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州诗话(三篇)

 杏坛归客 2024-04-25 发布于山东

深入浅出才是写诗的正确方式

曾继全

第一,要有感觉,记录触动
诗是外界环境给你的心灵的触动,如果你没有触动,就不会产生诗意。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感觉到他,并且记录下来。李贺有一个诗囊,我也有一个备忘录,记录着一些诗材,这里包括触动,灵感,好的句子。只有你把他记录下来,你才能花时间去观察和研究他。诗是用情感打动人心的,如果您的诗出发点不是情感,您就已经走错路了,更别说成功啦!
第二,学会观察和思考
我们小的时候就是一个“十万个为什么”,这里也稀奇,那里也想知道。当我们慢慢的接触社会后,有许多东西见怪不怪了,习以为常了。写诗就需要我们再次对常见的事儿问个为什么,学会观察和思考。例如:为什么公路上闯红灯的都是一些没有牌照的,拉土或者石子的大货车?通过你仔细观察和了解,你才知道这是以权谋私。
再如你要写“咏蝉”,你连蝉都没有见过,他的生活史都不知道,怎么写出一首好诗呢?梅妻鹤子的林逋,才能写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句。
第三,要学会表达
上面说的是“深入”下面我们要学习“浅出”了,你对一件事物的研究很深很透彻以后,就需要表达了。如果说你的认识是四五百字,你不可能都写出,因为一首绝句最多就是28个字,所以你要表达最精彩的,你特有的观点,情感必须是大众化的。
关于如何使自己的观点、情感诗意化,有许多的办法,多数都需要含蓄,懂得一些技巧。这些技巧哪里去学?就是要会赏诗。
如果你心中有想要表达的欲望了,就是不会说,那就看看古人是怎么说的。会赏诗,是在学习诗词技巧。明白古人的技巧了,在自己的诗中运用,叫仿写,这就是“香菱学诗”的道理。只有你掌握了表达技巧后,你的诗才有了诗意。
学诗其实就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你只有学会前人的方法才能变成自己的去应用,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高大。
诗中情感是在个性中找共性的过程,你可以写你自己的感受,但是必须符合主流社会的情感价值取向。
写诗是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想的要多、深入,表达的要浅显易懂、但内涵深刻。这里需要你把最精彩的、特有的、适合表达的、适合你的表达能力的意思表达出来即可。

2


曲 径
——浅谈诗歌中的“含蓄”
李 静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每每看到'曲径'二字,眼前浮现的便是弯弯曲曲的小道,疏密掩映的芳草,斑斑驳驳的树影,隐隐约约的禅房……几分清幽,几分神秘,让人遐想无边﹣﹣小道尽头究竟还有什么?然后不由欲穷其道,一探究竟。然而,如果我们看到的是平阔通直的大道,一眼便望到尽头,还会有这种感觉吗?当然不会了!

这便是'曲径'的魅力所在!

'揉直使曲,叠单使复。山爱武夷,为游不足。扰扰圜圜,纷纷人行。一览而竟,倦心齐生。幽径蚕丛,是谁开创?千秋过者,犹祀其像。'这是清代学者袁枚《续诗品》中关于'曲径'的阐释。这里所说的'曲径',并非指弯曲的小道,而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种创作方法!

袁枚说:'余爱司空表圣《诗品》,而惜其祗标妙境,未写苦心;为若干首续之。'因此,袁枚《续诗品》中详细地阐述了写诗的几大重要手法,其中有一种叫'取径'。取什么径呢?取的是'曲径',含蓄而不是直白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表达出来,即'揉直使曲,叠单使复'。因此后代许多学者便直呼'取径'为'曲径'。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非常讲究这种'曲径'的。明末清初的吴乔在其《围炉夜话》里就说过:'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意思就是说,写诗要含蓄精深,无论是写景、状物、叙事、抒情,都要留有余地,如果把什么东西都写完了,读者还会有回味的余地吗?同是明末清初的吴景旭在他的《历代诗话》里面也特别强调:'凡诗贵含蓄而恶浅露,浅露则陋,含蓄则令人再三吟咀而有余味'。吴乔与吴景旭所说的这种寓意精深,含蓄有力的创作手法,其实就是'曲径'!而这种'曲径'手法尤其表现在唐人的诗句中。譬如: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是晚唐诗人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其艺术魅力就在于'曲径'手法的应用使全诗含蓄而精深。诗人并未明白道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贵妃的恃宠而骄,只是用了'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见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再比如: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盛唐大诗人李白这首流传千百年的送别诗,其魅力就在于送别友人分明依依不舍却未着一字不舍,而是借用'孤帆远影'与'长江天际流'来间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情,读来含蓄婉转,让人回味无穷。诗歌中的'曲径',从此诗中也可见一斑了。

