自隋朝开皇三年突厥汗国分裂之后,东突厥汗国就南下臣服于隋朝,并且和隋朝一起对抗在中亚地区独霸一方的西突厥汗国。隋末唐初,启民可汗之子始毕可汗即位成为东突厥的可汗。当时中原的隋朝政府因为起义军和军阀此起彼伏,混战不休,因此无暇顾忌北方的突厥部落。始毕可汗乘机脱离了隋朝,开始迅速崛起。唐高祖李渊于618年在太原起兵,参与对中原的争夺。当时他用空城计吓退过来犯的突厥军队。但是李渊仍然明白自己无法于突厥骑兵抗衡,因此差遣刘文静出使东突厥,向突厥上表称臣。当时李渊与始毕可汗的约定是,唐军攻下的地区,土地人民归李渊,金银财富归始毕可汗。总的来说,唐军处于弱势。李渊和李建成甚至想过要迁都以避免被突厥围歼。

   公元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夺得唐朝的帝位。东突厥颉利可汗趁着李世民尚未将薛万彻、罗艺等李建成余部铲除干净,命拔野古部和同罗部的骑兵围攻乌城,牵制住程知节、徐世勣和屈突通的唐军主力,他自己则协同其弟突利可汗以及铁勒首领契苾何力率20万大军南下,兵锋直指长安城。后来,李世民与颉利可汗在渭水便桥上斩白马为盟。李世民将此事视为警告,因此从他即位开始,就着手准备灭东突厥。渭水会盟后,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以增强国力,在军事上积极备战。东突厥次汗突利可汗因长期受颉利可汗压制排挤,也暗中与唐联络,表示愿意归附。唐反击突厥的条件已经成熟。

   战争过程:公元629年,太宗以突厥进攻河西为借口,诏命兵分六路出兵剿灭东突厥。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尉迟敬德、苏定方为副,率领中军;并州都督英国公徐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张公瑾、高甑生为副,由东路率主力直接进攻东突厥腹地;华州刺史霍国公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秦叔宝为副,在西路顺黄河前进,与李靖、徐世勣遥相呼应;礼部尚书任城郡王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张宝相为副,从灵州往西北挺进;检校幽州都督卫孝杰为恒安道行军总管,程知节为副,镇守燕云地区防止突厥军队东逃;灵州大都督驸马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段志玄为副,借道东北出击突厥后方,监视突利可汗。十余员大将共率兵10余万,皆受李靖节度,分6路反击突厥。

   次年二月,李靖引兵至白道与徐世勣会合,相与定谋,认为颉利虽败,兵力尚多,若任其逃往漠北,依附于薛延陀等部,则很难追歼;今唐俭在突厥,颉利懈而不备,如选精骑袭之,可不战而擒之。副将张公瑾怕这么做会使唐俭等人身陷险地,李靖说只要能剿灭突厥,唐俭等人根本不用去考虑。于是李靖令徐世勣统大军继后,亲率精骑万名,各备20天口粮,连夜出发,向铁山疾驰。李靖军冒雪至阴山,遇突厥营帐千余,尽俘之以随军。颉利见唐使前来抚慰,以为安然无事,未加戒备。初八,李靖派偏将苏定方率200骑兵为前锋,在浓雾掩护下衔枚疾进,至颉利牙帐七里才被发现。苏定方长驱直入攻下了突厥颉利可汗的牙帐,颉利乘千里马西逃。李靖率大军跟进,突厥军溃散,被歼万余人,被俘男女10余万。唐俭、安修仁趁乱脱险而归。

   颉利可汗在阴山被击败后,仓皇由云中向西逃窜,意图投奔吐谷浑国王慕容伏允或高昌国王麴文泰。在半路上,部将大多叛逃。其子叠罗施也与他走散。不久,身边只剩下数十骑兵的颉利可汗迎头撞上了李道宗的大同军。一番激战后,唐将张宝相将颉利可汗擒获。李世民没有杀死颉利可汗,而是封他为归义王、右卫大将军,让他在长安度过余生。突利可汗随后归降,被封为北平君王。突厥大将执失思力、阿史那杜尔、阿史那思摩以及契苾何力等悉数归降,都受到唐朝的重用。真珠可汗夷男也上表表示归顺。

   战争评价:中原农业文明对北方草原文明的再次战略胜利。此战过后,突厥对中原的袭扰得到了遏制,还对周围的其他少数民族政权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从而保障了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给后来的开元盛世创造了安定的环境;同时增广了唐的北方统治面积,为后来的北庭都护府的建立提供了条件,也为后来的歼灭西突厥创造了机会。

安史之乱      唐朝唐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755年12月至763年2月)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安禄山于天宝元年任平卢节度使,天宝十载,身兼平卢(今辽宁朝阳)、范阳(今北京)、河东(今山西太原西南)三镇节度使,兵力雄厚。他洞悉长安朝廷腐朽、实力空虚的内情,又因与宰相杨国忠争权,遂于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以讨杨国忠为名,自范阳起兵。河北州县,望风瓦解,守、令或逃或降,或被擒杀。叛军军锋迅速指向洛阳,唐玄宗派遣大将封常清到洛阳募兵6万,这些兵未经训练,很快为叛军击败,洛阳失陷。封常清与驻屯陕州的大将高仙芝一起退守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玄宗听信监军宦官的诬辞,杀死高、封两人,起用病废在家的大将哥舒翰统兵赴潼关。次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令部将史思明经略河北。

洛阳失陷后,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与平原(今山东陵县)太守颜真卿起兵讨安禄山,河北人民纷纷响应。此时唐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率领朔方军出师河北,屡获胜利;河北十余郡多杀叛军守将,重树唐帜,使叛军将士军心动摇,安禄山甚至想放弃洛阳逃回老巢。唐朝很有讨平叛乱的希望,但杨国忠猜忌驻防潼关的哥舒翰,不采纳他关于据险坚守以待敌内变和由郭子仪、李光弼引兵北取范阳覆敌巢穴的建议,怂恿玄宗促令哥舒翰出兵收复陕洛。十五载六月,哥舒翰被迫出兵,结果大败,潼关陷落,长安震动。玄宗仓皇逃往成都,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军士哗变,杀杨国忠,玄宗被迫缢杀宠幸的杨国忠之妹杨贵妃。马嵬民众遮道留玄宗,玄宗不从。太子李亨留下,遂即奔往朔方节度使所在的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同年七月,李亨即皇帝位于灵武,是为肃宗,改元至德。

安禄山遣部将孙孝哲入长安,自己仍留洛阳。安军将领在长安胡作非为,大肆搜括民财,专以声色财贿为事,已无再进取之意,致使唐军得到了重整军备、调集重兵的机会。

在此前后,唐将领鲁炅守南阳(今河南邓州),被叛军围攻一年(至德元载五月到二载五月),阻挡了叛军向江汉地区侵扰的道路。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令张巡在雍丘(今河南杞县)坚守10个月,最后到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与太守许远合兵,又苦守10个月(至德元载十二月到二载十月),保卫了江淮地区。睢阳失陷时,张巡等壮烈牺牲。鲁炅、张巡等的抗敌斗争,为唐军赢得了时间,并保障了江南物资对唐廷的源源补给。

长安失陷后,郭子仪、李光弼奉命率步骑5万自河北至灵武,壮大了朝廷的声势。河西(今甘肃武威)和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安西(今新疆库车)节度使的兵也来会合。唐廷又得到回纥(见回鹘)、于阗及西域诸族的援助。至德二载(757)正月,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李光弼坚守太原,屡败敌军;郭子仪收复河东郡(今山西永济蒲州镇),解除了侧面敌人的威胁,为收复两京做了战略的准备。同年九月,广平王李俶(后为唐代宗李豫)与郭子仪统朔方等军及回纥、西域之众15万自凤翔出发,攻克长安,十月收复洛阳,安庆绪逃往邺郡(相州,今河南安阳)。此时,留在范阳的史思明不愿受安庆绪的节制,以所统13郡及兵8万降唐。唐封他为归义王,任范阳节度使。但唐廷对他不放心,策划消灭他。事泄,史思明遂反,与安庆绪遥相声援。眼看就要扑灭的战火又重新燃起。

