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闻道《黄帝内经》(70)| 人体的三阴与三阳~《阴阳离合论篇》

 香行万里 2024-04-27 发布于浙江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原文】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阴阳变化无穷无尽,可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万,无限演绎下去,无限量可分。但总的原则是对立统一。
一个大原则是:在地底下的统统属阴,也称阴中之阴,出地的称为阴中之阳。阳气使万物生长,阴气使万物成形。万物生长变化皆因为春气的温暖而开始生长,因为夏气的炎热而逐渐茂盛,因为秋气的清凉而可以收获,因为冬气的寒冷而闭藏。如果四季阴阳颠倒秩序,气候反常,天地间的生长收藏的变化也会失去正常。阴阳变化的道理,在人体也是一样。
假如把人体中间的横膈当成地的界限,横膈以上是地上,心、肺在上,为阳;横膈以下是地下,肝、脾、肾在地下,属阴,肝出到横膈中,属阴中之阳;肾脏好像两个种子埋在土地下,阴中之阴。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
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
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
是故三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广明:阳气盛名。
命门:此为睛明穴。   
圣人面对南方站立,前方名为广明,后方名为太冲。在太冲部位循行的经脉叫少阴。在少阴上面的经脉叫太阳。太阳下端起于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井穴),其上端起于睛明穴(五经交会于此),因太阳为少阴之表,所以称为阴中之阳。
以人体上下而言,上部属阳,称广明;广明之下为太阴,太阴前的经脉叫阳明,阳明下端起于足大趾侧次趾端的厉兑穴(井穴),阳明是太阴之表,所以叫阴中之阳。
厥阴为里,少阳为表,厥阴经之表为少阳经,下端起于足四趾外侧足窍阴穴(井穴),少阳经居厥阴之表,故称阴中之少阳。
所以,三阳经的离合,太阳主表为开,阳明主里为阖,少阳介于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并不是各自为营,而是紧密相连,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阳

太阳主开,是人身体与自然界之间开的门户,少阳是门枢,运输,阳气运行因为有少阳才有开合,才能运输,阳明主合,到此为止,收合(早上睁开眼睛,太阳出来了,你去忙碌,晚上合上眼睛睡觉)。

帝曰:愿闻三阴。
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
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
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
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阴阳CHONG CHONG(该字打不出),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在外为阳,在内为阴,所以里面的经成为阴经。横膈以下叫太阴,起于足大趾之端内侧的隐白穴(井穴),称为阴中之阴。
其冲在下:指行于太冲脉的少阴经。
太阴后面称少阴,起于足心的涌泉穴(井穴),阴中之少阴。
少阴前面的叫厥阴,起于足大趾之端外侧~足二趾侧的大墩穴(井穴),厥阴位于最里,阴到极限的地方,称为阴之厥阴。

所以三阴之离合,太阴为三阴之表为开,厥阴主阴之里为阖,少阴位于太、厥表里之间为枢,三者之间同样是相互制衡,合在一起叫一阴
搏而勿沉:绝对不可以有东西沉积在里面。
离合:离是不同的东西,合是要合在一起相互合作。

阴阳之气,一昼夜循行人体一周,周而复始,正是五脏六腑的气里形表之间相辅相成的结果。

吃中药,在身体里面不会有累积,很快就排掉了,但吃抗生素、维生素等纯营养的东西不一样,可能在肝脏里面能待几十年,没排出来;中药(又称“毒药”,是药三分毒)一剂下去可能3个小时后在体内已经找不到了,因为药与病一起出来了。
不能让身体里面累积任何东西。
比如你吃一个橘子,橘子的营养、纤维、水都吃进去了,自然界不产生纯营养的东西,因为纯营养会累积新陈代谢,而且纯营养品无法替代天然食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