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箴言100则:原文 译文

 sun918 2024-04-24 发布于北京

图片

爱惜身体,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很多东西,只有当我们快要失去的时候才倍感珍贵,健康如是。

养生箴言

1、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清·王世雄《随息居饮食谱》

【译文】

粥饭是世界上第一等滋补人体的东西。早上喝粥最养人,北宋张耒曾经在《粥记》中写道:“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2、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晋·葛洪《抱朴子》

【译文】

调养身体,修养心性,一定要认真从小事做起,不能因为细小的好处过于平常,就不予以足够的重视;不能因为对身体造成的损害小,就不认真提防。

在道家的思想里,养性是为了养身,即通过从内至外的过程,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修养心性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思想上杜绝任何私念、杂念和恶念,使自己的内心变得澄净,精神变得充实,意志更加坚定。防微杜渐,谨小慎微。无论是对待生活、学习和工作,养成认真对待小事的好习惯,生命中将会少许多遗憾,生活将变得更加圆满。

3、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

——明·高濂《尊生八笺》

【译文】

知道享受安逸并保持满足的人,是获得安乐的根本。它强调了在生命中享受平静和满足感的重萧要性,而这种平静和满足感可以通过保持内心的平和、享受生活中的细节和享受自然之美等方式获得。

4、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遗篇刺法论》

【译文】

所谓的“正气”就是对病源微生物的抵抗力以及自身的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邪”指的是各种致病因素。

要增强人体的正气,那么怎样才能增强人体的正气呢?首先要饮食有节,要避免饥饿,同时也不能暴饮暴食,要均衡饮食,营养全面而丰富,不能偏食。气血的生成还有赖于脏腑功能的正常。气血要能充养精,还必须要求气血和顺,情志畅达。不正常的情志对气机有很大的影响,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气机逆乱,气血津液不能正常运行,就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另一方面,要防止精的耗散,就不能过劳,包括劳心、劳神、劳身以及房劳,要做到“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概括起来说就是《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恬 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疫病的致病邪气毒力非常强大,正气的抗邪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避免邪气的侵袭也是预防疫病的重要环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问·刺法论》强调:要“避其毒气”。要避免疫邪的侵袭,就要讲究个人卫生,对环境消毒,疫病发生后要采取隔离措施,这些在中医古籍中都记载有具体的做法,如清代后期,鼻烟壶曾是驱逐瘟疫的工具,宫廷中的医生常以鼻烟配方的方药,治疗鼻病和瘟疫。民间则多以芳香药装入小袋,佩带身边,悬挂于居室,以预防瘟疫。

5、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

——明·胡文焕《养心要语》

【译文】

当人的“精气神”饱满时不会暴饮暴食,也不贪色纵欲,并且保持精力旺盛,就像神仙一样逍遥自在。

6、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译文】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的意思就是,与其等到生病后才积极诊断治疗,不如在没病的时候就摄取养分,提高免疫力,做到未病先防的效果。

7、涌泉二穴,精气所生之地,寝时宜擦千遍。

——清·尤乘《寿世青编》

【译文】

涌泉穴是精气生发出的地方,睡前可以左右脚互相按摩百次。

8、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

——宋·蒲虔贯《养生要录》

【译文】

我国古代医学家早就懂得衣着与养生的关系,认为衣服的厚薄应该随时节且适度。暑天不可穿太薄,寒天不可穿太厚。衣服要和外界气候,有个适应度,不可过于极端。并进一步指出:“寒热之时,妄自脱着,则伤于寒热矣。寒欲渐着,热欲渐脱。

9、夜卧早起三月春,缓形无努志逆生。

——梁·陶宏景《养性延命录》

【译文】

这句话强调了在春季特定的生活养生方式。春季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因此建议人们顺应自然,晚点睡觉早点起床,在庭院中散步,放松头发和身体,以适应春天的气息,促进身体的生机。

10、要长寿,读书花月随前后。

——明·胡文焕《类修要诀》

【译文】

诗词歌赋蕴藏养生''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大多数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像白居易、陆游、袁枚等'文坛寿星'不仅才情横溢,而且精通医道,很多养生之道就散落在他们的诗词歌赋之中,成为历代文人争相效仿的对象。

11、寒欲渐著,热欲渐脱。腰腹下至足胫欲得常温,胸上至头欲得稍凉,凉不至冻,温不至燥。——宋·蒲虔贯《养生要录》

【译文】

天气转冷了要渐渐加衣,天气转暖了要渐渐脱衣。从腰腹部以下至足踝处常得使之感到温暖,胸脯以上至头部常得使人感有凉意,但凉意不应是变成冷冻感,温意亦不应使变得燥热不适。

12、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

——宋·蒲虔贯《养生要录》

【译文】

保养性命的方法是,不要一时行走太久,不要久坐、睡卧太久,不要注视太久、凝听太久:不要强行食饮、过多喝酒沉醉;不要太忧愁、太哀怨和思念。总之,事要有个度,不要太过分。

13、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

——清·刘承干《嘉业堂丛书》

【译文】

所谓“养生之道,莫先于食”,以及“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都是在强调:吃对食物比仙丹灵药更有用。食物不只是供应身体能量,也同时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现代人有数不完的文明病,不论是生理上的病、心理上的病,归根究柢都与饮食问题有关。饮食确实是养生中最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饮食,可以使人身体强壮,益寿延年。而饮食不当,则是导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国古代养生家都十分重视饮食的适度,并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积累了极为丰富的饮食养生方法和经验。以下可供养生者借要

