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碎影(三十三)

 李萍拾尘 2024-05-10 发布于河南

这个小院很朴素,唯一奢侈的是院子里有一个锅炉,可以方便提供热水。
茅盾先生卧室里,摆放着他吃过的很多药的白色小药瓶,及挂着他穿过的长衫。
我与在前院的茅盾半身铜像合了张影。也算是读者和作者近距离接触了。
在我大概小学三、四年级时,在我家床下,看到父亲有一个小小的柳条箱,那里边有几本藏书。记得的有《茅盾文集》、《青春之歌》、《苦菜花》、《中国新诗选》。
我拿起《茅盾文集》去翻看。扉页上有一位西装笔挺、头发梳得锃亮的翩翩公子的照片。是茅盾先生。那时代的文人,与我生活的时代周边的人,迥然有异。
我生活的时代已经是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时代。知识分子已被打入“臭老九”。所以难得见这样的装扮。怀着疑窦,一页页去读。
读不下去。只记得题目,有一篇叫《林家铺子》。看不懂,觉得那是另一个时代。那个时代对当时的我来说,就是一部无声的黑白电影,而且是剧情模糊的电影。所以就放下了。
看《青春之歌》、《苦菜花》也是如此。最终都半途而废。那个年纪,我更愿意看同学家的各种小人书。像《保尔.柯察金》、《水浒传》、《小兵张嘎》等。
只有《青春之歌》中某些片段的爱情描写,让我有对陌生世界的一种好奇和悸动,以及对未知领域的一丝隐秘且羞耻的惶恐。
等到一定年龄,想回头去再读时,那些书已不翼而飞。不知是被借出去了,还是被处理了。那时这些书应该都被称为“毒草”,是禁书。只留下一本《中国新诗选》。现在还在我的手上。

(未完待续)

北京碎影(三十二)

北京碎影(三十一)

北京碎影(三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