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113方——第67方,柴胡桂枝汤

 青岛离火 2024-05-04 发布于山东

图片

1感冒——董正平医案

典型医案:“按照条文得病的大哥
我在北中医读博士期间,曾与W大哥一家3口合租一套房子。w大哥自己开了一家网络公司,工作繁忙。某日晚上,他回到家中,跟我说:这两天可能是慢性胆囊炎犯了,心口部位不舒服,略有恶心。
我再进一步询问,大哥还有:自觉微微怕冷,肩、肘、膝关节酸疼等症。体温:37.5℃。
大哥的临床表现基本上跟柴胡桂枝汤原文(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的描述一致,所以,我当时满怀自信地跟他说:我给你开个方子,吃4副肯定能好。
果然,大哥服4副柴胡桂枝汤原方,所有症状均消失。
这种按照条文得病的患者,本人此前曾治疗多例,疗效都非常好,所以比较有把握。《经方浅悟

2感冒——陈瑞春医案

胡某,女,46岁,工人。1984510日就诊。病者已病月余,由数人抬来就诊。诉低热多时,每于午夜热度升高,一般体温37.5 ~ 38.3,询其病史,20多天前,感冒发热,服强力银翘片、板蓝根冲剂、退热片等药,热已退,人稍安。随之低热,每日从上午11时许自觉诸身酸痛,洒恶寒,继之发热。至午夜体温可升至38.6℃左右,后半夜热退。精神疲乏,食纳差,进食则呕,大便半个月不畅,身寒畏风,身穿棉袄,口不渴,脉浮弦而虚舌薄润。查血象正常,疟原虫阴性,拟诊为感冒(属表里不和,营卫不足)。处方:柴胡6g 桂枝6g 西党参15g白芍10g法半夏10g黄芩10g 生姜3片炙甘草5g大枣3枚。嘱服2剂。
二诊:服前方2剂,发热已退,发热时间缩短,热度在37.6℃左右,身体酸胀减,脱去棉袄,身感暖和,不呕,能食稀饭,大便解少许,脉缓弦而虚,舌苔白润。守原方桂枝、柴胡加至10g,加葛根15g,嘱服4剂。
三诊:服前方8剂,身无不适,饮食增加,热退未反复,睡眠安静,脉缓而平,舌苔薄润。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味:生黄芪15g 西党参15g 白术10g 柴胡6g升麻5g 炙甘草5g 当归10g 广陈皮10g桂枝6g 枳壳10g 广木香10g生姜31大枣3枚。嘱服10剂以资巩固。此后,病者一切如常,恢复健康。
按;凡感冒初起,如失于辛散解表,多酿成凉遏留邪。复不可攻表,又难于和里,补之碍邪,清之伤胃,唯有用柴胡桂枝各半汤,小制其剂,无须取汗,切忌攻里,期待取效。《伤寒实践论
论:本案诸身酸痛,洒淅恶寒,继之发热,身寒畏风,脉浮弦而虚,就是一外感病。柴胡汤解少阳,桂枝汤解太阳。

3感冒——刘含堂医案

郑某某,男,42岁,农民。1999216日初诊。10日前因家务事劳累汗出,脱去衣服,致感受风寒第二天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村医予西药安乃近片,服后汗出,但未愈。现症:恶风寒,发热(体温38.3℃),鼻塞流涕,背痛,胸胁满闷,口苦,呕吐。舌偏红,苔薄白,脉浮弦数。诊为感冒,证属风寒在肺卫,兼太阳、少阳二经病变。治宜和解少阳、解肌散风寒。拟柴胡桂枝汤,处方:柴胡15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清半夏15克,炙甘草6克,桂枝10克,生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6枚。水煎服。服3剂,病愈。
论:汗出脱衣,致受风寒,典型的伤寒。恶寒发热,此为表闭,肺主皮毛,而窍于鼻,肺气不降,上冲鼻窍,则鼻塞流涕。胸胁满闷,口苦,呕吐,这是少阳经证。柴胡桂枝汤,和解少阳,外解太阳。
另外虽然用安乃近之后汗出,但表寒凝滞不去,病仍不愈。这就是桂枝汤解表与西药后汗出的区别,还有就是中药方九味羌活汤,也是发汗的,但也是很多汗出之后,表仍未解,终不如桂枝汤。(麻黄三)太阳二十二:伤寒,发汗已,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伤寒发汗已,此就是用麻黄汤发的汗,为何半日许复烦,就是虽然汗出,卫气也泄,但是表寒凝滞不去,所以复热复烦,所以桂枝解表寒,通经解肌,加上生姜,行经络之寒涩。所以安乃近与九味羌活汤,虽然可以出汗,但也有一半的情况,汗出之后,表病仍不解。另外张锡纯的书中,也有写的把西药当中药用,发汗的医案。中药还有很多发汗方,有的是看过不敢用,谓麻黄如虎狼之药。

