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症状反应系列--呕

 子君zijun123 2024-05-01 发布于河北


图片

导读:


“呕”是临床非常常见的一个症状,细分的话有干呕、呕吐和呕逆,让我们看看《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如何论治“呕”的,可能涉及到的病理和方证有哪些?
本《经方症状反应条文分析》系袁洪雷师兄、张烈师兄、王祥君师兄牵头组织下,由三十四位师兄师姐共同完成。



1  干呕

干呕涉及伤寒论9条,金匮要略6条,共15条。伤寒论第12、40、152、158、266、315、317、324,378条。

涉及方剂为:桂枝汤、小青龙汤、小柴胡汤、十枣汤、甘草泻心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吴茱萸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半夏干姜散、六物黄芩汤等。




图片

1.1、伤寒9
大阳中风、脉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 · 阴弱者汗自出 · 啬啬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个“干呕”应该是气上冲得厉害,影响到消化系统,感觉有候会出现不舒服、想哕的这种症状。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小便不利、小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

呕”就是只见呕而吐不出东西来。一般的理解就是胃中停加上气上冲,造成欲呕的一种症状。

大阳中风、利呕逆、(注) 表解者 ·乃可攻之 · (经) 其人漐漐汗出、发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152)

“干呕短气”,这是水和热结了以后,对胃功能产生的影响。

伤寒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 ·(注) 但以胃中虚 ·客气上逆 · 使也 · (经) 甘草泻心汤主之、(158)

“干呕”是胃气虚弱的症状反应。

大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266)

干呕不能食”,就是“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这一类的状。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注)服汤 ·脉暴出者死 ·微续者生 ·(315)

(里虚寒)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脉不出者、通脉回逆汤主之、(317)

或腹痛、或干呕”这都是里虚寒比较严重常会出现的症状反应。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手足寒、脉弦迟、脉弦迟者此胸中实当吐之·不可下也、若隔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回逆汤(324)

干呕”是典型的“呕之有声,吐之无物”的症状,……它是证造成的。

、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78)

干呕”,指的是在里虚寒证比较严重,同时又伴有胃中停饮的病理状态下的一种症状反应。

图片

1.2、金匮 6

干呕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方见上。(1711)
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1713)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1722)
半夏 干姜 各等分,右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
夏干姜散比小半夏汤啊温中力量强,所以他这个胃寒停饮比较重一点。
,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1724)

橘皮四两 生姜半斤 右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下咽

《外台》 (六物) 黄芩汤干呕下利。(1751)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桂枝一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

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 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即桂枝汤方见下利中。(2108)

2 

吐涉及伤寒论 3 条,金匮要略 7 条,共 10 条。

论 165 173 382。金匮要略 7.1、10.10、11.8、12.28、17.12、 17.13、20.6。

涉及的方剂有黄连汤,附子粳米汤,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 大半夏汤,干姜人参半夏丸





图片

2.1、伤寒论 3条(李冠杰老师的解释)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 之、 (165)

发汗太过了,出现了变证。不单单表证没有解,反而又出现了里证。

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主之、 (173)

或有表证,或因表证发展而来,患者表现为胸中有热,常伴有不同寻常的腹中痛,欲呕吐的,为黄连汤主治之证。
问曰、病有霍乱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382)
霍乱病是个什么样子的?答:呕吐而利的,称为霍乱。

图片

2.2、金匮要略 7条(胡老讲解)

7.1 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何从之?师曰: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肺萎这种病,有六种原因可以造成,呕吐是其中一种。

10.10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寒凝气滞,腹部响声很大,疼痛严重,胸胁部位憋满,呕吐,用附子粳米汤。使用指征是寒气、水实。

11.8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

太阳中风,翕翕发热,心中有火,胃中有寒气,心中有火所以不能起,心悬着,有点像肚子饿,是心吊着,空唠唠的,吃东西就呕吐。

12.28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卒然间呕吐,有水饮呕吐,前面有小半夏汤。“心下痞“,停水也心下痞。“膈间有水“,跟上面一样,胃里停水往上冲逆,冲逆于膈间。

17.12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这一类的大概都是胃有停水的关系,他用小半夏汤主之,这个专治水饮一类的呕,不是水饮的呕没效。

17.7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

这水本来在膈下,在胃里头的,他要呕就往上,上于膈他才呕吐。呕吐完了,“思水者,解”,停水都去了,同时胃中干,干就要渴,那么想水喝了,这个呕要止了。

17.13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这个胃反主要就是个胃虚,……蜜,它不象甘草大枣是壅腻,呕不用甘药。……,脾胃虚不用甘药不行。蜜虽然是甘药,但有些润,不往上壅。

20.6 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妊娠恶阻,胃虚有寒,有饮有水,所以他用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3、关于呕逆

呕逆涉及伤寒论 2 条,金匮要略 2 条。伤寒论 3、152 金匮要略 9.8、  21.9、

涉及到的方剂有枣汤、枳橘姜汤、竹皮大丸




图片

3.1伤寒论 1条(李冠杰解释)

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 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3)

人体患了太阳病之后,……身体疼痛、呕逆;

大阳风、下利呕逆、(注)表解者 · 乃可攻之 · 其人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152)

太阳中风证有时就可能出现下利或者说呕逆这样的症状,这也属于 它的症状反应之一。在第 12 条里边有个“鼻鸣干呕”,“干呕”不就是呕逆的意思嘛。

图片

3.2 金匮要略 2条(胡老讲解)

9.8胸满,心下憋,呕逆,愊愊(郁结貌)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唾燥沫,橘枳姜汤主之。

其实这个方子健胃,橘皮生姜都能健胃促进食欲。(胃虚)

21.9 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

烦乱呕逆者,热壅于里也。

4、总结




图片

4.1干呕、呕吐、呕逆的概念与区分

呕包括干呕,也包括有食物吐出来的呕。
呕逆与呕类似
呕为呕而无物;
吐为呕而有物;

图片

4.2 病理

4.2.1  干呕、呕

呕是气上冲/里虚/里虚寒病理状态下常出现的症状反应。呕逆干呕类似,典型的如下:

气上冲:桂枝汤、小青龙汤

里虚:小柴胡汤、甘草泻心汤、十枣汤

里虚寒:白通加猪胆汁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吴茱萸汤

4.2.2  呕吐

吐的病理是气上逆兼胃里有停痰宿水,或寒或热,气不下行而逆。

图片

 整理小组:李继业 邬峰 徐广信







   
图片

END

图片

思维导图:陈松  | 编辑:王娇  | 编排:王艳红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