乾元元年(758)九月,唐派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统兵20余万(后增至60万)讨安庆绪,声势虽大,但无统一指挥,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统辖之。初期还有进展,包围了邺城。次年三月,史思明率兵来援,唐军60万众溃于城下。史思明杀安庆绪,还范阳,称大燕皇帝。九月,攻占洛阳,与唐军相持年余。上元二年(761)二月,李光弼攻洛阳失败。三月,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叛军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762)十月,唐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次年正月又逃往范阳,为其部下所拒,穷迫自杀,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至此始告平定。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战乱虽平,安史部将势力并未消灭,藩镇割据局面由此形成;中原战乱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吐蕃对唐的侵扰也日益频繁,唐朝国力大为削弱,其全盛时代也从此结束了。

岐沟关之战     战争时间:公元986年5月,   战争对手:宋军(曹彬)vs 辽军(萧太后),   战争结果:宋军惨败,步入数百年被动挨打之歧路。

   战争背景:公元982年,辽景宗去世,辽军即停止南侵。双方处于休战状态。不过在此期间,宋太宗一直在准备二度北伐,以收复幽州,报仇雪耻。986年,宋知雄州(今河北雄县)贺令图等上言,说辽主少国疑,母后专权,宠臣用事,国人怨疾,建议乘此机会,直取幽云。其实这时辽统治集团君臣协和,政治贤明,并不存在什么可乘之机。但赵光义却信以为真,不顾参知政事李至的反对,不顾粮草、军械缺乏、北伐准备不足、开战胜算不多的实际情况,不和宰相商量,即决定对辽用兵,兵分三路,大举北伐。

   战争过程:是年正月,宋太宗赵光义部署三路进击:东路以曹彬任幽州道行营前军马步水陆都部署,崔彦进为副,率兵10余万,由地形平坦开阔的雄、霸(今河北雄县、霸州)地区北进,趋固安(今属河北)、涿州;另以米信为幽州西北道行营马步军都部署,率一部兵力经新城(今河北新城东南)并趋涿州。中路以田重进为定州路都部署,率数万兵自定州(治安喜,今河北定州)北趋飞狐(今河北涞源),攻取蔚州(治灵仙,今河北蔚县)。西路以潘美为云、应、朔路行营马步军都部署,杨业为副都部署,率军自代州(今山西代县)越恒山出雁门关,攻取寰(治寰清,今山西朔州东北马邑)、朔、应(今山西应县)、云(治云中,今山西大同)诸州。辽承天太后萧绰闻讯,决定以骑兵之长和平坦广阔的有利地形,集中主力先破宋东路军,再移师逐个击破。遂部署南京留守耶律休哥率部先趋涿州阻击,继以东京留守耶律抹只率军驰援幽州;自与圣宗率精骑数万进抵驼罗口(今北京南口附近)应援。同时,以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为山西兵马都统,率军进援山后,阻击宋中、西两路军东进。命林牙(官职)勤德守平州(今河北卢龙)海岸,以防宋军由海上袭击侧后。 

   三月初,宋军开始进攻。西路军出雁门关西口北上,克寰、朔二州后,转破应州,北取云州;中路军克飞狐,分兵一部围灵丘(今属山西),以大部兵力于飞狐北击败辽援军后,直取蔚州。至四月中旬,西线已攻占山后要地。此时,东路曹彬部亦克固安、涿州。耶律休哥在援军未到之前,避免与宋军争锋;昼出精锐虚张声势,夜遣轻骑袭扰,暗潜部分兵力设伏宋军侧后,断其粮道,疲惫宋军。曹彬10万军占据涿州仅旬余,即迫于粮草不济而退兵。至白沟(今河北新城东南)被太宗传令即止,严令其缘白沟河趋新城,与米信部会合,养精蓄锐,待中、西两路会师,再北进取幽州。曹彬率军抵新城后,由于部众求功心切,未及中、西路会师,即又孤军冒进,往攻涿州。时值酷暑,又遭耶律休哥沿途阻击,推进艰难、迟缓,复抵涿州时,士气已疲乏不堪。这时,萧太后已率军进抵涿州东,与耶律休哥形成对宋军钳击之势。曹彬见势不利,引军冒雨南撤。耶律休哥率精骑驰追。五月初三,于岐沟关大败宋军,曹彬领溃军逃至拒马河,连夜抢涉,慌乱中人马相踏,伤亡甚众。残部退营易水南又被辽军追及,士卒惊遁,被杀数万,余众奔往高阳(今河北高阳东)。

   七月初,辽移师西线,以10万大军实施反攻,连下蔚州、飞狐。宋太宗以东路主力溃败,无法实现合围幽州意图,急令中路军撤守定州,西路军退屯代州。未几,又令西路军出代州掩护云,应、寰、朔四州民众内迁。时辽军已占据寰州,副帅杨业力主分兵应州,诱辽军向东,另以强弩手千人扼守石竭谷口(今山西朔州南),阻击辽军,以保民众安全南撤。监军王倪及潘美不纳杨业建议,逼其出雁门直趋朔州出战。及战失利,回师陈家谷口(今山西宁武北),潘美、王倪已违约先撤。杨业孤军奋战,负伤被俘,绝食而死。至此,宋三路大军皆败,所取州县复失。

   战争评价:中原文明转入全面消极战略防御的开端。夺回幽云十六州,取得对中原家天下的地理拱卫权,始终是大宋太祖毕生未曾圆满的夙愿;更是深知其中巨大艰险的宋太宗所以宁可与民休息、八载隐忍不发的原因。为此,太宗厉兵秣马,殚精竭虑,纸上周密谋划,自信万无一失之时,以老成持重的名将曹彬为帅,举全国精锐,以雷霆之势,步步为营,直指幽州。然事与愿违,被太宗弱智的军事理念多方掣肘的曹彬,面对灵活机动、指挥自如的辽国铁骑,力战崩盘,折了老英雄的一世英名。“岐沟之蹶,终宋不振”。从此,宋对辽失去了战略进攻能力,被迫转取战略防御。

檀渊之盟     是公元1005年(宋真宗景德二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三年)在澶州订立的盟约。澶州因又名澶渊郡而得名澶渊之盟。  在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南下进攻北宋,辽军迅速推进,最终抵达北宋澶州城下,与宋军对峙。次年(1005年),双方在河北澶州签订了合约,达成停战协议,并以白河沟为界确定了宋辽之间的国界。协定中规定两国为兄弟之国,北宋每年向辽国支付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的岁币,并在边境设立榷场进行互市。这一事件被后人称为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签订结束了宋辽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使得两国之间再未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为随后的一百多年创造了持久的和平局面。此盟也推动了双方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在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太后萧绰和皇帝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以南的十个县为名义,率领大军南下攻击宋朝。辽军进入北宋境内,攻破了德清军、通利军等,俘虏了宋将王先知和王继忠,最终抵达黄河边的重镇澶州城北,对宋朝的都城东京构成威胁。黄河是汴梁唯一的天然屏障,澶州夹黄河南北两岸而建,中间有浮桥连接,地势对辽军有利。澶州若失守,辽国骑兵将迅速抵达京师。

