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4年五月模拟考高三语文试卷

 一中大语文 2024-05-11 发布于福建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本文是《心理学追踪》杂志对《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的作者之一埃尔德·沙菲尔的采访。

问:您何时开始对稀缺感兴趣的?

答:大概在8年前,穆来纳森想和我一起合作,研究贫穷状态下的决策问题,因为这个主题当时还没有人研究。历来有两种思考贫穷的方式:有一半人认为,穷人受环境所迫,从而是完全理性的,可以做出合乎情理的成本收益决策;另一半人致力于研究贫穷的文化,穷人的价值观及穷人不善于规划的能力。我们认为还有第三种视角,我们不把任何人看作是完全理性的,也没有理由认为穷人是严重病态的。和其他人一样,穷人在生活中也是充满困惑的,也有自己的偏差。

随着时间推移,收集的数据和案例越来越多,我们发现,似乎穷人会犯更多极端的错误。陷入贫穷状态时,人们会涌现出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稀缺,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正是这种心理状态带来糟糕的结果。

问:稀缺是怎样带来糟糕的结果的?

答:人的认知空间和心智带宽很有限。当你极其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时候,就没多少精力投入到其他事情上去了。我们把这个现象称为“管窥”,当你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在稀缺问题上时,在其他地方投入的精力就会越来越少,而你投入很少的事情里,有些事情甚至比稀缺问题更重要。有大量文献表明,穷人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没做好,和有钱人相比,他们通常是不那么上心的家长,生病时也是不大会按时吃药的人,甚至贫穷的农民在种植方面也不如人。

问:请说说让你们获得这些结论的研究过程。

答:一开始,我们观察了印度金奈一个大型商场里的水果、鲜花商贩。那些卖东西的妇女工作非常卖力,每天都规划得井井有条,从早到晚进货,用1000卢比的价格进鲜花或芒果,但先不用付款,转手以1100卢比的价格卖掉后,再给供货商1050卢比。她们以这种很高的利息进货,每个人平均做了10年。但如果她们多存一点点钱,或者从供货商那儿少借一点钱,她们早就还清债务了,而且收入会翻倍。这个买卖有自己的逻辑,那就是一天就管一天的事情,没有长远考虑、调整的能力。

我们之后又完成了一系列研究后发现,处理稀缺对人的认知能力有重要影响。首先,我们去了新泽西州的一个商场,请路人做测试,去度量他们的认知控制力和流体智力。我们在请路人做测试时,让他们想象一个财务场景,用150美元去修一辆破车,或者更难一点的场景,花1500美元在车上。我们根据路人的收入分层发现,在这两个场景里,商场里的富人在认知测试方面表现得一样好,而穷一点的人在150美元的场景里,认知能力和流体智力表现得和富人一样好。但是在1500美元的场景下,穷人获得的测试分数就下降了,仅仅是处理更严格的财务挑战就会让他们表现不好。

在这个实验里,我们尽可能控制了实验条件,但最后依然出现了富人和穷人两种不同的表现,你可以说在健康和教育这类事情上,穷人和富人考虑的不一样。所以,我们又跑去印度研究甘蔗农,他们每年都在收获后才有一大笔收入,他们需要保证这笔收入足以支撑到第二年收获时。通常甘蔗农们在收获前是穷人,在收获后是富人,所以我们对同一批甘蔗农进行了认知测试。我们在收获之前和之后两个月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同一个农民,同样的教育程度和价值观,比起收获之后,在收获之前这个农民的智商测试分数要低10分。

问: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对他们的行为和决策有什么影响?

答:美国的穷人常被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工薪日贷款”,这种贷款在当下可能是好办法,但两周之后就会产生很高的利息。所以,我们决定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本科生里做个研究—没人会说这些本科生不够聪明吧。我们设计了一个类似《家庭问答》的电脑游戏,并且把实验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他们答题的时间,分成时间富足的(每一轮问答50秒)和时间不多的(每一轮问答15秒)。还有一半参与者有权去借答题时间,但每借1秒钟,在整个游戏里的答题时间就要减少2秒。

我们发现,时间很充足的人表现得很明智,不用那么担心时间问题,只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才会借时间。但时间不多的参与者里,那些借时间的学生最后赚到的钱要少于没借时间的学生。尽管这些人都是很聪明的学生,但我们观察到的行为和那些穷人一样。

