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家乡我的河

 zhb学习阅览室 2024-04-18 发布于上海

作者:陈瑜

“下午一块儿去串场河摸蚌啊?”

“明早到通榆河边叉鱼?”

儿时的呼唤,时常在我耳边回响。

隐约中,水乡长大的我又亲近了我的家乡我的河,那温婉的河水让我重回童年时光。射阳河、通榆河、串场河……一条条河流就像童年玩伴的名字一样烙在我的脑海里。

我家东临通榆河,西靠串场河,这两条河是我家乡的母亲河——射阳河的主支流,屋后也有一条无名小河。无论河的宽与窄、长与短,都如纽带般维系着我的生命。

记忆里,最快乐的事当数捞鱼、捉虾、摸河蚌了。

盛夏的午后我与小伙伴相约下河,带只木盆钻进河里,既能避暑,又能顺带弄些水产品,改善全家人的伙食。据经验,每家河码头是必去的,因为“虎头呆”、河虾、龙虾喜欢“潜伏”在砖缝或木桩间。有时我们明明碰到却抓不到,得想方设法将其赶出来,还得眼疾手快,防止它们从指缝、腿缝中溜走。

我们潜在水里,边推着木盆前行,边寻找两侧的洞穴,捕捉在洞口张望或躲着休息的鱼虾。有的洞不深,我们只要看到便手到擒来;而有的洞很深,整个手臂探进去也摸不到底,只能用小锹去挖,运气好时能拎出七八只龙虾,甚至能挖到黄鳝。

这些硬碰硬的方法一般不容易捉到在水中游动的鱼。我有位“鱼精”堂哥是叉鱼高手,我常帮他拎鱼篓。夏季,乌鱼经常“全家总动员”。堂哥瞄准时机,对准一条大鱼猛地抛下鱼叉,随着“咔嚓”一声,鱼背着钢叉在水里挣扎,却因鱼叉上面有倒钩难以挣脱,堂哥迅速脱鞋下水捞鱼上岸。

田螺多吸附在芦苇上或浅水区,好捡。河蚌埋得深一点,要用脚踩,踩到就用脚大拇指和脚食指夹上来,遇到大河蚌或嵌得牢的,必须扎个“猛子”潜下水用手拔出来。

河,解决了我们农户灌溉农田和饮用水的问题。可是要想去对岸,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我家屋后的河不宽,上方架着一座小木桥,因年久失修木材腐蚀,很不安全。人走在木桥上,晃晃荡荡,步步惊心。而通榆河、串场河很宽,要想去对岸得乘渡船。就是你再急,也得等摆渡人一桨一桨地摇、一篙一篙地撑。

后来,河面上架起了永胜大桥、通榆河大桥、沟墩大桥、东港大桥、南湾大桥,还有别具一格的文化桥、彩虹桥、音乐桥、网红桥……曾经长满杂草的岸堤变成了铺满花海的河岸,一座座桥为乡亲们连接着一条条致富路、幸福路、小康路。

今天,家乡的河流滋养的鱼虾更肥美,浇灌出的棉花更白、稻米更香、花儿更艳。桥面上穿梭着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村镇公交车、轿车、卡车,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也畅通无阻。家乡的河水听着桥面上方奏出的时代赞歌,欢快地拍打着堤岸,溅起一朵朵美丽而幸福的浪花,涌进我的梦乡。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沟墩镇人民政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