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书法批评的学术困境及其消解策略(邹宗淼)

 二闲居 2019-12-06

当代书法批评的学术困境及其消解策略

邹宗淼

21世纪以来,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积极探索、深刻反思与自我调整,当代书法已逐步完成一定的艺术实践与理论积累,焕发出勃勃生机。当下,书法创作空前繁荣,书法教育蒸蒸日上,书法理论研究稳步推进。然而,与此不相适应的则是当代书法批评的了无生机与疲软乏力,由于市场化、世俗化的社会环境和大众文化、消费主义的人文语境的侵袭与困扰,当下的书法批评呈现出批评理想异化、批评标准混乱、批评氛围沉闷、批评热情锐减、批评勇气衰钝等各种各样的弊端,不同程度地充斥着刻意的功利性诉求,普遍存在粗浅化、碎片化、庸俗化、程式化等倾向,缺乏批评深度、批评高度、批评宽度与批评力度,面临着批评理论的迷茫、批评主体的疏离、批评生态的失衡等学术困境。
一、“东鳞西爪”:当代书法批评的理论迷茫
艺术批评,是指艺术批评家以艺术体验与艺术鉴赏为基础,运用一定的理论观点、立场和方法,根据一定的艺术评判标准,对艺术批评的对象诸如艺术作品、艺术现象、艺术流派、艺术风格以及艺术批评本身等做出审美分析和文化评价的文艺活动。
书法批评理论的确立与书法评价标准的厘定是以理性思维为特征的书法批评机制顺畅运行的先决条件。当下的书法批评,无论是对书法作品的品评,还是对书法家的评价,抑或是对书法现象的分析,一个致命的事实是缺乏理性分析,缺乏学术深度,缺乏文化力度,要么就是根据评价者的审美好恶对书法家或书法作品进行随意性的“捧杀”与“谩骂”,要么就是脱离艺术实际的毫无原则、毫无底线的“胡吹滥捧”。公式化、套路化、刻板化的空洞无物的评论文字无疑已逐渐远离与消解书法批评的本愿与价值,成为自言自语、自说自话的文字游戏。造成这种尴尬的书法批评局面固然有着深刻的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但究其根本,则是当代书法批评理论的迷茫与书法评价标准的模糊,这是当代书法批评无的放矢、泛泛而谈的艰难之处。
理论的迷茫与标准的模糊,在当下主要表现为传统书法批评理论的“云山雾罩”与西方艺术批评理论的“隔靴搔痒”。
一方面,传统书法批评转型艰难。应该承认,作为一种典型的传统艺术批评方式,中国古代书法批评理论以其人格化的批评方式、点悟式的批评方法、形象化的艺术语言成为传统书法批评一种独特的话语资源,对古代书法起到巨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影响深远。然而,由于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转型,中国古代印象式的书法批评由于其直觉感悟式、经验类比式等思维方式,批评标准的主观性与偏颇性,批评方式的随意化与虚诞化,以及批评语言的艰深晦涩等因素,已经与当代书法侧重于逻辑推理与价值分析的理性批判形成了严重隔阂。特别是书法生态文化的断裂,中国古代书法批评很难转换为当代社会或大众所理解、所认可的价值批评体系和评价标准,社会大众的书法审美与传统书法价值观已产生明显差异与裂痕。在社会各个层面甚至精英阶层对书法的审美认知与品鉴能力严重退化的当下文化语境中,乘隙而入的鄙陋平庸的书法已对社会大众的审美判断力与艺术鉴赏力造成极大的伤害与误导,形成当代社会对当代书法整体认识的偏差与误读。
另一方面,西方艺术批评理论借鉴不力。20世纪末期,书法批评逐渐受到西方艺术批评理论的影响,符号学、心理学、语言学、阐释学、接受美学等相继引入书法批评,新理论、新概念、新词汇此起彼伏,批评者们开始尝试借助西方艺术批评理论,以严密的逻辑推理与多样的阐述方式,对当代书法现象、书法思潮、书法流派等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新解读,一度成为当代书法批评的一道喧嚣热闹的场景。然而,由于学养准备的不足,大部分批评者们无法突破西方文论的框架限制,对理论术语、美学概念生搬硬套、生吞活剥,无法架接起通往书法评价彼岸的桥梁,难以清晰地阐述出中国书法独特的艺术原理与文化特质,这种试图以西方艺术批评理论生硬地对中国书法进行彻底的重构显然无异于“隔靴搔痒”,逐渐趋于边缘化。
如何化解当代书法批评的理论窘境,确实是考验批评家学术智慧的一道令人费神的难题。
二、“孤文只义”:当代书法批评的主体疏离
批评家是文艺评论施行的主体,被公认为艺术动力机制中的关键。其主要作用是以审美鉴赏和价值判断为基础,以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对文艺作品或文艺现象等做出客观又公允的评价,并进而建构健康、有序的文艺批评秩序,在整个文艺生产环节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当代书法批评困境的很多问题都源于书法批评家的思想境界、学术素养、人格修炼等层面的不足与缺陷,批评主体不同程度上地屈服于权力、资本、人情等社会因素,批评主体与书法家、书法作品等批评对象严重疏离,书法批评缺乏应有的风骨。