问: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答:在你负担得起的程度之内,留给自己一点余闲。当你在处理时间稀缺问题的时候,规划出一些余闲,如空闲半个小时,这样如果有突发事件,你就可以用这半个小时来处理。我把这称作是“与自己相聚的时间”。当然,如果你很贫穷,这样做就不容易。但是为穷困期存钱,可以让你有能力处理意料之外的空头支票或违章停车的罚单,你可以从存款里取钱,这样日子可以继续过下去。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同于历来的两种思考贫穷的方式,作者从普通人性出发,认为穷人和其他人并无本质不同,但他们在贫穷状态下似乎会犯更多极端的错误。

B.作者引述穷人在1500美元场景下所得测试分数下降这一测试结果,意在论证,相较于富人,穷人不善于处理财务挑战。

C.普林斯顿本科生中时间不多的参与者和穷人一样,也会因借用加剧稀缺,这导致其最后赚到的钱少于没借时间的学生。

D.稀缺可能关涉物质、时间等多方面。作者在研究中发现,稀缺或许不仅仅是资源问题,其实也是一种心理状态。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稀缺”并非研究者一开始就明确的研究内容,他们在研究贫穷状态下的决策问题时发现了“稀缺”状态。

B.当有了“管窥”现象时,我们通常就只能局部地、暂时性地解决问题。我们在当下尽己所能,但到头来却可能会出现新问题。

C.借用可解“燃眉之急”但两周后就会产生高额利息的“工薪日贷款”,这让美国的穷人变得贫穷并且难以自拔。

D.时间不多的参与者中不借时间的学生赚钱会更多,实验结果告诉我们,面临稀缺问题时,如果是“穷人”,应尽量不借用。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小贩们建立活期储蓄账户存钱且只在紧急事件发生时才使用,又或者购买了针对突发事件的保险。

B.一位繁忙的职业经理人与其他两个人共用同一位助理,管理顾问提出调配助理去专门协助这位职业经理人。

C.位于密苏里州的圣约翰医疗中心在手术量巨大的情况下,从原有的32间手术室中留出一间专门接纳计划外的急诊手术。

D.对于健身这样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一位日理万机的人聘请私人教练,让他不时询问自己这周何时去锻炼。

4.请简要说明“稀缺”会带来哪些糟糕的结果?(4分)

5.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最终得出“稀缺会带来糟糕结果”这一结论?(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怒目金刚

韩少功

老邱会砌墙,一把砌刀敲得当当响;他又会打猎,一枪放倒野猪。身手不凡,加上全乡在他整治下粮食增产,他这两年臭脾气见长,“你小子”“我老子”“他妈的”“老子崩了你”一类行伍京骂,动不动就遍地开花,大戳乡亲们的耳朵。

这一天,吴家村的玉和倒霉了。刚过大年初五,老邱召集村干部们学习。玉和来迟了,拍拍身上的雪花,笼着袖子往墙角里蛇行鼠窜。书记铁青着脸,“站住!怎么又迟到?你猪娘养的啊?要是在战场上,迟到半分钟也不行。妈的,贻误战机,军法从事,老子一枪崩了你!”

玉和读过私塾,算是知书识礼之士,还被尊为“吴先生”,吃酒席总是入上座,祭先人总是跪前排。堂堂君子今天成了茅厕板子说踩就踩?不就是迟到吗?他姓邱的凭什么狼心狗肺当众打脸?玉和抹了把脸,端坐着一声不吭,休会时在门口拦住了邱书记,“你骂我对,骂我娘不对。你左一句“猪娘养的',右一句“妈的”,这事与我娘到底有什么关系?你同我说清楚。”书记左看一眼,右看一眼,说不出话来,最后憋出了一个大红脸,呼啦啦甩下烟头拂袖而去。

“他姓邱的是树上结的?是土里长的?大年初六得讲个喜庆和睦,他指着鼻子骂娘,是不是欺人太甚?出门要尊贤,入门要敬长,他连这个道理也不懂?去年他来我们队蹲点,我娘为他煮过饭,烧过茶,洗过衣,做过鞋垫,亏了他吗?他不记恩也就算了,为何一转脸恩将仇报?我娘快七十的人了,一辈子没做过恶事。我要他到我家去坐一下,给我娘赔礼说声对不起。老邱的行伍脾气我也知道,只是士可杀不可辱也。”不愧是吴先生,果然条理分明,情理并茂,大义凛然,气壮山河。