15经常感冒咳嗽——大塚敬节医案

曾患胸膜炎和腹膜炎的虚弱儿童
患者为五岁的男孩,三岁时曾患胸膜炎,四岁时曾患腹膜炎并有腹水形成。今年一月患肺炎,其后经常感冒,常有咳嗽一旦出现咳嗽,便久治不愈。一直处于这样一种状态,血色不佳,发育不良。
初诊于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三十日。患者本人无不适主诉,其母介绍说,食欲不振,没有精神。听诊,右侧胸背部呼吸音稍减弱。腹部脐两旁压痛,大便一天一次,其他无异常。
我投予了成人量三分之一的柴胡桂枝汤加黄芪1.0克,直至一九五三年三月下旬,持续服药一年四个月。在此期间,或感冒,或咳嗽,使用该处方一贯到底。完全恢复了健康,现在是家里精力最充沛的人,已入学。
柴胡桂枝汤是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合二为一的方剂,其腹证与小柴胡汤证类似,可触得腹直肌在皮下膨突的感觉。另外该方还可用于感冒用桂枝汤、葛根汤、麻黄汤等治疗后,仍残留少许恶寒和发热、轻微头痛、手足关节疼痛,并且口中发粘、食欲减退时。
柴胡桂枝汤还可治疗突发性腹痛,应用于胆石症、肾结石、阑尾炎、胃溃疡、胃炎、肠炎、胸膜炎、腹膜炎等疾病。
柴胡桂枝汤加黄芪是因为黄芪具有补益强壮作用,并非必加黄芪。
论:表不解,肺不降,则常有咳。表不解则营郁生风,风泄皮毛,则常自汗而孔窍常开,卫气不固,一有外寒,即能感冒。柴胡桂枝汤,小柴胡与桂枝汤二合一之方。小柴胡内和阴阳,桂枝外解表寒,调和营卫。

图片

16自汗恶风——梁苹茂案

张某,女,59岁。2007628日初诊。2年前在某西医院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现症见时时汗出,渐渐恶风多年,尤以背部为甚,虽夏日仍欲近厚衣被方觉舒适;咽干,咽疼,胸胁脘腹胀满疼痛,腹中肠鸣,时腹泻;身痛,腰疼,四肢沉重,舌红苔白微腻,脉浮细而弦。证属太阳少阳合病,拟调和营卫、疏泄少阳之法。处方:桂枝6g,白芍药10g,炙甘草10g,柴胡10g,黄芩10g,半夏10g,党参10g,茯苓15g,炒白术10g,佛手花10g,生姜3片,大枣2枚。3剂。
再诊:汗出明显减少,恶风大减,咽干咽痛、腹满肠鸣、腹泻等症消失,仍觉腰疼,四肢沉重,舌稍红,苔薄白,脉浮小弦。原方加狗脊15g,苑丝子20g,炙黄芪15g,继服7剂诸症消失。
原按;患者汗出恶风,身痛脉浮系太阳表证;咽干咽痛,胸脉脘腹胀痛,舌红、脉弦系少阳之证,此属《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146条紫胡桂枝汤证,用此方可两解太阳少阳之邪。腹满腹泻肠鸣为阳气不运,水饮为患,水走肠间,则沥沥有声之谓,故方中寓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再诊时诸症减而腰痛明显,腰者,肾之府,肾阳虚腰府失养故腰疼,阳气不得周流全身故四肢沉重,酌加狗脊、菟丝子、炙黄芪益肾温阳,通络止痛,诸症自消。切勿以咽痛、舌红则重用苦寒之品而畏用温热,以致陷误病情。摘自:白君伟,梁苹茂治疗内分泌疾病医案4则,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1):15-16.经方治验内分泌代谢病