澶州紧急求援,朝廷接连收到五封文书。宋真宗紧急召集群臣百官商议应对之策。有一派主张真宗迁都南京或成都,其中以参知政事王钦若和签枢密院事陈尧叟为代表。另一派则由宰相寇准领导,力排众议,主张真宗亲自御驾北上,进行坚决抵抗。寇准的支持者中包括同为宰相的毕世安。真宗犹豫不决时,寇准提出御驾亲征,将士必定士气大振,同时派遣部队袭击辽军后方,迫使辽军失败。寇准表示,若真宗南迁,军队失去主心骨,难以抵挡辽军,敌方将认为我方软弱可欺,势必大举入侵,危及大宋江山。真宗接纳了寇准的建议,决定亲自北上抵御敌军。

宋真宗到达澶州城后,登上北城楼鼓舞士气,士兵看到皇帝亲临,士气大振,高呼万岁,声音传播数十里。真宗见状,心情逐渐安定,返回南城设立临时住所。辽国大将萧挞凛率游骑攻击澶州,却在宋将张环的床子弩射杀下,辽军士气大受打击。萧太后得知主将战死后悲痛异常,甚至停朝五日。由于深入北宋境内且未攻陷澶州,辽军担心腹背受敌。辽太后听取降将王继忠的建议,决定向宋真宗提出和议。

得知辽方愿和的消息后,真宗派遣使者回信表示愿意进行和谈。寇准得知后回到南城向真宗禀报。寇准表示,辽军长时间未能攻陷澶州城,困于城下,主将更被射杀,后方也一直遭到我军袭击。此时辽军已经人困马乏,实力衰弱,是击败他们的最佳时机。边将杨延昭也上书表示,敌军深入我国内陆,围攻久不得手,应该派兵守住各处关隘路口,阻断他们的撤退道路,等待勤王大军集结,就可以实现全歼敌军的目标。然而,真宗对敌军忧虑重重,担心辽军的威胁,群臣也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回到汴梁,纷纷附和。寇准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了真宗与辽国的和议。

郾城之战      是宋金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史载此役宋朝岳飞所率岳家军以少胜多,予以金军沉重打击。绍兴九年(1139),金朝统治集团内完颜宗弼一派得势,主张再次以武力迫使南宋屈服,夺回河南、陕西。次年,金朝分兵三路,东起两淮,西至陕西,向宋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宋廷被迫命令各路宋军进行抵抗。由岳飞率领的岳家军数万人,自湖北出发,很快进入河南中部,连败金军,占领军事重镇颍昌府(今河南许昌)、淮宁府(今河南淮阳),并乘胜收复了郑州、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东)等地。岳飞还派梁兴等人渡过黄河,联合河东、河北义军,在金的后方痛击金军,收复了不少州县。

完颜宗弼见岳家军兵力分散,又探知岳飞只带有少量军队驻于郾城(今属河南),决定亲率精锐骑兵一万五千人以及步兵十万,直插郾城,企图一举消灭岳家军的指挥中心。七月初八,宗弼与龙虎大王、盖天大王等,在郾城北与岳家军对阵。岳飞令其子岳云率轻骑攻入敌阵,往来冲杀。完颜宗弼(兀术)眼见骑兵会战不能取胜,焦躁万分,于是下令将披挂"重铠全装"的"铁浮图"军投入战斗。"铁浮图"军每三匹马用皮索相连,他们护甲厚重,人马超重甲、攻坚能力强,"堵墙而进",主要用于正面冲击。金军一反以左、右翼"拐子马"迂回侧击的惯技,改用重装骑兵"铁浮图"军来进行正面冲击, 企图以严整密集的重装骑兵编队来击溃对方较为散乱的骑兵,铁浮屠每进一步,便用拦马的木头环卫,只进不退。)作正面进攻,另以骑兵为左右翼,号称"拐子马"(拐子马:布置在左右两翼的骑兵,全由能骑善射的女真人组成。)配合作战。岳飞遣背嵬亲军和游奕军马军迎战,并派步兵持麻扎刀、大斧等,上砍敌兵,下砍马足,杀伤大量金兵,使其重骑兵不能发挥所长。岳家军中的勇将杨再兴单骑突入敌阵,打算活捉完颜宗弼,杀金兵数百人。双方从下午激战到天黑,金军大败。

十日,金兵再犯郾城,岳飞在城北之五里店再败金兵,杀死金将阿李朵孛堇。完颜宗弼集兵十二万屯于临颍(今属河南)。十三日,杨再兴以三百骑兵出巡,在小商桥与金兵遭遇,杀死金兵两千多人以及万户撒八孛堇等一百多名将领,宋军也全部壮烈牺性,杨再兴所中箭镞有两升之多。十四日,张宪率岳家军再战,逐金兵出临颍县界。同日,岳家军又大破进犯颍昌的金军主力。

在岳家军打破金兵拐子马之后,完颜宗弼只得拿出看家本领铁浮图,铁浮图都是完颜兀术的重甲骑兵,这种重铠骑兵所骑的战马都是用一层厚厚的铠甲所护住的,而每个士兵也都是身穿重铠,而且三个连成一队针对宋军步兵居多的情况以一队铁浮图包抄宋军步兵,可以连成一组墙壁一般的破坏力击垮宋军,他们每个骑兵身上的重铠都不怕箭射以及断刀一类的兵器砍杀,所以称之为铁浮图,可以纵横疆场无敌数十载寒暑,造成宋境之内无人可敌!完颜兀术的这一手段岳飞早已料到,见金兵铁浮图出战而来,岳飞立即下令背嵬军返回我方阵前,早已观敌料阵的岳家军精锐步兵也就蓄势待发的冲了上去,据我估计这些步兵也同属于背嵬军,岳家军精锐步兵背嵬军,身配重斧上前临,虽然金兵铁浮图凶悍无比,但也有其弱点所在,在战马的关节之处并没有铁甲所护,于是岳家军便专断马足,一匹马断足便无法前行,而后导致的是一队马无法进行有力还击,趁此时机岳家军将士们斩杀金兵,最终完颜兀术自以为荣的铁浮图也损失惨重,损失数量据记载十有八九都死于岳家军砍刀之下!拐子马、铁浮图相继失效之后,岳家军战力暴涨继续奋不顾身的斩杀金兵,顿时完颜兀术整合的十万大军兵败如山倒,失去强有力的后盾铁浮图后,白刃战中岳家军儿郎奋勇杀敌,在近战之中占有明显的优势,完颜兀术见大势已去自己也无力回天,就算继续战下去也不一定能胜出,于是只好宣布退兵,此战最终以宋军完胜而宣告终结!此战乃是岳家军第四次挥师北伐重要之战。

鄱阳湖之战    战争时间:公元1363年8月30日-10月4日, 战争对手:明军(朱元璋)V汉军(陈友谅); 战争结果:朱元璋获得胜利,陈军死伤过半,陈友谅阵亡,5万余陈军降。

   战争背景: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陈友谅袭杀倪文俊,自称宣慰使,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起兵攻下江西诸路。迎徐寿辉迁都江州(治今江西九江)。陈友谅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建都江州,国号汉,年号大义。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东伐朱元璋,并在途中杀徐寿辉,自立为大汉皇帝。陈冲破朱元璋长江太平防线,兵临集庆(今南京)城下。陈朱双方在集庆城西北的龙湾展开恶战,不巧江水落潮,百艘巨舰搁浅,陈友谅大败,逃走江州(九江)。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陈友谅再出兵进围攻江西洪都(今南昌),水陆两军号称60万人,陈友谅还动用水陆两栖作战,水船使用高大但是迟缓的楼船,却围攻洪都不下,朱元璋在七月亲率20万人救洪都,陈友谅听说朱元璋大军来援,即撤洪都之围,东出鄱阳湖迎战。一场规模空前激烈异常的生死大决战,就此在鄱阳湖面展开。

