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往事】第18期:理解《伤寒论》条文,有时需要用发展的眼光!

 子君zijun123 2024-04-23 发布于河北

导读:风伤卫,寒伤营,营卫俱伤用大青龙。这是从成无己开始流传于世的一个伤寒流派。不可否认,这些前世医学大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医学遗产,但我们不可以当做理所当然的正确,而是要从临床实际出发,去洞察医圣旨意。

淺説傷寒

上期谈到了《伤寒论》的“传”,并明确指出“传”并非后世医家所谓的“传经”,而是指发病的前驱期到达出现临床症状期。

这种注解打破了传统主流的认知,算是一种革新,但更符合临床实际,也许更符合医圣原意。当然这样的理解一定不是我杜撰,我没那个才华,我只是一个搬运工而已。

这个观点出自近代伤寒大家李克绍老先生。李克绍老先生位列山东中医药大学八大元老,尊称为“齐鲁伤寒学派”创始人。

《伤寒解惑论》为李克绍老先生学术代表作,其中的许多学术观点非常新颖,很震撼,建议大家有时间去读读这本书。当然书中有些观点不一定要认同,毕竟《伤寒论》是医圣所著,我们都只是凡人,自然不可窥得圣人全貌。强如胡希恕胡老,讲解《伤寒论》依然有许多纰漏,但这并不妨碍他在伤寒界的崇高地位。

人得了病,每日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绝不会老停留在原始的症状上,这些变化的结果,各有不同,但无非就几种结果,一种是自愈,一种往实的方面发展,一种往虚的方面发展。

《伤寒论》里有些条文,如果按这个思路来解读,看似矛盾,百思不得其解的条文,居然这么自然而然,恰如牛奶般丝滑!比如38条: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这一条,医圣也给后人留下了个大bug,先说是太阳中风,而脉证却是太阳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典型的麻黄汤证啊,为什么用太阳中风开头呢?伤寒大家们都想不明白。

成无己是第一个注解《伤寒论》的大家,他在注解这条时说,“此中风见寒脉也。.......,今风寒两伤,则荣卫俱实,故不汗出而烦躁也。与大青龙汤发汗,以除荣卫风寒。

风则伤卫,寒则伤营,伤卫用桂枝汤,伤营用麻黄汤,营卫俱伤用大青龙汤,这就是后世医家津津乐道的“伤寒三方”的起源,这套理论作为一个流派,源远流长,影响非常大,但却是误人子弟!

胡希恕胡老在解读这一条时,首先就吐槽“这一条很不好理解”;刘渡舟刘老就很客气的说,“中风是伤寒的互辞,太阳中风实指太阳伤寒而言”,就这样,刘老轻飘飘的就把这个bug应付过去了。

我一直强调,解读《伤寒论》一定不要在文字上咬文嚼字,而是要结合临床实际。

临床上如果治疗小孩感冒医案多的人,或者一些有心的父母,应该会碰上这样的案例,孩子刚感冒发烧的时候,摸头项后背手心等地方,汗滋滋的,有些可能服药,有些可能并没有服药,过了一段时间,几个小时或半天或一天后,变成了高热恶寒无汗,身体滚烫滚烫的,但全身皮肤非常干燥,同时孩子还会有明显的哭闹!脉无论摸还是不摸,一定是浮的,绷的紧紧的。

写到这里,你是否突然就明白了,这不就是《伤寒论》38条所描述的场景吗?临床上确实如此,用“大青龙汤主之”,一碗药喝下去,汗出诸证解。

所以38条就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太阳中风”(发热恶寒汗出)的病人,在病情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的症状,那就随证治之,要用“大青龙汤主之”;如果依然“汗出恶风”,而“脉微弱”,那就千万不可以用大青龙汤,如果误用了大青龙汤,就会“厥逆,筋惕肉瞤”,就会有大麻烦。

很有意思的一个事情,前段时间做过一道判断题还是选择题,我忘了,就是要判断“精是极其精微的气”,这个论述对不对。

我一看题目,想都没想,这肯定是错的啊,“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嘛!如果精是更加精微的气,那还需要炼精化气吗?其次,极其精微是多精微啊,是用肉眼能看见还是得用显微镜才看的见啊,是1微米还是1纳米啊?

显然这话不对,我就判断为是错的,结果判我错了,原因是管子说过这样的话,所以就是对的。

吐个槽,开个玩笑而已,大家笑笑就好,不要太当真。

本期的【伤寒往事】就到这里了,下周我们再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