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长廓】著名画家顾杰:取上法古追意蕰 | 艺评 赵京林

 文化佳园 2024-05-03 发布于北京

中国画的高古反映在哪?取法乎上。取法决定作品的走向,乃取古人之法,取先贤之法,取上上之法,方能做到作品的高古。
汉艺堂主人顾杰的画,基础扎实,硬朗,上取青藤、白杨、八大山人、扬州八怪诸家,近取任伯年、吴昌硕。姑且不谈青藤、白杨、八大,仅吴昌硕将书法功夫运用到绘画上,使其画作不同于他人之处,笔下的作品爆发出一股雄劲苍古的生命力量。
书画同源 法中取道
古时就有'书画同源’之说。赵孟頫曾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还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画家顾杰娓娓道来,“所以,中国画源于传统,组成中国画的笔墨结构是以线条构成的,而线条又源于中国的传统书法。这也算是我在作画方面悟到的一个心得。”
从书法入手习画的顾杰,在追求前人精隨的同时,充分运用其受业于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两院博士生导师张立辰先生在所学、所画、所见中以及学院派汲取基础教育的营养,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掌握了完整的绘画画理、画论。
师法前人的同时,画家顾杰从采风写生到创作定稿,从题款到用印都格外细致严谨,以趋完美。创作中,他常常把自我认识和情感,用笔墨记录呈现出来,通过二度神化的迁想,使气韵生动,上下左右贯通呼应,具有鲜明的文人画风骨和独到的个性化特征。
画的风格是由作者文学、个性、修养、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因为他要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的情怀。顾杰先生就是以经历、情性、学识抒情的典型画家,他把中国画的笔法运用到雄浑奔放,纵横捭阖,势态宏伟。他严格按照谢赫《六法》的骨法用笔,经营位置,通过大动大静,大开大合,大放大收来强调作品的取势,学古而不泥古,自然感悟,法中取道。
文人情怀  画风精炼
读顾杰先生作品,可窥视到他深沉、强悍、博厚的思想个性与心理特质和拙重、宽大、苍古的艺术风格,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学院派深邃的文人画意境。
顾杰先生的画注重精神感觉的铸造、形式语言的锤炼,观后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是艺术和精神的享受,这种享受就是画内意蕴的高古,笔墨结构的严谨规范,大开大合的画面气势。
幼时习画的顾杰受书画名家郭宁兆、金欲玲、金德欣老师启蒙,尽获其长,收益匪浅。后师从于著名画家,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两院博士生导师张立辰先生,承古代先贤妙墨,取法乎上,意蕰高古。同时,得书画界名家薛永年、刘曦林、吴山明、郭石夫、范扬、马其宽、徐家昌、张伟民、陈振濂、金鉴才、韩天雍等老师亲授、锻淬,笔耕寒暑而不辍,数十年独铸面貌,践誉中外。画,花鸟为长,兼工山水、人物;书,真草隶篆同习。诗书画印均具气象意境,顾杰先生正是以此博采众长、自成一家,描绘出属于自己的文人画风骨。
名声在外 书画于心
身为高级美术师的著名画家顾杰,1960年生于江苏徐州,现为张立辰名家工作室画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画廊特约画家、中国当代书画家网首席画家、中国文联艺委会委员、人事部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国画院副院长、中国东方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燕京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研究员、《发现》杂志高级编审。
顾先生的书画作品、专业论文、个人传记,散见于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新华日报、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中国美术市场报、书法导报,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中国书画篆刻家大辞典、2001江苏年鉴、徐州地方志以及新闻战线、记者摇篮、新闻爱好者、新闻通讯等报刋典籍。出版有《顾杰花鸟画集》、《当代实力派书画家顾杰作品集》,著有《浅谈八大山人花鸟画的阴阳关系》、《中国画经营位置之位置》等。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各级书画大赛中获奖,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江苏美术馆、敦煌美术馆、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祝嘉书学院、中国由园碑林永久收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