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朝小篆的改变

 家有学子 2024-04-25 发布于甘肃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公元25~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

秦朝的秦始皇为了稳定朝政,加强集权,在政治上要求,书同文,车同轨。将本来不同文化和历史的六国,强制性使用小篆,用小篆作为统一的文字进行流通。

但是书写过篆书,或者看到过篆书的人,都会觉得篆书十分繁琐,书写起来不简便,并且秦使用的是玉箸篆,书写起来时更加不方便,而当时的书法,以文字为载体,主要的目的是实用性,而非艺术性。

所以在小篆通行后,产生了隶变,简单的说就是在小篆的书写时,改变小篆的书写规则,书写速度,在快写中产生新的构造和规则,隶书从而产生,当时的隶书称为古隶,并且在快写时,还有一部分文字转化成草书,也就是草书的最早模型,称为草篆。

草篆

因为秦朝只维持了短短十几年,后来就到了两汉时期,那么在这种小篆,古隶、草篆杂糅的时期里,汉朝的书法又有什么变化和进步呢?

让我们来一起探究和学习一下吧。首先我们要了解到,汉朝是由汉武帝刘邦建立的。在秦末天下大乱时,刘邦推翻秦朝,成为汉王,后来楚汉之争中,刘邦获得胜利,建立汉朝。汉朝是有两个时期,分别是东汉和西汉。

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长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公元25年,汉朝宗室后裔刘秀统一天下匡复汉室,后仍沿用汉作为国号,定都洛阳 ,史称东汉。

今天我们所谈论的,主要是衔接秦朝的西汉的书法走向。

主要从篆书的发展,隶书的演变,草书的产生来进行讨论。

首先是篆书的发展,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篆书,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玉箸篆,以秦朝的《峄山刻石》和唐朝的李阳冰《三坟记》为代表;第二种是清篆,以清朝的赵之谦,邓石如,吴让之的篆书为代表;第三种是汉篆,以汉代的《袁安碑》《袁敞碑》为代表。

三坟记

今天我们所说的,就是汉篆,汉篆的书迹遗存主要有:碑刻、碑额、铜器铭文、砖文和瓦当、墨迹等形式。

袁安碑

西汉初年,在书法上仍沿袭秦代的传统,严肃庄重的宫廷器物铭文仍是沿用整饬规矩的小篆书体。西汉书法家吸取了秦代官定典范书体如《泰山刻石》、《阳陵虎符》等铭文结构谨严的优点,以及秦代隶书中笔道方折易刻易写的长处,综合为一种崭新的书体,称为汉篆。其整齐规矩胜于秦代诏版。

汉篆作品主要见于金文和某些石刻。如神爵四年的《成山宫渠斜》、初元三年的《上林豫章观铜鉴》、嵩山启母庙、太室、少室三石阙。

然后是隶书的演变,隶书在汉朝时获得了大发展,西汉隶书已成为官方文书通用的书体。西汉早期的隶书仍受秦隶的影响,显得古拙,被称为古隶,直到西汉晚期才完成转变,发展为带波挑、波磔、结体呈横势扁方的今隶,也称汉隶。

居延汉简

其代表有《鲁灵光殿址刻石》(公元前149年)、《霍去病墓石刻字》两石、《五凤刻石》(公元前56年)、《麃孝禹刻石》(公元前26年)、《莱子侯刻石》(公元16年)等。

《五凤刻石》:刻于汉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一名《鲁孝王刻石》。共13字,以形体结构论,已是隶书。笔道圆浑沉稳,但是其中两个 年字却垂笔拖长且重按结束,取纵势,使整幅字的章法有了较大的跌宕起伏,与《建昭二年简》的墨迹书法风格完全一致,是书法艺术成就很高的西汉隶书碑刻的代表作品。

五凤刻石

最后是草书的演变,西汉草体可分为“简约草体”和“含波挑的草体”两大类,章草主要由后者演变而成。前一种“简约草体”的特点是,草化不甚明显,结体自由随意,形体无定则,不重波挑。

代表有汉武帝前期的“走马楼西汉简”(2003年出土)中的“五年九月丙辰朔丁丑”等简书即体现着这些特征。

走马楼西汉简

我们可以看到,仅仅是西汉的书法,它的发展就已经十分丰富了,隶书虽然还没有发展成熟,但已经有了向楷书发展的趋势。

汉朝是书法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的包容性和发展性,都将书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