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铜器大全【水器】3

 君合瓷约 2024-05-10 发布于湖北

水  器

青铜器中一类古人盛水的器皿,统称水器。绝大部分是用于盥洗,因此水器又被称为盥器。大致可分为承水器、注水器、盛水器和挹水器四种。分别是:盘、匜、鉴、盆、缶、瓿、斗,壶


盘 】 pán   

盘:古代一种盥洗用具,用于承装水,以洗手或进行洗浴,或盛酒,有时作为礼器或实用器皿出现在贵族的宴飨之礼中。

盘多是圆形,浅腹。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商代的盘无耳,圈足,器内多用水生动物龟鱼的纹样作装饰,有的还在边沿铸立鸟。西周至春秋的盘多有附耳,有圈足或三足,有的还有流。西周晚期到战国的盘有长方形的,也有宽唇、无耳、圜底的。


商晚 旅盘

口径33厘米,沿上铸6只小鸟,浅腹圈足,圈外壁饰目纹,圈足饰兽面纹,盘内中央饰龟纹,盘壁饰三组动物纹,每组长浮雕鱼、鸟、用线刻度。龟两侧各铭文一字,铭文释文为“旅”。传河南安阳出土,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西周 逨盘

高20.4厘米,口径53.6厘米,圈足直径41厘米,腹深10.4厘米,兽足高4.2厘米。方唇,折沿、浅腹、附耳、铺首,圈足下附四兽足。腹及圈足装饰窃曲纹,辅首为兽衔环。盘内底铸铭文21行,约360字,记载了单氏家族8代人辅佐西周12位王(周文王至周宣王)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历史。号称西周青铜第一盘,禁止出国文物之一。2003年1月19日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出土,收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西周后期  散氏盘

高20.6厘米,口径54.6厘米 。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盘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内容为一篇土地转让契约,记述夨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并详记田地的四至及封界,最后记载举行盟誓的经过,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清康熙时,扬州徐约齐以重金购自歙州程氏,后又归於扬州洪氏。清阮元曾翻铸此盘,也有铭文拓本传世。嘉庆十四年,仁宗五十大寿时,新任两江总督阿毓宝从扬州盐商购得此盘贡入内府。历经道、咸、光、宣四朝,因年久失查,不知所在,1924年逊清内务府清查时,发现於养心殿库房。1935年《散氏盘》随清宫其它文物移交北平故宫博物院,抗战时曾南迁,传清乾隆初年于陕西凤翔出土,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西周 虢季子白盘 

长137.2cm,宽86.5cm,高39.5cm,四壁外铸有8个衔环兽首。盛水器,西周周宣王十二年(公元前815年),虢季氏子白为纪念其受天子命,率军击败猃狁(也就是'玁狁’、'戎狄’)而作的重器。底部有铭文111字记录。清道光年间陕西宝鸡虢川司出土,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春秋 子仲姜盘

高18厘米,口径45厘米,重12.4千克,盘内装饰了浮雕和立雕的各种水生生物,鱼、龟、蛙、水鸟一应俱全,每个圆雕动物均能原地作平面360度的旋转。内壁铸有铭文六行三十二字。出土于山西,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战国早期 龟鱼蟠螭纹方盘 

通 高22.5cm,长73.2cm,宽45.2cm,重23.5kg。 盘作长方体,口沿外翻,浅腹,平底,四兽首衔环,底部铸有四兽形足。口沿饰蟠螭纹,内底饰龟鱼戏水图案,内壁饰曲带纹,外壁饰云纹及浮雕怪兽。方盘原为清宫旧藏器,形体巨大,铸造精湛,以其瑰丽雄奇的纹饰与造型见称,其工细瑰丽的盘体龟鱼纹与蓄势待发的四立体兽形足相得益彰,是战国青铜盘中罕见的佳作。原清宫旧藏器,收藏故宫博物院 。

 战国  曾侯乙尊盘

尊高33.1厘米,口宽62厘米,盘高24厘米,宽57.6厘米 。尊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盘则是水器,曾侯乙尊盘融尊盘于一体,出土时尊置于盘上拆开来是两件器物,极其别致。 这件尊盘的惊人之处在于其鬼斧神工的透空装饰。装饰表层彼此独立,互不相连,由内层铜梗支撑,内层铜梗又分层联结,参差错落,玲珑剔透,令观者凝神屏息,叹为观止。经专家鉴定,此系采用失蜡法铸造,因为纹饰细密复杂,且附饰无锻打和铸接的痕迹。失蜡法又称出蜡法、拔蜡法,基本方法是将蜡作成模,成型后用细泥桨反复浇淋,泥浆包住蜡模后再涂以耐火材料用火烘烤,做成铸型。蜡熔流出,形成型腔,即可浇铸铜汁成器。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 匜 】 yí   