   战争过程:二十日,两军在康郎山(今江西鄱阳湖内)湖面遭遇。时陈军巨舰联结布阵,展开数十里,“望之如山”,气势夺人。朱元璋针对其巨舰首尾连接,不利进退,将己方舰船分为20队,每队都配备大小火炮、火铳、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枪、神机箭和弓弩,下令各队接近敌舰时,先发火器,次用弓弩,靠近敌舰时再用短兵器进行格斗。

   次日,双方展开激战。朱军大将徐达身先士卒,率舰队勇猛冲击,击败陈军前锋,毙敌1500人,缴获巨舰一艘。俞通海乘风发炮,焚毁陈军20余艘舰船,陈军被杀和淹死者甚众。但朱军伤亡也不少,尤其是朱元璋座舰搁浅被围,险遭不测。战斗呈胶着状态。从早晨至日暮,双方鸣金收兵,战斗告一段落,双方互有伤亡,不分胜负。

   二十二日,朱元璋亲自率领水师出战。但陈舰巨大,朱军舰小不能仰攻,接连受挫。这时朱元璋及时采纳了部将郭兴建议,决定改用火攻破敌。黄昏时分湖面上吹起东北风,朱元璋选择勇敢士兵驾驶7艘渔船,船上装满火药柴薪,迫近敌舰,顺风放火,风急火烈,迅速蔓延。一时烈焰飞腾,湖水尽赤,转瞬之间烧毁陈军数百艘巨舰,陈军死伤过半,陈友谅的两个兄弟及大将陈普略均被烧死。朱元璋挥军乘势发起猛攻,又毙敌2000余人。二十三日,双方又有交锋,陈友谅瞅准朱元璋旗舰展开猛攻。朱元璋刚刚移往他舰,原舰便被陈军击碎。二十四日,俞通海等人率领6舰突入陈军舰队,勇敢驰骋,势如游龙,如入无人之境。朱军士气大振,发起猛烈攻击。最后,陈军不支败退,遗弃的旗鼓器仗,浮蔽湖面。陈友谅只得收拢残部,转为防御,不敢再战。

   当天晚上,朱元璋乘胜进扼左蠡(今江西都昌西北),控制江水上游,陈友谅亦退保诸矶(今江西星子南)。两军相持3天,陈军屡战屡败,形势渐越不利。陈友谅两员大将见大势已去,于是投降了朱元璋,陈军内部军心动摇,力量更加削弱。陈友谅又气又恼,下令把抓到的俘虏全部杀掉以泄愤。而朱元璋却反其道而行之,将俘虏全部送还,并悼死医伤,瓦解陈军士气,从而大得人心。陈军内部分崩离析,士气更加低落。朱元璋判断陈军可能突围退入长江,乃移军湖口,在长江南北两岸设置木栅,置大舟火筏于江中,又派兵夺取蕲州、兴国,控制长江上游,堵敌归路,待机歼敌。

   经过1个多月的对峙,陈友谅被困湖中,军粮殆尽,计穷力竭。于是孤注一掷,冒死突围。八月二十六日,由南湖嘴突围,企图进入长江退回武昌。行至湖口时,朱军以舟师、火筏四面猛攻,陈军无法前进,复走泾江,又遭傅友德伏兵阻击,左冲右突,打不开生路,陈友谅中箭而死,军队溃败,5万余人投降。

   战争评价:鄱阳湖之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南部中国在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是明王朝建立的关键性事件。之后,明军能够马上着手吞并江西,并最后拿下湖南和湖北。明的人口因此扩大了两倍,长江地区在1360年的那种持久不决的势均力敌的局面就被排除了。此战的胜利,奠定了朱元璋平定江南的基础,并为以后的北伐和攻灭元朝,统一全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靖难之役   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自己及子孙的统治,封授了二十五位宗室成员为藩王,驻扎在全国各地。这些藩王虽然没有管辖封地的权力,但拥有护卫军队,兵力从三千人到一万九千人不等,九位边王(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驻守在北方边境,他们的军权更大,例如宁王的军队拥有“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的兵力。

然而,在继承人问题上,朱元璋所立的太子朱标早逝。皇太孙朱允炆作为诸王们的侄儿,感到难以控制叔父们的势力。加上诸王拥有军权,对他构成潜在威胁,于是他开始实施削藩政策。在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十,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朱允炆作为太孙继位,即建文帝。建文帝发布太祖遗诏,要求诸王留在封地,不得前往都城。甚至燕王朱棣已经前来参加朱元璋的葬礼,但被建文帝命令返回封地,导致诸王不满。建文帝因此与齐泰、黄子澄商议开始削藩。

朱允炆在洪武三十一年五月继位后,立即开始削藩。在削藩的顺序上,齐泰认为应该先削最强大的燕王,时任户部侍郎的卓敬也上疏建议将燕王的封地改为南昌。但黄子澄持相反意见,认为燕王功劳无过,为争取舆论支持,应该先动手处理有问题的亲王。建文帝支持黄子澄的意见,于是先后废黜了五位亲王。

在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先废黜了周王。因为周王与燕王是同母兄弟,朱允炆担心他们联手,所以决定先废黜周王。当时周王十八岁的次子朱有爋告发他的父亲谋反,于是派遣曹国公李景隆以备边的名义经过开封,将周王一家押送回南京,并废为庶人,流放到云南蒙化(今云南巍山)。

建文帝继续实施削藩政策,废黜了齐王、湘王和代王三位亲王。齐王朱棡因为与建文帝有过争执,被指控谋反罪名,被废为庶人,流放到云南怒江。湘王朱棣是朱元璋的七弟,与建文帝的关系也紧张,被废为庶人,流放到云南大理。代王朱棣是朱允炆的叔父,也因为与建文帝对立而被废为庶人,流放到广东海南。

随着削藩政策的实施,朱允炆逐渐削弱了诸王的势力,将他们远离都城,减少了他们的影响力。然而,这些废黜的亲王并没有消失,他们仍然在各自的封地上拥有一定的势力和支持者。尤其是燕王朱棣,他的实力和声望远超其他诸王,成为了削藩政策最大的挑战。

建文帝削藩政策的实施引起了诸王的不满和反抗。他们认为自己有功于国家建立,被剥夺封地和权力是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燕王朱棣,他积极寻求反击的机会,准备夺取皇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建文帝与诸王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推翻建文帝的统治,自立为帝,建立了明朝的永乐大帝时期。

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废除了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恢复了诸王们的封地和军权。这一举措旨在稳定国家局势,平息内乱,加强自己的统治。不过,明朝在此后的历史中也出现了其他削藩和收复藩地的事件,这成为明朝内部权力斗争的重要方面。

土木堡之变    元朝末年明朝初年蒙古分裂为兀良哈部、鞑靼部、瓦剌部三部。其中,瓦剌经过长期发展,势力增强,瓦剌首领也先统一蒙古,并有吞并中原之心。

  明正统十四年(1449)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并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制造衅端。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陆骚扰。

  东路,由脱脱不花与兀良哈部攻辽东;西路,派别将进攻甘州(甘肃张掖);中路为进攻的重点,又分为两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统率,直攻宣府围赤城,另一支由也先亲率进攻大同。也先进攻大同的一路,“兵锋甚锐,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明史纪事本末》卷32《土木之变》)。大同参将吴浩战死于猫儿庄。大同前线的败报不断传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准备亲征。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力言六师不宜轻出”,吏部尚书王直率群臣上疏劝谏,但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执意亲征。

  7月16日,英宗和王振率50余万大军从北京出发,由于组织不当,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随征的文武大臣却不使参预军政事务,军内自相惊乱。19日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8月1日,明军进到大同。也先为诱明军深入,主动北撤。

