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更好的排痰(三):镇咳药和祛痰药的选择

 如心zdvnd0m6c1 2024-04-18 发布于上海

咳嗽是人体一种重要的反射性保护机制,通过咳嗽可排出呼吸道内的痰液或异物,保持呼吸道的清洁和通畅,从而防止感染。

但是,持续剧烈的咳嗽,容易引起咯血、自发性气胸、呕吐、失眠等并发症,所以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来治疗尤为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

咳嗽只是疾病症状的表现,在用药前需要先明确病因,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相对应的药物。

如果直接使用止咳药,可能会掩盖病情,最终使病情更加严重。此外,服用止咳药应接受医生或药师的指导,尤其是有基础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切不可自行随意服用。

咳嗽根据性质可划分为干咳和湿咳,每天痰量> 10 毫升为湿咳。

总的来说,干咳需要使用镇咳药,湿咳则需要使用祛痰药。

镇咳药的选择

当患者咳嗽频繁且剧烈,但无咳痰或者少量咳痰(每日咳痰总量< 10 毫升)且无其他症状时,需要使用镇咳药。

镇咳药根据药理作用机制和作用部位的不同,分为中枢性、外周性、外周和中枢性三类。

中枢性镇咳药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从而发挥镇咳作用,适用于剧烈咳嗽及刺激性干咳者(无痰或少痰,无鼻塞、流涕、咽痒、反酸、嗳气等症状),代表性药物为可待因、右美沙芬等。

外周性镇咳药能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任一环节,从而发挥镇咳作用。此类药物的镇咳作用弱于中枢性镇咳药,适用于轻度干咳和阵发性咳嗽者,其代表性药物为那可丁。

外周和中枢性镇咳药结合了以上两类镇咳药的特点,无成瘾性,耐受性较好,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干咳,代表药物为喷托维林、苯丙哌林等。

当患者是咳嗽伴咳痰、痰液不易咳出或多痰时,用药应以祛痰剂或黏痰溶解剂为主,以利于痰液的排出和镇咳。

不宜单纯使用镇咳药,更应避免服用强力镇咳药物,以免因抑制痰液排出而加重感染,甚至发生窒息等风险。

祛痰药的选择

祛痰药可以稀释痰液或液化痰液,主要分为刺激性祛痰药黏液溶解剂两类。

刺激性祛痰药又称恶心性祛痰药,通过刺激胃黏膜感受器,引起恶心感,促进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从而稀化痰液便于排出。

此类药物适用于痰多、黏稠不易咳出者,但是大剂量使用会引起明显的恶心和呕吐,现多作为复方制剂的成分之一使用,代表性药物为氯化铵和愈创甘油醚。

黏液溶解剂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降低痰液的黏稠度,物作用机制各异,临床应用广泛,对白色黏痰或者脓痰均能起到溶解作用,适用于肺疾病引起的多痰症状,代表性药物有乙酰半胱氨酸、溴己新、氨溴索等。

目前吸入性乙酰半胱氨酸已上市,这种经呼吸道给药的形式对于浓痰、咳痰无力的患者更加友好,祛痰效果更快更好。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止咳药大部分都是复方制剂,可以同时起到镇咳、祛痰、抗过敏、平喘等作用。但复方制剂虽能兼顾多种症状,但其成分复杂,需要根据医嘱用药。

除此以外需要注意的是!

对于慢阻肺、支扩等有慢性肺部感染的患者来说,祛痰的同时要先处理感染的问题,特别是咳黄绿脓痰、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应及时联用喹诺酮类或内酰胺类抗生素+吸入性抗生素妥布霉素,治标也治本,才能更好的缓解症状。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参考文献:

[1]徐逸名.咳嗽不停,该用镇咳药还是祛痰药[J].大众健康,2023(02):58-5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