14、养生者,心欲求寐愈难。

——清·曹廷栋《老老恒言》

【译文】

古医书《千金要方》中有言“凡眠,先卧心后卧眼”。意思是说凡是睡眠,睡前当摒除一切的喜怒忧思和烦恼,精神尽量放松。做到恬淡宁静,内心安宁,静悄悄的躺着使大脑处于抑制状态,然后慢慢的合上双眼,自然就能酣然入睡。事实上不能睡心者,难以安寐,心欲求寐,则寐愈难。盖醒与寐交界关头,断非意想所及。”其意思就是越想尽快入睡,越睡不着,只有心情放松下来,消除一切思虑,即先睡心之后,才能真正的渐渐入睡。这种体验我相信大家都有过,所以说先睡心后睡眼,这是一个真正的能让自己放松并安然入睡的方法。

15、养生以不伤为本。

——《仙经》

【译文】

葛洪引述《仙经》之言:“养生以不伤为本”,并认为这是至理名言。那么,何为伤?葛洪指出:'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悲哀憔悴,伤也;喜乐过差,伤也;汲汲所欲,伤也;久谈言笑,伤也;寝失其时,伤也;挽弓引弩,伤也;沉醉呕吐,伤也;饱食即卧,伤也;跳走喘乏,伤也;欢笑哭泣,伤也;阴阳不交,伤也。”可见,葛洪所言之“伤”指的是人们对事物的强求,也指人们不按自然运行的规律、人体运作的规律去行走坐卧、去吃睡动停。葛洪认为,“伤”积聚的结果是人的早亡人要养生则必去其“伤”,其方法是:“唾不及远,行不疾步,耳不及听,目不久视,坐不至久,卧不及疲;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凡食过则结职聚,饮过则成痰癖。不欲甚劳甚逸,不欲起晚,不欲汗流,不欲多睡,不欲奔车走马,不欲极目远望,不欲多啖生冷,不欲饮酒当风,不欲数数沐浴,不欲广志远愿,不欲规造异巧;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不露卧星下,不眠中见肩。大寒、大热、大风、大零皆不欲冒之,五味入口,不欲偏多。”这些方法可谓包罗万象,举凡对人的衣食住行、心神情志、季节寒温等等都进行了合理的规定,其中心是要求人们做任何事都要有节制,不要太过。在葛洪看来,酸多会伤脾,苦多必伤肺,辛多定伤肝,咸多则伤心,甘多必伤肾,这是人们养生所要明白的至理。葛洪总结的长生之理是:“是以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利筋骨有偃仰之方,杜疾闲邪有吞吐之术,流行营卫有补泻之法,节宣劳逸有与夺之要,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然后先将服草木以救亏缺,后服金丹以定无穷。“

16、养生贵养气,养气贵养心,养心贵寡欲。

——明·王文禄《医先》

【译文】

养生贵在养气, 养气贵在养心, 养心贵在节制欲望, 节制欲望来保养元气, 这样就使形体强健, 精神不疲乏, 如果形体损伤则精神不存, 精神离开则形体枯槁。

17、心要常操,身要常劳。心愈操愈精明,身愈劳愈强健,但自不可过耳。

——明·吕坤《呻吟语》

【译文】

心要常常操持,身体要常常劳动。心越加以操持就越精明, 身体越劳动就越强健但是这一切自然都不能太过分了。

18、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元·罗天益《卫生宝鉴》

【译文】

当心情紊乱时,人体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会受到影响,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易患各种疾病。相反,当保持平静的心态时,身体可以更好地调节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降低患病风险。这表明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19、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

【译文】

当人体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时,必然是因为自身的正气(即抗病能力)已经虚弱,这些致病因素才会乘虚而入,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中医强调保养正气,增强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以减少发病的可能性。同时,正气充足时,即使遇到异常的气候变化或情绪波动,人体也能保持健康状态。

20、邪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

——西汉·刘安等《淮南子》

【译文】

邪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一置一废。故圣人损欲,而从事于性。―――《淮南子》西汉·刘安等 解析:邪气与正气相互损伤,欲望与本性相互为害,不可能两者同时并存,若是一个树立,那么个必然废弃。因此圣人减少欲望,按照本性来对待任何事物。

从养生来说,就是要扶正正气,祛除邪气,多一分正气,少一分邪气。中医治病的原则就是扶正祛邪。《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又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用现代语言来说,正气就是抗病力,邪气就是致病力。当抗病力大于致病力时,人不可能发病;只有抗病力小于致病力,才发病。所以,养生的主要是增加抗病力,减少致病力。

那么,正气与邪气分别来自哪里?正气来自本性,邪气来自欲望!人的本性是清净无染的,最容易遭受欲望的污染。人自出生,就携带有一生所需要的药物,就是抗病力,这种抗病力往往被潜藏起来,或者被后天不断地消耗。这种抗病力在《道德经》写道:“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针灸为什么能够治病,体育锻炼为什么健身?就是激发人体自身的抗病力。这种抗病力不是外来的,而是人体内本来就有的,也就是人的本性,或者说自性。

所谓欲与性相害,性比作明镜,那么欲就是镜上的尘埃。尘埃多起来,明镜就不明了。尘埃扫干净,明镜就回光返照。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具体说哪些是尘埃?佛家说是五欲六尘,五欲指财、色、名、食、睡等五种欲望,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等六种境界。道家说色、音、味,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因此,人少一点欲望,就多一分自性;少一分邪气,就多一分正气。懂得这个道理,才会真正养生。

21、小儿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

——清·吴瑭《温病条辨》

【译文】

一般来说,小儿冻饿之患少而饱暖之灾多。临床每见做父母的因缺乏科学育儿知识,对子女溺爱有余,唯恐小儿冻饿,穿得过暖,喂得过饱。 殊不知过暖则汗出,汗出则易感受风寒。长期穿着过暖,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必趋低下,更易感受外邪。过饱而超过了脾胃的受纳、运化能力,容易损伤脾胃,甚者食积留滞化热而成疳积之患。有些小儿又因长期过饱而发胖,对生长、发育不利。总之,小儿的穿着及饮食应随时调节,适可而止,食不宜过饱,衣不宜过暖。只有掌握科学的育儿养护知识,才能避免“饱暖之灾”。此处的冻饿与饱暖,只是相对而言,不可拘泥。俗云“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可为此条注脚。

