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4年春节,纪登奎去安徽见李葆华,要给李大钊的儿子拜个年

 泊木沐 2024-05-01 发布于辽宁

1964年2月14日,正好是农历正月初二,纪登奎决定:到安徽合肥去。他要给李葆华拜个年。

纪登奎这时是中共商丘地委第一书记,而李葆华,是安徽省委第一书记。

身边人想不通,纪登奎平时不去找李葆华,为何非要选在春节这个合家团聚的节日期间去见李葆华呢?

李葆华,是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先生的长子。1927年李大钊先生为革命付出生命时,李葆华才只有18岁。

李大钊去世后,李葆华追随父辈的脚步,于1931年加入共产党,义无反顾地加入爱国斗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李葆华长期在晋察冀根据地工作,参与创建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李葆华先是在水利部工作,1962年,在原来的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卸任后,李葆华被任命为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赴安徽任职。

李葆华自幼深受父亲的教育,为人民父母官,他是决计要为百姓做实事的。

而作为中共商丘地委第一书记的纪登奎,又为何要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刻特地去拜访李葆华呢?这背后,又有何深意?

对此,纪登奎有自己的想法,其一,李葆华平时忙碌,时常见不到人,春节他正好在家,时间宽裕,交往也不会受限制;其二,春节正是走亲访友的好时机,他去给李葆华拜年,李葆华自然欢迎。

事实上,此时的纪登奎心中更为记挂的,不是如何度过春节,而是商丘的广大百姓们。

在刚刚过去的1963年夏天,商丘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暴雨,成千上万的百姓遭遇洪灾之苦,房屋被泡塌,庄稼被淹死,在这无情的天灾面前,群众叫苦不迭。

建国后,纪登奎长期在河南任职,先后任中共河南许昌地委书记、中共洛阳地委第一书记等职务,正是在1963年商丘百姓的危难之际,纪登奎被委任为商丘地委第一书记,就让商丘数万百姓走出灾情威胁。

安徽淮北,与河南商丘相邻。纪登奎想去找李葆华,更多的自然是为了解决困扰两省领导人多年的水利问题,让两省人民都能摆脱洪灾。

出发前,纪登奎先让河南省委办公厅知会到安徽省委,正月初二一早,纪登奎、还有河南省水利厅厅长等人很快出发,到了合肥火车站,纪登奎在火车站附近给李葆华打电话:“我代表商丘地委领导,给你拜年来了。”

电话那头,李葆华赶紧道谢,同时,他又十分诧异:“你不是说等春节以后再来吗?”

“今天是正月初二,正好是春节之后嘛!”纪登奎解释道。

李葆华

二人很快见面,李葆华紧握纪登奎的手,迎接他的到来。纪登奎一开口,先是一句道歉:“对不起,打扰了。春节,本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我来的太不是时候了。”

李葆华打断他:“我们共产党人本就是一家人,你来我家,也是一种团聚。”

李葆华招呼大家坐下,话题也转到商丘的灾情上:“安徽堵了河南的水,你们是来告状的吧?”纪登奎立刻否认:“不不不,我们是来向李书记汇报汇报情况,哪里是来告状的呀!”

尽管正逢春节,河南、安徽两省的领导人坐在一起,就水利情况展开了严峻的讨论。

纪登奎提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安徽淮北与河南商丘相邻,且商丘,是在安徽的上游,长期以来,都是商丘的水流向安徽。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修筑了许多大坝,水流不下去,被拦在河南,开始往外漫流,受苦的自然是沿岸的老百姓们。

曾希圣(左二)陪同毛主席、张治中(左三)参观展览

1958年,领袖毛主席到安徽视察,参观了安徽省博物馆。在水利馆中,毛主席曾仔细观看安徽省的水库分布图、淮河治理图等等。

当时的工作人员向毛主席介绍:“整个淮北地区,已经挖成的大、中、小河道共有9100多条。”就连毛主席也不禁赞叹“大工程。”

足以可见,安徽修建了许多的水利工程,当然,这些水利工程对安徽的农业生产发挥着巨大的效益。

而与此同时,纪登奎所述,也确实一大问题。

与纪登奎随行而来的河南省水利厅长拿出一张水利设施图,那上面详细地标注了大大小小的堤坝。多年来,安徽省、河南省都修建了许多堤坝,这些密密麻麻的堤坝,就宛若一道道长城,将两个紧密相连的省份变得隔离开来。

纪登奎表示:“商丘遭受这次洪涝灾害,一半是天灾,一半是人祸!现在,商丘成了全国人民支持的重灾区,社员一只碗里端着十几个省的粮饭。他们感谢共产党,感谢全国人民的支援。可作为一个地区的领导,我不能让商丘人永远躺在政府的怀抱里,像叫花子似的,让全国人民养活!”

当然,没有这些堤坝,也不能让河南的水全都流向安徽,那样受灾的虽不是商丘了,却让淮北变成了一个“商丘”,仍然有百姓遭受灾难之苦。

周总理、李葆华在一起

当着李葆华的面,纪登奎坦言:“我这次来拜年,不是来向李书记告安徽水利部门的状。我是来商讨如何团结治水,让两省人民都免除洪涝灾害!”

纪登奎、李葆华、还有河南、安徽两省水利部门领导坐下来,就这一情况的解决办法展开讨论。纪登奎提出的新挖一条河道,将河南商丘的、安徽邻近县城等上游来的洪水,都引流排到洪泽湖中去的建议,得到众人的一致赞同。

他们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地图,更认为纪登奎的建议可行,如此一来,既为河南找到了出水口,又不会给安徽的人民造成洪灾的威胁。

这场春节期间的“拜年”,在众人对未来团结治水的共识中结束。

很快,经两省领导协商,随即共同向中央提交一份报告,名为《关于豫东地区与安徽省边界水利问题的处理意见》,两省领导相互理解、共同治水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表扬。

兴修水利工程

196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示:河南省、安徽省协同作战,开挖新汴河。

这项工程十分艰巨,两省互相配合,河南疏通旧有河道,安徽拆除阻水工程,1969年,商丘人民打着““豫皖人民心连心,团结治水挖穷根”的横幅,奔赴安徽省濉溪县,这条新河道横穿濉溪县北部。很快,这条由安徽、河南共同努力的新河道,将危害豫皖两省人民的水患灾害从此根除!

犹记得,纪登奎初来商丘任职,他双眉紧锁,一心牵挂的,只有如何让商丘百姓永远摆脱水患灾害的威胁。

犹记得,纪登奎给李葆华拜年,李葆华二话不说将安徽省水利部门的领导叫来,李葆华坚定地说道:“过节有什么要紧的?商丘人民生活在苦难中,过节也过得不痛快!”

安徽与河南,这对“近邻”,携手闯过一大难关,豫皖情谊将永为人们称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