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柯明辉运用二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遗精医案

 德寿堂图书馆 2024-04-23 发布于黑龙江

经方男科


学好经方,用好经方。胡冯经方体系倡导“六经来自八纲”,根据病位(表、里、半表半里)和病性(阴、阳),分为表阳证(太阳病)、里阳证(阳明病)、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表阴证(少阴病)、里阴证(太阴病)、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六类病证。经方辨证依据症状反应,先辨六经,再辨方证。

王某,男,21岁,学生,初诊日期2020年4月3日。

主诉遗精1年。

现病史:近一年遗精频繁,一周2~3次。平素精神状态欠佳,腰酸腿软、乏力,遗精后加重。伴怕冷、畏风,盗汗,眠差,心慌心悸。口干但饮水不多。脉浮弦,苔略腻有齿痕。

辨证:辨六经为少阴阳明太阴合病,辨方证为二加龙骨牡蛎汤加苓术。

方药:桂枝15g,白芍10g,生姜15g,大枣15g,炙甘草1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茯苓15g,苍术15g,附子10g,白薇12g。7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二诊:2020年4月14日,药已经服完数天。诉11天仅遗精1次,为这一年最少。同时精神状态改善,腰酸腿软乏力明显减轻。睡眠改善,无明显盗汗,口干减轻。仍有怕冷怕风,时情绪差爱长出气,偶胸胁胀满。脉浮弦,苔略腻稍有齿痕。症状明显改善说明方证对应,仍怕冷说明不单纯是表证引起的恶寒,考虑有里虚寒的因素,故增附子至12g,情绪差善叹息、胸胁部胀满考虑少阳气机不舒,故加四逆散。

方药:桂枝15g,白芍10g,生姜15g,大枣15g,炙甘草1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茯苓15g,苍术15g,附子12g,白薇12g,柴胡12g,枳壳10g。7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一周后复诊,诉身体无明显异常症状,精神状态良好,无遗精。嘱其放松心态,加强锻炼、少熬夜,并告之“精满则溢”,如果每周遗精一次左右且无不适感,属于生理性遗精不用关注。不再继续用药。

分析:遗精是青少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但应该分清生理性和病理性遗精。一月3~4次遗精且无躯体精神不适症状为生理性,即“精满则溢”;如果每周二三次以上,甚至一夜多次或者连续数天遗精,并伴有躯体精神不适症状,则为病理性遗精,应该辨清寒热虚实,对症治之。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病治》第8条:“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详细论述了遗精病的病机和治法。

《小品方》云:“虚羸浮热汗出者,除桂枝加白薇三分、炮附子三分,又名故曰二加龙骨牡蛎汤”,即二加龙骨牡蛎汤由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而来。

冯世纶教授认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原是治疗太阳阳明合病,因太阳表虚不固,阳明里热逼津外出,而见自汗、盗汗、目眩等;又因汗出津血虚而见多梦、发落、遗精、早泄、少腹弦急、茎冷等症;如果汗出亡血失精进一步发展,身疼、身冷、乏力、虚衰更重,则证由表阳证陷于表阴证,即变为少阴阳明合病,其适应证变则为二加龙骨牡蛎汤证了。胡希恕先生用二加龙骨牡蛎汤不去桂枝,取其解表降逆作用,以止胸腹动悸、头晕等。方中桂枝加附子,解少阴之表;加白薇伍生龙骨、牡蛎旨在清阳明里热并敛浮越之精气,其中桂枝甘草治动悸。因此,二加龙牡汤较之桂枝龙骨牡蛎汤,更适宜遗精、早泄日久,虚寒更甚,并津伤明显又见里虚热明显,即六经辨证属少阴阳明合病者。冯老用此方常加茯苓、白术,究其深意则认为是挟饮之变,患者常见小便不利、尿急尿频、阴囊潮湿,是为外邪里饮证,六经辨证已不再是少阴阳明合病,而是少阴阳明太阴合病,故治疗加苓术利湿化饮治太阴。此即遵仲景“随证治之”旨。

该患者怕冷、畏风、腰酸、脉浮为少阴表虚,盗汗、眠差合阳明里热,腰酸乏力、口干饮水不多、苔腻舌有齿痕考虑太阴里虚寒挟痰湿,故予二加龙骨牡蛎汤加苓术,解少阴之表虚、清阳明之里热、温太阴之寒湿,方证对应故遗精显减且诸症悉减。二诊考虑到怕冷症状属于太阴的因素更多,故加附子用量;结合脉弦、胸胁满、善叹息等症状辨出合有少阳,故合用四逆散疏利气机,体现经方治疗有是证用是方,注重辨方证药证。虽然二加龙骨牡蛎汤加苓术治疗遗精疗效确切,但还是应该根据具体的症状反应辨六经析方证,其他方证也有使用的机会,或者合并其他方证,“随证治之”才是中医经方治疗的精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