几天过去了,玉和一心一意等着,等着老邱上门来的那一刻。谁知邱天保没多久接到调令,脚板下抹了油,已经去县里上任,你八抬大轿也接他不来了。天啊天,那家伙肇事逃逸,欠债不还,杀人不偿命,拉完臭屎屁股一撅就溜了?他邱天保得听好了:躲得了初一但躲不过十五,他就是躲进了蛇洞,吴玉和这辈子也要挖洞灌水凿洞灌烟;他就是逃到了台湾,中国人民也一定要解放台湾!

十多年的日子就这样过着,有晴有雨有暖有寒地过着。

又一年冬天到来了。村里遭遇一次山火。那天风太大,烈焰横窜,火团远跳。玉和的儿子在火场差点丢了小命,清创、消炎、植皮等费用两三万,女人几天来以泪洗面。玉和赶到医院时,女人告诉他邱天保都来看过了,还批了一张条子,要县民政局特事特办,给伤者家庭补助一万元。玉和愣了一下,接过纸条顺手撕成碎片。女人大惊,忙不迭地捡起碎片,“不就是一句话吗?那句话能吃?能穿?能生金子?”玉和气歪了脑袋,“我没得到这一句话,还算个人?还算我娘的儿?没有钱,我去卖血总可以吧?”吴玉和翻了翻医院账单,果然出门去卖血。

儿子出院后,身上虽有几块疤,但行走已无大碍。“君子不吃嗟来之食,饿死了吗?饿死了吗?”玉和对这种结局兴高采烈,冲着儿子问一句,冲着老婆问一句。不过从这天起,家里不开电灯,也不用肥皂。玉和戒了酒,不买烟,在务农之外寻找一切挣钱的生计。最后,他还跟着后生们上山倒树。年过半百的老汉,在陡坡上和密林里蹿上蹿下钻来钻去,被马蜂刺,被树刺扎,被毒草割,被风雨淋,一张沾有青苔和泥沙的脸落在水潭里,他手捧清水洗了几把,随口吟出:“人面兽心方可恨,兽面人心又何妨?”

他那干瘦如钉的两条腿越来越哆嗦晃荡了。终于有一天,他突然觉得肩头重量消失,膝盖和腰身忽然舒坦,阳光明亮耀眼,山风鼓荡爽身,整个身体飘起来——他在村民们的大声惊呼中,一失足连人带树坠下山崖。在谷底找到他的时候,发现他嘴巴、鼻孔、眼眶、耳穴里都流血,手腕已无脉跳,全身正在变冷。

遵照他以前有过的交代,丧事一切从简。但有些规矩则不得马虎:儿孙晚辈一定要跪着守灵,白豆腐和白粉条一定要上丧席,香烛一定要买花桥镇刘家的——那一家的质量最好;祭文一定要出自桃子湾彭先生的手笔——那是死者生前最为知心的文友;出殡的队伍还一定要绕行以前的两个老屋旧址——死者在那里度过几十年,必须向熟悉的土地和各类生灵最后一别。

入殓前,儿子发现父亲大睁双眼,目注苍天,让人想起佛庙门前的怒目金刚。家人最明白他的心事,赶忙到村部去打电话。邱天保在省城办事,从吱吱喳喳的电流声中知道事情原委,不免大吃一惊,依稀想起了十多年前。他连夜赶火车,换汽车,把慢腾腾的火车汽车骂了个狗血喷头,连跑带蹿赶到死者面前,已是天亮时分了。他跌跌撞撞扑向床前,一把抓住死者的手放声大叫:“玉和大哥,对不起对不起,我邱天保,在这里给你赔礼,给你娘赔礼!”

