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中医角度看抑郁症,是因为你生命能量消耗太多,自身能量不够了

 前沿讲座频道 2024-05-02 发布于辽宁
贾旭东《极简禅修-轻松自在管理情绪》课程节选

我们常说,人要有掌控情绪的能力,可是真正遇到事情,大多数人还是一样。

要么冲动应对恶性循环,要么抑郁良久无法解脱,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当情绪来时,大致有这几种情况:

碰到一点压力就把自己变成不堪重负的样子;

碰到一点不确定性就把前途描摹成黯淡无光的样子;

碰到一点不开心就把它搞得似乎是自己这辈子最黑暗的时候....

其实,情绪是智慧不够的结果!

古人怎么进行情绪管理?中医又怎么看抑郁症?

抑郁症,实际上在“五志”里面属于过度的“忧”,在抑郁症之前的这种焦虑,也是一种情志不调,最后导致他过度的忧虑,最后变成一种病态,也就是抑郁症。

抑郁症,在中医来看,就是你的能量不足,中医里会说这个人阳气不足了。

中医里讲,人的所谓阳气就是人体生命的能量,如果你的生命能量不够,你就会萎靡不振,无精打采,严重下去,就会演变成现代人所看到的抑郁症的症状,什么事情都打不起精神来,到最后甚至觉得活着都没有意义。

所以,抑郁症在中医来讲,就是这个人生命的能量消耗的太多,阳气不足所造成的,对五脏都产生了严重的损害。

自古以来,中国人既然都意识到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那么古人是用什么方法去进行情绪管理的?

我们中国古代的主流的学术思想是儒家的思想,儒家的儒生,以前的读书人,他的修身方法,或者说他情绪管理的方法叫做静坐。

对于修身的重要性,儒家有一本经典叫做《大学》,也就是儒家的圣人曾子,他写的一本书,可惜的是,虽然大学只有1753个字,但是中国大部分的人没有读过《大学》。

《大学》里面就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你只有修身才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这个修身就是身心合一之修,包括了修行,也包括了情绪管理在里边。

儒家怎么进行情绪管理?

司马迁说:“内视之谓明,反听之谓聪。”

我们经常形容一个人聪明,怎么叫做聪明呢?可能我们现在的标准是说这个孩子会算数,做什么事情都能够不吃亏,大家觉得这种人是聪明人,其实不是。

司马迁讲的“聪”和“明”是两件事情:

第一,内视之谓明,反观内照,反过头来看自己的身心;

第二,反听之谓聪,你的耳朵,反过来听自己身心的声音;

我们常常把精力放在“外在人事”上,却疏于善待自己的内心核心诉求,惯于用外在标准和别人的生活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却常常不敢跟随内心做选择,不敢忠于自我去行动。

总是因身边人而心态摇摆,就容易慌乱自己的脚步。

有一个词叫耳聪目明,实际上,这个词是说,他懂得耳朵回过头来听自己,眼睛懂得回过头来看自己,这就是一种身心修养的功夫。

具体怎么身心修养?儒家也叫做静坐。

司马迁说:“诚以静坐,不视,则目光内照;不听,则耳灵内彻,不言,则奢华内蕴。”

你静静地坐下来,不要向外面看,把你的目光收回来,往身体里边看,你静静地坐下来,不要向外面去听,把你耳朵的神收回来,听自己身体里边的声音,不要说话,静下来,然后你身体的精华都内敛,这个就是儒家所说的静坐。

朱熹在一本书里面讲静坐的方法:“只是凭静坐,不要闲勾当,不要闲思量。”

你只是静静的坐着,不要去干别的不相干的事情。

我们现在很多人在很烦躁的时候也都会有这个想法,说我想静静,当你想要去静静的时候,就坐下来,什么都不想,这就是儒家的一种修行、修心的情绪管理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