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具化趋势下,FOF与ETF冰火两重天

 大资管视界 2024-05-07 发布于北京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在2019-2021年基金大年里,各类别的产品齐头并进,规模不断创新高。经过这三年的回调,公募基金市场的结构也迎来了大变化:ETF大发展和FOF基金的颓势

有图有真相:我们以2017年四季度FOF基金有数据以来的季度数据情况做对比:

图1:2017年Q4以来FOF和ETF资产净值变化情况

将上表做成折线图更为直观,尤其是拆分后的折线图:

图2:2017年Q4以来FOF和ETF资产净值变化情况

通过拆分后的折线图可以看出,

1、冰火两重天的FOF和ETF资产净值:

FOF资产净值整体呈现“倒V”型,在2022年2季度达到最高值2222.76亿元,随后开始不断下降,截至2024年一季度的资产净值在1469.12亿元,规模较最高峰缩水了753.64亿元。

ETF的资产净值的趋势是呈现向上的,目前规模达到了23982.20亿元,规模增加的速度也非常快。

2、养老Y份额也没有拯救FOF

对于FOF基金来说,在2022年12月份的时候,国家大力支持养老FOF的Y份额,号称“国家让利基金公司让费”等口号,然而,这依然没有阻挡FOF基金下滑的趋势。

从图1也可以看出自2022年4季度以来FOF产品的资产净值整体依然是下滑的趋势。

3、不再迷信明星基金经理,工具化趋势明显

ETF和FOF资产净值相反的发展方向,说明随着主动基金经理超额收益越来越低,业绩表现越来越不如意的情况下,基金产品的工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公募基金被投资者当做投资的工具而非配置的产品。

投资者发现了长期投资不是长期拿着,在A股还需要通过交易才能赚钱,这种情况下,便宜又透明的ETF产品成为投资者的首选。

最后,FOF基金在分散风险上有一定的优势,是“抗跌”的产品,这与其投资基金这一品种密不可分,然而业绩差的基金经理回撤也是相当大,成立仅2年时间回撤高达-44%以上的大有基在,让投资者感受不到来自“专业买手”的专业,所以,规模下降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当基民意识到FOF基金产品的本身“分散化”的设定有一定的抗跌性,但是业绩却不能打,还不如自己买,这对FOF基金来说是一大挑战,毕竟有业绩才能长久。

本文为个人观点,观点具有时效性,不作为投资建议,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