17外感鼻衄谵语——江篁南医案(明)

吴氏子年三十余,病发热,医用药汗之,不效。又投五积散,其热益甚,兼汗多足冷。江诊其脉,告曰:此内伤外感也。
用参、芪、归、术以补里,防风、羌活以解其表,加山楂以消导之,一服病减半。所以知吴子病者,六脉皆洪大搏指,气口大于人迎一倍也。
既而更医,热复作,且头疼口干鼻衄,谵语昏睡。江曰:此汗多亡阳也。投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诸症减半,唯口干不除。乃以麦冬、生地、陈皮、生甘草、茯神、人参、柴胡、白芍、干葛、五味、黄芩,一服食进,诸症皆除。所以知之者,诊其脉,两手皆洪盛,按之勃勃然也。出处:《名医类案*内伤》卷二。经方一剂起沉疴

18发热——程刘海医案

陈某,女,22岁,四川人,学生。初诊:20091018日。病史简要:病人述1周前受凉,随之出现发热,波动在38~39℃左右,服用西药后汗出热退,但旋而回升,并且近段时间甲流(甲型HINI流感)横行,甚是担心,遂找我治疗。刻诊:发热、汗出、咽干、塞流涕、小便偏黄,大便正常。舌脉:舌质淡尖偏红,苔薄白少,脉浮弦细。六纲辩证:太阳少阳并病。处方:柴胡桂枝汤(一两合10g,原方)。桂枝15g,黄芩15g,白人参15g,炙甘草10g,半夏15克,15g,大枣10g,生姜15g,柴胡40g3剂,水煎服。
二诊:20091022日。病人自述,服用首次药汁后,汗出热退,但精神不佳,服完3剂,上述症状皆除。病愈,不处方。《刘志杰师徒经方医案集

19小儿低烧咳嗽——黎崇裕医案

林某,女,1个月大2012106日就诊,其家长代述:低烧3天,偶尔有点儿咳嗽,昨晚开始胃纳不佳,不喜欢喝水,今晨体温37.3℃,昨日有两次大便,大便正常。背部摸之潮润,精神不佳,脉浮数,指纹浮红限于风关。
柴胡6g,黄芩2g,太子参3g,姜半夏5g,红枣3枚,炙甘草3g,桂枝3g,白芍3g,干姜3g,五味子3g,神曲6g3剂。
20121027日回访,前药2后诸症愈。100首经方

27瘾疹——温桂荣医案

患者,男,30岁。2012521日初诊。主诉:四肢躯干皮肤瘙痒反复发作2年余。曾经西医治疗,诊为慢性荨麻疹。经治病情暂时缓解,但病根未除。
现症见全身皮肤瘙痒,有片状红斑,形态不一,压之褪色,搔抓后痒甚,时起时消时轻时重,伴有口苦咽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数。中医诊为瘾疹'风疹块'
证属太少合病,邪滞少阳。治宜疏风泄热、和解少阳,方用柴胡桂枝汤化裁:柴胡、黄芩、生姜、(制)半夏、桂枝、白芍、僵蚕、连翘、金银花各9克,党参15克,炙甘草5克,全蝎3克,大枣5枚。3剂。每日1剂,水煎服。药后症状明显减轻,照上方加减出入,12剂而愈。5个月后因感冒咳嗽来诊,诉皮肤瘙痒未再发作。[中医杂志,20125320):1777]仲景病案学
论:本案也是外感,太阳统于营卫,营热外蒸,透出皮毛,则见瘾疹。还是表证,表不解,则风不熄,痒者,名为泄风。伴有咽干口苦者,太阳不解,少阳也病也。柴胡桂枝汤,双解表里,桂枝解表寒,则营热解,柴胡解少阳,则经气降。