22、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黄帝内经·素问

【译文】

夏天的三个月,是所谓“草蕃木秀”、繁衍秀美的季节。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果,长势旺盛,人们可以适当晚睡,早早起身,不要厌恶白天太长,让心中无存郁怒,使精神之英华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是适应夏天的气候,保护长养之气的方法。

夏三月,天气热,阳气足,人体得天地之气的资助而阳气旺盛,阳气运行于体表,防御外邪功能增强,温阳散寒的作用也随之增强,此时注意养护阳气,对寒邪所致的疾病,可以提高疗效。这也是的理论基础。所以,夏季不要贪凉饮冷,应与外界接触以聚阳气,顺应昼长夜短,阳气升发的养生之道。

23、天有寒有暑。夫喜怒哀乐之发,与清暖寒暑,其实一贯也。喜气为暖而当春,怒气为清而当秋,乐气为太阳而当夏,哀气为太阴而当冬。四气者,天与人所同有也,非人所能蓄也,故可节而不可止也。节之而顺,止之而乱。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译文】

上天有严寒有酷署。喜怒哀乐的出现,和清凉温暖严寒酷暑,他们的实质是相同的。喜气就是温暖便正值春季,怒气就是清凉便正值秋季,乐气如同太阳便正值夏季,哀气就是太阴,便正值冬季。喜怒哀乐四气,上天和人类共同都有,不是人类自己所能保留的,所 以可以节制却不可以制止。节制就可以顺利,制止就要发生祸乱。

24、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食惟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

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

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译文】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惜气、存精、养神、少思、寡欲、静心,是延年益寿的核心。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为人之“三宝”。莫急躁、少操劳,平心静气地涵养精、气、神,为健康长寿之根本。

食惟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膳食要规律,营养须平衡,食勿过量,饥饱适中,味勿厚重,清淡适宜,饮酒宜少,切莫贪杯。

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经常保持积极、乐观、开朗、豁达的心情,玩笑要开,戏言要说,心胸要大,不生气,不急躁,不忧愁,不抱怨。

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当身处逆境、无权无势、闲坐冷板凳的时候,不必计较别人的冷漠和世态炎凉,不要过问令人烦恼无谓的闲杂事项,乐得自在逍遥,乐得休闲养身、延年益寿。

25、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译文】

拥有好心态,才会拥有好人生。但好心态不是天生的,而是自己慢慢修炼出来的。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面对生活的不如意,要学会放下那些不如意。要想养护好心态,就得用好四宝:善忘、少怨、不比、寡思。美好一天从“事过心宁”开始!

26、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明·万全《养生四要》

【译文】

人们经常说,“民以食为天”,“药食同源”。几千年来,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饮食观和灿烂的饮食文化。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更是归纳出各类食材的养益功能以及饮食顺序,即以“五养”为主,“五助”、“五益”、“五充”为辅。“五谷”是植物的种子,物之精华也,是最基础食材,是推动人体健康的生命源泉,多食养生;“五果”是果实,辅助食材,可促进消化,但多食易生湿;“五畜”是肉食,增益食材,可补益精血,但多食滋腻伐胃;“五菜”是蔬菜,补充食材,可疏通气血,但多食清利。中医的饮食观强调食材的特性应与人体体质特点相合,才能达到补益精气的效果。

27、卧欲侧而曲膝,益气力。

——宋·蒲虔贯《宝生要录》

【译文】

佛门规定右侧卧,名之曰“吉祥睡”,也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人的心脏在左侧,如果左侧卧则可能压迫心脏。 曲膝侧睡,会增加气力。

28、我命在我,不在天。

——《抱朴子·内篇·黄白篇》

【译文】

人的生死存亡、寿命长短,不决定于天命,而在于自己。

29、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唐·张湛《养生要集》

【译文】

晚饭不要吃得过饱,对身体有好处。

30、天者阳之宗,地者阴之属。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

——东汉·华佗《中藏经》

【译文】天是阳气的祖宗。地是阴气的归属。阳是生长的本源。阴是死亡的根基。在天地之间,阴阳相互辅佐调和的,是人啊。人取得天地之阳气的就生,取得天地之阴气的就死。

31、天地万物之理,皆始于从容,而卒于急促。

——明·吕坤《呻吟语》

【译文】

天地万物生存的规律,都是由舒缓从容而发端,由急迫仓促而衰亡。急迫仓促,是生命衰亡的征兆;从容舒缓,则是活力朝气的象征。做事从容则圆满无悔,余味无穷;做人从容则心闲气定,益寿延年。

32、体欲常逸,食须常少。劳无至极,食无过饱。

——明·王蔡《修真秘要》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

——梁·陶宏景《养性延命录》

【译文】

要经常运动,要少吃。运动不能疲劳过度,不能吃太饱。《内经》的“不妄作劳",到孙思邈的“养性之道,常欲小劳”,都强调动静适度。

33、静则神藏,燥则消亡

——《黄帝内经》

【译文】

心情、心平气和,则精神收藏,精神抖擞。相反,心烦浮躁、情绪不安、焦虑紧张,则精气就会消耗,甚至耗竭消亡。

静,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神气清静而无杂念,可达到真气内存、心神平安的目的。静神养生的方法包括少私寡欲、调摄情志、顺应四时、常练静功等。不少古人正是因为善于静神养生,从而延年益寿。古人早晚静坐半小时,从而达到心神宁静,真气内存而长寿久安。

34、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虽常服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千金方》)

——梁·陶宏景《养性延命录》

【译文】

虽然经常服药,如果不懂养生之术,也是很难长寿的,

35、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译文】

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命的根本,所以圣人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顺应自然生长的需要,在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之气的需要,顺从了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发展。