  王振看到瓦剌军北撤,仍坚持北进,后闻前方惨败,则惊慌撤退。本欲使英宗于退兵时经过其家乡蔚州“驾幸其第”,显示威风;又怕大军损坏他的田园庄稼,故行军路线屡变。至宣府,瓦剌大队追兵追袭而来,明军3万骑兵被“杀掠殆尽”。

萨尔浒之战    是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间,在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大败明军四路进攻的反击战,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萨尔浒之战中,努尔哈赤决定"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方针,后金军在作战指挥上集中兵力、各个击破,5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约5万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明军除行动迟缓的李如柏一路败退幸存外,其余几路被后金全歼。萨尔浒大战以后金全胜、明军大败而结束。此战役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后金军发现明朝刘綎军先头部队自宽甸北上,杜松率领明军主力已出抚顺关东进,但进展过速,孤立突出。努尔哈赤接到奏报以后,决定以原在赫图阿拉南驻防的500兵马迟滞刘綎,乘其他几路明军进展迟缓之机,集中八旗兵力,迎击杜松军。努尔哈赤说:"大明军队确实来攻打我们了,我们南方已有驻兵五百人,就用这些军队抵御南方的敌军吧。这是明军声东击西的战术,他们故意让南方的军队先让我们知道,这是要引诱我们的军队开向南方,他们的主力大军一定会从西边抚顺关的方向来进攻的。我们要先打他从西边来的军队。"

努尔哈赤命令诸王贝勒和大臣领城中兵出发向西迎敌。军队正行进的时候,哨探又来向努尔哈赤报告说:"东南方向从清河城那条路上又有明军队兵来了。"努尔哈赤说:"清河城方向这一路虽然有军队,但这条路地形狭隘险峻,他们不可能很快赶到,就让他们自己来吧,我们先到抚顺关迎击西面的敌军。"

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三月初一,杜松军突出冒进,已进至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分兵为二,以主力驻萨尔浒附近,自率万人进攻吉林崖。努尔哈赤看到杜松军孤军深入,兵力分散,一面派兵增援吉林崖,一面亲率六旗兵4万5千人进攻萨尔浒的杜松军。次日,两军交战,将过中午,天色阴晦,咫尺难辨,杜松军点燃火炬照明以便进行炮击,后金军利用杜松军点燃的火炬,由暗击明,集矢而射,杀伤甚众。此时,努尔哈赤乘着大雾,越过堑壕,拔掉栅寨,攻占杜军营垒,杜军主力被击溃,伤亡甚众。后金驻吉林崖的守军在援军的配合下,也打败了进攻之敌,明军西路军主将总兵杜松、保定总兵王宣、原任总兵赵梦麟,都在战斗中阵亡。明西路军全军覆没。

一片石之战   战争时间:公元1644年4月,战争对手:大顺军(李自成)vs明清联军(吴三桂 多尔衮); 战争结果:大顺军溃败,成就大清入主中原之路。

   战争背景: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在经过与李自成起义军的长期战斗之后,明军主力损失殆尽。此时,李自成起义军又师出西安,北渡黄河,很短时间内,连下临汾、太原、真定、宣府、大同,矛头所向直指明朝政府的京师——北京。面临覆亡命运的明朝政府,便把赌注押在了关外拥有重兵的吴三桂身上。不少朝臣如王永吉、吴麟征等先后上疏,要求撤宁远之师以入卫京城。

崇祯皇帝先于二月间召见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询问吴三桂的兵力情况,并将吴襄提升为中军府都督,而后,又于3月5日将吴三桂加封为平西伯,飞檄急调其入卫京师。在北京发出撤兵通知后,不过十天,吴三桂便将宁远兵民五十万众撤至山海关。接着,又自山海关率师进京,二十日抵达永平。吴三桂于3月23日抵达蓟州时,始得知李自成进京和崇祯皇帝吊死的消息,不久,在京的绝大多数明朝官员投降李自成的消息也纷纷传来。

   面对敌我悬殊的军事、政治形势,吴三桂最初决定投降李自成,同时,李自成也派人到吴三桂军中劝降,吴三桂遂“决意归李”,率领所部继续西进,并且还于所过途中,大张告示,宣称进京“朝见新主”。

   从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农民军领导人刘宗敏、李过等便开始对俘获的明朝官员进行拷夹、追赃等行动,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在被拷夹之列。这一行动导致诋毁、攻击农民军的流言蜚语开始像瘟疫一样从北京传往外地。吴襄也私下致书吴三桂,要他“亟来救父”。这不能不使吴三桂认为李自成的招降不过是一场骗局,是想诱己进京,再行消灭。因此他立即停止西进,率部重返山海关,促使吴三桂降而复叛的还有吴三桂之妾陈圆圆被掳的问题。

   在政治上和李自成起义军决裂,使得吴三桂处于腹背受敌的局面。山海关之西,李自成重兵近在咫尺,一场恶战迫在眉睫。山海关之东,又有日益逼近的宿敌——强大的清兵。为图生存,吴三桂被迫把目光转向了雄踞东北的清朝政权。

   四月初六日,李自成增派万人东援并运大炮出城,两天以后,又“发数万骑东行”。这些消息,当在十日前后传至山海关。在形势的逼迫下,吴三桂被迫改变初衷,由不许清兵自山海关进关转而迫切要求其自山海关进兵,以与即将到来的农民军作正面的交锋,这对清军来说可谓天赐良机,多尔衮便立即决定全部军队折而向南。次日,又迅速复信吴三桂,告以共弃前嫌,许诺“封以故土,晋为藩王”,“世世子孙,长享富贵”。为了共同镇压农民起义军,清、吴之间的联合阵线就这样初步形成。

   战争过程:四月十三日,李自成亲率六万大军奔向山海关。此时,被年初以来的一系列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李自成,对当时军事对峙的严重性是估计不足的。在他看来,不但自己的军事实力远远超过吴三桂,而且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及其家属,也都控制在自己手中。吴三桂不是在大兵东向途中卷甲归降,也一定会在战争中被轻而易举地消灭。对于吴三桂勾结清兵入关的现实可能性,则更是连想也不曾想。因此,在大军出发之时,他还携带了崇祯帝的两个儿子和吴襄随行,把政治上招降吴三桂作为此行的主要目的。李自成的这种轻敌麻痹思想和政治解决的幻想,正好被吴三桂所利用。吴三桂得知李自成亲自率军东征的消息后,随即派出了山海关士绅、儒生李友松、谭邃寰、刘泰临、刘台山、黄镇庵、高选等六人,迎候李自成大军于北京城东不远的三河县,表示投降之意,以拖延时日,等待清兵。

   多尔衮经过一昼夜的急行军,于二十一日抵达关门十五里之外。这时,吴军已与农民军在一片石战斗了一天。农民军赴山海关的兵马约十万;吴三桂的兵约为五万;多尔衮所统满、蒙、汉军队大约为七八万人,其中以多尔衮领的满洲铁骑最强,兵马都身披甲胄,非常坚硬,百步之外无法洞穿。当日清晨,清军进至离山海关城仅二里,多尔衮在欢喜岭的威远台上观战。李自成未能在清军到达之前攻下山海关,已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清军的到达,更使清、吴联军在数量上超过了李军。这样一来,尽管两军尚未交锋,但战争的胜负已经大致决定了。

   四月二十二日爆发了决定三方命运的、惨烈的一片石大战。根据清、吴双方的约定,首先由吴三桂率领所部和李自成大军作正面交锋,当战斗进行到最紧张的时刻,清军突然从阵后绕出并向李军发动了猛烈地进攻。李自成事先对清军入关毫无所知,加上连日作战,李军士气已处于再而衰的境地,虽然拼命搏战,最终抵挡不住清、吴两军的联合攻击,遭到严重的损失,刘宗敏负伤,农民军死者数万。农民军失利后,李自成被迫率余众西走。决定三方命运的一片石之战,以清吴联军的胜利和李自成农民军的失败而告结束。

