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多脏腑顽固发热,就用这个经典方

 中医药方便 2024-04-21 发布于四川


世界读书日

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

又逢一年“世界读书日”,
共读美好春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将于
4月23日–4月24日开展

“爱的教育系列丛书”专题讲座

“拍拍打打祛顽疾,吃吃喝喝保健康”

专题讲座。

点击下方链接预约活动

让我们打卡春日,共展书香。



小编导读


小柴胡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经典著作《伤寒论》,全方药味仅7种,但它的本领可不小,乃是疏表清里、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经历代医家在临床上辨证施用,现在不仅用于治疗伤寒发热,也用于治疗温病、瘟疫、疟疾等传染性疾病,在热病及内科诸证中广泛应用。

Image

“少阳百病”之主方-一小柴胡汤

[出处]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 ),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 水煎二次,分二次温服。

[功用]和解少阳。

[适应证] ①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②妇人伤寒,热入血室证。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③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见少阳证者。

[随证加减] 若胸中烦而不呕,为热聚于胸,可去半夏、人参,加瓜萎清热,理气宽胸;渴者,为热伤津液,去半夏,加天花粉生津止渴;腹中痛,是肝气乘脾,宜去黄芩,加芍药柔肝缓急止痛;胁下痞硬,是因气滞痰郁,去大枣,加牡蛎软坚散结;心下悸,小便不利,是水气凌心,宜去黄芩,加茯苓利水宁心;不渴,外有微热,是表邪仍在,宜去人参,加桂枝解表;咳者,是素体肺寒有留饮,宜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温肺止咳。

[方解]小柴胡汤首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为治伤寒或中风后,表邪循经入里之太阳病变证;其作为少阳病篇主方,更以主治少阳病而著名。故本方为疏表清里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伤寒来苏集》称之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能透泄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得以疏散,为君药;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药;柴胡之升散,得黄芩之降泄,热相配伍,构成了该方疏散表邪、清解郁热的主要部分。

Image

[注意事项] 方中柴胡升散,黄芩、半夏性燥,故阴虚血少者慎用。

[综合评述]小柴胡汤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一直作为临床治疗热性病的常用有效方剂,用治太阳病变证之少阳枢机不利证,亦常用于肝胃失和的内伤杂病。从张仲景应用本方的特点来看,小柴胡汤在太阳病篇是仅次于“伤寒首方桂枝汤”的高频率用方,用以治疗“伤寒五六日中风”后,“必有表,复有里”之“太阳病,柴胡证”,堪称“太阳病第二方”。该方又为少阳病之主方,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言“小柴胡汤为和解表里之剂”,现代《方剂学》称之“具有和解少阳之功效”。故本方实为“太阳”与“少阳”病外感热证的代表方。总结小柴胡汤主治热病的病证特点既有“往来寒热”“身热恶风”“续得寒热”等表邪寒热之证,又有“心烦喜呕”“呕而发热”“渴”“面目及“身黄”等里热证。因此,该方与麻、桂方的重在辛温解表不同,是以辛凉清散、扶正祛邪为大法,外以解表证,内可清郁热,当是治疗“伤于寒而病温”的代表方。

Image

汉代以后,柴胡解热之功得到充分利用,不仅用于伤寒少阳证,而且成为温病时疾的常用药物。《药性论》言柴胡“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良”,《日华子本草》言其主“除烦止惊......天行温疾,热狂乏绝”,《仁斋直指方》直言“柴胡泻火”,《雷公炮制药性解》云柴胡“气味升阳,能提下元清气上行,以泻三焦火”。由此可见,柴胡不仅可治伤寒发热,用于热病、时疾、时气发热时,疗效亦良。

自宋代以来,小柴胡汤在温病、疟疾、痘疹及丹毒,甚至是瘟疫等恶性传染性、流行性热病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如宋代陈文中《小儿痘疹方论》即记载治小儿出痘吐血,即“用小柴胡汤加生地一剂”。明末清初的温病学派,对小柴胡汤的应用进一步突破了“伤寒”之说,广泛用于温病、瘟疫、疟疾等传染性热病的治疗。如清代名医戴天章在《广瘟疫论》中,即善用小柴胡汤治疗“时疫二三日,邪在半表半里”“寒热往来”“耳旁肿”,以及“因时疫之大势已去,而余邪未解者”,并制“小柴胡汤加花粉、知母,或亦加石膏”和“小柴胡汤加莱菔子”等方,用治瘟疫病兼证。温病名家吴鞠通善用小柴胡汤治疗湿温疟疾。清代名医高秉钧撰著的《疡科心得集》,借鉴《伤寒论》六经论治的观点,以小柴胡汤加味论治丹毒。基于小柴胡汤在热病以及内科诸证中的广泛应用,日本汉方家丹波元坚赞叹曰:“伤寒诸方,唯小柴胡汤为用最多。”

Image

图书推荐

Image 

《中医外感热病经典方药》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分为《外感热病经典名方》与《外感热病经典良药》两部分。按照中医“理法方药”的思维体系,《外感热病经典名方》首先列“中医外感热病概论”一章,简要论述中医外感热病的理论源流、治则治法与处方概要;其后,以重点选择的30首热病经典方剂为全书主体内容,各方方首冠小标题以标明其在热病中的应用特点。方后列【组成】【用法】【功用】【适应证】【方解】【综合评述】【后世演变】等主要条目。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