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中医(四)高手对证下药,低手对症下药

 longxin0616 2024-04-26 发布于四川
漫谈中医(四)高手对证下药,低手对症下药

混迹中医界多年,从曾经仰视很多高手,到现在平视这些高手,甚至有的已经不放眼里,我的医术成长之路让我慢慢看清高手和低手的区别。

高手对证下药,低手对症下药。

1

首先,必须好好地解释一下“证”和“症”的区别。这两者的区别,不要说非中医专业的人士搞不清楚,我发现大部分学中医的人对此的概念也非常模糊,难怪很多中医师医术平平。

一般民众说话只说“对症下药”,字典里面也是用这个“症”字。症是什么呢?就是症状。一个人生病的时候会有各种症状,例如头痛、流鼻涕、呕吐、腹痛、脚麻、发烧、困睡……这些都是常见的症状,也是病人最迫切想解决的问题。

很多中医师听了病人的描述病情之后,他就被这些症状牵着鼻子走,用药的时候就采用“对症下药”。你有头痛对吧,给你开几味治头痛的中药;你还有流鼻涕对吧,给你开几味通鼻开窍的中药;你还有什么症状?还有困睡对吧?那个简单,再加几味益智醒神的中药。总之病人有多少个症状,中医师就给每个症状配备相应对治的几味中药,这就叫“对症下药”。

一个病人通常都会有好几个症状,中医师对症下药,每个症状用几味药对治,往往一出手就是洋洋洒洒的十几、二十几味中药。这样的药方抓出来的一副药就是一大包,病人回家发现日用的煲根本装不下,得搞个大煲才能煮药。

这样开出来的药方我管它叫“组方”,意思就是临时组合而成的药方。按理说,这样的思路好像没毛病,开药方的中医师也很得意,觉得自己已经给每个症状放了对治的药,病人一定会好病。但实践证明,这种组方临床效果往往不如人意。

病人服药后没效果,拿着药方去跟中医师说,中医师不但没有反思原因,反而习惯推卸负责:“是不是你煮药操作不当”、“是不是你不忌口”、“可能你身体敏感吧”、“应该你的体质有问题”……言下之意就是,总之我开的药方是不会有问题的。

这样的中医师在当前的中医界为数甚多,他们干一辈子中医都不会反思的,反正开一个组方,吃不好病人,也吃不坏病人,只要不出现医疗事故,混上几十年之后,摇身一变就是一名“老中医”,堂而皇之,端身正坐,一捋长须,让人敬佩。我听说番薯,长得粗大的那种,还叫大番薯呢!这就是中医界的低手,不管年纪多老,只要思路如此,也是个低手。

为什么“对症下药”不对呢?道理说起来复杂,我还是打个比方,让大家好懂。一个灯泡要是不亮了,你一上来就去换掉那个灯泡,一定就能解决问题吗?如果是灯泡坏了,换掉当然一定解决问题。如果不是灯泡坏了,而是电线断了呢?又或者是开关坏了呢?又或者压根就是电厂暂时停电了呢?那你只会换灯泡有什么用!

2

什么叫做“证”呢?我先说一个正规的定义,“证”是病人各种症状的组合,是指向病人发病真正原因的依据。

这么说有点专业,让人不容易懂,我再说一个通俗易懂的解释。“证”就是证据,就像警察办案时候掌握的证据那样,它是揭露真相、指出凶手的依据。换句话说,所有病人身体呈现出来的各种症状,什么头痛、流鼻涕、呕吐、腹痛、脚麻、发烧、困睡……这些病人最迫切想处理的问题,恰恰都不是一个中医师真正要处理的问题,这些只是身体表现出来的一个个“证据”,不断指向那个引发病痛的真正“凶手”。

中医界的高手就是一个辨“证”高手,他不会被各种症状牵着鼻子走,他能在纷繁复杂的症状中,以症状为“证据”,不断去追索各种证据所指向的“凶手”,一旦找到这个“凶手”,一枪就能把“凶手”击毙,这就是“对证下药”。

身体的症状可以层出不穷,花样百出,但是引发身体出现各种症状的“凶手”却来来去去都是那十几个,所以高手掌握的药方往往是固定的,不是临时组合的。这样的药方在中医界叫为“经方”,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经典的药方”。

经方中的一个药方通常以五味到八味药为主,每一味药用量也不多,通常是十克左右,所以经方的一副药往往能用一个拳头握住。这就是高手开药寥寥几味,疗效却异常好的原因所在,秒杀那些组方的中医师。