其一是批评主体意识的淡化。书法批评的本质就是批判、怀疑与争论,书法批评主体应当好处说好,坏处说坏,以求实的态度对待书法家与书法作品。当下的书法批评早已失去了20世纪末的激情和动力,失去了方向感、价值观与方法论。批评主体缺乏批评意识,必然无法充分发挥阐释学理、深化思想与引领创作的批评效应。当代书法批评对一般化甚至粗糙庸俗的书法作品倾注了过多的热情与精力,甚或是毫无原则性的炒作吹捧,而对那些真正优秀的书法家、书法作品,却未能深入而有力地予以研究与评价,至于对不良或不健康的书法现象,批评主体也表现出不合常规的克制和沉默。当代书法批评的商业化、广告化和庸俗化,致使批评主体逐渐拘拘儒儒与软弱无能,泯灭了批评的基本良知,没有勇气正视书坛的不良现象,丧失了书法批评应秉持的正气和骨气,奉行一种不作价值判断、放弃审美评价的退缩策略,令“嘴书”“鼻书”“脚书”等书法杂耍,竞相粉墨登场,屡屡现于报刊电视,出尽风头,批评价值荡然无存。
其二是批评主体精神的萎靡。从批评机制来看,书法批评主体应该以一种独立的、自由的精神来从事批评实践,从学理角度对书法家及其书法作品进行审美价值的评判。在古代,书法批评主体并不以纯粹的批评者身份出现,而多身居政治、思想或文化高位,其对书法实践的批评与见解往往具有独特的引领价值与启蒙意义。当下的现实是,由于书法批评主体作为启蒙知识分子精英立场的不自觉退缩,书法批评对书法现实的干预能力正在逐渐地丧失,“在面对当代书法创作愈益表现出无思想无原创的工业化复制……书家媚势、媚利、媚名的精神俗化与非人格化,乃至书家的非自觉文化状态,当代书法批评却保持着可耻的缄默”。批评主体的独立精神逐渐被大众文化理念所同化,被书法家的艺术实践主张所消融,这种同化和消融导致书法批评主体丧失原本应有的独立的批判性能力,缺乏鲜明的思想文化立足点,缺失严谨、理性的批判精神与真诚的批评态度,当代书法批评优秀成果乏善可陈,少有建树。
其三是批评主体学养的不足。当代书法批评主体的一个严重缺陷就是缺乏最可贵的艺术直觉力、文化敏锐力与思想洞察力以及批判勇气等优秀品质,将书法批评变成一种生存策略,碌碌无为,缺乏原创品格与思想力度,批评立场狭隘,批评方法单一,没有批评主体自己发掘并言之成理地证实批评对象在书法技法、艺术境界等独特特征与创造性成就的价值判断,其批评文本无非以另外一种不同的表达方式重复叙述着先贤或他者的见解,陷入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僵化的批评模式,批评逻辑程式化,批评方法碎片化,批评语言庸俗化。这种思路狭窄、逻辑模糊、语言贫乏、没有批评立场的批评,没有价值判断的判断,与其说是平庸无聊的书法批评,不如说是对书法家与书法作品半间半界的简单介绍,难以看到批评主体独立判断的学术自信和批判能力。
三、“穷言杂语”:当代书法批评的生态失衡
当代社会已经进入大众的商业网络的文化时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以说,互联网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成为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渠道。从信息和技术传播的一般模式看,互联网也已经成为当代书法展示与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当代书法批评的媒介化与大众化不断开拓着以新媒体为主导的崭新的批评空间,这固然可以为批评者提供一个更为自由、更为自主、更为自立的广阔批评平台,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再加上学术自律与文化自觉的缺陷等不足,当代书法批评新媒体对很多所谓的书法思潮、书法热点、书法事件等的研究批评仅仅止于一种话题表面的肤浅化的消费式狂欢,其深层次的文化症结则由于批评空间的甚嚣尘上、纷扰嘈杂而被轻易忽略,精神的游离使得书法批评日益滑向娱乐化、庸俗化、浅薄化的走势。交叠错综的书法批评空间似乎能够容纳多元立场,但如果详加考辨,则不难发现,表面上当下的书法批评看似热闹非凡,实际上却负面状况层出迭现,其发出的批评声音并非和声共鸣,而是一番雀喧鸠聚、沸反盈天的场景,使得当代书法批评生态的整体有机性受到极大伤害,而导致当代书法批评运转的非理性、非良性与无序性。当下,经济大潮汹涌澎湃,商业性书法展览此起彼伏,市场制度的干预,利益因素的介入,商业化批评日渐成为一种常态,“今天的书法批评生态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因素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的批评者开始唯资本马首是瞻,按字论价。……这种由实力支配、资本主导的批评现象愈演愈烈,到最后,我们周围充斥着吹捧的文章和变味的批评”。市场环境下,书法批评主客体关系日渐失衡,主客体之间原本应有的彼此尊重、彼此激发、彼此协同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讳莫如深。批评主体缺少批评的真诚与严肃,批评伦理底线失守,未深入研究书法家及其作品就做出武断的、情绪化的贬斥或褒扬的批评现象比比皆是。不少批评家对亲近的书法家及其作品,极尽溢美之词;对其他疏远的书法家及其作品,不能实事求是地予以批评,甚至妄加诋毁。而在书法批评的整体链条中,居于关键位置的书法家则活性明显不足。按常理来说,书法家对于批评的意见无论是虚心接受,还是据理力争,都是一种活性的显现,书法批评生态的健康与可持续需要批评者与被批评者的活性互动。