匜:古代盥洗时舀水用的器具。

匜是古代的一种盥洗用具,有流有鋬,一边有出水口方便水流,一边有把手方便拿。它出现在西周中期,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是当时祭祀、婚嫁等活动中的重要礼器。西周中期多有四足。春秋时有三足和无足的匜,无足的很似瓢。战国的匜一般都无足。匜常与盘搭配成组出现,用匜向手浇水,下边用盘承接污水。

在春秋战国时期,“奉匜沃盥”是当时祭祀、宴饮前的重要礼仪。


  西周中期 朕匜

高20.5厘米,腹深12厘米,腹宽17.5厘米,长31.5厘米,重3850克。整体像一只羊,盖前端为兽头(可能是虎),平盖面呈琵琶形,四兽蹄足。器内底和盖共铸铭文一百五十七字,铭文记录了一个民告官的案件,以及法官受贿的情节。1975年2月陕西岐山董家村一号青铜器窑藏出土,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西周晚期   荀侯匜

 通长35厘米,宽17.5厘米,高16.5厘米。1974年闻喜县上郭村出土。器形椭圆而长,口缘较直,窄流,深腹圜底,龙形鋬,龙口衔器口。四扁体兽形足。口沿饰重环纹,腹部饰瓦纹。腹内底铸铭3行14字:“荀侯稽作宝匜,其万寿子孙永宝用”。西周时期荀国器,荀国铜器存世极少。荀国在今山西省新绛县一带,被晋国所灭。现藏山西博物馆。

西周晚期 叔五父铜匜

高18.4厘米,长36.6厘米,口宽15.6厘米,腹深9.4厘米,重:2.4公斤。前有宽槽流,后有龙首鋬,下有四个龙首形扁足。口沿下饰窃曲纹,腹饰瓦棱纹。 器内底铸有铭文 2 行 14 字。2003 年陕西省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西周晚期 人足獸鋬匜

高24.5公分,口径17.1x34.2公分,重5.2公斤 。此器为葫芦状,四脚为男,双手抱于胸前,有一兽前肢扒于匜边缘,伸出头做喝水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战国早期 曾侯乙青铜盘匜

匜高13.4厘米,口径18.8-19.4厘米,盘高12.8厘米,口径41.6厘米。匜和盘为一套盥洗用具。古代贵族参加规格比较高的宴会时饭前洗手行盥洗礼,一个仆人用匜倒水,另一个仆人用盘承水。盘、匜上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7字。1978年湖北隋州擂鼓墩1号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战国 曾侯乙匜鼎

高40厘米、口长50.2厘米、口宽44.4厘米、腹深16.4厘米。将匜和鼎合二为一,器身如匜,流作半圆形,上有镂孔盖,平底,三瘦长蹄足。腹部有对称的两对耳钮,每对耳钮上套有一提链,链的末端一提环。腹上部饰相互缠绕的多个蟠龙纹。形成二方连续图案。镂空盖上铸有变形蟠龙纹,纹内填三角纹和圆涡纹。底部三只高足让它适合烧火,而不仅仅是浇水洗手的用途。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一号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 鉴 】 jiàn 

:重要的大型盛水器,也作盛冰或沐浴洗澡用。

鉴又称为“鑑”,盛水以为镜子之用,所谓“以人为鉴”、“以史为鉴”即其功能性作用的引申。。鉴初为陶质,也就是陶盆,春秋中期出现青铜鉴,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最为流行,西汉时仍有铸造。青铜鉴形如大缸,有两耳或四耳, 多为平底,有圆形和方形两种,有的鉴还附有匜。同时,也可作为礼器使用。


