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当代书法批评生态重建的一点思考

 吕剑藏书 2024-05-11 发布于山东

胡代林/文

当代书法在展览体制下不能不说兴旺、繁荣,形势一片大好,持续红火,但本应该领先于书法创作的书法批评却显得相对滞后和冷清,甚至有点不搭界。要么大唱赞歌,要么有个别的批评无度、无界直至人生攻击。这样的书法批评对书法创作、对书法的发展于事无补,弄不好反而对书法创作有副作用。例如,著名书法家、书法批评家朱以撒先生为著名女书法家张红春写过一篇评论,张红春女士在一家报刊发表时删掉了朱先生认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批评部分,后来朱先生在报刊发表题为 《我的批评去哪儿了》的文章,引起书法界的轰动和热烈讨论。看来,真正的、纯正的书法批评没那么简单和容易,一位知名书法家尚且无法接受,别说其他人了。当然,更有甚者,有互掐、谩骂的、互相诋毁、甚至人生攻击的,在此不便举例。

书法创作与书法批评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创作者与批评者需要怎样的沟通呢?

书法创作在当代的异彩纷呈,如果没有好的理论作指导,要想持续、健康发展,恐怕会受到诸多的瓶颈制约,难以为继。真正的书法批评是为书法创作提供源源不断、永不枯竭的源泉和动力。必须从书法发展的大计出发,对书法批评的生态进行重建。

内容图片

当前,书法创作者与书法批评者之间缺乏一种真诚的理解与沟通,有点儿各唱各的调,互不影响,互不干涉,也严重地削弱了书法批评的指导意义。理解的批评,才是真正的批评。理解书法,就是要理解人,理解创作者的心境、人生,读懂作者,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最难的。这种障碍体现在艺术中,可能就是: (1)、有意无意地憎恨不同于普通的观点和立场,尤其是不同于研究者本人所持有的观点和立场; (2)、贬低和歪曲这些观点和立场; (3)、因袭盲从占支配地位的思想,在判断其他事物时拘于一种偏见; (4)、自以为是的态度,以非此即彼的认知态度来看待问题,不知辩证法,等等。凡此种种,都可以归结为“理解的障碍”。

“理解的障碍”,在书法界、书法批评界,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要去掉这些障碍,需要书法批评者个人的良好修养和职业道德,同时也需要书法批评者共同努力,使书法批评生态得到重建、书法批评环境良好起来。

书法批评的不景气,自有书法批评环境的不良原因,而批评环境的不良,不只是书法批评者以外的事情,批评者的偏见也是导致批评环境不良的重要因素。自以为是、自圆其说的批评不少;另有一种“权威崇拜”的思想在作祟,人云亦云,不承担任何风险,保险得很,谁也不得罪;还有一种就是照搬西方的那套理论,用一些生硬的术语,生搬硬套,概念混乱,模模糊糊,朦朦胧胧,把读者带入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这确乎是当下书法批评之现状,让偏见阻碍了真诚的理解。

怎样才能理解?理解源自宽容,宽容不是避开矛盾,而是尊重别人可能有的信念。书法批评的宽容是建立在创作者与批评者之间对艺术观点及艺术表达方式的认同、平等对待上。书法批评者不应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看待问题、判断是非、确立价值,而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理解别人的所思所想。只要别人的书法与“道”相通相契,达到技进乎道的层面,遑论他采用何种表达方式呢?书法批评者最忌讳自己是专家,别人什么也不是。这其实是一种文化专制,艺术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那样一家说了算,批评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了,书法存在的价值也无从说起。

书法批评应该是一种平心静气的交谈,在一种和平对等的气氛中展开。即使书法批评者和书法创作者之间有着不同的意见,甚至相反的意见,在开放、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对话,检讨别人,也检讨自己,进行着思想的碰撞。平等、严肃地正视自己与别人,这是书法批评自信;反之,盛气凌人地批评别人,遮蔽自己的短处,这是书法批评自卑。书法批评应该是民主的,允许自己批评别人,当然也允许别人批评自己。批评和自我批评同样重要。批评是一种境界,能自我批评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境界。