下面这首唐诗,我相信是'曲径'应用之最典型的表现。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是中唐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籍水部》。表面上看此诗是新婚妻子次日拜见公婆前试问新郎自己的妆扮是否合适,但实际上是朱庆馀临到要考试了,还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写下此诗,含蓄委曲地暗问时任水部郎中的张籍,自己的作品是否投合主考官的心意。而张籍的一首回诗,也同样将这一'曲径'手法用到了极致: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在这首诗中,他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张籍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按我们通常所说的写作手法来讲,这两首诗应该属于'赋、比、兴'中的比体,但这比体的手法亦是'曲径'中的一种!(汉代经学家郑玄:'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周礼注》中说,从这几句话来看,郑氏虽然也认为赋、比、兴是诗歌的三种不同表现方法,但他囿于经学家的成见,认为这三者的主要不同还在于运用于'诗教'时的分工。按照他的说法,比和兴,一用于怨刺,一用于美颂,两者的特点是含蓄,在创作手法上属于'曲径'的一种。)

总结如上所述,我们便可以给诗歌中的'曲径'下个简单明了的定义:以含蓄委曲的手法来创作诗歌,即'曲径'。由此可见,我们只要理解了什么是含蓄,就更容易掌握这一创作技巧了!

唐代司空图在他的《二十四诗品》中专门有一品叫作'含蓄',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二十四诗品中描写和表现最好的一品: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

是有真宰,与之沈浮。如渌满酒,花时反秋。

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诗中的含蓄。

什么是含蓄呢?'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从字面上讲,就是一个字都不写,就能够表达出其中的风流。那么,事实上呢?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不要直接捅破窗户纸。作诗也好,行文也罢,要做到'情在言外',让读者品出'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来。比如,王维有一首《山中送别》就别有深意: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的这首诗,不使典故,不事雕琢,朴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通篇不著一个愁字,但是字字却都透出愁意。这正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典范。

在大多数人的认识中,中国的含蓄与西方直白的语言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许多西方人好像不理解也不喜欢中国的这种含蓄。那么,'含蓄'是否不适用于西方呢?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在西方美学中,对诗歌的含蓄也有着类似的认识。著名的哲学大师黑格尔对于含蓄是这样认识的:'艺术的显现通过它本身而指引到它本身以外,指引到它所要表现的某种心灵性的东西。'这种表达,与中国古人对含蓄的认识已经非常接近了,亦可用'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来形容这种艺术表现手法。

事实上,最追求这种'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格调的并不是诗词,而是'禅语机锋'。而且,我们现在使用的很多成语,比如'泥牛入海'、'万别千差'、'抛砖引玉'、'极目千里'、'滴水成冰'、'拈花一笑'等,都出自这些禅门公案里面。相信大家都知道'拈花一笑'的故事。《五灯会元》里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意思是说,有一天教主释迦牟尼上大课,他却一句话也不说。伸手从讲台上的花盆中拿起一朵花,在手中转来转去,好像在暗示着什么。弟子们谁也不懂老师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但释迦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却'噗嗤'一声'破颜微笑'。于是释迦牟尼讲话了:'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意思是说:徒儿们听好了,我有绝妙高招,可以直接悟道,刚才已经传授给迦叶同学了啦。据说,这也就是禅宗的起始。因此,佛教禅宗的特色就是:传道授学,讲求心领神会,无需文字言语表达。这才是真正追求'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急先锋。

