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常见危急值一览表及处理方案(建议收藏)

 思思120 2024-04-24 发布于广西
危急值管理制度是指对提示患者处于生命危急状态的检查、检验结果建立复核、报告、记录等管理机制,以保障患者安全的制度。

常见实验室危急值见表1。

表1 常见实验室危急值一览表
图片

注:各实验室需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危急值

临床值班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接到危急值预警信息,那么常见的危急值有哪些呢?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1. 血小板

血小板低于30x109/L。血小板计数低于此值,可致自发性出血。若出血时间等于或长于15 min,和(或)已有出血,则应立即给予增加血小板的治疗,同时要查明导致血小板降低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高于1000x109/L常出现血栓,若此种血小板增多属于非一过性的,则应给予抗血小板药治疗,并针对导致血小板增高的原发病进行治疗。

2. PT延长

常见原因:(1)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V、因子Ⅶ、因子X及纤维蛋白原缺乏。(2)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严重肝病等。(3)使用肝素,血循环中存在凝血酶原、因子V、因子Ⅶ、因子X及纤维蛋白原的抗体,可以造成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3. APTT时间延长

天性因子Ⅷ、IX、XI缺乏,如血友病甲、血友病乙、XI因子缺乏症;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肝病、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血症、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使用阿司匹林、肝素等药物;继发性、原发性纤溶亢进、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抗因子Ⅷ抗体、狼疮抗凝物质等。

PT及APTT延长处理:根据病因行对症处理,积极处理原发病,必要时可输相应的凝血因子、冰冻血浆、血小板等。

4. 血糖

(1)血糖小于2.2 mmol/L

①早期低血糖仅有出汗、心慌、乏力、饥饿等症状,神志清醒时,可给患者饮用糖水,或进食含糖较多的饼干或点心。

②如患者神志已发生改变,应该用50%葡萄糖40~60 ml静脉注射,更严重时,可用10%萄萄糖持续静脉滴注。

③胰高血糖素的应用有条件可用胰高血糖素1 mg肌内注射,但胰高血糖素价格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用拜糖平治疗的患者如发生低血糖则需用葡萄糖口服或静脉应用治疗。

(2)血糖大于22.2 mmol/L(补液:先盐后糖、先快后慢)

①总量:按体重(kg)的10%估算,成人一般4~6 L。

②补液及胰岛素——两条静脉通道

补液:前4 h,输入总失水量的1/3~1/2;前12 h,输入总量的2/3;其余部分于24~28 h内补足。

胰岛素:生理盐水500 ml 胰岛素20 U以4~6 U/h即30~50滴/min的速度静滴。

每小时复查血糖、尿酮体等,若血糖下降速度<1.2 mmol/h,胰岛素用量加倍;若血糖下降速度>6.1 mmol/h,胰岛素用量则减少1/3。

血糖降至13.9 mmol/L时,改输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胰岛素12 U以4~6 U/h即50~80滴/min的速度静滴(以1 ml水=20滴计算)。

血糖降至11.2 mmol/L时,输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胰岛素8 U以上述速度静滴。

降至8.4 mmol/L左右时,输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胰岛素6 U以上述速度静滴。

5. 血钾

(1)血钾小于2.5mmol/L

①对造成低钾血症的病因积极处理。

②采取分次补钾,边治疗边观察的方法。如患者有休克,应先输给晶体液及胶体液,尽快恢复其血容量,待尿量恢复至40 ml/h时再静脉补钾。

(2)血钾高于6.2 mmol/L

高钾血症有导致患者心搏骤停的危险,因此已经诊断应予以积极治疗。首先停用一切含钾的药物或溶液。为降低血钾浓度,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使钾离子转入细胞内:

输入碳酸氢钠溶液:先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溶液60~100 ml,再静脉滴注碳酸氢钠溶液100~200 ml。

输入葡萄糖溶液及胰岛素:用25%葡萄糖溶液100~200 ml,每5 g糖加入正规胰岛素1 U,静脉滴注。

对于肾功能不全、不能输液过多者,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0 ml、11.2%乳酸钠溶液50 ml、25%葡萄糖溶液400 ml,加入胰岛素20 U,24 h缓慢静脉滴入。

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可口服,每次15 g,每日4次。

透析疗法:有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两种。用于上述治疗仍无法降低血钾浓度时。

6. 血钙

血钙小于1.5 mmol/L:首先应纠正导致低钙血症的原发疾病;为了缓解症状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20 ml或5%氯化钙10 ml静脉注射,必要时可8~12 h后再重复注射。

血钙大于3.5 mmol/L:首先要处理导致高钙血症的原发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转移癌等,对于维生素D摄入过多导致的高钙血症应立即停药。处理高钙血症的措施如下:

(1)容量扩张:注射生理盐水1000~2000 ml,可使尿钙排出增加,暂时使血钙下降;但有心血管疾病者应注意容量负荷过多。

(2)袢利尿剂:应用呋塞米20~40 mg,每2~3 h注射1次,可快速阻断钠重吸收而导致排钙增加;但应及时补充水分,否则可继发血容量不足,反而诱使钙在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3)糖皮质激素:可用泼尼松10~30 mg/d口服,对肉芽肿性疾病、骨髓瘤等引起者特别有效。

(4)细胞毒药物,如光辉霉素:该药能抑制骨细胞mRNA合成,从而阻断骨骼重吸收。将25 mg/kg置于5%葡萄糖水500 ml中,静脉注射3 h,注射后12 h内血钙可以下降,以后每3~7 d重复。注射中应注意肝脏与造血系统的毒性反应。

(5)降钙素(鱼降钙素或鱼降钙素):一般采用4 U/kg或50 U皮下或肌内注射,每12小时1次,对肿瘤性病变引起者效果好,注射前应作皮试。

(6)血液透析:使用低钙透析液进行透析,血钙水平在透后2~3 h可以降低,但随后可能会逐渐恢复到透析前水平,本法对于肾功能不全者尤为适用。

(7)钙敏感受体激动剂(西那卡塞):适用于各种高钙血症,原发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不仅可以降低甲状旁腺激素,还可增加尿钙排泄,降低血钙水平

(8)甲状旁腺切除术:适用于难控的原发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7. 血钠

(1)血钠小于110 mmol/L:重度低钠出现休克者应先补足血容量,以改善微循环和组织器官的灌注,晶体液(复方乳酸氯化钠溶液、等渗盐水)和胶体溶液(羟乙基淀粉、右旋糖酐和血浆)都应该用。晶体液的用量要比胶体液用量大2~3倍。然后可静脉滴注高渗盐水(一般为5%氯化钠溶液)200~300 ml,尽快纠正血钠过低。但输注高渗盐水时应严格控制滴速,每小时不应超过100~150 ml。

(2)血钠大于160 mmol/L:首先针对导致高钠血症的病因治疗很重要。对于无法口服的患者,可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或低渗的0.45%氯化钠溶液,补充已丧失的液体所需补液量可先根据临床表现估计丧失水量占体重的百分比。然后按每丧失体重的1%补液400~500 ml计算。计算所得的补液量一般分在2 d内补给。治疗1 d后应检测全身情况及血钠浓度,必要时可酌情调整次日的补给量。

8. 细菌培养阳性

应根据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来源 | 院前急救联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