28瘾疹——刘永军医案

韩某,男,48岁,2015520日初诊。荨麻疹反复发作多年,每次多因受凉或劳累诱发,此次亦因受凉而诱发,在家自服抗过敏药,见效不明显,特慕名来诊。发病以来精神一般,浑身有痒感,双腕关节部位有数个红色风团状皮疹,口苦口干,饮食尚可,二便正常。舌红,苔黄腻,脉浮。中医诊断:瘾疹(腠理不固,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西医诊断: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治则:散风清热止痒。处方:
柴胡12g,黄芩9g,半夏15g,党参15g,生姜9g,大枣9g,桂枝9g,白芍9g,石膏35g,荆芥9g,炙甘草6g,白15g3剂,免煎剂。
523日二诊:浑身已无痒感,皮疹消失,略口干口苦,黄腻苔开始消退,脉浮。症状均改善,但方证未变。继服上方3剂,免煎剂。《经方临证实践录
论:受凉而发,脉浮,皮疹,此为皮毛病也。口苦口干,少阳经证也。内有少阳经郁,用柴胡与黄芩,外有太阳不解,用桂枝与白芍,本案瘾疹的核心药物。也是柴胡桂枝汤,双解二阳之经的思路。
很多人不理解这个太阳中风的病理,本案的瘾疹血热,如果没有寒闭,何来营郁血热,如有汗出,那不就是中风的病理么。如有汗出,还会有血热内蒸之瘾疹吗?大部分人中风的理解,是伤于风,而不知伤于寒。还是有很多人,即使看了我的中风注解,仍然不认可,认为我的注解是错误的,就是坚定的认为太阳伤寒,就是伤于寒;太阳中风,就是伤于风。说明这里面有三个弯,都没有转过来,第一个就是太阳为经阳,经阳病一定是伤寒,此为定理,这也就是太阳以寒水主令之义。第二个弯就是先伤于寒,后而生风。最后一个弯,太阳统于营阴与卫阳,这个所谓的太阳中风,就是营阴之病。这个营阴病的弯,没能转来。正是因为这么绕,所以太阳中风,真正理解的此病理,说明白此病理的注解,在当下的注解书几乎没有。我能说明此理,关键在于读黄师的书,不然也是随波逐流了。即使这样,很多人还是认为我的注解是错误的。

图片

29银屑病——欧阳卫权医案

黄某,男性,41岁,2005326日初诊。患银屑病多年,皮疹反复发作。近来再发四肢、躯干点滴状红斑,上覆银白色鳞屑,轻痒。门诊曾以中西药治疗1个月,无改善。患者体瘦,面色无华,平素微怕冷,因皮疹多年未愈而情绪抑郁,口干,口苦,舌质稍红,苔薄微黄,脉细弦四诊合参,当属太阳、少阳合病,兼入阳明,予柴胡桂枝汤加味:柴胡12g,党参12g,黄芩10g,法半夏10g,桂枝10g,白芍10g,大枣20g,生石膏30g,生姜10g,炙甘草5g4剂。外用消炎止痒洗剂,外擦羌月软膏(含有羌活、月见草等)。
二诊:药后部分皮疹隐退,继予7剂。
三诊:皮疹颜色明显消退,口干、怕冷等症消失,前方加苍术10g,茯苓12g7剂。
四诊:药后大部分皮疹消退。前方去石膏,继服7剂。
后未再复诊。
按:本案以望诊为主考察其属小柴胡汤体质,兼见易怕冷恶风、微汗出,此太阳表虚证,故合用桂枝汤;口干,加石膏。
全方不治皮而皮疹得退,实得方证对应之趣。《经方辨治皮肤病心法》
论:银屑病,病在皮毛也。怕冷者,此是恶寒,表未解也。口干口苦者,少阳合病也。

37癫痫——陈宝田医案

张某,女,73岁。1980110日初诊。发作性左侧面肌和手抽搐1周。每次发作均从左侧口角开始抽搐,随之左拇指、手、臂抽搐,持续约2分钟,24小时内发作13~16次。发作时神志清楚,无尿失禁,无肢体麻木。检查:神志清楚,语言流利;眼底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强,交叉征 ,视网膜动脉硬化(ll)度;发作间歇期神经系统检查均正常。诊断为局限性运动性癫痫,原因可为动脉硬化所致。某医院曾予抗癫病药治疗1周,症状未改善而来诊。经检查,其症同上,但有胸胁苦满、少寐、口苦、时腹痛、脉弦。投加味柴胡桂枝汤合甘麦大枣汤:柴胡12克、桂枝10克、半夏10克、白芍12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7枚、浮小麦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钩藤30克(后下),水煎服。
复诊:连服6剂,其症有减。再投4剂,其症大减。连服26剂而愈(在服中药期间停西药),追踪2年未复发。《经方临床应用

