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逝者如斯”为何义——从《赤壁赋》“水月之喻”说起

 昵称503199 2024-04-20 发布于湖北

编辑说

苏轼名篇《赤壁赋》中的“逝者”,有人释义为“不断流去的水”,也有人释义为“逝去的时间”。陕西省西安市西大附中浐灞中学谢阳解读了“逝者”的语典出处,并从语用学角度对文章说理逻辑进行了分析,认为将“逝者”翻译成“逝去的生命时光”是最恰当的。请看——


《赤壁赋》(本文指《前赤壁赋》)是苏轼被贬至黄州时的作品。笔者对于其中“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一句的水月之喻产生了疑问。对于“逝者如斯”的翻译,王水照《宋代散文选注》译为“不断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李之亮注《苏轼集》译为“流去的时光就像江水一样”。可见对于“逝者”的翻译见仁见智。“逝者”到底该翻译成什么?笔者试着进行多维求解。

图片
叶嘉莹说“而这'逝者如斯’也是有出处的,见于《论语·子罕》篇”(《苏轼〈前赤壁赋〉讲录(第八讲)》)。《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既然该句语出《论语·子罕》,那么苏轼引用这句话时,词意理应一脉相承。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般翻译为“消逝的就像这眼前的水一样,昼夜不停”。据此,“逝者”应该翻译为“消逝的”,但是“消逝的”具体指什么,还得从整句话的角度分析。历来对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阐释也是众家纷纭,有“德性说”“伤逝说”“道体说”等。张耀《“逝者其亡”与“逝者如斯”——对“逝者如斯夫”本义的再研究》一文对此作了翔实准确的解释,认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伤逝说”,即伤时之作。文章说“从'逝者’一词的构成来看,它更接近一个表示时间概念的词”。
图片
对于一个词语的释义要“揆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清王引之《经传释词》)。考查《论语》中的“逝”义,“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逝”有“离开、消逝”的意思。可见,“逝”的释义含有时间概念。考查同时代的《诗经》,共有15首诗出现了“逝”字,除了“逝不古处”(《日月》)、“逝将去女”(《硕鼠》)、“言不可逝矣”(《抑》)、“逝者其亡”(《车邻》)和“逝不以濯”(《桑柔》),程俊英《诗经译注》未将“逝”译为“往”,其余皆注为“往”或者“去”,是“前去或离开”的意思。其中“逝者其亡”(《车邻》)的“逝”被译为“将来”。清俞樾在《群经平议》中说:“逝者对今者言,今者谓此日,逝者谓他日也。逝,往也,犹言过此以往也。”程俊英根据诗意将其译为“将来”,仍体现了“逝”的义项“往”,依然表明“逝”含有时间概念。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句,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为:“孔子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译为:“孔子在河边上,说:'流逝的就像这个一样吧——日夜而不停!’”从两者翻译的句意来看,“逝者”并不指水,而是指向时间概念。
通过对《论语》和《诗经》中“逝”的考查,可以断定“逝者”指的就是时间。《论语·子罕》中“逝者如斯夫”指的就是“消逝(离开)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按照出处,“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应译为“逝去的(生命)时光就像眼前这流水一样,并没有流去”。

图片
“逝者如斯”和“盈虚者如彼”的句式,在古诗文中十分常见,比如:
图片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孔雀东南飞》)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唐王勃《滕王阁序》)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如”前后的名词指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如果将“逝者”和“盈虚者”当作水和月亮,那么代词“斯”“彼”就不能指代水和月亮了。“斯”和“彼”属于指示代词。“斯”是近指代词,翻译成“这”“这个”;“彼”是远指代词,与近指代词“此”相对,翻译成“那”“那个”。指示代词“斯”和“彼”指代的就是前面语境中出现的事物名词——“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中的“水与月”。王水照《宋代散文选注》释“斯,这里,水近,所以说'这里’;彼,那里,月亮远,所以说'那里’”。《古文鉴赏辞典(新一版)》中《前赤壁赋》第19项注释为:“上文用'如斯’,是以舟边的长江为比,是近处,故用'斯’;此句(指“盈虚者”一句——笔者按)用月为比,在远处,故用'彼’。”可见,对于“斯”和“彼”,释义并无异议。
“逝者”到底释义为何,还可从语用学角度来探析。“如果把具体语境中的话语割裂开来,是无法明白其中的语用意义和语用效果的”,“语用学的语用是语言使用者现时参与的,不但要考虑说话者,还要考虑到听话者”(王元华《语用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赤壁赋》主要通过“主客问答”来阐述人生哲学,“这一问一答阐明了苏轼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汤克勤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清楚了说话者和听话者现实参与的语境话题,就可以揭示“逝者”含义。
图片
“苏子曰”一段是对前一段“客之悲”心态的安慰。“客之悲”主要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面对江水与月的永恒,想到史上英雄、“吾与子”生命的渺小短暂而生发悲情。这是前语境,核心话题是生命短暂,客为说话者,苏子为听话者。为了纾解“客之悲”,苏子紧扣引发“客之悲”的水和月,通过形象说理来回应听话者——客;先以水月为比,从自然现象形象地说明逝去的生命时光未曾逝去,即生命和水月一样永恒;接着从变与不变角度继续阐释天地万物、宇宙与人类都是长存的。这一段是后语境,核心是生命永恒。从语用学角度分析,“苏子曰”一段,是苏子作为说话者,而客作为听话者;说话者是在解答听话者上一段关于生命短暂的疑问,“逝者”翻译成“逝去的生命时光”应当是最恰当的,符合前后语境,也契合说话者和听话者的心理状态和当时的言语行为表现。

图片
将“水月之喻”译成“逝去的生命时光像眼前这流水一样,并没有流去;时否时泰的生命,就像远在天边的月亮一样,最终没有增减的变化”,从典故出处和语言学角度都讲得通。作者顺势接续“水月之喻”阐述:从变的角度看,世界万物没有不变的,如同这水和月亮一样,水每天在流,月亮每天或增或减;但是从不变的角度看,我们身边的宇宙万物,当然也包括水、月,都是无尽的、永恒的。
苏子的“水月之喻”既纾解了“客之悲”,也为“变与不变”生命哲学的提出做了形象生动的铺垫。整段说理“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苏轼《文说》),可谓“行云流水,妙不可言”。
通过解读“逝者”的语典出处,并从语用学角度对文章说理逻辑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明白,解读文本不仅要阐释字面意义,而且要结合语言结构以及对话语境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全面而真实地把握作者用意。
(改编自《语言文字报》2023年7月5日文章《“逝者如斯”为何义——从〈赤壁赋〉“水月之喻”说起》;作者:陕西省西安市西大附中浐灞中学/谢阳
(文字编辑:王晶;微信编辑:晋力;校对:贺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