由此可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就是含蓄,就是诗歌创作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法——'曲径'。


3

堂前扑枣任西邻

杜甫在夔州一所破旧的草堂寓居期间,一天深夜,他正为国家内乱而忧虑,加之当时贫病交迫,不免感慨万分。睡在身边的妻子杨氏忽然用胳膊推了推他,轻轻地对他说:“你听,外边有响动。”

杜甫侧耳听了一会儿,果然听到草堂外有动静。于是,他悄悄下了床,将帘子拉开,见枣树下依稀有个人影在晃动。杜甫轻轻地走了过去,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老妇人在用竹竿打树上的枣子。那老妇人每打落几个枣子,便用手在地上乱摸乱寻,捡到了枣子,连忙塞进嘴里几乎是囫囵吞进了肚里,看样子几天没有吃饭了。杜甫也就没有惊动她折身回到了屋内。

杨氏问:“有人么?”

“有个老妇人在打枣子。”

“这么深更半夜来打枣子吃,怕是饿坏了!”杨氏说,“桌上还留有一碗菜粥,我去端给她充充饥吧。”

杨氏边说边穿好粗布衣裙,端起碗就往外走。杜甫也随手取衣披上,跟了出来。

那老妇人见有人来了,扔下竹竿,跌跌撞撞地朝外跑。杨氏轻声唤她:“老嫂子,请留步。”

老妇人喘着气停下了脚步。惨淡的月光下,杜甫见老妇人瘦骨嶙峋,衣不蔽体,顿时大动恻隐之心,忙解下披在自己身上的衣服,搭在老妇人的肩上。杨氏又把一碗菜粥递了过去,让老妇人吃了。老妇人顿感一阵温暖,望着杜甫夫妇,老泪纵横……当杜甫问起老妇人的身世时,老妇人哭道:“我就在草堂西边那间草棚子里住。丈夫和儿子早被官军拉去当苦力,至今不知死活……现如今我无依无靠,只有靠挖野菜糊口度日。这几天因挖不到野菜,饿得实在不行了,才来偷枣子……

“老嫂子,快别说'偷’字”,杜甫说,“这枣你要吃就打吧。”

杨氏也关切地说:“以后你白天来打,半夜三更的,可不要跌倒了。”

老妇人千恩万谢地离去了。杜甫和杨氏默然回屋,点起小油灯,再也无法入睡。

转眼一年过去,杜甫全家买舟东下。临行前,杜甫找来老妇人,对她说:“我走后,新来的主人姓吴名南卿,是我的好友,我已嘱托过他,你还是可以照样来打枣,他不会为难你的!”

老妇人感激地点点头,又朝杜甫拜了三拜。

谁知杜甫走后,吴南卿不但没有按杜甫的嘱托办,反在草屋周围筑上了高高的篱笆。

杜甫得知此事后,特意写了一首题为《又呈吴郎》的诗: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认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中。

吴南卿读后,马上领悟到杜甫的良苦用心:既表达了对老妇人哀怜的感情,又抨击了不平的社会以及战争引来的灾难。他顿觉羞愧不已,忙叫人拆除篱笆,并亲自去老妇人家赔礼道歉。

几个月后,吴南卿离开夔州回到忠州。临走那天,他把草堂收拾得干干净净,请老妇人住进来。吴南卿说:“遵照杜公的意思,我走后这草堂便是你的了。那棵枣树望悉心照料,杜公最喜爱吃枣,说不定哪一天还会来!”

从此,老妇人晚上施肥,早上浇水,枣树越长越粗,枣儿越来越甜。老妇人非常怀念杜甫,每逢收枣,她都要精选一批饱满的、颜色好的枣子,摊在草席上让太阳晒干,然后用蜜水浸泡数日再捞起来,风干后,贮藏在坛子里。

天天过去了,一月月过去了,枣坛一只只增多,杜甫却没有回来。老妇人望着枣树,心中十分惆怅,她多么渴望恩人回来吃枣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