   战争评价:决定三百年大清王朝基业的开山之战。这几乎是一场事先谁都未曾料到的战役,也是一场几乎未战而胜负已定的战役。被超级的爆发成长经历冲昏了头的李自成,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了错误的事情——将手握关宁铁骑的吴三桂逼上了绝境。大清攫取了朱元璋子孙们的江山,一坐就是三百年。

三藩之乱    清康熙十二年(1673)至二十年,清廷平定藩王吴三桂发动的叛乱、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清初,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统称"三藩"。他们各拥重兵,分镇于云南、广东、福建,逐步形成强大的割据势力。康熙十二年八月,清廷下令撤藩。蓄谋已久、势力最大的吴三桂于十一月发动叛乱,先后夺取贵州、湖南、四川。耿精忠和陕西提督王辅臣、尚可喜之子尚之信等相继举兵响应,战乱逐渐扩大,对清廷形成严重威胁。吴三桂叛乱之初,清军处处设防,屡战失利。康熙帝面对危局,排除朝廷内部的议和主张,乘吴三桂主力在湖南与清军隔长江相持之际,紧急调整部署,派重兵坚守长江沿线要地和江西重镇南昌、赣州等地,以浙、赣为东线,以陕、甘为西线,分而制之。同时,重用汉将张勇、赵良栋等,鼓励汉兵立功,并针对叛军内部矛盾,采取剿抚兼施的策略,竭力分化、瓦解叛军。在西线,清廷针对王辅臣动摇不定,一面遣军分路进讨,收复兰州、秦州(今甘肃天水)等地;一面反复致书规劝,促其反正。十五年春,抚远大将军图海挥军击退吴三桂自汉中北攻陕、甘之师,将王辅臣围困于平凉(今属甘肃)。六月,王被迫归降,清廷诏复其官,并授予靖寇将军。此举,动摇了其他叛将,使西线叛军相继瓦解,从而打破了吴三桂与王辅臣合军,东出潼关,夺取中原的企图。

在东线,耿精忠部攻江西、犯浙江,吴三桂从湖南策应。清定远平寇大将军岳乐、扬威大将军喇布出师江西,收复萍乡、吉安等要地,将吴军主力阻于湖南,不得与耿军会合;奉命大将军杰书挥军收复浙江金华,攻破仙霞关(今浙江江山南),直逼福州,迫使耿精忠于十月归降。继而,杰书遣师南进,收复潮州(今属广东)。叛军开始瓦解,尚之信不满吴三桂节制,在清廷招抚下,于十六年五月归附。

吴三桂势孤力单,地盘日蹙,为鼓舞士气,于十七年三月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八月病死,其孙吴世璠继位,退往贵阳。安远靖寇大将军察尼趁机以水陆军进取岳州(今湖南岳阳),攻克辰龙关;岳乐率师深入湖南,复长沙,克武冈,占沅州(今芷江);喇布率师复衡州;同时,清将傅宏烈等部,在广东清军支援下收复桂林;陕、甘清军分路南下,收复汉中、重庆、成都。十九年十月,吴世璠再逃昆明。清军在将军赵良栋、大将军彰泰、赖塔率领下,从蜀、黔、桂三路挺进云南,二十年十月攻破昆明,吴世璠兵败自杀,残部6700余人投降。至此,延续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乱被平定。

此战,康熙帝先翦两翼,再捣腹心,剿抚兼施,逐个击破,削平三藩,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复台之战      复台之战就是指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郑成功,福建南安县石井村人,原名福松。其父郑芝龙,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组织向台湾移民,积极开发台湾岛。1645年,21岁的郑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韦健的召见,赐名成功,因此改名郑成功。清军入关之后,郑成功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厦门作为抗清根据地。在郑成功第三次北伐失败后,兵力大伤,他考虑了全局形势,感到只靠厦门和金门作为根据地,势单力孤,不可能实现恢复中原的大业。如果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国土台湾,扩大抗清根据地,壮大自己的力量,形势就会好得多。而且台湾人民不堪忍受荷兰侵略者的暴行,切盼解放。于是郑成功决定挥戈东征,收复台湾。公元1661年,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直取台湾。荷兰侵略军发现郑成功进攻台湾后,十分惊恐。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今台湾东平地区)、赤嵌(今台南)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郑成功船队登岸。郑成功乘海水涨潮之际出其不意的穿过鹿耳门,主力从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并切断了与台湾城的联系。在郑成功先后击溃了其水师和台湾城的援军后,赤嵌的荷兰军向郑成功投降。接着郑成功近围台湾城,经过9个月的围攻,荷兰人弹尽粮绝,最后不得不挂白旗投降,派人送出了投降书。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宝岛台湾。

雅克莎之战      是清朝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年-1688年),沙俄侵略者妄图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大片领土,中国军民被迫进行的一次反对侵略、收复失地的自卫战争,是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是中国对俄国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俄方称之为1649-1689俄中边境冲突(Русско-цинский пограничный конфликт,1649-1689),朝鲜则称之为罗禅征伐(나선정벌/罗禅征伐)。

清顺治三年(1646年),波雅科夫率领残部经马亚河、阿尔丹河进入勒拿河,逃回雅库次克。波雅科夫回去后扬言,只要派兵300,修上3个堡寨,就能征服黑龙江。波雅 科夫带回的有关黑龙江流域的情报和他提出的武力侵入黑龙江流域的打算,引起了沙俄 当局的重视和赞许。

顺治六年(1649年),雅库次克长官派哈巴罗夫率兵70名从雅库次克出发,于这年末侵入黑龙江,强占中国达斡尔头人拉夫凯的辖区,其中包括达斡尔头人阿尔巴亚的驻地雅克萨城寨(今黑龙江左岸阿尔巴金诺),遭到当地人民的抵抗。哈巴罗夫将同伙交由斯捷潘诺夫率领,自己回雅库茨克求援。次年夏末,哈巴罗夫率领138名亡命之徒,携3门火炮和一些枪支弹药,再次侵入黑龙江,强占雅克萨城,不断派人四出袭击达斡尔居民,捕捉人质,掳掠妇女,杀人放火。九月底,哈巴罗夫又率领侵略军200余人,侵入黑龙江下游乌扎拉河口(今宏加里河)中国赫哲人聚居的乌扎拉村, 强占城寨,蹂躏当地居民。英勇的赫哲人民奋起抗击,并请求清政府予以支援。

顺治九年(1652年)二月,清政府令宁古塔章京(官名)海包率所部进击,战于乌扎拉村,打死沙俄侵略者10人,打伤78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六月,宁古塔都统沙尔瑚达率战舰40艘同侵略军激战于松花江下游,歼敌270人。

顺治十七年(1660年)宁古塔将军巴海率水军破敌于古法坛村,斩首60余级,溺水死者甚众。经过中国军民的多次打击,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侵略军一度被肃清。后来,沙俄侵略势力又到雅克萨筑城盘踞。清政府虽多次警告,都无济于事。在同沙俄的长期交涉中,清朝皇帝看到,若非“创以兵威,则罔知惩畏”,于是决意征剿。同时也认识到,“昔发兵进讨,未获翦除”的原因,一是黑龙江一带没有驻兵,从宁古塔出兵反击,每次都因粮储不足而停止。二是沙俄侵略军虽为数不多,但由于“筑室散处,耕种自给”, 加上尼布楚人与之贸易,故使其得以生存。于是造成“我进彼退、我退彼进,用兵不已, 边民不安”的局面。