春秋 吴王夫差青铜鉴

高45厘米,口径73厘米、重45公斤。两侧装饰了立体的卷尾双角龙,两条龙攀缘器壁,咬住鉴口,炯炯有神的双目窥探鉴内,非常形象生动。除了立体的双龙,鉴的口沿、腹部均饰繁密的交龙纹。这种体躯交缠、盘旋的龙纹,盛行于春秋战国之际。腹内壁均铸有铭文十三字:“攻吴王夫差,择其吉金,自作御鉴”,大意为吴王夫差用青铜作此鉴。吴王夫差鉴目前考古发掘出6件,有3件出土于河南,3件出土于山西,该鉴出土于河南省辉县琉璃阁,现藏上海博物馆。

春秋 吴王光青铜鉴

高35厘米,口径59厘米。重60千克。整器为直囗,折沿,方唇,颈腹部对置兽耳衔环,内壁铸铭八列52字。器表模印蟠虺纹。此鉴是吴王光为其女叔姬寺吁出嫁蔡侯所作的陪嫁器,对于研究春秋时期诸侯国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因作器者为吴王光而得名,共出土两件。1955年安徽省寿县县城西门内偏北处发现一座古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另一件藏于安徽博物院。

春秋 嵌红铜狩猎纹青铜鉴

以采桑、射侯、弋射、宴乐、攻城、舟战、狩猎等图纹,这类青铜器常被忽略,视为娱乐为目的弄器,纯为观赏。其实“信以受器,器以常礼”,这类青铜器具有非常重要的宗教功能,承载着社会意识和礼仪功能。佛利尔1915年从来远公司购入,来远公司就是卢芹斋1910年在巴黎成立的古董公司。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战国早期 曾侯乙铜冰

通高61.5、边长62厘米,重170公斤。这是古代用以冰(温)酒的器具。它由内外两件器物构成;外部为鉴,鉴内置一尊。鉴与尊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夏天可以放入冰块,冬天则贮存温水,尊缶内盛酒,这样就可以喝到“冬暖夏凉”的酒。被誉为我国最早的“冰箱”,也是最早的“烤箱”。曾侯乙铜鉴缶同时出土两件,造型、纹饰、大小均同。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战国早期1号墓出土共2件,分别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

战国中期 错金云纹铜鉴缶

通高29.2厘米、宽45.7厘米,同样该器物由鉴、缶两件器物组成,四只龙形爬兽攀附于鉴上,器身满饰错金三角勾连云纹,并在空隙中镶嵌绿松石,繁缛到极致。金银错工艺最早见于商代,到了战国时期十分流行。该工艺繁琐难度极大:1,在范铸阶段需预留凹槽。也有的情况是在青铜器表面凿槽。2,对凹槽进行剔刻修整。3,将金银丝镶嵌到凹槽中。4,用错石打磨,使表面自然平滑,做到真正的“严丝合缝”。2012年在湖北随州文峰塔墓地18号墓出土,墓主人是曾侯丙,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战国中期 镶嵌绿松石菱形纹青铜方鉴

高21.6厘米、口宽30.8厘米。。这座鉴大体是方形的,它的四壁,各有一条小龙。小龙的四爪抓握在青铜器的壁上,它伸长了颈子,好像在探头张望鉴内的水面,形象生动,憨态可掬。更为精巧的是,这四条小龙并非纯粹的装饰品,而是器皿的把手,便于抬举。1975年三门峡上村岭出土,现藏河南省博物院。

【 盆 】 pén   

盆:是大型食器与水器。

器为圆形、折肩、深腹、平底、双环耳或兽耳,少数带盖,有底没三足。器身多饰有春秋战国时流行的铜器纹样,亦有少 数为素面。青铜盆源于商代,流行于春秋时期,战国秦汉也能见到。用途与盂相同,盛放熟食兼用盛水。 青铜盆的器型是相对比较简单的一类器物,造型简约、少量的装饰元素、良好的质地以及因时间流逝而产生的锈蚀。这些特征共同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技艺和当时的社会审美。


商晚期 三鱼涡纹盆

通高19.1cm 口径 46.7cm,敞口宽沿,高圈足。盆内侧刻有三条鱼,游走盆内栩栩如生,中央以涡纹装饰,极富生活情趣。该盆铜锈与尘晚商遗存,石楼县桃花者村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西周 倗伯盆

口徑19.6厘米,腹深12.1厘米,髙12.8厘米,重2500克,器内底铸铭文内容为:“倗伯肇作旅盆,其万年永用”,可见器物是倗伯做的,却出现在霸国墓地。部分学者推测可能是霸伯死后倗伯赠送的“赗赙”之物,即助丧的礼器。山西省翼城县大河口墓地1017号墓出土一对,现藏山西博物院。

