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知道错了,你还要怎么样!”面对愤怒的孩子,家长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阳光贝贝海清清 2024-05-11 发布于青海

​“我知道错了,你还要怎么样!”面对愤怒的孩子,家长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作者:朗读君  

来源:朗读君

最近看到一个视频,着实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有个女孩犯了错,妈妈惩罚了她。女孩向爸爸妈妈承认了错误,并跑回自己的房间。

想要自我调节时,妈妈不依不饶地追到房间,反复问她:

你现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

错了要不要改?

该不该接受教训?

女孩的情绪显然已经几近崩溃,她满脸泪水,一次又一次地大喊:

我已经知道错了,还要我怎么样!

我只是想自己静一静,请你出去!不要打扰我静一静的时间!

然后便扑到了床上,哭的更难过了。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家庭都发生过。孩子已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家长还要穷追不舍的说你态度不好,情绪不对。

恨不得孩子面带微笑地道歉,丝毫不给孩子一点处理情绪的时间。

在大多数时候,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家长能给他们一些私人空间,来消化和处理好自己的坏情绪和坏脾气。

01

孩子发脾气时

千万别冷处理

前段时间网络上出现一条视频,一个孩子躺在地上打滚,还大声哭闹,引得过路的行人纷纷侧目。

而孩子的妈妈,却站在一旁,淡定地玩手机,任由孩子愤怒着发脾气。

对此,有些网友表示支持妈妈的做法,还声称:

孩子快起来吧,这些套路都是你妈当年玩剩下的。

可我看完这段视频后,却笑不出来。

这位妈妈的眼中只有手机,连看都不看孩子一眼,还美名其曰“教育”,这是我不敢认同的。

或许这位妈妈觉得孩子生气是装的,只不过是变着法子要挟自己,所以无比坚定地执行“冷处理”,以免孩子被惯坏。

可是,那个躺在地上的孩子,正处于情绪的漩涡中,全身上下满是痛苦和无助。

心理学家西格尔·布莱森说过:

我们做的最糟糕的一件事,就是无视孩子的坏情绪。因为当孩子的情绪真的很差的时候,他们一定处于巨大的痛苦之中。

比起面对孩子发脾气时的“冷处理教育”,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来自最亲密的人的帮助。

弗洛伊德在他的《性学三论》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3岁的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话!我害怕,这里太黑了。

阿姨回应说:那样做有什么用?你又看不到我。

男孩回答: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

你看,孩子的世界很简单,有回应,便是光;不回应,便是无尽黑暗。

积极面对孩子的所有坏脾气和愤怒之情,不要再做出所谓的“冷处理”了。

看似我们用“冷处理”赢得了眼前这一场和孩子的对峙,可实质却是造成了“双输”的局面。

正如那句话所说:

当孩子看起来最不可爱的时刻,正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

处在愤怒、甚至崩溃边缘的孩子,尽管面目狰狞,却急需你的爱。

02

孩子愤怒时

家长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处在愤怒漩涡中的孩子,大多数心理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

在《超级育儿师》中,有一个八岁的男孩默睿,脾气火爆,常常对妈妈大打出手。

有一次,默睿受到了爸爸的批评,心里很难过,表现也有些异常。

但父母两人,都没意识到默睿内心的变化,只是一味地提醒他:

批评没什么,快去写作业。

默睿情绪失控了。

他把妈妈连拉带拽地扯着妈妈进到了房间,对妈妈发脾气,还动手打人。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感受到了彷徨与无助,才用愤怒这种方式吸引爸爸妈妈的注意,希望得到些许回应。

可直到最后,默睿的情绪也没受到来自爸爸妈妈的安抚,真的有些心酸。

和默睿的爸爸妈妈相反的,是演员胡可。

她在教育孩子时,常常会以“我知道”开头。

有一次吃饭时,小鱼儿想要玩玩具,胡可反对后,他愤怒地瞪大了双眼,眼中满是怒火。

胡可没有粗暴制止他的脾气,而是对他说:

“我知道你想玩,但要等到吃饭后,这是规则,你要遵守。”

在日后的日子里,每当小鱼儿闹情绪,胡可都会在第一时间以“我知道”开头,以此安抚小鱼儿的怒火。

可别小看了“我知道”三个字。

它代表着父母体会到了孩子的感受,也能感同身受孩子的内心发生了什么。

“我知道”三个字,也能让孩子能感受到妈妈的理解和接纳。

慢慢地就会冷静下来,从而减少怒火,恢复该有的理智。

03

发脾气后的沟通和复盘

是教育的终点

也是关系修复的起点

《超级育儿师》中,还有一个不亚于“默睿”的失控男孩,甚至有人为这段视频取名为:

这是我见过最可怕的孩子。

在视频的一开始,男孩就已经很愤怒了。砸椅子、掀桌子、丢东西、攻击人,就像一头发疯的野兽。

而男孩的妈妈,则坐在一旁,内心毫无波动。

男孩会采用如此极端的手段,原因显而易见,他想用这样的方式来吸引大人的注意。

很可惜,妈妈并没有在意。

教育师兰海及时发现了男孩的心理诉求。逼着他先坐在“淘气椅”上冷静5分钟。

等到男孩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了,兰海喊来了妈妈。

让妈妈蹲下, 并让妈妈亲口告诉男孩,“淘气椅”的惩罚时间到了,也告诉男孩哪里是不对的,是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视频的最后,男孩抱紧了自己的妈妈。

这一刻,男孩那颗暴动的心灵,这才受到了极大的安慰。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孩子的怒火,来得快去的也快,过去了就过去了,不用再提。

可很多人却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孩子发完脾气后,是需要和他进行沟通和复盘,最后把怒火的时刻,升级为教导的时刻。

这就要求每一位爸爸妈妈,需要将更多的一些智慧,放在孩子的身上。

1、在他怒火中烧时,给他时间冷静

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人在愤怒时,情绪主导着大脑,理智早已退居二线,此时他是无法沟通的,甚至连倾听都做不到。

2、孩子冷静下来后,建立与他的肢体接触

早有科学研究表明:

任何爱的触摸都会触发催产素的释放,而催产素会帮助身体进入平静、放松的状态。

肢体接触的目的,是向他表明,无论我们之间有任何矛盾,妈妈仍然爱你。

3、正确的交流和倾听

这时候,在和孩子进行交流,尽量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多倾听。

而你表达观点时,也尽量保持中立,一定要告诉他“我能理解你”,千万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审判他的错误。

至此,这场“孩子的怒火闹剧”才最终落下帷幕。

复盘和沟通的过程,就像是在帮助孩子“清创”。

很痛也很难,但只要把委屈、怨恨等负面情绪都清理干净,孩子的内心才不会受到感染,心灵才能再次安定下来。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发怒,孩子也一样。

但比起一直纠结于他为何发怒,不如帮助他一起整理好情绪,待他冷静下来, 再慢慢地引导和沟通。

所有的悲伤都该有结束的那一刻,所有的委屈都该有宣泄的方式,所有孩子的眼泪,也都不该白流。

提醒所有的爸爸妈妈,抱抱那个发脾气的孩子,并告诉他:没关系,爸爸妈妈会一直爱着你。

作者:朗读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