人们真真切切听清了这一句。这时,天上突然劈下一个惊雷,震得灵堂烛火慌慌地跳荡,在山谷里激起隆隆回声。顷刻之间大雨也狂泻而至,在门外拍过白花花的一浪浪雨雾,又把一团团雨雾送入门内。据说死者就是在这一刻牙关松弛,欣然闭目,隐隐呼出最后一丝气息,眼角还神奇地挂上了一滴泪。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邱书记身兼数艺治乡有方但脾气不佳,他当众教训迟到的吴玉和,粗暴的话语侮辱了吴母,二人的矛盾由此产生。

B.吴玉和知道邱天保的行伍脾气,只是老邱的行为太失礼,必须要登门道歉,这成了他绵延十多年的心结。

C.吴玉和撕掉邱天保批给民政局的条子,坚持不要补助,是因为他认为邱天保虚情假意,故宁可卖血筹钱来救儿子。

D.“被马蜂刺,被树刺扎,被毒草割,被风雨淋,一张沾有青苔和泥沙的脸落在水潭里”,写出了倒树环境的恶劣。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全知视角”叙事,叙述人对所发生的故事、各个人物都了如指掌,有时还跳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

B.吴玉和生前交代丧事从简,但有些规矩不得马虎等细节,突出了吴玉和守礼的人物形象,也呼应了前文情节。

C.小说结尾惊雷炸响大雨狂泻,与关汉卿《窦娥冤》中雪飞六月一样,都以超现实情节表现对恶势力的反抗。

D.小说意蕴丰富深厚,作者未直接表达用意,却让故事自己说话,谑趣从容地娓娓道来,举重若轻,引人深思。

8.怒目金刚是佛教中的护法神,通常被描绘为威猛且具有愤怒表情的形象,本文为何以“怒目金刚”为题?(4分)

9.读书小组认为韩少功的小说语言别具特色,邀请你结合本文中的实例,精选角度,写出你语言鉴赏札记的要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哀公问于孔子曰:“大礼何如?子之言礼,何其尊也?”孔子对曰:“丘也鄙人,不足以知大礼也。”公曰:“吾子言焉!”

孔子曰:“丘闻之,民之所以生者,礼为大。是故君子此之为尊敬,然后以其所能教顺百姓。其顺之也,而后言其丧祭之纪、宗庙之序;而后宗族会燕,即安其居,以缀恩义。卑其宫室,节其服御,车不雕玑,食不二味,以与万民同利。古之明王行礼也如此。”

公曰:“今之君子胡莫之行也?”孔子对曰:“今之君子,好利无厌,淫行不倦,荒怠慢游,固民是尽。以遂其心,以怨其政,以忤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虐杀刑诛不以其治。夫昔之用民者由前,今之用民者由后。是即今之君子莫能为礼也。”

(节选自《孔子家语·问礼》)

材料二: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节选自《礼记·曲礼》)

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复膳,然后亦复初。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命膳宰曰:“末有原!”应曰:“诺。”然后退。

武王帅而行之,不敢有加焉。文王有疾,武王不脱冠带而养。文王谓武王曰:“女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文王曰:“女以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我与尔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成王幼,不能莅阼,周公相,践阼而治。抗世子法于伯禽,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道也。成王有过,则挞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也。

(节选自《礼记·文王世子》)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得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得分。(3分)

是故圣人作A为B礼C以教人D使人F以有礼G知H自别于禽兽。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宗庙是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在中国古代一般指帝王或诸侯等祭祀祖先的处所。

B.“卑其宫室”的“卑”与“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的“亡”用法相同。

C.及,文中指到、等到,与“及其所之既倦”(《兰亭集序》)的“及”词义相同。

D.践阼,与“莅阼”含义相同,原指帝王新即位登宗庙东阶以主祭,文中指即位。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哀公向孔子问礼,孔子认为如今的君主只顾满足自身的私欲,残暴地对待人民,招致民众怨恨,不能修明礼教。

B.鹦鹉、猩猩虽然能够像人一样言语,但终究还是飞禽、走兽,一个人如果不受礼的约束,那就和禽兽没有区别了。

C.文王做太子时,对父亲极尽孝道,每天早中晚三次请安,对其身体、饮食等都关心备至,这直接对武王产生影响。

D.武王梦见天帝给予九龄,便立志收复西方九国;文王认为九龄代表寿限,就将自己的三年寿命给了武王,从中可见父子之爱。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之君子,好利无厌,淫行不倦,荒怠慢游,固民是尽。