春秋中期 交龙纹盆

高19.2cm、口径25.7cm,底径14cm,重3.525公斤,此盆侈口折肩,圈形盖顶,装饰精细的变形龙纹,制作十分精良。盆在古代主要用于盛水,但出土青铜盆的铭文却表明它主要用于盛食,应是兼可作盛食或盛水的器物。1993年从香港徽集,现藏上海博物馆。

春秋 曾孟弥谏铜盆

12、口径18.6厘米。带盖,敛口,窄沿,折肩,平底。肩腹间有两个对称兽首环耳。盖面隆起,作浅盘状,上有喇叭形捉手。通体饰蟠螭纹,龙目为乳钉状凸起。盖、器内均有相同环带铭文十二字: “曾孟(女爾)谏乍饔盆其眉寿用之”。1971年襄樊四中刘叔远先生捐赠,现藏湖北襄阳博物馆。

  战国 立鸟铜盆

此盆特殊之处在于盆中有鸟,因此用途与一般的盆不同。《周礼·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以共祭祀之明齍(zī)明烛共明水。”明水是露水,此盆的作用是承接露水,以供祭祀用水。 湖北枣阳九连墩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西汉“医工”青铜盆

高8.3厘米、口径27.6厘米,器身有三处“医工”刻铭,应为中山府医疗专用,是目前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刻铭医用器皿。刘胜墓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盂 】 yú   

盂 :是古代盛水或饭的器皿,很像有附耳的簋,但比簋大得多。

青铜盂的器型特征为:横截面为圆形,敞口,口沿较宽且外侈,方唇,深腹,腹壁斜直,近底部时圆曲内收,平底,圈足。多数盂的高度在40厘米以上,口径多在55厘米以上。盂的器形按耳部形制可分为二型:弯形附耳、半环耳。

考古发现的盂数量很少,主要是商代和西周的。先秦铜器中与盂这种深腹大型容器 形体相近的器类还有鉴,鉴是水器,则以盂为盛水器是合乎其器制的,而且铜盂始见于殷商晚期,盛行至西周中晚期,鉴则约始出现于春秋中期。


商 中柱旋龙盂

高15.7,口径25.7公分。外表像一般的盂,圈足,侈口,腹耳呈纽索状,向上弯曲。器身及圈足各有一道带钩的目纹装饰。本器最特殊之处是器内中心有一圆柱,柱顶有一六瓣的花形装饰,柱的中部有四只 翘首的立体蟠龙环绕,可以旋转。1982年向阳食品厂窖藏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西周早期 匽侯青铜盂

高24.3厘米,口径33.8厘米,足径23.3厘米,盂口内壁刻有“匽侯做饙盂”5字铭文,证明了西周初年辽宁一带在燕国封地之内。1955年出土于辽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山嘴子镇海岛营子村,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西周 永盂

高47厘米,口径58厘米,底径45厘米,足高10.2厘米,重36千克,西周时期的大型盂。腹内底铸铭文122字,铭文记述的是:益公受天子委托赐给师永田地,参与出命和授田仪式的还有邢伯、荣伯、尹氏、师俗父、趞仲等大臣,以及司土、司工等官员。1969年西安市蓝田县洩湖镇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现藏西安市博物馆。

西周 霸伯尚盂

高34厘米,耳间距42.8厘米,口径39.2厘米,侈口近圆形, 两侧附双耳,,下置三象首足,象鼻向外翻卷翘起末端分叉。器内铸有长篇铭文,计10列116字,铭文是一篇反映西周聘礼的文字记录,伯考代表周王来霸国蔑历和赏赐霸伯,霸伯回赠伯考和周王礼物,这篇铭文可以与《仪礼·聘礼》互相印证。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出土,现藏临汾市博物馆。

西周  天盂

高45.2、口径56.2、腹深33.6厘米,重34.5公斤。口沿外翻,深腹,腹壁较直,圈足下沿有边圈,颈部有一对附耳和卷鼻象首装饰。口下和圈足均饰垂冠回首尾下卷的夔纹,腹饰环带纹,均以云雷纹填地。内底铸铭文12字,最后一“天”字是族徽,故取名为天盂。2003年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 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春秋 妫下寝铜盂

