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旬老人腰部莫名鼓包,原来是临床罕见的疝气—“腰疝”作祟

 书页无卷 2024-05-10 发布于河北

腰上长了个“鼓包”,时隐时现,有可能患上的是临床罕见的一种疝气—腰疝。近日,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外科就成功诊治了一例83岁高龄的腰疝患者。

今年83岁高龄的赵奶奶,5年前就发现平时在用力咳嗽或较长时间站立后,右侧腰部鼓起一个包块,平躺休息后“鼓包”又消失不见。平时身体还算硬朗的她,并没有太在意。可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包块越来越大不能完全回纳,并伴有右侧腰背部明显胀痛,来到民大附院外科就诊。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彩超及腹部CT检查结果,赵奶奶被确诊为“右侧巨大难复性腰疝”,术前CT测量疝环缺损最大径线达12厘米!

Image

图:术前CT显示右侧巨大腰疝,疝内容物为小肠、升结肠及大网膜

面对患者和家属满怀期盼、充满信任的求治之心。但同时患者高龄心肺储备功能显著下降,既往有多次腹部手术史(开腹胆囊手术、急性胰腺炎手术、右肾囊肿手术)而可能存在广泛、严重的腹腔粘连,巨大的难复性腰疝疝内容物(肠管)可与腹膜外腹壁组织粘连等特殊情况。科室直面挑战,及时组织多学科病例术前讨论,医护协同配合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制订了确保患者手术安全的多种预案。同时准确、全面地进行医患沟通,给予患者充分的人文关怀。由杨斌副院长及骨科马群莹主任联合带领团队,最终顺利为患者实施了腰疝修补手术,将腹腔脏器还纳回去,并成功修补好腰部的“破洞”。术后,赵奶奶右侧腰部包块消失,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已经顺利康复出院。

Image

 图:术前腰部巨大包块

Image

 图:术后切口

据我院副院长杨斌介绍,腰疝是临床上一种比较罕见的疝气,是指腹腔器官、腹膜后器官及组织经髂嵴间肌肉及筋膜间隙经过腰上三角或腰下三角的薄弱缺损,突出体表所形成的腹外疝。后天性腰疝多见于体型瘦弱、高龄老人,以及由于手术、外伤、带状疱疹疾病等引起的腰肌薄弱或萎缩者。大多数腰疝患者没有特殊的症状,易被误认为是腰部脂肪堆积,临床表现为腰部缓慢增大的包块,局部有胀痛感,站立时肿块明显,俯卧位时消失。及时手术修补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任其病情发展而出现嵌顿,绞窄时,可危及生命。

Image

图:腰上三角(Grynfeltt)三角

Image

图:腰下三角(Petit三角)

近年来,在我院副院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援藏专家杨斌的带领下,遵循“规范化、个体化、精准化、微创化”的宗旨,我院普外科团队不断探索、加强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应用。目前,科室3-4级手术微创率达90%以上。陆续开展多例微创腹腔镜下各类型胃肠肿瘤根治手术,腹腔镜下腹股沟疝,切口疝,食管裂孔疝,造口旁疝,小儿疝修补等。本例手术的成功开展,也标志着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外科在治疗复杂疑难疝的技术领域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来源:张征 彭震

编辑:对外交流宣传部

审核:杨斌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