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吉利海峡: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英国实施欧陆均势战略的关键

 维达说 2024-04-19 发布于河南

在遥远的西方,有这样一条海峡,它比号称“远东海上十字路口”的马六甲海峡还要繁忙,是世界海洋运输量最大的海峡,历史上它还深刻影响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甚至英国依靠它成功贯彻了400多年的大陆均势政策,奠定了日不落帝国的重要根基,这个海峡就是英吉利海峡。

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海峡

英吉利海峡,位于英国不列颠岛与西欧大陆法国之间,南端连接大西洋,北端通往北海,是隔开英国与欧洲大陆的海峡。英吉利是英国的称呼,法国人则称其为“拉芒什海峡”(法语意为袖子海峡),这主要来源于海峡的轮廓形如喇叭:自西南向东北渐窄,海峡最宽处约180公里,最狭处的多佛尔海峡仅34公里。

英吉利海峡长560公里,面积约8.99万平方公里,属于欧洲最小的一个陆架浅海,所以平均深度仅为60米,最深处也就172米,是在4000万年前的阿尔卑斯造山运动中,地块发生断裂下沉后海水淹没形成。即便是如今,英吉利海峡仍在缓慢沉降,这也是海峡两岸多平直峭壁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受温带海洋气候的影响,英吉利海峡常年温暖潮湿多雨雾,时常是雾茫茫的状态,再加上常年受西风带控制,所以一方面视野不明容易影响船舶航行,另一方面稳定的大西洋与北海的海水交换,让这里海洋潮汐能格外丰富,约有8000万千瓦,约占世界总量(10~30亿千瓦)的3~8%,是世界海洋潮汐能源最丰富的地区。

另外由于所在纬度较高,虽然有北大西洋暖流支流的加温加湿效果,但海水的平均水温也只有13.6℃,温度堪为冰凉。所以自2018年随着中东爆发“阿拉伯之春”引发的一系列战乱与动荡起,大量非法移民涌入西欧,其中就有不少人冒险偷渡英吉利海峡前往英国,但终因小型船只抗风浪能力差,导致在海面上倾覆,落水的人往往会溺亡于海水的低温。

所以偷渡英吉利海峡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英吉利海峡对英国的重要价值:既是通道也是障碍。其中由于通道价值,每年通过英吉利海峡的船舶超过20万艘,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海峡,被欧洲人誉为“银色的航道”。

因海峡优势而被贯彻的大陆均势战略

有利益便会有争夺,所以英吉利海峡同样也发生过无数次军事冲突和海战。而且很多都是海岛国家英国与欧陆国家的对垒。比如从17-19世纪,为了争夺欧洲霸主地位和世界殖民霸权,英国就与法国进行了多次战争,特别扼守先后组织和领导的七次反法同盟,打败了拿破仑治下的法国独霸欧洲的局面。

当然让19世纪俄罗斯帝国崛起并大举向西扩张时,英国俄会联合法国去阻挡俄国人吞并南欧的巴尔干半岛,于是便有了1853年的克里木战争。也正是这场战争遏制了沙俄向西扩张的势头,反而掉头向东亚和中亚扩张,才有了清朝割让外东北与外西北共约15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事件。

还有19世纪末德国完成统一后崛起,英国还先后调整与法国、俄国的对立关系,组成三国协约对抗德国拉拢意大利、奥匈帝国组建的三国同盟,这直接导致了后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且在战后分赃的巴黎和会上,英国为了避免法国独霸欧洲,公开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并一再扶持战后德国的经济。

即便是第二次世界战争正式爆发前,英国确保在欧洲的利益,采用了祸水东引的纵容德国侵略苏联的绥靖政策。这一系列的对外政策,便是英国基于英吉利海峡的阻隔,以自身作为岛国的角度,贯彻的大陆均势政策。

就像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说的那样:“英国四百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英国总是“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它们联合起来,打败和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他是谁,不管他所统治的那一个国家。”

这种欧陆均势战略的核心就是,英国在任何时候都“反对一个最强大的国家或者几个国家联合起来的政治上的独裁”。 不希望欧洲大陆被一个最强国的霸权统一或统治,不愿意欧陆出现强权,均势战略使英国在外交上通过离强合弱、扶弱抑强、孤立、干涉等手段的交替应用,维持住对自己有利的欧洲大陆均势,并成为这种均势的操纵者。

而要实现大陆均势战略,除了自身要拥有足够的实力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英吉利海峡构成了不列颠岛天然的防御关键,它允许欧陆国家介入自身的一些事务,同时又不让来自欧陆的冲突对自己产生足够的威胁。而自己还能够借用地理优势进行离岸“挑拨”。

这就是英吉利海峡以英吉利而非拉芒什命名的关键,毕竟这道长约600公里的海峡为日不落帝国的辉煌提供了一道安全屏障,也为帝国的纵横捭阖提供了离岸基操的可能。

上期回顾:因博斯普鲁斯海峡而生的伊斯坦布尔,拥有2600年底蕴的两教神都

备注:本文是《世界海峡合集》的第41章原创作品,仅为一家之言,转发请注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及出处】,严禁抄袭。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