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胡桂枝汤

 szxlyuan 2024-04-27 发布于广东

伤寒论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原方组成:桂枝一两半(去皮)、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擎)、生姜一两半(切)、柴胡四两

用法: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本条论述太阳表证未罢,而邪已进入少阳,形成太阳少阳并病的证治。伤寒虽已六七日,但仍有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说明表邪尚存;微呕,心下支结,是外邪已入少阳。本证属太阳少阳并病,故治用柴胡桂枝汤太少两解。

本条迭用两个“微”字,以示证候之轻浅。恶寒曰“微”,说明太阳表邪衰退而轻;呕吐曰“微”,说明邪气初入少阳而轻。故用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原剂量之半组合成方,双解太少并病之轻证。

96条小柴胡汤加减法中有“若不渴,外有微热,去人参加桂枝”,是以少阳为主,兼治太阳。所以用小柴胡汤加一味桂枝就可以了。而本条太阳病的症状仍较明显,少阳病的症状未占主导地位,所以改用桂枝汤与小柴胡汤的合方。

本方取小柴胡汤、桂枝汤各剂量之半合剂成方。其功效为发汗解肌,和解少阳。以桂枝汤剂量之半,以解太阳之表;以小柴胡汤剂量之半,以和半表半里。本方为双解太阳之阳之轻剂。

柯韵伯:

伤寒六七日,正寒热当退之时,反见发热恶寒者,此表证而兼心下支结之里证,表里未解也。然恶寒微,则发热亦微,但肢体烦疼,则一身骨节不烦疼可知,支如木之支,即微结之谓也。表证微,故取桂枝之半,内证微,故取柴胡之半,此内外俱虚,故以此轻剂和解之也。(《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少阳方总论》)

凡太阳少阳并病,见有发热恶寒、胸胁苦满、头痛、口苦、腹痛、支节烦疼、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浮数等脉症时,可考虑应用柴胡桂枝汤。《三因方》以本方治少阳中风,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口苦而渴,脉阳浮阴弦。《外台秘要》用治寒疝腹中痛。《证治准绳》用于治疟,身热汗多。日本人认为运用此方的指征是“腹力中等程度或用于稍作低落者的处方。右边有较弱的胸胁苦满,心窝也有稍弱的抵抗或压痛。腹部症状是左腹直肌的紧张较右腹直肌强烈。自觉症状是比较容易上火,上半身容易出汗。”(《中医方药新效全集》)日本医家应用此方治疗癫痫和夜尿症,取得较好疗效。

本方临床应用广泛,中医常用治太少同感、发热、咳嗽、喘证、胁痛、胃脘痛、呕吐、痹证、水肿等病证。现代医学中多种疾病,也可以柴胡桂枝汤为主进行治疗,如癫痫、夜尿症、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眩晕症、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胃及十二指肠疾患、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出血热轻型、慢性鼻窦炎、荨麻疹、产后发热、原因不明的发热、儿童精神型起立型调节障碍、小儿厌食症等病症具有少阳兼太阳病机者。

①患者,男,52岁,1993年5月22日初诊。寒热间作7天,频频进药,寒热不止。肌肉注射氨基比林、奎宁等药,病仍未减。症见寒热交作,汗出不止,眩晕心烦,多寐多梦,口苦咽干,脘腹隐痛,嘈杂泛酸,恶心纳呆,苔白腻厚,脉细无力。处以柴胡桂枝汤加减:柴胡20g、半夏12g、黄芩10g、桂枝6g、白芍18g、神曲12g、煅牡蛎15g、大枣6枚,炙甘草9g。3剂病愈。

②李某,女,24岁,1999年3月15日初诊。患者5天前开始突然出现头痛,近2天头痛呈阵发性加重,前后掣痛,并伴有发热恶寒,苔薄白,质淡红,脉浮小。辨证为太阳少阳合病,方宗柴胡汤之意:柴胡9g、黄芩9g、太子参9g、半夏9g、桂枝5g、白芍9g、炙甘草6g、防风9g、大枣6枚,5剂,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3剂后患者头痛已止,5剂后诸症均消而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