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上海黄包车

 黄之中 2024-05-11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图片

拍老上海的影视作品里,往往有一样东西一出现就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上海滩风味,那就是黄包车。在有轨电车投入使用之前,黄包车是承担市内公共交通的重要工具,它的演变也伴随了城市的发展。

图片

上海最后两辆黄包车中的一辆



先有独轮车

在黄包车之前其实还有一种“人力车”,由人力推动的独轮车。现在也许难以想象,独轮车在19世纪末的上海,不仅用来运货,更是像现在的“出租车”一样承载客运的功能。

图片

上世纪初,上海学生和纱厂女工坐独轮车

独轮车因为大多来自苏北一带,传至上海后就被叫作“江北车”。它在老上海档案记载中还有许多别名,譬如小车、手推车、狗头车、羊角车、叽咕车等等。

1862年,有大批苏北地区的人们涌到上海滩谋生,将木制的独轮车带到了上海。最早独轮车只是被用来载运货物,据说一辆车一次可载货四五百斤,到后来它成为客运工具。据考证认为,独轮车是在开埠之后的上海道路上最早行驶的车辆之一,也是上海“有舟无车”时代终结的一个标志。

独轮车都是用硬木打造而成,车轮安置在车身中间位置,上面设有一个车架,车轮两侧的木架既可装载货物,又可在载客时当座位。车后有两根把手,一个人握住两边把手即可在车身后面推行。用来载客时,一部独轮车可以载三四个人,有时甚至也能载七八个人。



黄包车的兴起

1873年,法国商人米拉看到上海租界日趋繁荣,交通工具的不敷应用,便向法租界公董局呈请,在两租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

经法租界与公共租界当局协商,同意发放人力车执照,并批准路程价格。次年3月,米拉开设了上海第一家人力车公司,并从日本引进300辆人力车,人称“东洋车”。不久又有外国人在上海开设了9家人力车公司,直至1898年才有中国人在老城厢地区开办人力车出租业务。

图片

早期的人力车为木制车轮,外裹铁皮,行车颠簸,且易损伤路面,后改为钢丝橡胶轮,行车平稳,拖拉也省力。人力车无油耗,便利经济,一经引进,便流行开来。

1882年上海租界内已有1500辆,1900年达4647辆。到1914年,仅公共租界就有9178辆。为了区别于私人包车,工部局发布规则,所有公共人力车须漆成黄色,从此“黄包车”成为人力车的代称。

图片


经过几十年技术改进,黄包车使用打气轮胎,车座换成弹簧坐垫,增加了靠背,乘坐较为舒适。黄包车的车资低廉,从外滩到大世界收费一角二分,没有带钱也可以付邮票。当时上海人出门办事、购物、走亲访友,黄包车是主要的代步工具,也成为一种时尚。

经营黄包车须纳税捐牌照,分“大照会”和“小照会”,由租界、华界分别发放。持有大照会的黄包车租界、华界通行无阻,小照会只可在华界营业。乘客招黄包车时常问:“有大照会吗?”

图片

黄包车夫与印度巡捕

虽说黄包车的业务当时十分红火,但黄包车夫收入微薄,起早贪黑,社会地位也不高。



客运计价规则

上海在电车开通之前,以及电车开通后一段很长的时间里,黄包车是市内最主要的公共代步工具,每天有数以千计的东洋车行驶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承担城市交通客运任务。

图片

外滩的黄包车

于是,工部局很早就制定和公布了关于城市运输的法规,对营运车辆征税、收费以及必须遵守的法则作出限定,如1903年新颁的《公共租界工部局治安章程》第十七款为“东洋车行”,规则共十四条,并附有“车资定章”,规定如下:

图片

按路程:一英里或一英里以内五分,以后每半英里或半英里以内洋二角。

按时间:一点钟或一点钟以内洋二角五分,以后每点钟或每点钟以内洋一角。


东洋车的计价分路程和时间二种,路程按英里计算,以一英里起计价,一英里以内收费洋5分,这相当于今天出租车的起步价,以后以半英里为一个计价单位,每半英里收费洋5分,包租东洋车则以时间计价(车资定价在不同年代又有所调整)。