高38厘米,口径69.5厘米,重36公斤。此器宽沿、方唇、深腹、有颈、大敞口、平底,形制规整,预铸器耳,合范而成,颈上和外壁饰蟠龙纹和错落乳钉纹。肩部十字对称接四只兽头耳,兽圆目张口,齿舌毕现,兽角变形蟠龙纹对称设计,似花冠。口沿上刻有7字铭文“圣所献妫下寝盂”。1994年海阳市盘石店镇嘴子前村诸候王级墓葬出土,现藏海阳市博物馆。

春秋 齐侯铜盂

高43.5厘米,口径70.3厘米,重75千克。敛口,侈沿,鼓腹,圈足,身有四个对称的衔环兽耳,外饰两组布局匀称的环带,上腹内壁的口沿处有铭文5行26字,铭文可知,铜盂是齐侯为他女儿仲姜所作的陪嫁品。1957年洛阳孟津县平乐乡境内的邙山坡出土,现藏洛阳市博物馆。



【 缶 】 fǒu   

是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

圆腹,有盖,肩上有环耳;也有方形的。盛行于春秋战国。器身铭文称为“缶”的,有春秋时期的“栾书缶”和安徽寿县、湖北宜城出土的"蔡侯缶"。缶原本是古代一种陶器,类似瓦罐,形状很像一个小缸或钵。缶成为乐器是由于人们在盛大的宴会中,喝到兴致处便敲打缶,一边大声吟唱,颇像现代的卡拉OK,所以缶就演化成为土类乐器中的一种。


春秋 孟滕姬浴缶

高39.4、口径23厘米,重12.7公斤。残破未修复。直口窄沿,短颈圆肩,敛腹平底,肩上有一对兽首耳,盖隆起,有折沿,盖的捉手作四孔喇叭状。盖顶饰纤细的蟠虺纹,盖的坡面和器体饰两道绹索纹,其间饰蟠虺纹和圆饼纹。盖、器各22字同铭:”隹正月初吉丁亥,孟(縢)姬(择)其吉金,自乍(作浴)缶,永保用之“。1978年河南淅川县下寺楚国墓地M1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藏。

春秋 蟠螭纹缶

高24cm,口径11.5cm,通宽32cm,底径14cm。缶盖是圆形,上面有一圈环状抓手。缶身敞口、鼓腹、平底,肩部有两个兽首环形耳,看起来圆润饱满。 缶盖和腹部各饰六个突起涡纹,其他地方饰细密的蟠螭纹。出土地不详,由公安机关追缴,现藏山西青铜器博物馆。

春秋 子倗浴缶

高49.6厘米,口径26.6厘米,重32.1公斤。属于水器,用于沐浴。此浴缶的特点是敞口、短颈、鼓腹、平底,肩部有两耳作象首状,下似卷曲的象鼻,耳内置环。器身饰有蟠螭纹,肩部有一道突起的八个饼形饰。此外,盖上和口沿上均铸有铭文,盖铭一周,篆书10字:“楚叔之孙□子倗之浴缶”。现藏成都博物馆。

春秋 浮雕式变形蟠螭纹附耳浴缶

口径20厘米、腹径21厘米、耳距26厘米、通高18.8厘米、重1.92千克。浴缶是一种水器,有属于典型的楚文化青铜器。该浴缶直口、方唇、束颈、深腹,由盖和器身扣合而成。器盖圆弧形,盖面正中有蛇镂孔环形捉手,四周有4个透空兽首钮。盖顶中心饰涡云纹和蟠虺纹。腹部装饰凸弦纹和蟠蛇纹及垂叶纹,腹侧两耳为蟠蛇盘绕组成的兽首形。淅川楚墓中出土,现藏湘潭市博物馆。

战国 十二棱蟠螭纹青铜缶

此缶应为汉海昏侯刘贺收藏雅器。由缶盖和缶身两部分构成,以十二棱均分为十二面。盖上及腹部均有三个环耳,与盖上三环形钮相对,可用绳索系合,防止器内液体散溢。战国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仅两件,藏于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战国中期 镶绿松石青铜鉴缶

鉴通高27.5厘米,缶通高29厘米。此件铜缶满饰银线菱形勾连纹,内嵌绿松石,器盖内铸铭文两行11字“曾侯丙之(沐)缶硖以为长事”,双耳铸铭文三行7字“曾侯(沐)缶硖以为”。随州文峰塔M18出土,随州市博物馆藏品。

