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旭初 | 团机关吃饭趣闻

 鲁梅鲁冰花 2024-05-11 发布于北京

团机关吃饭趣闻

邓旭初

团机关的食堂在办公楼的西头,距干部宿舍只有几十米,离后勤处办公区最近,是一个半敞开的小院子,北边是中灶,机关干部的就餐处,南边是理发室和管理股同志的宿舍,直面过去是小灶,团里带号首长用餐的地方。

虽说是中灶,生活也不好,只不过比连队少吃点粗粮。每天,还不到点,饭堂外就站满了人,还可听到一片敲击碗的声音。

部队迁移新址后留下的
旧办公楼

早餐桌上一块小葱豆腐,一块腐乳,一小碟黄豆。中餐基本上是米饭,但只有一个菜,土豆、白菜、萝卜轮流转,肉量的多和少决定菜的质量和水平。晚餐吃面条的机会多一些,面条河南籍的最爱,每当食堂端出面条,他们最先涌入盆边,有人风趣地说:“想辨别河南人吗?端碗面条出来就行了”。湖南、四川及江浙一带的抢着吃米饭。

我们政治处特别是宣传股的几个同志打上饭,喜欢往张乐东干事的宿舍跑。他有自制泡菜“鬼子姜”,就是我们常叫的洋姜,是他从八五炮连西头地里挖来的,用酱油醋泡几天就可以吃,是一种好的佐餐。

后来团领导在机关干部作风整顿会上专门讲了吃饭问题:“有的干部吃饭特积极,没到点就往食堂跑,把碗还敲得咣当响,不文明,以后要注意。”其实也不能怪大家,生活不好,肚子饿,想早点吃饭,食堂里也够不上每个人有一个座位,菜又干巴单调,于是就出现了蹲的蹲,站的站,往宿舍跑的现象。只有放映组的同志吃饭常迟到,这是因为他们要在12点播开饭号音,再加上他们住在团俱乐部,离食堂距离比较远。

团部迁址后留下的旧礼堂

 小灶离中灶太近,每当开餐时,机关干部几乎都可以看到团首长的进出。有几个团首长喝点酒,出小灶时满脸通红。政治处一个干事戏谑地说:“白脸进,红脸出……”,把机关干部逗得哄堂大笑。其实小灶伙食也不见得好,只不过是环境安静点,多两个小菜,酒是团酒厂自己酿造的高粱酒。

 七十年代,十分艰苦,国家经济不好,军队没钱,官兵待遇低,但干部战士吃苦精神很强。机关干部比连队干部轻松,自由活动空间多些,时不时自己搞点小吃。宣传股干事张乐东一人住了个大房间,他家属来队刚走,留下有一个做饭的煤油炉子。有个星期天,放映组从白洋淀为生产连队放电影回来,放映员张秉庆和卢俊义搞回来几条小鲫鱼,把我们高兴坏了,大家一阵忙乎,拿来铝盆,倒上水,把清洗的鱼放入,点火煮起,算是一顿美味,吃完后直抹嘴巴。

      机关干部单身汉多,部队驻地远离县城,休息天、晚饭后,逛逛大山和马路,也挺有滋味。那年代,尽管只有几毛钱一天的伙食费,我们的生活依然快乐满满

【作者简介】
      邓旭初,湖南邵东市人,1970年12月入伍。历任38军112师335团一营松骨峰特功三连战士、一营营部报道员、团政治处报道员、八五炮连司务长、团政治处宣传股见习干事、宣传干事、宣传股长,荣记三等功两次。1982年调湖南省军区,先后在军分区、武装部、地方党委、省重点工程项目工作。

如果您对38军历史感兴趣,请您关注38军军魂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