38神经兴奋

一男孩,11岁,197743日初诊。患儿3年前于两侧肩部和颈部出现酸懒疼痛,身体弯曲,非常痛苦。一天中尤以晨起最为不适。眠不佳,每晚着床竟长达两个小时不能睡。平素情绪不安定,一刻也不能平静。一坐在桌旁便频频欠伸,身体骚动,旋即称累离开,不能安静读书。易怒,常与弟兄朋友打架,学习亦无办法。以往亦曾经许多医院诊治,毫无效果。据说患儿常于疲劳后出现不整脉,心电图亦有所见。屡次发作头痛,腹内急痛,心部苦闷,动悸明显,此时多伴有发汗症状。行脑电图检查,并无变化。患儿面色略显苍白,身体适中,双目无神。在诊室初诊记病历时,患儿还比较安稳,未曾乱动。诊其脉象为迟脉。患儿父母代诉,夜则脉迟,不出现不整脉。腹诊所见:右胁下有抵抗及轻微压痛,但腹直肌却不甚紧张。无舌苔,大小便正常。曾考虑是否痉挛症,但在诊察过程中却丝毫未发现相应症状。血压为150/70mmHg
综合以上症状,究竟以投何方为宜,作者首先考虑的是柴胡桂枝汤或抑肝散,其次还可选择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甘麦大枣汤等,最后决定先试投柴胡桂枝汤。以本方散剂1.5克投之,日服2次。柴胡桂枝汤证为:胸胁苦满、时发心腹卒中痛,有头痛及发汗之表证;患者多怒、不眠、性急,病症样神经兴奋显著。
二诊:429日。两周过后,其父母吃惊地发现,患儿已不再打呵欠了。服药后也不像以前那样发怒,且已能安寝。肩、颈之痛亦大为减轻。更加令人惊讶的是,他竟能自觉地坐下来学习,这使他的双亲感到非常高兴。
三诊:65日。其后治疗经过更加顺利,头痛、腹痛完全消失,动悸、发汗亦皆好转。双目顾盼有神,完全判若两人。连邻居和学校的老师也都为他的变化而吃惊。(《汉方治疗百话摘编》)《经方研习

39抑郁头晕痛——郝万山医案

管某某,女,42岁。1994416日初诊。患者因心情抑郁、头晕头痛5个月,加重3个月,由家属陪同来就诊。5个月前,因不明原因的疲劳无力,反应慢,完不成工作而心情郁闷,并常有自责自疚感。后渐见头痛,失眠,早醒,醒后懒床难起,甚至至午仍未起床,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四肢麻木,肩背疼痛或窜痛,时而觉酸痛如压重石,对周围事情失去兴趣,至就诊时已逾3个月不能正常工作及料理家务,因痛苦不堪忍受,时时有自杀念头。在某精神病院诊为精神抑郁症,用抗抑郁药后,出现眩晕、口干、恶心等反应,遂拒绝服药。  
现症见两目呆滞、愁容满面、端坐不动、问而不答。病情由家属代述。且手足冰凉、脉细小而弦而数,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舌苔白厚腻。西医诊断: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抑郁型,重证。中医诊断:郁证,辨证为心胆阳虚,脑神失养,肝虚气郁,神窍痰蒙。治疗即用温补心胆,舒郁涤痰之法。方用柴桂温胆定志汤和西药多虑平。中药处方如下:柴胡、黄芩、桂枝、赤白芍、半夏、生姜、陈皮、枳壳、竹茹、远志各10g,茯苓20g,人参5g,菖蒲6g,炙甘草6g,大枣5枚,水煎两次,分两次服,每日1剂。
用药后3日,头痛身痛已减,用药5日,上午可起床活动,食欲不振好转,不再想死。用药后4周诸症已得到控制。此时中药去菖蒲、远志,以太子参易人参,桂枝减量,隔日服1剂,继服两周。用药6周后已可正常上班,停服中药。多虑平逐渐减量,每减25mg维持5天。约4周后以维持量12.5-25mg继续服4周停药。随访至今无复发。摘自:贯春节,郝万山教授治疗精神抑郁症的思路与经验[J].光明中医,2001.163):54.经方治验精神神经类疾病
论:合方温胆汤的依据,就是舌苔白厚腻。此也是上焦不通,也是陈皮汤竹茹汤的汤证。合方小柴胡,则肺胆胃通治,浊气之上逆也。为什么手足冰凉?隧道不通,阳不四达?此是四逆散证,三焦不通。