36、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乱。

——战国·韩非《韩非子》

【译文】

用眼过度,则视力下降;用耳过度就会听力下降;用脑过度,就会思虑混乱。

37、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

——明·吕坤《呻吟语》

【译文】

做事从容的人会有多余的时间来品味事情的结果,而心态从容的人则会有多余的精力来享受生活的乐趣,即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的变化和挑战。这句话强调了从容心态的重要性,只有保持从容,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的挑战并享受生活的美好。

38、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

——梁·陶宏景《养性延命录》

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频而多,常欲令饱中饥,饥中饱耳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译文】

善于修身养性的人懂得在饿之前而吃东西,在渴之前而饮水。吃的次数多,摄入的食物量就少,不想吃的次数少,吃的次数少摄入的食物量就多。常想吃就会有饱腹感,饿极了就会吃很多。

39、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译文】

饮食能够排除邪气,安定脏腑,灵精神喜悦,明晰志向,滋养血气。

道教经典巨著《道藏》讲:“百病横行,多由饮食”,“饮食不节则人元之寿减矣”。唐朝药王孙思邈讲:“百病从口生,盖不虚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食为命基”是道家一贯养生思想。

40、食莫若无饱,思莫若勿致。节适之齐,彼将自至。

——春秋·管仲《管子》

【译文】

不要吃的太饱,也不要思虑过度。用尽,调节适当,自然的心态自会到来。食无饱,思勿致——长生之道也。

41、食不语,寝不言。

——春秋·孔丘《论语》

【译文】

嘴里嚼着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就按时睡觉,不要发出声音。

42、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

——明·郑宣《昨非庵日纂》

【译文】

用餐后要做三件事情,即饮茶、散步、揉腹,有益身体健康。

43、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

——西汉·刘安等《淮南子》

【译文】

圣人任用心性做事,普通人靠欲望办事。君子一举一动施行正气,小人动作起来充满邪气。

44、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

——明·王文禄《医先》

【译文】

睡前不过分思考,让内心回归于平静则不至于耗伤气血,扰乱阴阳,损伤脏腑,头发不会变白。静心坐一会儿,不管其他,只为放空自己,从一天的疲劳中解脱出来,大有裨益。

45、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

——明·高濂《尊生八笺》

【译文】

人的生命应以养生长寿为最重要的事,养生以祛病为最紧要之事。

46、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译文】

善于养生保健的人,能够防止疾病的发生,是古人说为治未病的智者。“上医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47、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活脏腑,调顺血脉,使一身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者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浊脏腑,精神虚矣,安能保全太和。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译文】

养内指的是增强脏腑活力,调顺血脉,使一身之气血旺盛,运行正常,这样就不会发生疾病。养外指的是放纵口腹之欲,极力享受各种饮食美味带来的快乐。虽然这样做表面看机体充腴,面色润泽,但酷烈之气已在体内侵害五脏六腑了,长此以往便会使人虚损。龚廷贤告诫养生者,养生的真谛在于调节脏腑气血。

48、善摄生者,先除欲念。

——明·陈继儒《食色绅言》

【译文】

善于摄养生息的人,首要的是驱除杂念。

49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

——宋·陈直《养老奉亲书》

【译文】

善于服药的人,不如善于保养。

50、若邪盛为害,则乘元气未动,与之背城而一决,勿使后世生悔,此神而明之之术也。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

【译文】

如果鼎盛的邪气形成了祸害,在元气未被伤害的时候,与它背水一战,不要使以后后悔,这就是养生根本之道术。

51、肝精不固,目眩无光;肺精不交,肌肉消瘦;肾精不固,神气减少;脾精不坚,齿浮发落。”“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

——明·高濂《尊生八笺》

说:“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竭,竭则真散。盖精能生气,气能生神,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

——张景岳《类经·摄生》

【译文】

历代医家都主张,养生之道首要是保精养气。过于放纵情欲,男人会遗精、早泄、阳痿、生殖无力,甚至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精神不振、久则成痨;女人则会肾虚精亏、冲任不固、气血逆乱、崩漏下血、白带绵绵而下,流产、早产或不孕,甚至经血亏枯、经闭,面黄消瘦而成劳损之症。不仅如此,纵欲还可导致机体内分泌紊乱,影响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所以,清心寡欲是养精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

5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

【译文】

太阳升起就起来劳动,太阳下山就休息。

53、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

——晋·葛洪《抱朴子》

【译文】

忍耐愤怒之情以不损害阴气,抑制喜悦之意以涵养阳气。历代养生学说都提倡人们制怒,制怒之关键在于忍耐、宽容。同时,喜悦、兴奋之情也不可不加节制,性情清静淡泊,才是养生之理想状态。

54、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

泰实则气不通,泰虚则气不足, 热胜则气寒, 泰劳则气不入, 泰佚则气宛至, 怒则气高, 喜则气散, 忧则气狂, 惧则气慑, 凡此十者, 气之害也,而皆生于不中和, 故君子怒则反中, 而自说以和; 喜则反中, 而收之以正;忧则反中, 而舒之以意; 惧则反中, 而实之以精。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译文】

所以仁人之所以长寿, 是因为他们外无贪欲而内心清净, 心境平定和顺而不失中正, 取天地间的美好东西来保养身体, 所以寿命长久而且身体健康。

太实就气不通, 太虚就气不足, 热得太过就会气寒, 太劳累就气不入, 太安逸就气沉郁, 怒则气高, 喜则气散, 忧则气狂, 惧则气收敛, 这十种是精气的大害, 又都产生于不中和的情况下, 所以君子发怒就要返回到中和之境来使自己欢悦和畅; 大喜就要返回到中和之境来收敛喜气, 使之平正; 忧虑就要返回到中和之境来用思想使之舒缓; 惧怕就要返回到中和之境, 用精神来充实。