(2)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

14.《<论语>十二章》中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强调“礼”的重要性。在材料一中,孔子认为古代圣明的君王是如何实现以礼治国的?(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房兵曹胡马诗①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唐]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②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注】①此诗约作于公元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当时杜甫在洛阳。“兵曹”为兵曹参军的简称。②房星:星宿名。“房四星,亦曰天驷,为天马,主车驾。房星明,则王者明。”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首诗首联点出房兵曹的胡马的出处并不寻常,紧接着勾勒出胡马神清骨峻的形象。

B.第一首诗颈联写出了骏马纵横驰骋无可抵挡,值得人生死相托,盛赞马的才能和品德。

C.第二首诗前两句语言较直白,在强调马非同凡俗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

D.这两首诗虽同为咏马,但风格特征大为不同,第一首诗沉郁顿挫,第二首诗浑厚凝重。

16.好的咏物诗,既能在物之内,又能出物之外,善于将这两者统一起来。请结合以上两首诗对此加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阿房宫赋》用“ , ”两句写人置身于阿房宫会失去方位感,夸张地表现了这个庞大的建筑群的错综复杂。

(2)刘克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 , ”两句连用 汉代张良和唐朝李筌的典故,来说明名将韩世忠即使没有名家仙人可承授与凭借,也建立了不朽功勋。

(3)“铁马”让人想到披甲奔跑、快疾如风的战马,力量感十足。该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比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① ,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块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

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一字一句之中都可以见出全篇精神的贯注。比如陶渊明的《饮酒》诗本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人把“见”字误印为“望”字,原文的自然与物相遇相得的神情便完全丧失。这种艺术的

完整性在生活中叫作“人格”。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大而进退取与,小而声音笑貌, ② 。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陶渊明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如果他错过这一个小节,便失其为陶渊明。下狱不肯脱逃,临刑时还叮咛嘱咐还邻人一只鸡的债,是苏格拉底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 ③ 。这种生命史才可以使人把它当作一幅图画去惊赞,它就是一种艺术的杰作。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19.作者认为陶渊明和苏格拉底的生命史是一种艺术的杰作,可以使人把它当作一幅图画去惊赞。你还能想到谁呢?请仿照画波浪线部分的句式再写两例。(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进入夏天后的某一天,家里室内微量的凉意,突然遭到了外来气流的冲击。那些凉意快速被挤向一边,我猜它们顺着墙根和门缝溜了。取而代之的热意,开始在各个房间里蒸腾,像个没礼貌的孩子,到别人家做客不老老实实地,却各个房间蹿腾。

风扇是夏天的天敌。这么说有点夸张,夏天的能量庞大如大象,而风扇的能量小得像蚂蚁,但风扇像堂吉诃德一样,与夏天的热不停战斗。

①屋顶的吊扇,逗留于许多人的童年记忆里,②但后来吊扇用不上了,人们纷纷住进了楼房里,③取而代之的是华而不实的装饰灯。④我从来没有想过,聪明的人类可以把照明灯或吊扇组合在一起。⑤后来我在一家旅馆里,看到房顶就吊着这玩意儿,当时感到十分震惊,晚上这么吹着吊扇睡觉,太实用,太有情怀,太容易让人想起童年了,当下便决定,以后自己家装修房子,无论如何都要装吊扇灯。几年后,果然有了装修机会,去购物网站一搜,各种吊扇灯五花八门什么木质扇叶的钢质扇叶的什么中式的欧式的应有尽有。还有一种是隐形扇叶的,不用的时候可以收缩起来,用的时候按一下遥控器,它们就会像蝴蝶展翅那样,神奇地把翅膀从胳肢窝里掏出来了。

20.文中画双横线的部分缺少标点符号,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各种吊扇灯五花八门,什么木质扇叶的,钢质扇叶的,什么中式的,欧式的,应有尽有

B.各种吊扇灯五花八门,什么木质扇叶的、钢质扇叶的,什么中式的、欧式的,应有尽有

C.各种吊扇灯五花八门:什么木质扇叶的,钢质扇叶的,什么中式的,欧式的,应有尽有

D.各种吊扇灯五花八门:什么木质扇叶的、钢质扇叶的,什么中式的、欧式的,应有尽有

21.文中画单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3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生动地表现了风扇的“战斗”精神,这一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挤公交车时我们常遇到一种有趣的现象:挤上车前,我们总是大喊大叫着让我们上车,大家往里面挪一挪,里面还有地儿;当大家挤上车后,我们又开始讨厌别人再挤上来,极不情愿地挪动位置。

