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诗要打好抒情的基础

 中诗报 2024-04-26 发布于河南

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温暖人生! 

写诗要打好抒情的基础

作者/左建协(剑石

今日读了某诗友的一首《致母亲》,觉得缺乏实际内容,没打好抒情的基础:

今夜,山也千重水也千重

引莽原微风穿过我的秀发

可是母亲的柔指亲抚我的脸颊

今夜,家乡的丁香花

开成童年的梦境

那缕缕馨香,可是母亲的情丝

把期望和幸福编制成了平安结

挂在女儿的颈项

母亲用艰辛挖一条长河

然后注满心血

托起女儿远航的行舟

母亲用纤弱的臂膀擎起天空

为女儿站成一种永恒的

图腾

准确评价这首诗,需要从后往前说。它最后一节说,“母亲用艰辛挖一条长河”,“托起女儿远航的行舟”;“母亲用纤弱的臂膀擎起天空∕为女儿站成一种永恒的图腾”,这是对母亲一生的赞美和评价。

单说这种结尾,总括的还可以,不好判其优劣。但这种“结论”,是需要支撑的,支撑的东西应该是母亲一生的表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实”。可是,全诗写出这种支撑的“实”了吗?没有。这就成问题了,对母亲的评价落不了地。

问题出在哪儿呢?出在它前边两节没有写出应有的东西上。从篇幅看,前两节不短,但它写的内容,同样是空的——你读读,“莽原微风穿过我的秀发∕可是母亲的柔指亲抚我的脸颊”,“家乡的丁香花”“那缕缕馨香∕可是母亲的情丝∕把期望和幸福编制成了平安结∕挂在女儿的颈项”——这全是对母亲以前某些表现的抽象,不过用了回忆加想象的手法,而真正能支撑母亲“用艰辛挖一条长河”,“站成一种永恒的图腾”的东西,一点也没写出来。这样,全诗前后两部分,就成了“空对空”了,这首诗自然就流于空洞了。

写诗的奥妙之一,是善于引申发挥;而引申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是充分写“实”。因此,一首诗中,该实的部分必须实,该虚的时候必须虚,做到实为虚设,虚由实生,虚实相生,虚实交融,乃是抒情诗写作的不二法门,偏离那一头,都会出问题。诗人马维驹有首《想念草胡子》,写得就比较好:

父亲的背篓里装着草根和铁铲

胡子拉渣的生命,被父亲刨出来

送进灶眼

等父亲睡进土里,我盼望

坟上多长草,让浓密的草把黄土抓牢

我深信,父亲的胡子还会生长

想念草的长势,如同想念父亲

每一次给坟上培土,都要埋入很多

胡须一样的根,劝它们

与父亲和解

作者的感情是真挚的,手法也是优秀的。特别是后半部分更为精彩:把父亲的胡子、草和泥土(坟土)交织在一起,进行了一系列的抒写和发挥,既真情流溢,又诗味盎然。

然而,这一切,全都奠基于第一节的三行文字:“父亲的背篓里装着草根和铁铲∕胡子拉渣的生命,被父亲刨出来∕送进灶眼”。

不要看这三行字数不多,占全诗的比例也不是很大,但却写出了父亲的勤劳、艰辛和坚毅。之所以文字不多,得益于作者选材典型、描述有力的功夫。正是这三行,为全诗后半部分的发挥和抒情,奠定了牢固的基石——它就像体操运动员起跳的那块踏板一样,使他们踏上一跃,身体就腾飞起来。

上例的写实部分在开头,但诗歌的写法千变万化,因此,写实部分的位置在哪里的都有,多与少的比例也各不相同。请看湖南诗人李不嫁的《花也有冲冠一怒的时候》:

逼急了,狗会跳墙

兔子会张嘴咬人

棍棒之下,公牛会顶撞主人

我就见过被牛角挑成窟窿的老农

靠在田垄上,流尽最后一滴血

打得太狠了啊!这些平日里

温顺的畜生,给你看家,护院

给你提供御寒的皮毛,给你犁地

老了还把一身骨头,连皮带肉给你

乡野的命都卑微,都能忍到极限

但逼急了,退到墙角的鸡冠花

也有冲冠一怒的时候

雄赳赳的,仿佛就要

振翅跃起,啄瞎人的眼睛

写实的部分明显较多,中间还断开了一点,但由于最后的顺势发挥写得好,给人的冲击力很大,丝毫没有违和感。

左建协(剑石)所写的诗技专著《现代诗写作基础技法》由线装书局出版,该书的写作目的,就是倾注自己毕生创作经验,给学诗者铺就一条看得见、摸得住、学得快的现代诗写作之路。为此,作者力避空谈,务求实在,即翔实、具体,又准确、系统地阐述各种写诗技法。书中还提出了一一些新颖独特的见解和界定,填补了现代诗技法的一些空白。

相关链接

要想写好诗,就找《现代诗写作基础技法》

诗歌结尾易犯的毛病(一)

诗歌结尾易犯的毛病(二)

什么样的文字不是诗

如何写好诗的开头(一)

如何写好诗的开头(之二)

创造诗歌意象的一般方法

本栏编辑||海底月

声明||非商业行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为创作者提供参考和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