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解:䷏ 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抱雪斋读易笔记 2024-02-15 发布于上海
《大象》曰:

䷏ 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还是分成四个部分解读。

一、卦画䷏

在4500年前的连山易卦气图上,䷏这个卦画对应二、三月之交,是春分末、谷雨初之卦。

䷏为谷雨之卦

汉代以前的谷雨和清明顺序相反,春分之后是谷雨而后才到清明。

4500年前的季春三月,建辰之月。黄昏时北斗的斗建指向东南方辰位。

东宫青龙房宿正位于东南方辰位,而且房宿的名字就叫做辰。

二、卦象“雷出地奋”

䷏的卦象,上卦☳为雷, 下卦 ☷为地,有雷在地上之象。

《大象》却说“雷出地奋”,一个“出”和“奋”字,极其精准地描述了䷏卦对应的时令物候。

季春三月,斗建辰,辰不仅是房星的本名,也是☳卦的本名。

☳卦原名“辰”,又写作“震”,都是东宫青龙房宿之名。帛书周易里所有的震都写作辰。

辰,房星,天时也。——《说文

4500年前房宿的运行,与一年中雷震的运行完全同步:

春分,青龙登天,雷始发声。

秋分,青龙潜渊,雷始收声。

月令》就说,春分是“雷乃发生”的时候:

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

䷏卦这个“雷出地奋”的卦象,正好和春分末东宫青龙登天,谷雨初开始行云施雨的物候天象完全吻合。

奋,振也。——《广雅·释言》

建辰之月的辰,正有雷震和振奋之意。

辰,震也。三月,阳气动,雷电振,民农时也。——《说文》

三、卦名《豫》

䷏的名字是“豫”。

豫的第一层意思,是乐。“作乐崇德”的乐。

【尔雅】豫,乐也。

豫字本义,却是大象。《说文》就说:

豫,象之大者。

䷏这个卦画为什么会和大象有关?

答案显而易见:此大象非彼大象。象是天象,东宫青龙房宿,就是最大的天象,是“象之大者”!

《大象》之所以叫作“象”,是因为它通篇都在说东宫青龙房宿这个天象!

《老子》说的“执(设)大象,天下往”,说的也是这个大象!

更妙的是,今本《系辞》中所有的“象”字,在帛书本里面都写作“马”,东宫青龙房宿的龙马!

所以,䷏这个卦名称为“豫”,一方面是因为季春三月是“作乐崇德”的豫乐之时,一方面是因为季春三月是建辰之月,辰这个东宫青龙的天时之星正是“象之大者”!

四、时训“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卦对应二月春分末和三月谷雨初的月令,此时需要“作乐崇德”。

《月令》记载:

仲春之月……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天子乃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仲丁,又命乐正入学习舞。

季春之月……择吉日,大合乐,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

可见二月和三月是“作乐”的时候,此时逐渐升高的东宫青龙,正是德的化身,所以说“崇德”。

《乐记·乐施》也说:

“乐者,所以象德也。”孔颖达疏:“谓君作乐以训民,使民法象其德也。”

古代的乐都是乐舞,由乐正负责教习。

4500年前,乐正的名字,叫作夔。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吕氏春秋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尚书·舜典》

在古代传说中,这位“夔”是一副奇特的如龙的形状。

“夔,神魅也,如龙一足。”

事实上,我们说过,这位夔,就是天上的东宫青龙,又名夔龙、飞龙。(详见本号《周易天文历法密码系列文章)

《吕览·古乐篇》就说:

帝颛顼好其音,乃令飞龙作乐效八风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乃令鱓先为乐倡,鱓乃偃寝,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

这段记载中的飞龙和鱓,实际上都是指天上的东宫青龙房星,乐倡鱓就是鼍,又称猪婆龙。四千多年前的尧都平阳(陶寺)遗址中,已经发现了用鼍皮来做成的鼍鼓。

古老的月令《夏小正》中也记载,春分之时,

“二月,剥鼍”。

《说文》也说:

“鼓,春分之音”

确证古人在春分之时有敲击鳄鱼皮鼓的传统,而这个传统,是为了祭祀那“春分而登天”的东宫青龙房宿而开创的!

鼍龙(夔)因为“以其尾鼓其腹”的形象,又被视为雷神:

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山海经

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名曰夔。黃帝得其皮为鼓,声闻五百里。——《大荒东经》

根据《舜典》和《月令》的记载,乐正夔不仅负责典乐,还要负责在春分之时“教胄子”。

所谓“教胄子”,教的内容就是教天子和贵族子弟们“习舞”。

这种“舞”叫什么名字呢?就叫做“象”,天象的象,大象的象!

《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舞象干戈之小舞也。’”

这就是为什么䷏的卦名叫作“豫”!

这种名为“象”的乐舞,是为了天上的东宫青龙房宿这春分登天的“象之大者”而作的。

同时,春分也是“帝出乎震”的时间。

这位帝,就是“殷荐之上帝”的那位上帝,又叫作泰一、太一

自古以来,中华的礼乐文化,都是出自对于太一天帝的崇拜。《吕氏春秋·大乐》就道出了太一是礼乐之本:

“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

华夏文明的历代先王,“作乐”的目的都是为了崇拜太一天帝。

帝颛顼……乃令飞龙作,效八风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

帝喾命咸黑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帝喾大喜,乃以康帝德。

帝尧立,乃命质为乐。……命之曰大章,以祭上帝。

帝舜乃令质修九招、六列、六英,以明帝德。——《吕氏春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