3

2016年的夏天,我的母亲不知道什么原因,身体突变,她在平地走路干活没事,一上楼梯就气喘吁吁。发病前她从一楼一口气走上到五楼,轻松没事,但是发病后从一楼走到三楼,整个人就难受,心跳加快,能感受到心脏的跳动,往前碰撞到胸口,同时双腿好像灌了铅,举步维艰。如果有事要上五楼,不得不走到三楼休息半个小时左右,才再往上走。

当时她听朋友介绍,去找一个老中医看病,我叫她不要去,让我给她看病开药就好,她不相信我。我就说让我陪她一起去看病,她答应了。去到那个老中医那里,一个国字脸的老者正襟危坐,看起来大有国医大师之风范,非常有卖相的样子。

他对我母亲进行了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判定我母亲的病是身体虚弱引起的,于是各种补胃、补肝、补肾、补血的药纷纷上场,一张药单纸写得满满的,差点就要加纸了。然后交给药房抓药,一共抓了八副药,每一副药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十斤的西瓜那样大的一包。我在一边看着,一边暗自发笑,这老中医真会对症下药!同时,我又心疼我母亲那钱,我料她吃了这药病不会好,上千块就这么糊涂出去了。

回到家,母亲得找一个大铁煲来煮药,那煮开的药味飘出来可让人难受了。八大副的药吃了近半个月,总算吃完了,母亲的病情不见好转,除了感叹命运不好,她也不知道怎么办了。她怀疑自己是不是心脏病,但是不敢去西医院检查,害怕面对确诊心脏病这样的结果。她越想越无奈,这时候我不失时机跟她说,不如让我来试一下吧!她只好答应。

我分析她身体的各种症状,以此为“证据”,发现这些证据共同指向了一个“凶手”,那就是心下胃上有湿气停留。我开的药方是“苓桂术甘汤”,就是简简单单的四味药,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每味药用十五克的量。上药店抓药,一副药就一小包,拿在手中可以用一个拳头握住,我抓了两副。

回到家把药拿出来,母亲看了神情有点惊讶,直接就说:“人家老中医开的一副药一大包也没把我治好,你这点药煮出来跟喝茶似的,能有多大效果呢?”我听了,也不好解释什么,毕竟医理是复杂,给她说不明白,我只劝她乖乖煮药喝就好。

母亲看钱都花出去了,只好听话煮药喝,勉强一试。结果一副药煮了,喝完当天就好了一大半,第二天再煮第二副药,当天就全好了,留心观察了几天,没有复发。这会她可高兴了,折腾了一个多月的病终于好了。从此母亲再也不敢小看我,有病都不往外面跑了,首先来找我看,还让我爸也别往外面跑了,找儿子看病就好。

4

我不是吹嘘自己,也不敢骄傲,我深知中医界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什么高人都有,强中自有强在手。但是我敢说,客观规律是固定的,不管谁再强,都必须遵守客观规律才能做出效果。而“对证下药”和“对症下药”,这就是一个区别高手和低手的客观判断规律。

一个中医师如果只会对症下药,不管他多有名,一定是个低手,名气要不是炒出来的,就是熬岁月熬成老中医,倚老卖老卖出来的。一个中医师如果会对证下药,不用炒作,不用积累多年临床经验,他再年轻也可以是一个明医。这是客观规律决定的。

这些年,一些亲友有病去看了中医,他们喜欢拿医生开的药方来向我求证。我一听他们描述的病情,一看他们拿来的药方,我就能很准确地说出这个药方究竟有没有用。这些亲友有的还没喝药就拿药方来问我,结果喝药后效果果然如我所料;有的是已经喝药了才拿来问我,想考验一下我,结果我判断得一点没错。

我为什么能准确判断一个药方对这个病人有没有用,就是看这个药方究竟是“对证下药”还是“对症下药”。让我很失望的是,当前中医界真的是一片暗淡,因为拿给我判断的药方真正能做到“对证下药”的寥寥无几,绝大部分都是“对症下药”之作,岂不哀哉!

尤其各大中医学院培养出来的中医师,几乎全线沦陷,都是对症下药之辈。反而那种家传的中医人,他们不一定读中医学院,不一定有医师证,只是一种家族传承,这种人偶有能开出对证下药的方。

我说这话不好听,得罪很多学院派的人,但我是恨铁不成钢才这么说。我们必须反思大学这种学分制度究竟能培养出什么中医人才?他们会背书、会考试、会开药,这就是中医人才?我认为中医人才的培养还是得用传统的师承制度,而不是西式的这种大学学分制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