55、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译文】

景岳认为“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景岳全书·传忠录·中兴论》,下称《中兴论》)。中年是人体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四十以上,即顿觉气力一时衰退;衰退既至,众病蜂起,久而不治,遂至不救。”景岳以国运中兴作比喻,认为“国运皆有中兴,人道岂无再振?”(《中兴论》)中年求复,可使“老者复壮,壮者益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倡不能在衰老之后再重保养。中年求复之理易明,如何“复”是关键。景岳自谓“敢云心得,历验已多,是固然矣”(《中兴论》)。其心得在振元气。“求复之道,其道何居?盖在天在人,总在元气,但使元气无伤,何虑衰败”(《中兴论》)。元气即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但元气是无形的,是通过人的形体反映出来的,如面色红润、精神光泽、形体结实、行动灵活等体征,即是元气充足的征象。而形体又是以精血为基础的。 “故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此实医家之大门路也。使能知此,则变化可以无方,神明自有莫测” (《景岳全书·传忠录·治形论》)。景岳认为补精血的最好办法是药饵。“然用此之法,无逾药饵” (同上)。在他的《新方八阵》中,有大补元煎、左归饮、三阴煎、两仪膏等著名方剂,常用药物有熟地、萸肉、菟丝子、杞子、人参、当归等。这些方剂为历代医家所喜用,并延至今日。景岳因擅用熟地,故有“张熟地”之美誉。

56、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

——清·程杏轩《医述》

【译文】

人生就像天地一般,温暖和煦则生命旺盛如春天,惨淡阴郁则生命衰竭如秋天。

57、人勤于体者,神不外驰,可以集神;人勤于智,精不外移,可以摄精。

——清·梁章钜《退庵随笔》

语出《关尹子·四符》:“人勤于礼者,神不外驰,可以集神;人勤于智者,精不外移,可以摄精。仁则阳而明,可以轻魂;义则阴而冥可以御魄。”

【译文】

【浅释】人经常做些体力劳动,精神就不外泄,可以集中起来;人经常进行脑力劳动留。这句话说明,人只有经常进行体力和脑力方面的劳动,才能保持高昂的精神面貌。精神就不外移,可以保留下来。

58、纵欲戕生古今同慨。

——清 梁章钜《退庵随笔》

【译文】

纵欲伤害养生,古今都是一样的。

59、人能执天道生杀之理,法四时运用而行,自然疾病不生,长年可保。

——宋·陈直《养老奉亲书》

春温以生之,夏热以长之, 秋凉以收之, 冬寒以藏之, 若气反于时则皆为疾疠, 此天之常道也。顺之则生, 逆之则病。《经》 :“观天之道, 执天之行, 尽矣,”人能执天道生杀之理, 法四时运用而行, 自然疾病不生, 长年可保。

——元·邹铉《寿亲养老新书· 四时养老总序》

【译文】

春天温暖, 在此时萌芽; 夏天炎热, 在此时生长; 秋天凉爽, 在此时收敛; 冬天寒冷, 在此时封闭。如果体气违反四季规律就会产生疾病,这是自然界的常规, 顺以四时变化的就长生, 违逆四时变化的就多病。《内经》上说:“观察自然的规律, 按照自然规律行动, 这是至高境界了。”人如能按自然规律中生长灭亡的道理, 效法四季运行的规律而生活, 自然不会产生疾病, 而能够保持长寿。

60、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

——清·曹廷栋《老老恒言》

【译文】

人体依靠气来维持生命,所以平时一定要善于保养。养生最忌讳的就是发怒。

61、安乐之道, 惟善保养者得之。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太乙真人曰:“一者少言语养内气, 二者戒色欲养精气, 三者薄滋味养血气, 四者咽精液养脏气, 五者莫嗔怒养肝气, 六者美饮食养胃气, 七者少思虑养心气。”人由气生, 气由神住, 养气全神, 可得真道。

——元·邹铉《寿亲养老新书·保养》

【译文】

安乐的方法, 只有善于保养的人才能做到。孟子说:“我善于保养我的浩然之气。”太乙真人说:“一要少言保养五脏之气, 二要戒色欲保养肾精之气, 三要口淡保养血气, 四要咽唾液保养脏气, 五要不发怒保养肝气, 六要吃得好保养胃气, 七要少思虑保养心气。”人由气产生, 气因精神而存在,保养精气成全精神, 可以得到真正的道了。

62、人但知过怒过哀足以害性,而不知过喜过乐亦足以伤生。

——清·梁章钜《退庵随笔》

【译文】

《淮南子·原道训》曰:“大怒破阴,大喜坠阳。”阴阳变化则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乱,这时邪气就会趁机袭来。故《论衡》教人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心理健康者,才能协调、平衡、处理好乐中有忧的辩证关系。

63、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

——清·朱锡绶《幽梦续影》

【译文】

这是古人论及的高级养生术,即是借助各种方式来全方位修身养性,调理身体:美妙动人的琴声,让人听了心旷神怡,有助于养心;娇嫩鲜艳的花朵让人欣赏,可以驱除烦躁情绪,利于养肝;扑鼻而来的香气让人味觉顿开,可以养脾;针灸按摩可以养肾;山林间的泉水瀑布,净化空气,可以养肺;持刀舞剑常锻炼,可以使人形成勇敢果断的品性,可以养胆。

64、全按养生之法有四:曰寡欲, 曰慎动, 曰法时, 曰却疾, 夫寡欲者, 谓坚忍其性也; 慎动者, 谓保定其气也; 法时者, 谓和于阴阳也; 却疾者, 谓慎于医药也, 坚忍其性, 则不坏其根矣; 保定其气, 则不&#;其枝关; 和于阴阳, 则不犯其邪矣; 慎于医药, 则不遇其毒矣。养生之要, 何以加于此哉!

—— 明· 万全《养生四要· 寡欲》

【译文】

我认为养生的方法有四个: 寡欲, 慎动, 法时, 却疾。寡欲, 是说坚定忍耐其性情; 慎动, 是说保养安定精气; 法时, 是说阴阳和顺; 却疾, 是说对医药谨慎小心。坚定忍耐性情, 就能不损坏身体根本; 保养护定真气, 就不会使身体四肢劳乏; 阴阳和顺, 就不会触犯邪气; 小心医药, 就不会遭遇病毒灾害了。养生的要义, 在此四者之外还有什么呢!