生态的失衡,必然导致当代书法批评的无所适从,其批评声音已被大众文化的众声喧哗所淹没,任由书法如脱缰的野马,所谓的“江湖书法”不仅没有丝毫改变的迹象,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继续以其拙劣、低俗的表演在当代社会文化活动中大行其肆。即使如业界的权藏展览,其负面影响亦屡遭诟病,“由于急功近利,许多书家片面追求‘展厅效应’,使书法创作丧失人文精神和主体精神的依托而变成从形式到形式的产品生产,导致形式至上的‘制作化’倾向和‘美术化’倾向,中国书法固有的人文品格和诗意追求逐渐消失”。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21世纪是中华文化全面发展繁荣的崭新时代,也是当代书法可持续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书写为基础、以传统文化为支撑的民族代表性艺术与文化存在,是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文化资源。当代书法批评,要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为契机,切实担负起历史责任、社会责任与文化责任,把握传统文化转型与当代文化发展特点,调整批评策略,建立健全一套坚持学术本位、弘扬学术理性、崇尚学术宽容的行之有效的适应当代文化发展需要并引起社会广泛共识的书法批评机制,正确地引导当代书法的审美走向,竭力寻求书法文化责任流失的当代修复方式,重塑书法的当代文化精神,提高当代书法的文化贡献率。
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坚持学术本位:书法批评理论的体系建构
随着书法的深入发展,当代书法的标准与评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书法批评基础理论的薄弱与批评标准的分歧混乱已严重影响到当下书法的健康发展。因此,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建立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现实课题。“当代书法迫切需要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既能够为专业书法创作画出一个相对清晰的坐标,同时又能提升、引领大众的书法鉴赏水平,指导当代的书法教育。可以说,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是书法发展到现阶段的理性要求。
近年来,这一时代课题已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文艺界、书法界的高度重视,从报纸杂志(如《书法导报》《中国书法》《美术观察》《书法》《书法报》等)批评专栏的设置、专题研讨会的举办到学术课题的申报,都为当代书法批评的理论建构提供了一个可供讨论与争鸣的空间。书法批评界有识之士也身体力行,充分发挥各自的社会力量与学术优势,整合当代书法批评的各类资源,在当代书法批评理论与评价体系建设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陈振濂主持的浙江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当代书法评论体系的建立”课题,主要分为“评价”“评估”“评审”“评论”四个部分,分别从以下几方面文章阐述:(1)书法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其他艺术门类的比较;美学定位、艺术学学科逻辑;书斋文化到展厅文化;(2)书法的书家主体、环境客体、艺术史本体;书家个人、书法时代、书法历史诸因素的构成;写字与书法、文化视角与专业视角、文人与艺术家;评估的各种立场;(3)以作品为对象具体的评审操作;具体的展览评审与获奖评审;分层次为技法、形式、主题、作品氛围塑造、视觉表现“独创性”原则等评价的五大技术标准;理论形态;学术研究与艺术批评之区别;(4)现象、时代、人物、事实、历史五大评价要素;“以书论人”与“以人论书”;“发生学”之评论;评论的学术化;褒贬优劣找结论与追根寻源找缘由;评论的公信力等。该体系注重将从“史”到“论”的重心转移作为书法批评的学术前提,强调学理追问,强调逻辑力量,强调思想内涵、思维方式、思辨能力的统一,提出以比较的方法揭示书法的艺术本质与文化规律,试图构建一个可以量化与通用、可以在不同场合由不同评价主体重复使用的评价体系。“所以这个评价体系不是书法‘史’的简单描述与归纳,更多地带有一种当下主观的态度。从评价、评估、评审到评论,是一个递进的关系。从评价的角度可能只是一个美学史的梳理,但又不仅是梳理,还有比较,避免了有可能出现的把书法的品评做成中国书法美学史的缩写本。
