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论中医阴阳”的补充论证

 九九生 2024-04-23 发布于上海
图片

你相信中医吗?你愿意了解和学习中医吗?如果愿意,敝人将和你一道,从最基本的开始,逐步进入中医的殿堂。

上篇“总论中医阴阳”,敝人从阴阳概念的不同层面的定义作了初浅的介绍和分析,但也许有朋友还难以理解,特别是表、里概念,不乏有异义;尽管敝人觉得已经很抽象了,但整体模型似乎仍难以有效建立,故该篇专从意象上进行解释,就相关概念作补充论证。

先看一张图。

图片

啥意思?

看不懂不要紧,人不是生而知之。

先备注一下图例:黑色部分为阴,表示暗存在,白色部分为阳,表示显存在。

暗存在,就是眼观手触不到并且难以感知或无法感知的事物。

显存在,就是能直接感知的或虽不能直接感知但借助工具能感知的事物。

由此图,介入一个概念——太极。

何谓太极?

——“太极本无极”。

——等于什么也没说,反而令人更迷糊。请问,怎么理解?

——大家都知道圆的定义,圆心就是“无极”之极的存在。圆心,你在不应用时,看上去没有,但你在应用时,则它必有。

此图大意是:混沌一气有正心,乾坤始判是中分。“一气中分,是为两仪”,两仪是指,将事物缩小到点的状态,它就是“极”,放大到面的状态,它就是阴和阳。

换句话说,宇宙的本始,原于某个点,中分则为阴阳;无中生有,演化、裂变至万物。

述说至此,敝人情不自禁地想插一句:推荐大家于号内搜索“我从来处来”阅读。敝人之于“我从来处来”不完全出于哲学方面的思考,是基于我们每个灵魂的独一无二性,乃至怀疑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人并非来自类人猿。

所以,我们每一个有温度的灵魂,在面对万千世态时,要始终高度保持属于自我的那份尊贵与圣洁,不为凡尘所染。同感的,共勉。

大家看,从这个视角看宇宙,阴阳无所不包。“天圆地方”,这是将宇宙万象简化成一个简单图象——圆。在这个圆里,阴阳遍一切时空而无界,时间上,前世、今生、将来;空间上,微观之表里内外、宏观之一切“无”及于一切“有”。

阴阳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一块石头摆在那,之所以不会自行分裂解散而存在,是因为它内部存在着“阴阳”这么一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由密度等与吸附聚集相关的具体因素支撑它的存在。石头之所以称“石头”,这是人们静止地看待它形成的意象并附以专称,同人类在发现新的慧星时命名以“某慧星”一样,久之,“某慧星”就成了专属名称。还是这块石头,如果观察动态下的它,可能被风化、水洗、锤击而发生时空的质的量的改变,但不论如何改变,仍不出石头内部阴阳对立统一的根本规律。

先哲们已经证实,时空之变化,全人类服从于“内因是依据,外因是条件”这一基本法则。

字少事大,图简意繁——相信大家会有所理会。

诸如《内经》诸阴阳之说,自不消我细说。

接着看下列诸图。
因内容过于宏大,且水平有限,不作解释,只供大家联想。


图片

图片


图片


​由此图,大家可于号内搜索“一图读懂蕴含在《伤寒论》中的中医生理学”阅读,提取相关中医生理学知识。
图片

……

联想之余,是否感叹先人们的伟大而油然而生豪迈之情?

下面请再看图,带你逐步揭示阴阳的内涵。

图片

红色③所示:四象的含义。
四象来源于两仪,按二分法则,从黑色部分(阴)所示,则为​太阴、少阴;从白色部分(阳)所示,则为阳明、少阳。
结合第二圈层的两仪,用图象表示,太阴为两阴之重叠,少阴为内阴外阳,阳明为两阳的重叠,少阳为内阳外阴。
四象可寓四季,赋予时间上的更多意义,注意,是时间上的意义,而不是空间的意义。可根据自然现象的不同赋予一定的属性。
古人立论,以时空为基础,故读古人书,一定要特别厘清时空概念之不同。至于地理学之廿四山取天干地支卦名混配用于空间定位乃是借用与发挥,要予以有效区分。纲领性的东西都分不清,只一头扎进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大阵中,怎么出得来呢?
更多详情不释。
图片
​此图红色④所示:八卦的含义。
有兴趣者,可自行演绎。
敝人只说结论:八卦是科学;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尽时空之变化。听不懂的可直接绕道。
人类不要妄议n万光年之外的某宇宙生物不存在,就像n万光年之外的某宇宙生物类群不要妄议地球人类不存在一样,更不要打着“科学”的旗号,诛尽异己。

图片

这是上篇“总论中医阴阳”的留言截图,网友网名未作处理,是想提示大家,能以“值符”为网名,许是涉奇门之学,多半是爱好传统易学者。当然,不排除“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者或重量级卧底者。因为敝人年少轻狂时就曾反对先祖及先父以“时师”为业,后初涉易学时,还企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再然后发现,易道广大,非吾力所及,由狐疑转为相信;现而今虽相信却又反对中医学玄化。

在下认为,凡涉奇门,要尽思维之变而不只拘于抽象;同样,中医学若裹足于玄学,理论上虽可无限放大但终不利于实践。

此语并不表示,医易就可由此而绝了传承——唯明者鉴。

试问网友“齐门值符”:

一、你有没有注意到第二个“凡有形为阴,无形为阳”的段落首有“在医言医”四字?