65、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

——明·胡文焕《类修要诀》

【译文】

不要空腹喝茶,也不要经常吃夜宵。

66、每日频行,必身轻目明,筋节血脉调畅,饮食易消,无所壅滞。

——宋·蒲虔贯《养生要录》

【译文】

每日加强锻炼,必然会身体轻快,头清目明,筋骨和血脉调达通畅,饮食易于消化,没有壅滞的情况。

67、少年之情欲收敛不欲豪畅可以谨德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

——明·胡文焕《类修要诀》

【译文】

年轻人的性情,应该收敛而不应该豪放纵畅,这样就可以恪守道德,老年人的性情,应该豪放纵畅而不应该郁闷内向,这样就有利于长寿。

68、老人血气多滞,拜则肢体屈伸,气血流畅,可终身无手足之疾。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译文】

磕头这法子可使身体屈伸,气血流畅,你看我七十多岁了,就是因为每天早上起来拜几十下,手脚才一辈子没得过病。

69、老年肝血渐衰,未免性生急躁,旁人不及应,每至急躁益甚,究无济于事也。当以一耐字处之,百凡自然就理。,血气既不妄动,神色亦觉和平,可养身兼养性。

——清·曹慈生《养生随笔》

【译文】

老年人肝血已经逐渐衰弱,因而未免性情急躁。如果旁边的人不能及时对他们的要求做出相应的反应,他们就会更加急躁。但急躁是无济于事的,应该以一“耐”字来对待,学会忍耐,处理任何事情应懂得顺其自然,这样气血就不会妄动,神色也就平和,从而既养身又养心。

70、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

——唐·张湛《养生要集》

《抱朴子》认为:“牢齿之法晨起叩齿三百下为良。”

【译文】

保养牙齿,早晚各叩齿300.

71、劳极则精罢,思极则精离,饮食少则精减,房欲频则精耗。

——明·王文禄《医先》

【译文】

劳累过度则精力劳累,思虑过多则精力脱离,饮食少则精力减少,房欲多则精力耗尽。

72、君若欲寿,则顺察天地之道。

——马王堆汉墓帛医书

【译文】

你要养生延寿,须掌握自然规律。

73、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

——明·袁坤仪《摄生三要》

若能摄生者,当先除六害,然后可以延驻。何名六害?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屏虚妄,六曰除沮妒。六者若存,则养生之道徒设耳。——《抱朴子养生论》

【译文】

保养人体的精气有以下几个方面:医药清心寡欲,纵欲过度则肾精下泄;二要劳逸结合,劳倦过度则阴精内消;三要遇事不怒,怒火中烧则精血暗灼;四要戒酒,狂饮无制,伤及肝脾则精气耗散;五要饮食有节,多食油腻之物会损伤脾胃,精血不能化生。

如果要养生,当先除去六害,然后才能延缓衰老。什么叫六害?一是淡薄名利,二是禁绝歌舞女色,三是看轻货物钱财,四是节制饮食口味,五是除却痴心妄想,六是戒除败坏、妒忌他人。这六点如果存在,那么养生之道只是虚设而已。

74、酒色之类,使人志气昏酣荒耗,伤生败德。

——明·陈继儒《食色绅言》

【译文】

酒色之类,会让人志气昏沉荒芜虚耗,伤害身体,败坏德行。

75、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

——明·汪绮石《理虚元鉴》

【译文】

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的标志。精亏、气虚、神怯是疾病与衰老的先兆。唐代医家孙思邈曾指出 “精、气、神不可损也,损之则伤生”。因此,保养好精、气、神是我们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古人云 “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寡思以养神”。这“三寡”则是养“三宝”的根本。

寡欲以养精

“欲多则损精”。纵欲损及五脏之精,“肝精不固,目眩无光 肺精不交,肌肉消瘦 肾精不固,神气减少 脾精不坚,齿浮发落。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历代医家都主张,养生之道要以保养精气为首务。《类经·摄生》指出 “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竭,竭则真散。盖精能生气,气能生神,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若纵欲,男则遗精、早泄、阳萎、生殖无力,甚至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精神不振、久则成痨。女则肾虚精亏、冲任不固、气血逆乱、崩漏下血、白带绵绵而下,不孕或流产、早产,甚至经血亏枯、经闭,面黄消瘦而成劳损之症。不仅如此,纵欲还可导致机体内分泌紊乱,影响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古人把房事过度称作“伐性之斧”,可造成年少早亡或未老先衰。因此,清心寡欲是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

寡言以养气

少说话以养气。“气聚则生,气散则亡”,“气”在身体脉络中循环往复,激发身体潜能,促进身体力量再生,所以说“气”是身体的活力和动力。一个人若是经常喋喋不休地大声叫喊,就必然要消耗肺气,影响呼吸器官的正常功能,致使体内元气不足,外邪乘虚而入而百病丛生。有些人追求刺激,群聚一起搞恶作剧以取乐,狂呼乱叫,嬉笑不已,这样只会损精耗气,使人精神飞驰,血气流荡,变生他疾。

寡思以养神

寡思,即是让人不要胡思乱想。“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至也?”中医里的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思虑过度则使人气机郁结不行,引起种种疾病。《内经》有“思伤脾”、“思则气结”、“多思则神殆”之论述,常见心情不快、头目眩晕、不思饮食、脘腹胀闷,甚则出现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心悸气短等症。女子因思虑过度,损伤心脾而致月经不调,甚至经闭等病证。久之则百病丛生,诸如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病、冠心病,甚至癌症等便接踵而至。“凡人不能无思”,但要有个限度,不要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苦想冥思,更不要为身外之物煞费心思。这样才可以把思想负担尽量减轻,有利于达到“全神息虑”,以防“神虑精散”。