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这个实验表明“处理稀缺对人的认知能力有重要影响”,穷人处理更严格的财务挑战就会让他们表现不好,认知控制力和流体智力下降。

2.C

美国穷人变得贫穷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这只是其中一种。

3.D

D项中的做法是将重要事情拉入“管子”视野之内,有助于应对“稀缺”,但并非留有余闲。

4.①稀缺会影响人们的认知能力。

②稀缺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决策。稀缺会带来管窥,让人们忽略其他重要的事;稀缺易导致借用,进而落入稀缺陷阱,反受其害。

(每点2分)

5.①收集大量数据与案例。研究者研究贫穷状态下的决策问题时收集到大量数据与案例,分析出共同因素;

②观察现实案例,进行合理分析。研究者观察印度商贩案例,并假设对比分析,验证自己的猜想;

③设计控制变量实验,量化评估认知能力和流体智力。新泽西商场实验突出稀缺程度这一变量但存在穷人、富人这一干扰变量,印度甘蔗农实验实现观测同一主体在缺钱和不缺钱情况下的不同行为方式,准确界定到“稀缺”因素;

④设计实验,排除其他可能因素。电脑游戏实验排除了智商的干扰,证明稀缺会带来不良后果的普遍性。

(每点2分,任意三点即可满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6.C

邱天保不是虚情假意,吴玉和拒绝帮助,是因为邱天保没有为当年的粗语向吴玉和及吴母道歉。

7.C

本文结尾是邱天保的忏悔让吴玉和欣然闭目,大雨倾盆,隐喻着矛盾和解,一切复归平静。与《窦娥冤》中的反抗不一样。

8.①吴玉和因未得到老邱的道歉,死不瞑目,面容如同怒目金刚,以此为题既吸引读者又突出他勇于反抗与极力守护传统乡村文化的形象。

②全文围绕“反抗与守护”展开故事,以此为题,使情节结构更加紧凑、有序。

③吴玉和以生命为代价等待一声迟来的道歉,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更是为了维护传统中国伦理与礼仪文化的尊严,体现了作者对于坚守传统文化秩序和价值观的思索。

(每点2分,答对两点给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①方言口语与典雅文辞交织,既突出地方特色又彰显人物性格,生动传神。如“堂堂君子今天成了茅厕板子说踩就踩”“人面兽心方可恨,兽面人心又何妨”。

②同构连用(多用结构相近的词句),巧用排比,彰显语言的整齐繁丰之美。如“条理分明,情理并茂,大义凛然,气壮山河”“挖洞灌水凿洞灌烟”“有晴有雨有暖有寒地过着”,将结构相同的词句排列在一起。

③动词、叠词等生动形象。如“大戳乡亲们的耳朵”的“戳”字写出了老邱的行伍京骂的刺耳。“吱吱喳喳”“慢腾腾”等叠词的使用贴切生动。

(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0. ADG

【句意为:所以圣人兴起,制定礼法教化人们。使人们有礼,(从而)懂得把自己与禽兽区别开来。】

11.D

【“文中指即位”说法有误。文中的“践阼”应是临时代行王政的意思,即周公代替成王处理政务,代行天子职权。】

12.D

【“武王······便立志收复西方九国”说法错误。由材料二第3段可知,是武王对文王说“君王您大概最终将占有他们吧”。】

13.(1)如今的君主,贪婪爱财不感到满足,放纵自己的行为不感到厌倦,迷乱怠惰放荡玩乐,固执地耗尽百姓的资财。

【厌:满足。固民是尽:宾语前置句,意为“固执地耗尽百姓的资财”。关键词和句式各1分,全句大意2分。】

(2)(如果)王季身体欠安,内臣就会把情况告诉文王,文王(听说之后就)脸色忧愁,走路(都)不能正常行走。

【不安节:身体欠安。正履:正常行走。关键词各1分,全句大意2分。】

14.①君王首先会认识到“礼”的重要地位,用“礼”教化民众;(1分)

②再向百姓推行丧葬、宗庙之礼,在宴饮中联结彼此的亲情;(1分)

③最后在吃穿住行等诸方面与民同等,和百姓同享利益。(1分)