战国 曾侯乙铸镶红铜纹饰盥缶

通高35.9厘米,重36.5公斤。此文物为东周(战国早期)文物,共出土4件。盥缶是盥洗用的储水器,这件盥缶的表面镶嵌有红铜花纹,花纹采用铸镶法,是预先铸好再嵌入范内,浇铸器体时即可连成一体,既牢固又美观。这种制作工艺是铸铜技艺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战国.曾 大铜缶

高124.5厘米,口径48.4厘米。目前中国发现最大铜缶,也是战国最大铜器。此缶盖上有4个环钮,盖用环链扣在肩上的龙形拱钮上。腹部有4个环钮,大概是供移动时捆绑绳索所用。颈部有“曾侯乙乍持,用冬(终)”的铭文,表明它是曾侯乙王室所用的大型盛水储酒器。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共一对,现分别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

战国 栾书缶

高48.8厘米、口径16.5厘米。此器光素无纹,器颈至肩下有铭文5行40字,器盖上亦有铭文8字。错金相嵌铭文,错金技法创于春秋中叶,但此缶无论从器形还是字体看,都属楚国作风,故实际是后来入于楚国的栾书子孙的遗物,是一件极具史料价值的珍贵文物。传出土于河南辉县,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战国 几何纹盥缶

高37.6厘米,盖口径23.4厘米,器口径21.2厘米,重11.6千克。直口,方唇,短颈设盖,顶上圆形抓手凹陷在内,盖缘直壁,套住器口并置于宽平的肩上。鼓腹向下收敛,与矮圈足相连。肩腹两侧设兽首耳,抓手顶部饰云纹,腹部除几何云纹外,中间还设八个圆饼形饰,纹饰相同。现藏上海博物馆。


【 瓿 】 bù    

瓿:古代用以盛水或酒,亦用于盛酱。

青铜瓿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首先,需要选用高质量的青铜材料,并将其熔化成液态。然后,将液态青铜倒入瓿型中,待其冷却凝固后,再进行打磨和雕刻等后续工序。最终,青铜瓿的表面会呈现出各种精美的纹饰,如蟠虺纹、龙纹、凤纹等。青铜瓿流行于商代,在商代晚期逐渐消失,春秋战国时期少有出土。青铜瓿的制作工艺和纹饰风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变化,现存多为商周遗物,战国以后的极少见到。


商 兽面纹巨型铜瓿

高62.5厘米、肩径89厘米,重61.9千克,是目前我国发现体型最大的商代铜瓿。肩部饰双身龙纹,由于长期在水中浸泡,肩、腹交接处置四个浮雕牺首已脱落。腹部和圈足均饰连体兽面纹,圈足上部有四个方形镂孔。2001年宁乡市黄材镇河中发现,现藏宁乡炭河里青铜博物馆。

商 兽面纹铜瓿

通高44、口径23厘米。有盖,子母口,鼓腹,圈足。盖至底部有三道不相连但对应的扉棱,肩部饰四个牺首,将器盖到器圈足的另3道扉棱相分割。器盖上有捉手,捉手为盘绕的龙纹,龙首似虎首,盖和器身饰兽面纹。1959 年宁乡黄材寨子山出土,出土时内有224件铜斧,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商 四羊兽面纹铜

高38.8厘米,口径31.6厘米,底径29.1厘米,重1.4千克。肩上设四个大卷角羊首,立体高耸,颇具气势。腹部上沿饰相间的火纹与“亚”形纹,腹部兽面纹,是将商代青铜器上最为古老的乳钉纹置于斜方格雷纹中形成。湖北荆州沙市区立新乡东岳村出土,现藏荆州博物馆。

  商晚 云雷地乳钉纹瓿

高20.5厘米,腹径29。造型浑厚敦实,云雷纹地的蘷纹和乳丁纹,肩部高浮雕三个兽首。石楼县后兰家沟村出土,现藏山西博物院。

战国 青铜瓿

高7.4,直径9 厘米,青铜铸制,部分焊接。器体形小,分内外两层,内层素身壶形,矮颈、反唇、圆肩、鼓腹、平底,底上有锉痕。外层分上下两截,错综复杂,铸造精工。上截边缘有四耳,中三缺,形立体,作兽面衔环状。该铜瓿显然不做盛水功能,应存放其他饰品用。 江苏邳州刘林墓出土,现藏南京博物院。