76、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

——明·胡文焕《续附·养生要诀》

【译文】

戒暴怒能养人的性情,少进行思考焦虑益于养神,少言语聒噪有利于养气,杜绝各种私欲能养心。

77、节饮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

——明·胡文焕《续附·养生要诀》

【译文】

节饮自然脾健:意味着适量饮水和饮酒,可以减轻脾胃的负担,从而保持脾的健康。脾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度饮酒或饮水会增加脾胃的工作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进而影响整体的健康状况。

少餐必定神安:建议定时定量地进食,避免暴饮暴食。这样做可以避免因饮食过量而导致的血液集中到消化系统,从而减少大脑供血不足的情况,保持精神状态稳定和神气的安宁。

饮食要有节制,不能暴饮暴食,吃得少些,能减少脾胃的负担,脾自然就健康了;人吃得太多,会使心神昏沉,大脑反应迟钝,用现代医学说的话,就是血液集中到肠胃里面参与消化,大脑供血不足,就会有昏昏欲睡的感觉。

78、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

——明·高濂《尊生八笺》

【译文】

欲望多了会得病,贪念多了会惹祸。

清心寡欲利于养生,淡泊名利有益于避祸。

79、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人之形体,其亦由是。

——宋·官修《圣济总录》

【译文】

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人要经常运动,才能保持身材。

80、寒暖适体,勿侈华艳,可以延年。

——梁·陶宏景《养性延命录》

【译文】

寒温适体是指生活质朴,物欲从简,根据需要安排生活。人要根据天地的变化而变化,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遵守时节,凉了添衣,冷了保暖,热了乘凉,顺物自然。身体要适应天气,生活要根据需要,切勿倒置;勿侈华艳指的是生活适度就行,不要过于奢侈,更不要相互攀比,评奢斗富。一年四季,就是一个人的生活过程,寒暑冷热就是人的生活变化,人的一生也就是围绕这个过程而已。所以奢华只是表相,简朴才是本真。道曰:大道从简,繁在人心。从意识上说,很多事情本来很简单,是我们自己想复杂了,只要我们的心简单,世界也就简单了。同样,从现实生活上说,如果我们单纯追求物质生活,讲究奢华,锦衣玉食,那么就必然造成:神不抵邪气,体不御风寒。是故:物可欲而行路远,道无形则长相随。《寒温适体,勿侈华艳》,看似生活,而内存大道;看似简单,而内含哲理。物欲横流,只是表相,返朴归真,才是根本。庄子曰:鼹鼠饮于河,不过满腹,鷎鹩栖于林,不过一枝。想通了,就健康了。

81、谷肉果菜,食养尽心,无使过之,伤其正之。

——《素问·五常政大论》

【译文】

病邪被祛除体外后,应以五谷、五果、五菜根据五脏,阴阳情况而食之,以尽除其病,但不要令五味太过或太偏,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82、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春秋·李耳《老子》

【译文】

甘其食意思:只要饭可以吃饱吃的好,就不要可取去追求美味珍馐。吃的健康就是好。美其服意思:只要穿的暖和舒服,就不要刻意追求名牌或者奢侈品。安其居意思:只要住所能够遮风挡雨,就不刻意追求大房子或是铺张浪费。乐其俗意思:按照自己的习俗过节日。

83、腹为五脏之总,故腹本喜暖。

——清·曹廷栋《老老恒言》

【译文】

人体的腹部被认为是五脏六腑的中心,是阴阳气血的交汇点,因此腹部对温暖有着特殊的需求。腹部受凉可能会影响五脏六腑的功能,导致抵抗力下降、感冒、腹泻、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所以,保护腹部不受寒邪侵袭是非常重要的。在夏天,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可能会贪凉,但中医建议“冬暖脊背夏暖肚”,以保护腹部的阳气和气血。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下元虚弱,腹部保暖尤为重要。可以通过饮用姜茶等温通之品来帮助生发阳气、驱除体内虚寒。同时,揉腹也是一种保健方法,可以促进腹部血液循环,加强胃肠蠕动,预防便秘。

84、汤泡饭,嚼不烂

寒从脚起,病从口入

——谚语

【译文】

用汤泡着饭,米饭被泡软,汤泡饭不细嚼,就直接进到胃部,食物本身没有被充分软化,很可能会增加胃肠负担,食物中的养分也不容易被彻底消化吸收。

人的脚部在肢体末端,阳气不容易到达,因此最容易受到寒邪侵袭,特别是严冬季节,双脚会倍感寒冷。所以冬天要注意足部保暖,用热水泡脚,按摩足部等,增强身体抵抗力。“病从口入”,是指饮食不洁或不节(过饥或过饱),最容易损伤脾胃,导致疾病。所以要注意饮食卫生,饮食调和、适宜,防止病菌侵入。

85、夫人夜卧,欲自以手摩四肢胸腹十数遍,名曰干沐浴。

——宋·蒲虔贯《宝生要录》

夜欲卧时,常以两手揩摩身体,名曰干浴,辟风邪。

——明·胡文焕《养生导引秘籍》

【译文】

晚上睡觉的时候,用手按摩腹部,叫做干沐浴,可以避风邪。

86、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

——西汉·刘安等《淮南子》

【译文】

87、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黄帝内经》

【译文】

早晨人体的正气开始生发,病气逐渐衰退,所以病情会减轻,夜间人体的正气潜藏于内脏,邪气独居于身,所以病情最为严重。

88、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如上古之人, 饥则求食, 饱则弃余可也。苟不知节, 必餍足而后止, 则气味之偏, 害其中和之气, 传化之迟, 斯成苑莝之积矣。为澼为满为痛, 纵一时之欲, 贻终身害。