40面瘫——刘景琪医案

王某,男,66岁,农民,1984811日初诊。左侧面瘫已五天。在眼裂增术不能闭合,'左额纹消失,口角牵右侧,饮水时自口角向外流,头眼发胀,口苦咽干。舌苔薄白,脉弦。印象;面瘫。辨证经络空虚,太少两感。治则:解表祛风,和解少阳。处方:柴胡4克黄芩9克半夏9克党15克桂枝9.白芍15克蝉9克白术18克泽泻45克,服六剂后左眼已能闭合,口角不歪,口苦减,又服前方六剂,痊愈。《经方验
论:面瘫,用柴胡桂枝汤,外解太阳之寒,调和表里阴阳也。面瘫,是中医的常见病、基础病,每一个中医都应掌握。

41面瘫——王占玺医案

赵某,女性,50岁,工人,1980919日初诊。患者于四天前生气之后逐渐发现嘴向左侧歪斜,左眼不能闭合,舌向左歪左侧鼻唇沟消失,左侧额纹消失,舌苔薄白,脉象缓和,睡眠不佳,易于起急,遂与柴胡桂枝汤加减:柴胡10g 桂枝10g 党参15g半夏12g 白芍18g 茯苓10g 炙草6g生姜10g 大枣4枚(去核)蜈蚣3条僵蚕粉10g 合欢皮30g夜交藤30g每日煎服一剂,服药后取微似汗出,避风寒,服用7剂药后,上证明显好转,左眼已能闭合,鼻唇沟好转,口歪减轻,舌歪不甚明显,左侧消失之额纹已见恢复,舌苔变为薄黄,脉转弦滑。又服7剂,上述症状基本消失,左侧鼻唇沟稍浅,嘱将上方再用7剂,隔日服用1剂为善后。随访愈后未发。(王占玺?伤寒论临床研究.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3207~208名医验案精选
论:本案没有外感,更象是内伤,中风之面瘫。柴胡汤,其性偏降逆,桂枝汤,其性偏升陷,二方升降气机,也能治内伤也,升降建中也。

42臼齿作痛——张志民医

患者女性,三十六岁。左侧臼齿作痛四天,并见头晕、眼花,耳鸣,口苦咽干,胸闷鼻塞,肢倦等证,舌尖微红,苔薄白,脉浮弦。昨觉少腹胀痛,形寒微热。经汛较上月提前十天,色浓,间挟血块。与本方治疗。上午服头煎,下午牙痛及余症均大减,月经续来,量较前多,腹不痛。舌苔薄白,舌尖反不见红,脉浮,续服一剂而愈。本方原不治牙痛,此次发病前无牙痛史,证由感冒所致,故治其外邪,牙痛亦随之而止。《伤寒论方运用法
论:都是阳火不降之象,胃气不降之象。另外就是少阳不降,胆胃互相干碍。胆胃者,土木也,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93焦虑乳房胀痛——仝小林医案