书法批评者首先应该把批评对象作为人来确立自己的批评域界。书法批评者的健康人格是拥有一份责任和自由,没有可以左右他本人的思想和行动的绝对权威。在尊重书法创作者的基础上,秉持书法批评的方法和原则,健康批评。拥有健康的人格,就是具有新观念的宽容、对人的宽容,关心自我、他人和自然界,能把反面体验纳入自我,具有非凡的创造力,能做有建树的工作,拥有更多的爱心。我们提倡的书法批评应该是一种健康的批评,很多的问题能得到有效的解决,能促进书法创作的健康发展。我们不必纠结于一些无谓的争议,把大好时光白白浪费,而应该转化为更为有效的、更有价值的艺术探索的能量汇聚,书法批评的生态建设才会更好,书法批评家才会与创作者建立起既紧密又独立的关系,书法批评家才能以真正批评家的身份存在,而不是成为非艺术意义上的工具和符号。

我们期待着,拥有宽容心怀、理解大度的书法批评家的大量涌现,无疑是这个伟大时代所需要的正能量。书法批评家是耐得住寂寞,“板凳敢坐十年冷”,始终如一,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知识分子。书法批评家的心灵必须纯净、有独立判断、坚持原创的能力和激情。书法批评家是以思想作为生活的人,换言之,人品、学识境界要高。书法批评家是一群对价值发现的开拓者和弘扬者。真正的书法批评者就应该具有观念、思考、批评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素质的人。当代的书法批评不尽如人意,从环境或氛围上来说,是社会对书法批评者身份的不认同;从书法批评者自身来说,则是一种责任的放弃或是对真谛的避而远之。责任的放弃和对真谛的回避,必然会导致书法批评价值的混乱和书法批评的无序。

书法批评者的德行与真谛的探索紧密联系。书法批评者应有一颗正直的心,不虚伪、不奸诈,“不做市场的奴隶”,不能谁给钱就唱赞歌,不给钱就贬低的无原则做派。这是书法批评者必须坚守的原则和立场。而有了德行,探索真理就有了主心骨。作为一名书法批评者,应视整理为生命,不为金钱、名利所左右。

内容图片

书法批评就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一条探索之路、艰难之路。在现实中,放弃真理容易,坚持真理就困难了。书法批评者也是社会中的一员,也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书法批评者毫不例外地处于一种消极对待的境地之中,难以自主。书法批评者要想追求真理、探索真理,就难上加难了,书法批评这时就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所以一些书法批评者不得不采取逃避的方式来维系自己仅有的“批评者”的身份。这极易形成这样的情况:别人叫你怎么说你就得怎么说,别人叫你不能说的你绝对不能说;需要你吹捧的,你必须得吹捧;别人叫你去骂人,你就得去骂人。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呢?书法批评者就这样被别人绑定了,走到了令人反感的地步,书法批评也举步维艰,日薄西山,可有可无。

有良知、真正的书法批评者,是一种以独立人格的批评者的身份呈现在世人面前,积极面对现实,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敢于以独立的思考去深察我们身边的各种书法现象,是非曲直明鉴,站在学术的高度去阐释自己的真知灼见,以独立人格进行着命运的抗争。

书法批评者不能被社会所异化偏离批评者应有的职业道德,这样那些有批评深度、批评温度的文字才会不断涌现。批评是彰显正义、真理的力量,是人们明辨是非,更好地服务于书法创作。如果书法批评者异化了,书法批评就会异化,就会走入误区,越陷越深,不得自拔。

书法批评生态的重建,是书法批评回归书法批评的关键。这种书法批评本体的回归,也是书法批评再生、再辉煌的开始,让我们看到那种久违了的有深度、有思考的书法批评早日出现的希望所在。有了真正的书法批评才能促进书法创作的进步与繁荣,对真正的书法批评者的呼唤,就是对我们伟大时代的书法艺术繁荣所做的贡献和努力。

(孟云飞转自《书法赏评》 2017年第4期 P16-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