——明·万全《养生四要》

【译文】

凡有喜好的食物, 不可以放纵口欲, 应当想到病从口入, 惕然警醒, 做到象上古的人饿了就吃, 饱了就剩下多余的, 这样就可以了, 如果不知道节制,一定要饱足之后才罢休,那么食物偏多就会损害体内中和的精气,这样消化迟缓,就造成了郁结的疾病。气血积滞,腹内胀满疼痛,都是由于放纵一时的享受而成为终身的祸患的。

89、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译文】

孙思邈认为,修心之法,贵在静怡中和,切忌过度和猛烈。有深爱的事物,切忌过分投入,同样,心有很厌恶的事物,也不要厌恶久恨,这样都是有损心性和心神的。

90、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

——清·曹廷栋《老老恒言》

【译文】

凡是食物都不能去除咸味,但是要少加使之味淡,淡了则食物的原汁原味都能体会得到。盐是人体所必须的物质,但是人体每天所摄入的盐量决不可过高,否则容易导致疾病发生。历代养生实践证明,饮食以清淡为宜。

91、凡食热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

——宋·蒲虔贯《养生要录》

【译文】

凡是进食,温食胜过冷餐,每顿少吃胜过多吃,熟食胜过生吃,味淡胜过味咸。饮食不仅要少食,还要讲究清淡,以及少吃生冷食物。

92、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

——唐·张湛《养生要集》

【译文】

长在人头顶上的毛发,是血液难送达的末稍

若经常保持正确梳理,不会很快枯白而美好。

发宜常梳 面宜常擦

梳理头发,虽系寻常之事,但其中却深蕴养生之道。《黄帝内经》中有“一日三篦,发须稠密”之说。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养生“五宜”也有“发宜常梳”的经验之谈。宋代《清异录》中说:“有二事乃养生大要,梳头、洗脚是也”。明代《摄生要录》亦说:“发多梳,去风明目,不死之道也。” 头发的生长与人的五脏六腑关系密切。中医认为,发乃血之余,脑之华。又曰: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肾者,其华在发。头为诸阳之会,其发覆之,常梳理头发,可促进诸阳升发,百脉调顺,气血不衰,精神充沛,同时,亦可对头部穴位起到按摩、刺激等作用,可收到开窍宁神、清心醒目,爽目健脑,疏通经气等功效。

面宜常擦

面部又称颜面,指包括额部在内的脸面部。面为心之气血及心神活动外华之处,十二经脉及三百六十五络之气血皆上于面部而走空窍。古人认为浴面能祛邪气,使面部皱斑不生,红润而有光彩。现代医学认为,面部的毛细血管丰富,常擦可促进面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代谢,防止真皮乳头层萎缩,促进弹性纤维的活力,从而达到滋润皮肤,增加颜面的光泽和增强面部皮肤肌肉的弹性、除皱消斑和延缓面容衰老的作用,并有提神明目和预防感冒、眼疾、耳疾等功效。另外医家认为在栉发及浴面时要做到手到,心到,意到,全身心到位,并且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半途而废,这样才会感到神清气爽,一身轻松,达到养颜驻容、延年益寿的目的。

93、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

——明·陈继儒《养生肤语》

【译文】

酒喝多了的时候,心智就会迷乱,心浮气躁,容易酒后做出,出格后悔的事情。而茶恰恰能让我们理智清醒,情绪稳定,心态平和,适当的喝茶能提神醒脑,头脑清醒。

94、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

——唐·张湛《养生要集》

【译文】

多思则神殆:思考过多会消耗过多的心神,导致精神疲惫。

多念则志散:念头过多会使心志发散,难以集中。

多欲则损智:欲望过多会干扰清晰的思考,从而损害智慧。

多事则形疲:事务繁多会让人感到身体疲劳。

95、读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译文】

阅读诗歌文章,能愉悦人的心情,大自然能陶冶人的性情,并且可以延年益寿。

96、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斗一斗,瘦一瘦;让一让,胖一胖。

——明·胡文焕《类修要诀》

【译文】

欢乐会使人年轻,烦恼会使人衰老,斗气会让人消瘦,谦让会让人体胖。

97、冬三月,天地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以待日光。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译文】

冬季三个月的气候特点以及人们应该如何适应这种气候。冬季是生机潜伏、万物垫藏的季节,气候寒冷,水结冰,地冻裂。为了顺应冬季闭藏的规律,人们应该避免扰动阳气,早些睡觉晚些起床,最好等到日出后再起床。此外,冬季应该注意保护身体,避免受寒邪侵袭,不要过度出汗或消耗体力,以保持身体温暖和能量。

98、冬不宜极温,夏不宜穷凉。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译文】

提倡养生要按照四季春温、夏热、秋燥、冬寒的特点,顺应四时阴阳消长。春夏之时保护人体阳气,秋冬之时保护人体阴气。

《灵枢·本神篇》提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人体的生命活动受自然界一年四季的影响,与环境变化息息相关,亦即天人相应,故人的饮食、生活起居一定要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才能健康长寿。

99、胃乃六腑之本,脾为五脏之源。胃气弱则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戒饮食,乃却病之良方。

——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

【译文】

任何一个人都要靠着后天的调养,人的后天之本是脾胃。胃为六腑之大主,脾土居中以溉四旁。脾胃虚弱,病邪易侵;脾胃强健,百疾不起。李杲亦言:“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而人之有生,必资饮食,饮食入口,全赖脾磨胃运,而人之饮食偏颇在所难免,故脾胃疾病尤为多见。对于医家来讲,调理脾胃是医中至高无上的法门。而对于普通人及患者,饮食有节制,时刻注意顾护自身脾胃,就是防病治病的最佳方法。

100、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素问·移精变气》

【译文】

由于“目”为五脏六腑之精气所注,共目系通于脑,为肝之窍,心之使,“神藏于心, 外候在目”,所以察眼神的变化是望神的重要内容之一。神的存在标志着人体的昌盛,而神的消失则说明人体的死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