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苏轼书法作品《次韵秦太虚诗帖》欣赏

 鸿墨轩3dec 2024-04-20 发布于内蒙古
原创2023-05-16 21:49·逸之书法·胶州

文◎赵磊

导读

苏轼是中国古代书法名家,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文豪。他的书法理论和实践受到前人的影响,吸收他们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为后世书法家所推崇。苏轼倡导的“尚意”理念对于书法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苏轼书法主张“尚意”,认为书法需要表现出个性和情感,这是他与前人的一个重大分歧。前人更注重的是“法度”,将传统规范和技巧看作是书法的灵魂,而苏轼主张“自出新意”。他强调,要在“法度之中”进行创新,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体现个人情感和精神内涵。他的书法独具匠心,所书之字风格独特,蕴含着诗人的豪放气质和情感,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苏轼的书法理论并不是完全否定传统规范和技巧的,而是认为创新和发展应该是在继承和发扬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他说过:“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这也就是说,在理解前人的经典作品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实践,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书法风格是非常重要的。在苏轼个人的书法实践过程中,“得其法”的学习阶段只是“初”期的,“通其意”可以达到更高的境界。因为只有在“初”期的学习阶段掌握作书之“法”,才有可能在后期的书法创作中达到深入理解和创新的境界。

苏轼的书法风格受前人影响很大。然而,他的书法风格独具匠心,充满了自己的个性和情感。苏轼从小就开始学习兰亭序,受到了徐季海的影响,后来又随年岁渐长,造诣日高,开始学习颜、杨两家书法,他的书法风格也因此逐渐转变。苏轼书法的特点是“笔画圆润,多变化,飘逸婉约,气势磅礴”,在后来影响了很多书法家。

总的来说,苏轼的书法理论和实践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示。他主张的“尚意”理念对于书法艺术的发展极具推动作用,能够激发书法家的创作激情和创造力。他在书法实践中,注重对传统规范和技巧的掌握和实践,集古今之大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他的书法作品既有古人之韵,又有个性与情感的体现,使人们欣赏时倍感震撼。因此,苏轼的书法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之一。

苏轼书法作品《次韵秦太虚诗帖》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