15.D

第一首“沉郁顿挫”有误,应为“豪迈奔放”。

16.(1)杜甫的诗展现了胡马筋骨分明、双耳劲挺和四蹄轻盈的特征,生动地写出了骏马的神采,做到了“在物之内”;同时又能“出物之外”,托物言志,希望友人骑着胡马能够英勇杀敌,保卫祖国,为国立功,借胡马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3分,马的特点1分,情感2分)

(2)李贺的诗通过马骨被敲时发出铜声这一独特新奇的意象,形象地表现了马的瘦削和坚劲,暗示了马的素质好境遇不好,做到了“在物之内”。同时,将马的非凡与境遇形成鲜明对比,“出物之外”,借为马鸣不平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

(3分,马的特点1分,情感2分)

17.(1)高低冥迷 不知西东

(2)岂有谷城公付授 也不干曾遇骊山母

(3)示例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示例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示例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8.①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

②都没有一件和全人格相冲突。(都要表现全人格)

③否则他便失其为苏格拉底。

(每处2分)

19.不肯为仕途摧眉向达官显贵,是李白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

不肯为性命苟且于司马家族,是嵇康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

(每例句式1分,事例典型能够反映人物精神风貌1分)

20.B

(“五花八门”是对后文的概括,但“应有尽有”不是其概括的内容,所以“五花八门”后不能用冒号,排除C、D两项。“什么······的”“什么······的”是句子之间停顿,应用逗号;“木质扇叶的、钢质扇叶的”“中式的、欧式的”是句子内部停顿,应用顿号。据此排除A、C两项。注意:高层次的并列之间用逗号,低层次的并列之间用顿号)

21.①屋顶的吊扇,留存于许多人的童年记忆里(或“屋顶的吊扇,许多人童年记忆里都有”)

②但后来人们纷纷住进了楼房里,用不上吊扇了(或“吊扇用不上了”)

④我从来没有想过,聪明的人类可以把照明灯和吊扇组合在一起

(3分,每点1分。语句通顺,符合上下文即可)

22.①把夏天的能量比喻成大象,再把风扇的能量比喻成蚂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二者能量的大小;

②两相对比,突出夏天的能量之大,风扇的能量之小;

③以荒唐可笑的堂吉诃德作比,用戏谑的口吻赞扬了风扇敢于与强大的夏天作战的无畏精神和英雄行为。

(4分。答出1点1分,答出2点2分,答出3点4分。只列出取得这一效果的方法而未作分析,不超过2分)

【解析】“庞大”和“小”,“大象”和“蚂蚁”形成对比,生动突出了夏日的热和风扇起到的作用之间的差别。由“如”“像”可知,运用比喻,将能量具象化,生动有趣。由“堂吉诃德”可联想他具有的典型意义,同时他也比喻执着勇敢、不怕困难的人,文段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戏谑的口吻,形象地写出了风扇驱热时的场景。

23.【写作参考】

1.材料分析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由题干、材料、引导语、要求四个部分组成。

材料比较简练,冒号前面是“在挤公交车时我们常遇到一种有趣的现象”,它提示的是“挤公交车”这一日常场景。“现象”为何“有趣”?从下文看,在于乘客的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挤上车前,“大喊大叫”,迫切希望上车;“大家往里面挪一挪,里面还有地儿”表明乘车空间其实有限,想上车,需要车上的乘客让出一定资源,作出一定牺牲。从“让我们上车”到“讨厌别人再挤上来”,从“大家往里挪一挪”到“极不情愿地挪动位置”,表明“没上车的人”身份转换为“上了车的人”后,其立场、心态发生了明显变化。考生需要思考的是:为何会如此?当身份变化、角色转换时,个人利益得失常常随之变化,个体可能由资源争夺者变为拥有者,心态容易得到满足。人常有趋利避害的一面,如果此时只考虑自身利益,不愿理解和包容他人,对人对己“双标”,就可能因维护个人既得利益而罔顾他人,引发矛盾。面对不同处境的他人,有必要换位思考,尝试去了解他人,关心他人。

引导语是:“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这是高考作文常规性的要求,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题的引导语就如此。对于材料作文来说,就是要求从材料引申出去,不能光是就材料说材料,要由此及彼延伸出去。思考,是要理性思考,考查思维的深度、广度与灵敏性。就作文来说,就是要强调论证与说理,深入思考材料的思想、意义。“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提示考生应当结合个体的真实感受来说理,不能写得空泛。建议集中于某一方面写作,观点明确。