二、我发现了这个矛盾之处,你也发现了这个矛盾之处,肯定古人也发现了这个矛盾之处,更不排除其它人众也发现了这个矛盾之处,那为什么以此为基点的理论还传承了几千年呢?难道其中没有被揭示的隐情不是我们要探讨的吗?

三、“凡有形为阳,无形为阴”,难道一切可触可感知的事物(包括活着的人)不是阳、一切无法触及并感知的事物(包括神、鬼等)不是阴吗?否则,世界岂不是己尽知真相、毫无隐秘?同时,“凡有形为阴,无形为阳”,难道现代中医通识的“血液、筋骨皮肉这些有形物质”不是阴、“阳气这类无形物质”不是阳吗?否则阴虚、阳虚之说何来?

断章取义,无助于进步,自己犯糊涂不要紧,不能误导他人。

——这是上述第二问的进一步发挥。

四、网络世界,你我都可能既非真也非假——这一命题本身就含有阴阳释义的本真——大家可以细细品味。留下文字,犹如惊鸿一瞥,亦或是蜻蜓点水,常思常新,愿能启发心智,不遗余力。

总结一下,事物的阴阳是相对于我们自己的存在而存在。即:某处于静止状态的事物,我们可以按其一定属性明确定义它;但若该事物处于运动状态时,我们要按其与外部事物发生的联系相应地放大或缩小它,从不同层面更新认知。也就是说,阴、阳语词若有相同,而其概念内涵发生了变化,要随机应变。

不难发现,这是一种思维模式的体现,这个思维模式原则上不悖逆于现代逻辑思维,所不同的是“从不同层面更新认知”有人难以做到,仍执守既定思维,将某一概念随意等代,因而谬误频仍。

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岂能奢望说服他人。

上篇“总论中医阴阳”讲到八纲之表里是病位,有人表示不理解。相对于疾病来讲,病位观是学术的核心之一,故不得不进行补充论证。

假设表里不是定义位置,那又是定义什么呢?

有人要说了“足厥阴肝与足少阳胆互为表里,手太阴肺与手阳明大肠互为表里…………”,看来,打破固有思维确实很难。

基于这种表里是关系的理解,我不禁要问:这里的“肝胆”类概念是指器官还是系统亦或经络呢?

假设承认此“表里”是器官、系统、经络相互间关系的任一学说成立,那么,这种表里关系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不妨以器官立论之说成立为例推导。

解剖学上,“胆附于肝”,“肝胆相照”,肝胆互为表里似乎还能理解,可大肠怎么联系肺成为表里关系呢?有人说,是通过经络。我承认经络的存在,并且承认经络是联系整个人体脏腑的网络,以及这个网络的真实存在性无疑。但仍不禁疑惑,大肠经络可以联系肺脏、肺脉,但“肺朝百脉”,为什么大肠经络就不能联系心脏、心脉而互为表里关系呢?同时,这种表里关系又是通过怎样的功能体现的呢?说到功能,有人要说了“肺主呼吸司肃降、大肠主传导糟粕”等等,“肺主呼吸司肃降”与“大肠之传导糟粕”的功能,大家都可以分别予以承认,问题是,将这种功能性嫁接、转化为关系性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强行定义吗?显然有违逻辑常理。如果不强行定义,又没有足够的论据证实,则缺乏说服力:就算强行定义,也难以锁定人们对于未知探索的理性认知。进一步讲,同样是具功能性的器官,硬说是表里关系,厚此薄彼,缺乏对等认知。再进一步讲,经络、系统更是个泛化模糊的东西,以器官之具体尚难以服众,况泛化模糊的东西,意象更无法建立;基础概念建立不了,何以建立模型?

因而表里,它不是功能、关系的双重体现,功能与关系不能混谈。

看到网上有人出题:化简√21 √3,这个√21 √3本身就是最简,你再去化简,就不免令人费解。当然,这个令人费解的背后可再次证实,尊重事实是主、客观世界的思维通则。

因而结论:表里只是简单的位置定义,即表里是病位。

我这是基于坚定相信中医、热爱中医的立场,愿意深究其理,若是狐疑中医者,早已嗤之以鼻,武断中医的“不科学”了,更别提“中医黑”的咬牙切齿啦。

当然,你也可以执你论为正,各人理解或存在差异,只要能有效指导临床就行。

——敝人不再偏执争论。

听懂的、支撑敝人观点的,点起,转发,酌与支持!

人人与我一份力,我将与君同路行;

不说地老与天荒,却也时时正君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