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两类人,最容易陷入“虚无”!一定要警惕

 eee0000 2024-05-01 发布于广东
虚无,是与意义建构相对的。当意义建构成立,个体便能获得有效的现实体验。
意义建构,是所有框架逻辑得以成立的关键。意义建构,即解决框架“有意义”的设定问题,以及个体在框架中,如何才能获得意义的路径问题。
也就是说,意义存在于框架之内,越过框架,原本的意义建构,就不再适用了。框架中的个体,只有迎合框架的意义建构,才能获得有效的角色认同,以及存在价值。
因此,一旦个体与意义建构出现偏离,或者意义建构本身存在严重逻辑漏洞,那么,这种意义建构便自带“自毁装置”了。于是,其中的个体,就进入到了与意义建构的错位,或者是逻辑辨伪之中。
错位,是个体自身的意义建构,与主流意义建构存在较大的偏差。逻辑辨伪,是意义建构本身,无法提供给自身维持秩序世界应有的逻辑说服力。
前者,往往发生在主流意义建构强大而傲慢的时期。后者,则通常出现在某种意义建构支撑下的秩序世界,已经进入较为强烈的辨伪阶段。
而所谓的虚无,也往往兴盛于此两种阶段。

01
第一类:主流秩序世界的“越轨者”。
任何框架的成立,都需要有一套强大的主流意义建构,来为框架秩序,建立比如是先验的设置,现时的“正当化”理论支撑,以及未来传递的说服路径。
因此,这套意义建构,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这套意义建构,必须能够为秩序世界的成立,提供先验的客观性,或者是具有强大说服力的现时“正当性”。
前者,比如宗教下的制度生态,宗教提供的是一种先验的客观性支撑;后者,比如基于公平公正的分配制度等,便是一种现时的说服力。
第二、必须解决其代际传递的问题。
任何意义建构,都具有时效性。其时效性,是与个体在意义建构所能获得的“正当性”效用,成正比的。时效性越强的意义建构,一如真理,一定是提供了强大的“正当性”支撑的。
于是,时效性越短的意义建构,就越需要以可能的手段去修补这种效用的“渐失”。
而这种效用的“渐失”,实际上就是其“正当性”说服力减弱了。比如如今的00后,对于父母辈的“考试”、“房子”、“孩子”、“人情世故”等具有主流性意义建构的逻辑,已经完全不care了。
这些,也就是典型的代际传递困境,原本的那些秩序世界里的意义和价值,对于后来的个体而言,已经没有意义了。
但是,只有当这种“越轨者”群体能够以相当的力量,来抵抗这些主流建构时,个体才能持续保持能量。
一旦这种“越轨者”,是处于主流意义建构效能持续性的时期,那么,这种个体数量越少,个体就越容易陷于孤独与虚无。
从这一点讲,主流意义建构,往往在设置上,一定会偏重于裹挟能量的建构。

02
第二类:主流意义建构的“证伪者”。
真正的“证伪者”,始终是人间鲜有的智者。所谓证伪,即洞察肌理,直击要害。这类人始终在以冷静的姿态,审视框架。对于个体而言,这是意见极其危险的事情。
因为,对于“证伪者”而言,最终只有三条路可走。
第一条路:出世之路,即洞察肌理,了然框架,拂袖而去,不受浸染,成其小乘之道。
第二条路:大乘之路,即了然框架病症,舍去一身,修行路艰,大爱觉世,成其大乘之路。
第三条路:混世之路,即知其病症,以病症为剑,击其要害,而得框架之利。这条路,修为足够,或可成人间佛。能量不够,一切皆虚无。
因此,“证伪者”,实际上可以是逍遥剑客,也可以是暗黑屠手。其中一念,皆在于个体的能量修为。
毕竟,大多数所谓的“证伪者”,实际上是靠着一点聪明,刚好看见了框架的逻辑破绽,但始终没有足够的重构意义的能量。因此,最终仍然深陷于被动的意义建构之中。

03
意义,作为一种建构,总是受限于建构者的智慧,也受限于时代的需求,更受限于框架成员智力的普遍结构。
当成员智力结构测试偏低,那么,就一定会导致建构者偏好的放纵。
而时代的需求,一方面取决于生产力的迭代,一方面受到意义建构与需求“正当性”创造能力的影响。
因此,当个体自身的意义建构,与建构者偏好、时代需求,以及智力的普遍结构,偏离越大,或者证伪度越高的时候,就意味着该个体,进入到了某种边缘化情境中,于是,逃避或迎合,就成为了大多数倍边缘化个体的二元对立。
二元对立,往往是走向虚无的开始。

◆◆◆ 关于阅读书单 ◆◆◆

窥破权力逻辑,才能捕捉到最大的“变量”(无相楼第2期书单)

修行路上,必读的5本书(无相楼第1期书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