李一主持的中国文联“中国当代的书法评价体系研究”课题,则侧重于对书法本体的性与质进行综合考量,针对具体书法作品提出了“四性”与“十六条”框架。所谓“四性”,是指“书写性”“文化性”“艺术性”“时代性”四大要素;所谓“十六条”是指“书写规范”“用笔尚法”“结体合宜”“章法得当”“主题健康”“文词精妙”“学养深厚”“技道并进”“传承有绪”“格调高雅”“个性鲜明”“风格多样”“展陈和谐”“审美引领”“流派开立”“经典新创”十六个具体指标。
此外,业界不少批评家相继以不同的学科理念,从不同的学术角度对当代书法批评体系的建设阐述了各自的学术观点,各有独到之处。不管如何,作为一个宏大庞杂的文化工程,当代书法批评体系建设不可能一蹴而成,必定困难重重、曲折反复。当代书法批评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于必须坚持学术本位,以书法家、书法作品等书法批评对象为基,以书法批评基础理论研究、批评方法梳理等为本,努力汲取传统书法批评之精华,摒弃传统书法批评之流弊,糅合现代中西文艺批评理论适于书法之合理内核,实现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促进书法批评的现代转型,为当代书法提供一套既有学术高度又有理论深度而又利于实践的多元、立体的评价体系,实现当代书法批评的精准度。
二、弘扬学术理性:书法批评主体的自觉自重
既然书法的批判与评价是促进当代书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书法创作的提升、书法理论的建设与书法教育的发展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作为批评主体的书法评论家其责任自然无可推卸,责无旁贷。英国学者瑞恰慈认为一个优秀的批评家要具备三个条件:
“首先,他必须是个善于体验的行家,没有怪僻,心态要和他所评判的艺术作品息息相通。其次,他必须能够着眼于不太表面的特点来区别各种经验。再次,他必须是个合理判断价值的鉴定者。”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当代书法批评家,必然要具备与众不同的思想境界、学术素养与独立人格等优良品质。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来看,中国书法不仅重视以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书写技巧为核心的形而下的技术形态系统,更关注在精湛的技巧、独特的形式表层之下积淀着的中华民族在自然感悟、社会认知、文化行为、哲学精神与道德理想等非物质的形而上的意识形态系统。因此,与其他文艺批评不同的是,书法批评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批评门类,这是一个从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技术分析进而到精神、意趣、境界等文化阐释的过程,这就要求书法批评家必须心存敬畏之心,弘扬学术理性,增强学术自觉,注重实践经验、学术理论、语言表达等多重训练,既要掌握书法的基本创作技巧,又要深入研究书法批评理论,灵活运用书法批评方法,熟谙书法史、书法美学以及文史哲等学科知识,还要加强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锤炼,如此才能有的放矢,触及批评对象的内里,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提炼出科学、合理、恰当的艺术评价,提高书法批评的品质。
当代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理想信念危机、全局意识淡化、利益追求变异,呈现泛功利性特征,种种问题已对社会价值观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书法界当然无法例外,处于敏感之位的当代书法批评更是首当其冲。在当今表面繁华、信仰缺失、价值叛离、满纸躁气的书法生态语境之下,书法批评家要秉持学术良知,谨遵批判道德,恪守独立精神,坚持科学理性、客观公正的态度,决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要以足够的诚实与勇气,针砭时弊,立场鲜明地反对当代书法的庸俗化、低俗化与媚俗化倾向,切实担负起当代书法的批评责任,树立当代书法批评家的新形象。