清末,有不少出版机构出版过《上海指南》之类的手册,其中大多会有介绍上海生活的章节,如1910年商务书局出版《上海指南·卷四·交通》中就收有“东洋车”:

东洋车可分三种,即包车、野鸡车、野鸡包车是也。包车为人家自用者,车背不钉捐照(这相当于“自备车”,今多讲作“私家车”);野鸡包车,即以包车营业者,车背亦无捐照(这相当于今天以私家车投入营运的“黑车”);野鸡车车背有捐照,尽人皆可雇佣。

...大抵近路贵,远路反可略贱;往冷近之区贵往热闹之区贱;夏时及雨天贵,冬季及晴天贱。老于上海者,则不必先论价,俟拉到后随便给之...


虽说规定有按路程计价,但当时的车上不可能安装计程器或计价器,由于没有计价的办法,车夫与客人之间的讨价还价就会经常发生,甚至为价钱问题而引发争吵、殴打。

于是,工部局就在东洋车营运相对繁忙的路段竖立一些里程的标识,顾客可参照这些“里程碑”给付车费。所以《上海指南》中讲:“老于上海者,则不必先论价,俟拉到后随便给之”。



杨树浦路上的“里程碑”

十多年前,有市民在杨树浦路1920号附近(广德路西侧)上街沿围墙角落边,发现两块刻有英文和阿拉伯数字的石碑,估计是租界时期留下的旧物。在杨浦区文保所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将这两方石碑掘出,运回博物馆。

图片

20世纪初的杨树浦路


这两块石碑相距约二米,西侧的一块上镌“S·M·C”。S·M·C是上海工部局的缩写,也就是讲,这方石碑是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所立,下面的文字为“4MILES  THE  BUND”,即“距外滩4英里”。

这个距离正巧在6.4公里。根据上海市测绘院绘1∶50000地图进行丈量,石碑与外白渡桥的距离也在6.4公里左右。可以确定,该石碑从竖立起来就未被移动过,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收藏有同类租界时期所立的界石,但上面注有道路里程的石碑目前仅发现此一块。

在电车出现以前,上海市内客运公共交通工具主要是马车和东洋车两大类,马车主要是计时包租收费,所以杨树浦路上发现的石碑应该可以定为“东洋车计价里程碑”,当时许多客运量较大的地段会竖有这样的“里程碑”。

图片

地界石


另一方石碑称之“界石”或“地界石”。它的上方镌英文“B.C.LOT 8500”,下为“三新厂界”。“B.C.”是英国领事署,LOT即空地、土地,“B.C.LOT”即“向英国领事馆注册的土地”,下面的“8500”则是该道契的登记号码。而“三新厂”即三新纱厂,标明该土地业主的名称。

图片

三新纱厂大门


当时杨浦区是上海的工业聚集地,杨树浦路上也有不少纱厂。三新纱厂占地240亩,拥有职工约4000名,估计有10%的企业领导层、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员等居住在提篮桥附近或市中心区,在没有机动车的年代,他们上下班的主要交通方式是雇东洋车。所以,这里才会竖一方东洋车的计价里程碑。

图片

当年上海市民自发组织了黄包车拉力大赛来庆祝抗战胜利

图片

1908年,上海有轨电车正式通车,其中3路有轨电车从杨树浦路、东大名路、大名路过外白渡桥后,再沿外滩到延安东路外滩,全程设13个车站,收费一站为一分,全程最高为8分,车费比东洋车便宜多了,而且快捷、安全、准点。

在有轨电车之后,又相继开通了无轨电车、公共汽车,但仍有许多公共交通的盲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黄包车仍是难以替代的短途代步车辆。

大概在20世纪30年代初,人们对黄包车进行改进,改人拉为脚踏,不过由于设计不合理,这脚踏的车比人拉还吃力,不久就消失了。后来又改为三轮车,踏起来轻松多了,大概在1935年后,三轮车相继出现,1937年后,三轮车替代了黄包车。

(综合:档案春秋《老上海黄包车如何“打表”计价?两块石碑背后的历史细节》作者 包黎华,黄浦区档案馆《老上海的黄包车》)

来源:看懂上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