战国 蟠虺纹铜瓿

高30.9厘米口径21.3厘米,腹径38.4厘米。圆形,口外折成宽沿,短颈广肩,圆鼓腹,矮圈足。肩部两侧有一对兽首形环耳,环耳下套薄片大圆环;另两侧有一对扉棱式耳,扉棱上浮雕蟠龙六条。腹部由双凸棱綯纹结成络绳纹四周,将器身等分位3层24个纹饰区,其内填满细密卷曲的蟠虺纹。圈足饰綯纹一周。1996年唐县北城子战国初期墓出土,现藏河北博物馆。

战国 嵌红铜龙纹瓿

通高34.3cm,宽44.5cm,重10.72kg。圆体,小口,大腹,肩上有二环,有盖,盖顶部正中有一环。盖、器肩及腹下部饰菱纹,腹部饰龙纹,纹饰均以红铜镶嵌。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 斗 】 dǒu   

斗:又称作“枓",古时用来挹酒、水的器物。

青铜斗,最早见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战国时代尚有,传世和出土的都很少见。斗的器型特征与勺相近,但二者在造型上仍有些微差别。二者均是前有中空勺首以盛物,后有柄以便挹取,惟斗柄生自斗首之腰际或下腹,而勺柄与勺首于口沿处相连。《礼记·丧大记》曰:“浴水用盆,沃水用斗”,沃水指浇水,水由上往下流的的意思,这都说明勺作为挹水用时称作“斗”。


商 妇好铜斗

方形斗体:具有圆底,配备长斗柄。柄的两侧装饰有连续的阴线,末端呈三角形。柄面上装饰有两组蛳纹,柄的首端装饰有蝉纹。柄的背面近末端铸有铭文“妇好”。圆形斗体:椭面上饰有波浪纹。中部和尾部分别铸有突起的兽头和蝉。背面近末端同样铸有铭文“妇好”二字。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 ,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商晚 蛇首扁柄斗

长37厘米,勺径4.8厘米,柄首镂雕二蛇戏蛙,颇具北方草原文化色彩,1957年出土于石楼县后兰家沟,同出器物有爵斝觚等, 容器全部是酒器, 由此可见该枓作挹酒器用,现藏山西青铜博物馆。

商晚 蝉纹铜斗

柄上纹饰为夔龙纹和凤纹,极为精美、繁复,令人叹为观止。济南长清区小屯村出土,现藏山东博物馆。

西周 夔纹斗

1976年,陕西省扶风庄白一号窖藏出土,宝鸡周原博物院藏。

春秋 蟠虺纹铜斗

1978年3月至1979年4月,河南省淅川縣下寺發現大中型春秋楚墓9座,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该铜斗就是其中之一,现藏河南博物院。

春秋 蟠螭纹柄铜斗

口径 11.3 厘米,通高 12.6 厘米,通长 24.1 厘米。平盖,盖为母口,盖钮为一只张翼的立鸟。斗身为圆筒形,柄部饰相互缠绕的镂孔蟠螭纹。2005年山西隰县县城西北3公里处的瓦窑坡墓地出土,现藏临汾市博物馆。

春秋  曲柄斗

该铜斗手柄后端一侧有銎以插木柄,”北斗七星“一名就是源于七星形如此曲柄斗。北京延庆玉皇庙出土,现藏首都博物馆。


【 壶 】 dǒu   

壶:盛酒或水的器皿。

青铜壶一般大家都归为酒器类,因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的铜壶内就保存有二千三百年前的古酒。壶也用于盛水。商代已有,春秋战国尤其盛行。商代的壶多扁圆,贯耳,圈足。西周的壶圆形,长劲,大腹,有盖,兽耳衔环。春秋的壶扁圆,长颈,肩上有二伏兽,有盖,盖上常作莲瓣装饰;也有方壶。战国的壶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瓢形等。圆形壶到汉代称锺,方形壶则称“钫”。


商中期  兽面纹三足贯耳壶 

高31.5厘米,口径8厘。小口有盖,长颈,斜肩,深鼓腹,盖饰兽面纹,口下饰雷纹,颈饰弦纹,斜肩饰变形夔形,腹饰兽面纹,造型奇。1980年陕西城固龙镇出土,陕西省城固县文化馆藏。