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批评是对话,也是创造,文艺批评是体现批评家主体价值与创造性的文艺活动。这就要求当代书法批评家要自重自强,注重人格修养,提高道德素质,遵守学术规范,坚持科学的批评尺度与标准,以一种学理的、独立的、自由的精神,以理性求实的态度进行书法批评实践,严格评析书法家及其作品,审视其审美价值,考辨其艺术境界,提升批评文本的实效性与可读性。在书法批评实践中,批评家要不断深化专业知识,开阔学术视野,增强辨别能力,形成个体独特、客观的方法与风格,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塑造当代书法批评家的风度与气度。
三、崇尚学术宽容:书法批评生态的多元辩证
通常以为,书法批评不过是批评家与书法家、书法作品的单一的点对点关系,这无疑是粗浅的认知与偏颇的见解。实际上,参与当代书法批评的不但包括批评主体(书法批评家)、批评客体(书法家、书法作品等),更包括书法批评媒介、书法批评空间、书法批评机制以及其所依附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在内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
毋庸置疑,当下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方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类“新语言”,成为人们生存与发展的一种“交流工具”。2016年互联网、社交和移动媒体重要数据显示,全球网民已达34.2亿,占全球人口的46%;社交媒体用户23.1亿,占全球人口的31%;手机用户37.9亿,占全球人口的51%;移动社交媒体用户19.7亿,占全球人口的27%。因此可以说,互联网或许已经成为以信息与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的一种决定性力量。
与报纸杂志等传统纸媒的单一批评空间不同的是,当下的书法批评已进入一个网络化、多元化、立体化的复杂文化语境。因此,尊重学术自由,崇尚学术宽容,严格学术自律,应是营造良好书法批评生态的一个选择与方向。要扭转安常守故的思维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新兴的全球性的大众传媒,树立“大传播”理念,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互融互通,增强传统媒体的书法批评活力,扩大影响面,提高新媒体的自律意识,提升批评能力与批评效益。要注重舆论导引,优化业界管理,深入研究民众的书法需求与文化心理,探索运行一套广受欢迎的书法网络传播方式,调动民众互动与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大众的书法审美趣味与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契合与融通,矫正当代社会把大众文化同精英文化、主流文化截然割裂的人为误区,既强调学术化与精英化,又兼顾大众化与商业化,有效扩张中国书法的艺术感染力与文化渗透力,这是网络文化语境下当代书法批评所必须关注的一个现实课题,也应该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当代书法网络批评的一个发展趋势与学术愿景。
在商业主义、拜金主义盛行的世俗环境下,要克制社会不良习气对当代书法批评的侵扰,书法批评主体要坚守批评初心,努力摒弃无关书法、无关学术、无关批评的社会因素,充分考虑到书法现象的复杂化、创作主体的多元化与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深入研究书法家及其作品,以带有情感温度、学术深度与人文厚度的批评立场出发,从文化、艺术、美学等多角度进行综合研判,小心求证,大胆阐释,对书法家及其作品做出客观、合理、公正的艺术评价。书法家要充分理解批评家的学术立场与批评的价值,宽容大度,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善于从批评家的批判与评价中汲取创作养分,深化创作经验,激发创作灵感。批评家与书法家要互尊互学互鉴,营造有序化、良性化的书法批评生态,提高当代书法的创作水平,促进当代书法走向新的高度。
当然,学术宽容不是学术纵容,当代书法批评应该严格学术标准,坚守学术底线,遵循学术规则,远离世俗名利场的诱惑,构建一个激浊扬清、褒优贬劣的多元开放的书法批评新格局。这样,真正意义上的书法批评也会逐渐显示出其独特的启发价值与导引效应,实现其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文化担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