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三元吞气法为核心的八段锦练法

 明日复明日fu1l 2024-04-22 发布于山东

八段锦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术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方法之一,锦是说其动作套路如绵似锦,柔和优美。因其动作主要有八节,故名“八段锦”。

八字还有“八卦”之意,比喻其方法中多种要素相对相成,循环统一,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形成于明末清初,以著名武术家张长桢为代表的“张氏拳法”,其核心功法“三元吞气法”是以八段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有系统的内功训练方法,是武术与导引吐纳结合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

由于该派传承甚严,其方法最近才陆续公开。但正因如此,这种方法传承至今仍保留了历史原貌,具有极其宝贵的开发研究价值,为我们开发研究提供了基础。

本文即以挖掘三元吞气法为基础,结合古代有关文献,应用中医脏腑经络气机理论,创编了一套适用于全民健身及相关疾病治疗康复的八段锦养生法——新编八段锦,对如何在挖掘整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创编适合现代广大人民群众健身防病应用的现代养生法,开发传统文化遗产,进行有益的理论与方法的探索。


下述即我们编创的《新编八段锦》八式的动作过程解说及练习注意事项。


第一式 双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过程:

①预备式: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身体自然正直;两臂自然下垂,至于小腹前,双手掌心向下,十指相对;头部正直,两眼平视正前方,下颌微收。周身放松,自然呼吸,意念集中在命门。

②双手掌以掌根为轴在平面向前外方旋转90度左右,手腕放松自然下垂,略停;而后以肘关节为轴屈臂上捧,以小鱼际上抹,渐渐将手掌捧平至中丹田(肚脐),前臂旋内将掌心朝向身体,掌心对中腕,捧起至腹中处两掌心向内,继续上至天突,掌心由下向外渐翻,至印堂处掌心翻向上,继续上举至最高处,掌心保持向上,呈双手托天式停3一5息,双肩放松,意念在肚脐。

③3一5息后,以肘带手内收、包裹使掌心向内,沿原上升路线按下,掌心正对檀中处,双肘稍后撤并夹肘,翻掌心向下时较为迅速并吐气.还原至预备式,如此反复做三次。


注意事项:

①屈肘上捧时不宜屏气;捧至腹中处翻掌时宜缓慢;

②以肘带手包裹的动作利于吐气,若以手带肘则易引起屏气,以致呼吸不畅。


第二式 左右弯弓似射雕
动作过程:

①预备式(同前)。

②双掌变拳在身前交叉,左脚向左旁开一步,两臂上举至头顶前上方。两拳经两侧劈拳下落,同时屈膝,呈马步劈拳。

③左手松拳变掌,旋外使掌心向上,左掌向右前方平抹至右臂前方,尔后立掌,掌变钩,如拉弓弦由右至左沿体前直线拉开至左侧中府穴,停1-3息;左手向前推出,掌心向下,吐气,小鱼际向外至臂直再向左后平抹至平举处,旋外,掌变立拳,如此行反方向动作。

④立拳变掌,掌变立拳。如此行反方向旋外动作,掌心向上,收至体前,同时收左脚,与肩同宽,脚尖向前。

⑤左右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注意事项:

①立拳变掌翻至掌心向上的“抹”时,略展胸,以胸带臂,觉臂有伸长感,吐气,此时感受内脏运动,掌变立拳时同理;

②收势时注意上下肢动作的一致性。


第三式 调理脾胃单举手
动作过程:

1预备式(同前)。

2收脚抱肘于腰际,略停1一3息,尔后左掌向前穿出至臂直,停1息,掌心向上外展平抹至侧平举处,展、扣、刁、提、握拳向上举至最高处,左侧半身和左上肢尽力向左后方做旋扭运动.并起提左踵.头部随之转向左后方.眼视养老穴。

③停2一3息.左侧半身旋回至面向前。头部转正、两眼平视前方。拳旋至内拳心向左.左脚尖着地。

④身体还原.左臂回落至胸前.拳心向右,平对右侧,同时双足跟顿地,吐气;左手拳变掌,收回至腰际,还原成预备姿势。

⑤左右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注意事项:

①左掌向前穿出至肩平,停1息肩部放松.臂前伸,侧平举处松肩尽可能使臂伸长,在伸、抓时吐气,感受内脏运动;展、扣、刁、提、举一气呵成;

②双足顿地,屈膝减震,不可屏气。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动作过程:

①预备式(同前)。

②捧举双手至最高处.呈双手托天,要领如第一式2。

③上体及头部向左后转、双眼平视,左臂向后方打开,小鱼际向外,右臂上托,双手指尖相对;屈左臂,收回左手,左食指触软肋,再收回,如此1-3次:左臂还原至最高处,此间双眼注视左手中指尖,转正上体,面向前方,收势。

④左右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注意事项:①托举双手需稳定;②中侧伸时不只伸臂应注重内在力量的运用,注意胸廓同时扩张引起气息的变化。


第五式攥拳怒目增气力
动作过程:

①预备式(同前)。

②两臂旋外,掌心向上,双手向上托起,至与肩平时,五指用力抓握成拳,同时屈肘,全力包拉,收至腰际处握为拳收至腰际,收势。如此做3-5遍。


注意事项:

①双掌上起时不宜屏气,握拳时由指末节始如卷饼般握紧,拉回至腰际时完全握紧。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动作过程:

①预备式(同前)。

②同第二势2,向左转体。

③以肘带手包裹,掌心向内,沿原上升路线拽下,于腰际处略停之后较迅速翻掌下按,俯身沿左腿前外侧下按至左足外侧地面,略停3一5息;双手分别握住左足内外缘至左足内外踝片刻;松掌按住足背,左手在右手之上,停3—5息。双手沿左腿内外侧上移,身体渐直立,右掌与左掌移至右腰际,转正身体,收回右手于腰际,双掌同时下按,收势。