常某,女,45岁。20101020日初诊。主诉:焦虑4年。患者2006年因胃痛、乳房胀痛、下颏淋巴结痛,伴心烦、心率加快、口渴等,当时在当地医院给予消炎药后症状减轻。此后出现失眠、多梦,且又伴见心烦、口渴等症状,经多处医治,未见明显疗效,故而来诊。症见:焦虑,惧热闹,怕异味,心烦急躁,焦虑时血压升高,服安定后血压下降,神疲乏力,嗜睡,头晕,气短,多梦易醒,记忆力减退,时手指发麻,胸前区肋骨疼痛,肩胛骨疼痛,右臂内侧疼痛,右颏下淋巴结疼痛(1cmx1cm,移动度好),焦虑时疼痛加重,纳可,时便秘,小便调,月经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诊为郁证,证属肝气郁滞、气机失调。治以柴胡桂枝汤加减。处方:柴胡、半夏各9g,黄芩、党参、桂枝、炙甘草、浙贝母、猫爪草各15g,白芍30g,生牡蛎(先煎)、炒酸枣仁各60g,生姜3片。14剂,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
112日二诊:服上方后,焦虑缓解,气短、乏力、头晕、多梦等症状明显减轻,心烦急躁改善,异味较以前耐受,疼痛减轻,仍惧热闹,舌淡红、苔薄白,脉偏沉。守上方,黄芩、猫爪草、浙贝母改为30g,另加夏枯草45g28剂,煎服法同前。后患者家属因他病来诊,述此患者在当地按原方抓药续服1月而诸症消失。
原按;此方本为少阳兼表而设的证治,教授根据临床实际,发经方之新用,以柴胡桂枝汤疏肝解肌而治疗焦虑症。摘自:彭智平,小林教授治愈顽固性焦虑症验案1[J].新中医,2013,(1):204.经方治验精神神经类疾病
论:心烦,率快,口渴,皆是火逆上亢之象。脉却为沉?脉沉弱,也应是脉沉弱数。

图片

94痛经——陈宝田医案

李某,女,21岁。1980124日初诊。痛经3年,每次月经来潮前腹痛难忍,甚时翻身打滚,肌肉注射杜冷丁方可止痛。月经净则痛缓解,经血色暗有血块,量适中,素有少腹凉,脉弦有力,舌质稍暗,苔薄白。投柴胡桂枝汤:柴胡12克、半夏10克、党参12克、甘草12克、黄芩10克、生姜3片、大枣7枚、白芍12克、桂枝10克,水煎服。复诊:服上方4剂后,此次来月经腹痛减十分之八九,连续调治3个周期(即每次月经来潮前服4剂柴胡桂枝汤)后痛经完全消失,追访1年多未复发。《经方临床应用

95不孕不育——娄绍昆医案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月经后期兼不孕症(少阳太阴同病)案
娄某,27岁。初诊于1984510日。婚后4年未孕,自诉月经衍期,40 ~50日一行,量少不畅,经前1周乳房胀痛,西医妇科诊为卵巢囊肿并不孕症。现症见:神情忧郁,心悸而烦,口干苦而不欲饮,喜叹息,肩背拘急凝重,纳呆,大便溏薄,小便短黄。脉弦长,舌淡红,苔白腻而厚。腹诊:胸肋苦满,脐上动悸,脐周及左少腹广泛性压痛。经络压诊:腰俞穴处有显著压痛。证属肝郁饮停,瘀阻冲任。先投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合方:柴胡、黄芩、当归、赤芍、川芎、白术、泽泻各10g,桂枝12g,干姜5g,生牡蛎30g,天花粉12g,茯苓15g
同时在其腰俞压痛点上给予刺血后拔罐,并以言语疏导,使其消除心理负担,加强治疗信心。
经如此连续服药30多天和刺血、拔罐3次后,诸症渐减,经前乳胀亦缓。原方再服2个月,终于在19849月受孕,来年得一男婴。
临证心悟
此案根据患者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脉弦等诊断为少阳病柴胡证,又根据纳呆、便溏、小便频短而涩、右下肢略有浮肿、舌淡白有齿痕、苔白而腻、脉弦紧而滑等脉症诊为太阴寒湿为,予以柴胡桂枝干姜汤疏解少阳并温散太阴;由于月经衍期而量少的原因常常是因为血虚,患者也存在着当归芍药散的腹证,故投与当归芍药散养血活血利水;因为血虚会导致水湿相对地盛,所以投与当归芍药散和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合方,这样不仅疏经活血,急则治标,同时养血行水,兼顾治本。
当归芍药散的腹证,《金匮》中仅提到腹中绞痛,语焉不详。日本汉方家稻叶克、和久田寅经长期研究得知其具体的腹证是脐旁、脐上脐下、四周拘挛,按之痛而彻背(《腹证奇览》),刺血通络亦是治疗中重要的一环。本案就是综合利用内外合治而取效。《娄绍昆经方医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