针对这种情况,康熙采取恩威并用、剿抚兼施的方略,即发兵扼其来往之路,屯兵永戍黑龙江,建立城寨,与之对垒,进而取其田禾,使之自困。同时再辅以严正警告。

如果侵略军仍执迷不悟,则坚决予以翦灭。为此,康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边防建设,准备剿灭沙俄侵略军:侦察地形敌情,派兵割掉侵略军在雅克萨附近种植的庄稼,又令蒙古车臣汗断绝与俄人的贸易,以困惫和封锁侵略者;屯戍要地,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十二月,决定调乌喇(今吉林市北)、宁古塔兵1500人往黑龙江城一带,驻扎爱珲、呼玛尔(今呼玛南)。后鉴于两处距雅克萨路途遥远,令呼玛尔兵改驻额苏里(今俄斯沃特德内西南)。次年七月,宁古塔副都统萨布素率军进驻额苏里。九月,确定在爱珲筑城永戍,预备炮具、船舰。同时派乌喇、宁古塔兵五六百人、达呼尔(今黑龙江嫩江县境)兵四五百人,调往爱珲一带;修整战具,设置驿站,运储军需。这些措施,适合当时东北边防斗争的需要和特点。

这是因为黑龙江至外兴安岭地区距东北腹地遥隔数千里,同沙俄这样的入侵者斗争, 单靠当地人民的部落武装是无法制止其侵略的。必须筹划全边,扼要屯兵戍卫,在适当地点控制一定兵力作机动,才能对付沙俄飘忽不定的反复侵扰。为此,需要建立相当数量的驿站和粮站,开辟水陆交通线和筹集运输工具,从而保障反击作战的胜利,并在反击胜利后建立一条较完整的边界防守线,才有利于长期的边防斗争。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清勒令盘踞在雅克萨等地的沙俄侵略军撤离清领土。侵略军不予理睬,反而率兵窜至爱珲劫掠,清将萨布素将其击败,并将黑龙江下游侵略军建立的据点均予焚毁,使雅克萨成为孤城。但侵略军负隅顽抗。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正月二十三日,为了彻底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命都统彭春赴爱珲,负责收复雅克萨。

四月,清军约3000人在彭春统率下,携战舰、鸟枪、火炮和刀矛、盾牌等兵器,从爱珲出发, 分水陆两路向雅克萨开进。五月二十二日抵达雅克萨城下,当即向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发出通牒。托尔布津恃巢穴坚固,有兵450人,炮3门,鸟枪300支,拒不从命。清军于五月二十三日分水陆两路列营攻击。陆师布于城南,集战船于城东南,列炮于城北。二十五日黎明,清军发炮轰击,侵略军伤亡甚重,势不能支。托尔布津乞降,遣使要求在保留武装的条件下撤离雅克萨。经彭春同意后,俄军撤至尼布楚(今涅尔琴斯克)。清军赶走侵略军后,平毁雅克萨城,即行回师,留部分兵力驻守爱珲,另派兵在爱珲、墨尔根(今黑龙江嫩江)屯田,加强黑龙江一带防务。

沙俄侵略军被迫撤离雅克萨后,贼心不死,继续拼凑兵力,图谋再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莫斯科派兵600增援尼布楚。当获知清军撤走时,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率大批沙俄侵略军再次窜到雅克萨。俄军这一背信弃义的行为引起清政府的极大愤慨。次年初,康熙接到奏报,即下令反击。

七月二十四日,清军2000多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将城围困起来,勒令沙俄侵略军投降。托尔布津不理。八月,清军开始攻城,托尔布津中弹身亡,改由杯敦代行指挥,继续顽抗。八月二十五日,清军考虑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萨,必待援兵,且考虑隆冬冰合后,舰船行动、马匹粮秣等不便,于是在雅克萨城的南、北、东三面掘壕围困,在城西河上派战舰巡逻,切断守敌外援。

侵略军被围困,战死病死很多,826名侵略军, 最后只剩66人。雅克萨城旦夕可下,俄国摄政王索菲亚急忙向清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清答应所请,准许侵略军残部撤往尼布楚。雅克萨反击战结束后,双方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七月二十四日缔结了《中俄尼布楚约》,规定以外兴安岭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清朝领土。


附:中国百场大战

1、阪泉之战,黄帝部落打败炎帝部落,从黄帝成为中原领袖。

2、涿鹿之战(约前4600年),炎黄部落击败蚩尤部落,使炎黄成为中华民族祖先。


3、鸣条之战(约前1766年),商汤讨伐夏桀,夏亡商立。

4、牧野之战(约前1027年),商亡周兴。

5、繻葛之战(前707年),郑庄公挑战,周室势衰。

6、长勺之战(前684年),春秋时期鲁国以弱胜强齐的战例。

7、晋灭虞、虢之战(前655年),假途伐虢、唇亡齿寒成为启示。

8、泓水之战(前638年),宋楚对阵,宋襄公迂腐式的仁义成为笑柄。

9、晋楚争霸,从城濮之战(前632年)经邲之战(前597年)到鄢陵之战(前575年),春秋经历了晋楚两强称霸的时期。

10、秦晋争霸,秦晋先后经历崤之战(前627年)和麻隧之战(前578年)等,秦国占不到便宜,转而向西发展。

11、吴楚战争。从鸡父之战(前519年)到柏举之战(前506年),在伍子胥、孙子的协助下,吴国击败强楚实现霸业。

12、吴越战争(前510—前475年),越王勾践臣薪尝胆终于灭了吴国。

13、晋阳之战(前455年),奠定了韩、魏、赵三家分晋的局面。

14、魏齐战争,桂陵之战(前353年)齐国成功实施“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前342年)齐军采孙膑之计大败魏军。

15、济西之战(前284年)和即墨之战(前279年),乐毅统帅盟军几乎灭了齐国,田单取得即墨防守战的胜利才使齐国幸而复国。

16、长平之战(前260年),秦名将白起坑杀赵国大军,秦国从此独霸天下。

17、赵破匈奴(前244年),赵边将李牧以步兵大兵团全歼匈奴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

18、秦灭六国(前230—前221年),前230年灭韩,前228年使用反间计诛杀李牧后灭赵,前225年水淹大梁灭魏,前224年大将王翦灭楚,前222年灭燕,前221年灭齐,从而统一中国。

19、巨鹿之战(前207年),项羽消灭秦朝主力军。

20、楚汉战争(前205—前203年),汉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占领关中,彭城之战项羽以少胜多,成皋会战汉胜楚败,垓下之战十面埋伏四面楚歌。

21、井陉之战(前204年),韩信以少胜多出奇制胜消灭赵国。

22、白登之围(前200年),刘邦在平城之战中大败于匈奴,自此采取“和亲”政策。

23、睢阳之战(前154年),周亚夫击败吴楚联军平定七国之乱的主要战斗。

24、反击匈奴(汉武帝时期),大将卫青取得河南、漠南之战胜利,霍去病凯旋河西之战,漠北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

25、平定西羌(汉宣帝时期),赵充国创立屯田制,招抚与打出相结合的策略取得成功。

26、平定匈奴(前36年),陈汤西征,结束了西汉与匈奴的百年战争。

27、昆阳之战(前23年),城防战以少胜多的经典之战。

28、绿林、赤眉起义(西汉末年),推翻了王莽政权后,刘秀兼并群雄实现东汉复兴。

29、黄巾起义(184年)。发生于东汉末年的我国一次重要农民起义。

30、官渡之战(200年),曹操击败袁绍,中国北方走向统一。

31、赤壁之战(208年),确定了魏、吴、蜀三国鼎立的局面。

32、夷陵之战(222年),孙吴以火攻大败蜀汉。

33、蜀汉南征(蜀汉初年),诸葛亮南征平叛,“七擒孟获”。

34、蜀汉北伐,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强魏展开多年攻防战争。

35、灭蜀之战(263年),邓艾奇袭成都亡蜀。

36、灭吴之战(280年),西晋统一全国。

37、十六国混战,东晋亡国后,“五胡乱华”,北方人口锐减,南方得以开发。

38、东晋北伐,东晋将领祖逖北伐、桓温北伐、刘裕北伐等先后数度,终未能定鼎中原。

39、淝水之战(383年),东晋以少胜多,留下了“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典故。

