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的功夫,是如何练成的?

 扫地僧一一 2024-04-18 发布于江苏
中医的功夫怎么练呢?首先是师门的耳濡目染,接着便是个人的持续用功。
01

师门的耳濡目染

当年我学医的时候,在一张圆桌旁,我跟我师父对面而坐,病人坐在中间,我们俩都可以给他把脉,他把完我把,他一边把脉一边跟我讲解,他开方子,我也开方子,然后对照,这才是传统的师承模式。不仅仅是讲授知识,而是在实践中以身作则
比如说,怎么问诊?张景岳有一个问诊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该问些什么,他全部列在这里啦,但是具体到临床中,你怎么用?
我在我师父那里学了一年多一点的时候,有一次遇到一个女生,因为做了两次药物流产,怀不上孕了。师父让我先看,我有点小紧张,规规矩矩地,望闻问切,尤其是问诊,“流产是多大年纪的时候?什么季节?”“用的什么药?”“血流得多不多” “现在月经怎么样?”问得还挺尴尬,对方回答的也挺尴尬。
图片
等师父看时,他手往病人脉上一搭,就开始谈笑风生了:“小唐我告诉你呀,现在很多女孩子不孕,都跟流产有关!很伤人的!现在的女孩子怎么能干这个鬼事情呢?不自爱!”说着,脸就沉下来了。这是在对我讲知识,也是在教育病人,还会引起病人的惭愧和自责。
病人在这种心态下有其特定的脉象。病人开始抢着说自己的病情,讲了一会,他脸上又阴转晴:“往往出现这种脉象,都是药流没流干净。这种情况很常见,而且只能用中医来看。”然后他讲某某人在他这里看好了,后来又某某人也在他这里看好了!“你这脉象跟他们比,还算好的,所以不要过于紧张。”这时候病人又放松下来了,在这个过程中,脉象又有一个变化。
继续一边把脉一边聊,在这个聊天的过程中,他把这个病的前因后果教了我一遍,以前也见过类似的,但他每讲一遍都有新东西,我每听一遍也都有新收获;他把这个病需要注意哪些,也教了病人一遍。然后写病历,开方。
图片
我们俩开的方子,只有两味药之差,他又仔细地跟我讲为什么要用他那两味药,而不能用我这两味药,这是一种微调,也是师承的妙处之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的不仅仅是开方用药的功夫,还有跟病人沟通交流的功夫。
02

个人的用功绵密

坚持用心临床看病,是练功夫的一个重要途径,但远远不止这些。
佛家修行,讲究“用功绵密”,就是说,一天到晚,行走坐卧,你的心思必须始终在佛法上面。我们学习中医,也应该下这番绵密的功夫。
看病的时候固然要观察,不看病的时候也得观察:走在路上就观察人走路的姿势,观察人的五官,看看有何联系?哪里有泼妇骂街、小偷被抓,我准过去看,看看他们什么面相,什么表现。
包括上厕所的时候,有的地方上厕所的人比较多,你得等,有人等得就不耐烦了,但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看看大家的小便,有黄的,有分叉的,再偷偷看看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五官,多大年纪,有何特征。请大家原谅我的猥琐,为了学医,就得养成这种喜欢观察的习惯
图片
《黄帝内经》里面讲的所谓“望而知谓之神”,大家后来都追求一望而知,有那么容易吗?神是怎么来的?是练出来的!你得天天练,天天看,看得多了,自然就有感觉了。
我学医之初,师父就告诉我,他年轻刚学医的时候,每天的大便他都会观察,然后想一想这天吃了些什么?心情怎么样?一直到老都还这样呢,有时候我在他家里,他解个大便,然后喊道:“小唐!过来看!”然后讲一通。师门传授,是在生活方方面面、时时处处的渗透。
所以说,学医就是一种修行,这些东西都是书里没有的。而在师门,这是一种教诲、也是一种熏陶。

END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点个“赞”“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