④左右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注意事项:

①沿原上升路线拽下至腰际翻掌需较迅速,感受内脏运动,吐气;下按时量力而行,以尽力为原则;双手上移时务必贴住腿部。


第七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动作过程:

①收脚抱肘站立,左脚向左旁开一大步,呈预备式。

②上体左转,右膝弯曲,左腿伸直呈仆步,左手松拳变掌向后插去。掌心向上,头部左后转,双眼注视左后手。右手不动。

③左掌伸展,以小鱼际带动手臂,沿左腿外侧向正前方摆动。当左臂越过左腿时,重心向左转移呈左仆步,同时右手松拳变掌,向右测身后插出。如此反复七次。移动重心时以腰部带动上体,双目注视后手方向。

④右臂沿右腿外侧向正前方摆动,同时左手屈指向左腋下摞手,随之重心右移,向左转体。左首向左侧后方插出。完成一个运动周期,如此反复变换,每侧七次。

⑤最后一次时,左手停止摞手,待右手摆至正前方时,收脚起身。双臂收回腰际翻手下按,收势收气。


注意事项:

①转体时感受内脏沿矢状轴运动,不以外部肢体形态变化为原动力。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动作过程:

①预备式(同前)。

②同第一势1。

③双手握拳于后腰命门处,颠足尖;放松将手甩向前方,双足顿地,并辅以屈膝缓冲。反复七次,完毕。


注意事项:放松吐气隔肌移动、双足顿地震动致内脏运动。


八段锦是中国传统养生法中的导引术,以形体导引,调节人体经络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去病健身,《新编八段锦》编创中有针对性的应用了经络经筋理论,以导形引气,调整经络脏腑气血,使其气血调和,功能正常或康复。

经筋是经络系统的筋肉附属系统,我们认为它是经络的运动生物力学基础,是无形经络现象的主要物质基础。运动调整经络功能,主要是通过引动经筋的途径而达到作用的。筋骨顺而气血行,气血顺而脏腑调。从而产生防病健身和治疗康复作用。

本方法形体导引术势巧妙,蜿蜒曲折,对经筋的导引系统、充分,又有针对性,故有很好的系统调理与辨证施治的应用价值。另外本养生法对糖尿病患者有独特的作用。糖尿病中医以脾病为主。脾主运化、士升清, 主统血,胃受纳腐熟。

主降浊,脾胃为水谷海,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饮食消化吸收的中枢,为人体之后天之本。气机一升一降,为脏腑气化的枢纽。脾主肌肉四肢,能运化水谷精微,则四肢肌肉得以充养,肌肉壮实,四肢有力;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肌不得养,症见消瘦、乏力。

《新编八段锦》的创编,依据调理脾胃的中医理论,以调理脾经为核心,引导筋肉,疏肝健脾,行气养血,促使脾胃功能康复,有助于糖尿病的康复。本养生法动静结合,练养相兼,不需器械,易于实施。


3.2新编八段锦的术式作用理论分析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中医学中的三焦指的是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膀胱,通过双手在体前上捧、托举、下按等动作带动隔肌升降运动,调节三焦气血。手少阳三焦经从手向头,起自关中,止于丝竹空。双手在体前的升降运动也很好地疏通了手少阳三焦经。加之动作舒缓,双手上举时,隔肌运动,肝中藏纳之血被调动,是起始的良好动作。

第二式左右弯弓似射雕。

中医学中,手厥阴心包经从胸走向手,起自天池,止于中冲。手太阴肺经也从胸走向手,起自中府,止于少商。此式动作单臂从对侧胸前如拉开弯弓的动作,针对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调理心肺脏腑功能。《八段锦图》图示中注重食指的引领,即强调对肺经的调理。而《新编八段锦》开胸顺气、清肺舒心,对心肺功能均有良好的改善功效。

第三式调理脾胃单举手。

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足太阴睥经从足走向胸,起自大趾隐白穴,止于大包穴。此式动作转身面向后,身体的扭转更好地牵动脾经,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脾脏功能。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八段锦图》图示中着重强调颈部的旋转对颈部横断面相对应的各脏腑区的调节,以此改善脏腑功能。《新编八段锦》动作不但有颈部的旋转,还有腰腹部的旋转运动。强调对带脉的疏通,以调理对十二经脉的整合作用。

第五式攥拳怒目增气力。

气起少阳经脉,足少阳胆经从头走向足,起自瞳子,止于窍阴穴。足厥阴肝经从足走向腹,起自大敦穴,止于期门穴。《八段锦图》图示中是单侧攥拳,只强调对肝经的调节。

《新编八段锦》动作是双侧同时攥拳收回,强调对肝经及胆经整体的调节,注重吞气与吐气的一张一弛。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足少阴肾经从足走向胸,起于涌泉穴,止于俞府穴。足太阳膀胱经从头走向足,起自睛明穴,止于至阴穴。本式动作伸屈幅度大,拇趾扒地,曲体俯身双手握踝,加强对阴跷的刺激,疏通足少阴肾经,调节肾脏功能,起身还能够升起肾水。

第七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摞手转体,摇头摆尾,导引少阴经脉,使心火下降,肾水上承,心肾相交,抑制心火之过亢。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一起一落,振动全身经脉,委气于地,疏通百脉,整体放松,调和气血。另外,足跟属肾,振动可使气血在整体调和的基础上归元。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