40、北魏兴起,北魏通过战争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十六国分割时期。


41、灭陈之战(589年),隋朝统一中国,结束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42、大破突厥(581—607上),从突厥南侵到突厥臣服,隋朝取得了彻底胜利。

43、隋征高丽,大业七年隋炀帝开始东征高丽,屡战屡败。

44、隋末农民起义。

45、唐朝建立,李渊太原兴兵,攻取长安;李氏父子先后平定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等割据势力,经典之战是洛阳虎牢之战。

46、唐平突厥(624),东突厥乘中原内乱之机入侵,唐朝反击维护了对西域的统治。

47、唐征高丽,645年李世民亲率大军征讨高句丽未克;655年—668年,唐军联合新罗灭亡百济、高句丽国。

48、唐新战争(670—676),唐朝和新罗争夺对百济、高句丽故地统治权的战争,最终结局以大同江为界。

49、吐蕃崛起(七世纪),松赞干布开始,先后灭亡党项、吐谷浑(663年)等部,统一了青藏高原,使西北诸小国臣服。

50、怛罗斯之战(751年),唐朝高仙芝率军向西扩张,与大食之战失利,改变了中亚历史进程。

51、征讨南诏,750年—754唐朝征讨南诏惨败。

52、安史之乱(755—763年),先后经过洛阳之战、常山之战、长安沦陷、太原之战、睢阳之战、河阳之战等重大战役,唐朝才最终平定叛乱。

53、唐吐战争,吐蕃进攻龟兹、疏勒、于阗等地,受到高仙芝等遏制;安史之乱后,吐蕃向东、南扩展,侵吞了唐朝大片土地。

54、夜袭蔡州(817年),李愬雪夜袭蔡州,暂时结束了大唐藩镇割据局面。

55、王仙芝、黄巢起义(874—884),黄巢大规模的运动战,虽取得攻占长安的胜利,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动摇了大唐政权。

56、契丹崛起,907年契丹国建立,先后征服渤海国,迫使后晋割让燕云十八州等,称霸北方。

57、北宋统一(963—979),北宋963年一箭双雕灭亡武平、南平;乾德三年攻灭后蜀;970年进军岭南占领南汉;974年东灭南唐;979年围攻太原消灭北汉。

58、宋辽战争(北宋),宋辽多年对峙。979年宋军在白马岭大败辽军,又惨败于高梁河之战;986年宋军北伐再挫;1004年辽军南征,发生澶州之战后签订“澶渊之盟”。

59、灭辽建金(1114—1125年)辽国藩属女真人开始反辽后多次打败辽国,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1125年辽帝被俘灭亡。

60、金灭北宋(1125年—1127年),宣和七年金军南下,军民保卫东京逼退侵略军;靖康元年金军连续攻陷太原、汴梁,二年掳徽、钦二帝北上,史称“靖康之难”。

61、金宋战争(南宋)。南宋建立后,金宋之间多次发生激烈战争。1128年老将宗泽组织东京保卫战大获全胜;1129年金兀术南下一路破关攻城,逼得赵构拚命逃窜,回师途中在黄天荡之战中差点被韩世忠消灭;金军战略转移川陕,富平之战大败宋军,却于和尚原之战中受挫于吴玠、吴璘兄弟;1134年,岳飞收复襄阳六郡;1140年,宋军在中原先后取得顺昌之战、郾城之战、颍昌之战的重大胜利;柘皋之战南宋先胜后败,双方签订“绍兴和议”形成分治。1161年金又入侵,宋朝取得唐岛大海战和采石之战的胜利,但在1163年北伐时于符离之战中溃败。

62、灭金之战(1234年),蒙古宋朝联军亡金。

63、蒙古西征(13世纪上半期),蒙古帝国先后三次西征,灭亡了西夏、西辽,征服中亚,西讨东欧,建立起由钦罕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组成的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


64、亡宋战争(1235—1279年),宋元战争起始于1235年,直至宋室在海南崖山最后败亡,期间有名的战斗有四川钓鱼城之战、襄樊保卫战和伯颜取临安之战。

65、红巾军起义(1351),元末一次重要农民起义战争。

66、鄱阳湖水战(1363年),元末两股重要军事力量的决战,朱元璋由此统一江南。

67、北伐亡元(1367—1390年),元至正27年,徐达和常遇春率师北伐元军连战连捷,次年逼迫元顺帝北

逃,元亡明兴。洪武二十年蓝玉北伐又严重打击了元军。

68、靖难之役(1399—1403年),朱棣以“清君侧”之名篡位。

69、明成祖远征漠北(1409—1424),巩固了明朝的统治地位。

70、“土木堡之变”和明京师保卫战(1449年),明英宗亲征瓦刺部,50万大军溃败,皇帝被俘。于谦率军民抵抗瓦刺入侵京城取得胜利。

71、抗倭战争(嘉靖年间),倭寇祸害东南沿海,在戚继光等领导下取得胜利。

72、壬辰战争(1592—1598),日本侵略朝鲜,明军驰援朝鲜卫国战争。

73、萨尔浒之战(1619年),努尔哈赤经此战占据关外,奠定了明亡清兴的基础。

74、明末农民起义(1627—1658),最有影响的是李自成和张献忠部。

75、清军入关(1644—1661年),1644年清军入关征战大江南北,尽管遭遇抵抗,最终统一了中国。

76、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77、平定三藩,康熙年间清王朝平定南方吴耿尚三股地方势力。

78、统一台湾(1683年),叛将施琅收复台湾,清朝从而一统江山。

79、雅克萨之战(1683年),清政府遏制了沙俄的侵略,并收复了黑龙江流域的大片失地。

80、平定准噶尔(1687—1755年),经历康熙和乾隆朝两次平叛,打击了沙皇,维护了西北边陲的稳定。

8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清廷闭关锁国多年,致使人数不多但装备先进的英国海军战无不克,迫使清朝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82、太平军起义(1851—1864年),“长毛造反”致使清朝拖入了长年战争,国势更衰,生灵涂炭,客观上是对近代中国最深重的一次打击。

83、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84、中法战争(1883—1885年),中国既有马尾海战的失利,也取得镇南关大捷,但不败而败,仍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85、收复新疆(1875—1877),左宗棠成功维护了西域的领土完整。

86、甲午战争(1894—1895),1894年日本侵略朝鲜,中国援朝失利于平壤,使日本占领朝鲜全境;黄海海战让北洋海军重创,威海卫失陷又使其覆灭;辽东半岛之战更是丧权辱国,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87、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成为半殖民地国家。

88、沙俄入侵,沙俄共侵占中国160万平方公里土地。

89、日俄战争(1905年),战争发生于第三国的中国真是天下奇谈。

90、辛亥革命(1911年),武昌起义的爆发终于推翻了数千年封建统治政权。


91、军阀混战,20世纪20年代,直、皖、奉各系军阀间多次发生战争。

92、北伐战争(1926—1927),国民党军北伐成功,统一中华民国。

93、国共第一次内战(1927—1937),国共从合作走向分裂乃至军事对抗,共产党军队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发生了“万里长征”。

94、抗日战争(1931—1937—1945),近代史上中华民族抗击外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最大一次战争。


95、国共第二次内战(1946—1949),经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后,国民党军败退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96、抗美援朝(1950—1953年)。

97、援越抗法(1950—1954年)。

98、中印自卫反击战(1962年)。

99、抗美援越(1965—1975年)。

100、中越自卫反击战(1979—1984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