2.写作角度

(1)相互理解,少一些隔阂和偏见,多一些信任和包容

(2)学会换位思考,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3)拒绝宽己严人搞双标

(4)反对极端利己、罔顾他人

(5)付出善意,才可能收获善意

(6)克服本位主义,追求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7)如何看待既得利益

(8)如何面对资源存量时代的竞争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鲁哀公向孔子请教说:“隆重的礼仪是什么样的呢?您说到礼仪时,为什么(把它说得)那么重要呢?”孔子回答道:“我是一个见识浅薄的人,不足以了解隆重的礼仪。”鲁哀公说:“您还是说说吧!”

孔子说:“我听说,人们之所以能(正常有序地)生活,礼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所以(古代的)国君尊崇礼仪,认识到这一点以后用他所了解到的礼仪来教化、引导百姓。百姓顺应礼的教化后,再向他们讲解丧葬祭祀的规则、宗庙祭祀的礼节;祭祀以后亲属在一起宴饮,依序坐在应坐的位置上,来联结(彼此的)感情。(古代的明君)住低矮简陋的宫室,穿俭朴无华的衣服,车辆不加雕饰,饮食不讲究滋味,来和百姓同享利益。以前的贤明君主就是这样讲礼节的。”

鲁哀公说:“如今的君主为什么没有人这样做了呢?”孔子回答说:“如今的君主,贪婪爱财不感到满足,放纵自己的行为不感到厌倦,迷乱怠惰放荡玩乐,固执地耗尽百姓的资财。为满足自己的欲望,(必然)使他的政治招致(百姓的)怨恨,违背众人的意志,去进攻政治清明的国家。只求满足个人欲望而不择手段,残暴地虐待杀戮而不依章法。以前(的君主)统治民众是用前面说的办法,现在(的君主)统治民众是用后面说的办法。这就是现在的君主没有能遵守礼的原因了。”

材料二:

礼是用来确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疏,判断事情的疑似难明,辨别事物的异同,分辨道理的是非的。因此君子待人恭敬并且克制自己,以谦让的态度来表明礼节。鹦鹉能说话,(但)始终是飞鸟;猩猩会说话,(也)始终属于禽兽。人如果没有礼仪,即使能说话,不也是和禽兽有同样的心吗?所以圣人兴起,制定礼法教化人们。使人们有礼。(从而)懂得把自己与禽兽区别开来。

周文王做太子的时候,到(他父亲)王季那里去请安,每天三次。(第一次)鸡刚刚打鸣(文王)就穿好衣服,来到(王季的)寝门外,问侍奉的内臣说:“今天(父王身体)是否安好?”内臣回答:“一切安好。”(听到这样的回答,)文王就满脸喜色。(第二次)等到中午,(文王)又前去,(请安的礼节)也和之前一样。(第三次)等到傍晚,(文王)又前去,(请安的礼节)也和之前一样。(如果)王季身体欠安,内臣就会把情况告诉文王,文王(听说之后就)脸色忧愁,走路(都)不能正常行走。王季恢复饮食,然后文王的神态也恢复如初。饭端上来的时候,(文王)一定亲自察看饭菜的冷热;饭撤下去的时候,(文王一定)询问吃的情况,(同时)命令掌厨的官员:“吃剩的饭菜不要再端上去!”(掌厨官员)回答说:“是。”(文王)才离开。

武王遵循文王的样子去做,不敢有什么增加。文王(如果)生病,武王不脱冠不解带地奉养。文王问武王:“你做过什么梦?”武王答道:“(我)梦见天帝给我九龄。”文王说:“你认为(这个梦)是什么意思呢?”武王说:“西方还有九国(尚未归顺),君王您大概最终将占有他们吧。”文王说:“不是这样的。古代把年也叫作龄,齿也是龄。我(的寿限)是一百,你(的寿限)是九十,我分给你三年的寿龄。”文王九十七岁而寿终,武王九十三岁而寿终。成王年幼,不能即位履行天子职务,周公辅助,代行天子职权治理(天下)。(周公)用教育太子的规矩对待伯禽,想(以伯禽为模范)让成王懂得父子、君臣、长幼之道。成王(如果)有了过失,(周公)就痛打伯禽,用来告诉成王做太子的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