商晚 垂叶纹贯耳壶 

此壶整体呈椭圆形,敛口,口下两侧有小贯耳,垂腹,器腹最大径在腹底部,平底,器腹极深,下承圈足。口下两贯耳之间饰有三道弦纹,弦纹下接兽面纹,兽面纹下为一周八组垂叶纹,圈足阴刻斜角云纹。兽面耳卷曲,两目圆突,尾部由阴线卷云纹构成。垂叶纹内填以云雷纹。1965年陕西省绥德县嫣头村青铜器窖藏出土,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周中期   三年兴壶 

通高65.42厘米,口径19.7厘米,腹深48.42厘米 。与该壶 一起出土的还有十三年兴壶,并称”姊妹瓶“。该器形体庞大,造型庄重,纹饰古朴, 盖榫外侧有铭文六十字,大意为:周王三年九日丁已丑日,周王在郑国举行飨礼,天子命虢叔传旨,给郑国赏赐祭祀礼器羔俎一个。 1976 年12月陕西省扶风县庄白村一号西周青铜器窑藏出土,陕西省宝鸡市周原博物馆藏。

西周晚期 单五父壶

通高59.6厘米,寬26厘米,重25.5公斤。腹部两侧为龙首衔环耳,颈部饰波带纹及凸弦纹,腹部以高浮雕交龙纹为主题纹饰。圈足饰变体夔龙纹,器盖饰波带纹,器盖内还饰有两条交龙。壶口内壁与器盖内铸有基本相同的铭文,内壁铭文曰:“单五父作朕皇考尊壶,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2003 年陕西省眉县杨家村窖藏共出土2件,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春秋早期 鳞纹瓠壶

高28.9厘米,口径5.6厘米,重1990克 。瓠壶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曲颈带盖,颈部向一侧倾斜如瓠瓜形,深腹下垂,下承圈足。盖顶设一钮,肩部和腹部各饰一个络形半圆钮和方形钮,盖顶钮与肩部钮应有一链可相连,盖面饰蟠龙纹,龙体环绕一周,颈饰变形曲肢兽纹,腹部满饰呈方折形的叠瓣鳞纹。现藏上海博物馆。

春秋    莲鹤方壶

此壶共出土2件,故宫藏高125.7厘米,称“立鹤方壶”,河南博物院藏高126.5厘米,称“莲鹤方壶”。 两件方壶的重量相同,均为64.28公斤,口为方形,长30.5厘米,宽54厘米。壶身为扁方体,壶的腹部装饰着蟠龙纹,龙角竖立。壶体四面还各装饰有一只神兽,兽角弯曲,肩生双翼,长尾上卷。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现藏河南省博物院。另一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春秋 黄夫人壶

通高30.7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8厘米来。器身光光亮亮,锈蚀很少,样子精巧,长长的脖子鼓鼓的肚子,壶侧充当耳朵的,是两只纵跃上升的虎,正听风辨耳回首张望。铜壶腹部铸有三组漂亮的纹饰,但长长的脖子上光素无纹,只铸了一行铭文“黄子作黄甫人行器则永宝宝鍳冬鍳复”。 1983年在光山县宝相寺上官岗砖瓦厂出土 ,现藏信阳市博物馆 。

战国 狩猎纹铜壶

腹径26厘米,高41.4厘米,壶口微侈,颈部瘦长,椭圆形腹,矮圈足。肩部两侧有对称的铺首衔环一对。从壶颈口部至圈足,全身分为七段,均有不同的图案和纹饰组成。主题图案有羽人仙鹤图、狩猎图、三足鸟向日图等,在三组图案之间,分别由几何菱形纹、蟠螭纹、云雷纹等纹饰间隔。成都青羊小区出土,现藏四川省博物馆。

战国 铜联禁大对壶

禁 117.5×53.4×13.2厘米,重35.2公斤;壶高99厘米,重106 公斤。禁的底部4只身躯玲珑、昂首张口的小神兽托起铜壶和禁的总重超过240公斤。两条龙攀附在壶身上成为壶耳,壶身遍饰蟠螭纹,壶盖有衔环蛇形钮,壶口作镂空设计,壶颈内壁均有七字铭文:“曾侯乙作持用终”。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1号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院。

汉代 鹅首曲颈壶

高约30厘米,、曲颈、垂腹、圈足,顶部有一小孔,造型独特。从目前出土的鹅首曲颈青铜壶,我们可以大胆估测,在秦末汉初时段,三门峡当地可能已经有天鹅出现。2020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经济开发区西汉墓出土,壶中还存有不明液体逾3000ml,现藏河南博物院。



——  未完待续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