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松学经穴】人体十四经之:胃经的临床运用

 简单医行 2024-05-11 发布于云南

足阳明胃经(45个)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上行鼻根,向下沿鼻外侧目下(承泣),入上齿,环绕口唇,交会承浆,循行过下颌、耳前,沿额角发际,至额颅中部;向下沿颈至锁骨上窝,外行线循行于胸腹第2侧线至气冲部,内行下膈,属胃、络脾;复从胃口起,至气冲部浅出后相合,下循下肢外侧前缘,经膝髌和胫骨外侧前缘,止于第2趾侧端(厉兑);分支从膝下3寸到中趾;另一分支从足背至足大趾,连接足太阴脾经。

编者按:

十二条正经,加上奇经八脉中最重要的任督二脉,构成了人体最重要的十四条经脉。


对于初学者,不管是用按揉刺激的手法,还是用针刺、艾灸,都需要了解这些经络穴位的基础性格,才能准确循经取穴。这个系列,就给大家好好捋一捋,使之尽可能成为初学者随时可以参考的工具书。

根据子午流注的概念,十二经脉的气血从肺经开始,肝经结束。前面讲了肺经、大肠经,今天我们进入胃经......

胃经,能治疗与胃肠相关的疾病,以及胃经循行线路上的痛症,尤其是下肢方面的病症。而胃经,不仅仅只能治疗与胃肠、胃经相关的疾病。

在针对头面部的疾病、如头痛、面瘫、牙齿、鼻咽喉方面的病症方面,胃经与大肠经有很多相似之处,因为它们是上下同名经,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似度很高。在此基础上,胃经另辟蹊径,在乳房相关问题上很有处理能力,因为胃经从乳房经过,而且,乳汁需要气血来生成,胃经多气多血,脾胃生化气血;还有神志方面,神志病多由痰作祟,脾为生痰之源,疏通脾胃经,降胃气,降浊气,往往就能令人神志清明......

一、胃肠病:

胃痛、胃胀、呕吐、呃逆、纳呆、消谷善饥;腹痛、腹泻、便秘、痢疾等。常用穴位为梁门、天枢、梁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内庭。

脾胃同居中焦,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而脾胃的升清与降浊,必须凭借小肠的泌别清浊和大肠的传导变化。因此,只有脾、胃、小肠、大肠相互协同,中、下二焦气机畅达,才能使清者升,浊者降,共同完成对水谷中精微物质的吸收及糟粕的排泄。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经过小肠、大肠,与消化系统的关系最密切。根据《甲乙经》记载,足阳明胃经在膝关节以下的穴位中,除了犊鼻、条口外,均主治胃肠疾病。

足三里位于膝下3寸,它是治疗胃病的首选穴位,可治疗脘腹胀满、胃痛、饮食不下等胃病。“大肠、小肠皆属于胃”(《灵枢·本输》),所以足三里也是治疗大小肠疾病的常用穴,《四总穴歌》概括为“肚腹三里留”。足三里功擅健脾胃,补气血,以治疗虚弱性疾病著称,如治疗因脾胃虚弱导致的“恶闻食臭”(《甲乙经》)。然而,由于穴位具有双向性调整作用,针灸足三里也可以攻伐邪气,能清泻胃火,治疗胃实热证。比如“消谷善饥”一症,,系因胃气有余,病从热化,所以病人易饥多食,可见于狂症或神经性多食症患者。消渴(糖尿病)病人也可见易饥多食,多属于本虚标实。

上巨虚位于足三里下3寸,在胫骨与胫骨前肌之间的大空隙处。上巨虚为大肠的下合穴,是治疗大肠疾病的要穴,可治疗腹痛、肠鸣、腹泻。临床上,可以独取上巨虚治疗细菌性痢疾,效果显著。新发现的奇穴阑尾穴,一般认为位于足三里下2寸,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或慢性阑尾炎,效果显著。事实上,在治疗阑尾炎时,可以在足三里与上巨虚之间寻找压痛点(以右侧为主)。

梁丘是足阳明胃经的郄穴,位于膝关节外上方,主治胃痉挛、胃溃疡、急性肠胃炎等急性胃痛(以左梁丘为主)。如果没有针具,也可以指代针按揉梁丘穴,同样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呃逆由膈肌痉挛所致,中医则认为属于胃气上逆,一般以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作为首选穴位。但从临床报道看,针刺陷谷穴治疗本病效果也十分显著。本穴位于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如山谷处,故名陷谷。针刺同时嘱患者深呼吸,以促使膈肌上下移动,同时采取强刺激手法方可快速奏效。很多患者针后10分钟即可逐渐减轻,继之呃逆停止,随后不再发作。本法尤其对于各种腹部手术之后出现的呃逆屡屡有效,一般针一侧穴位即可,如针刺时间略长,可以两侧交替针刺,一般1~2次即可治愈。

腹胀,有虚、实、寒、热之分,气、血、痰、水之别,内庭穴有治疗腹胀之功,针刺本穴治疗严重腹胀病人,收到显著效果,值得进一步观察。

二、头、面疾病:

头痛、头晕;面瘫、面痛、面肌痉挛;颞颌关节综合征等。常用穴位为头维、四白、地仓、颊车、下关、足三里、丰隆、内庭。

头痛是最常见的病症之一,病因复杂,受累脏腑较多。足阳明胃经从耳前鬓角发际前缘上行至额角,如果疼痛部位局限于前额,可以辨证为阳明头痛,就是指前额部疼痛。如果头痛范围较大,不局限于某一个部位,但根据伴随症状辨证属胃火上炎者,也应当选取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在治疗头部疾病时,《灵枢·终始》提出了“病在上者下取之”的整体性治疗原则,而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的对症治疗,《甲乙经》就记载:解溪主治“头眩痛”、足三里主治“头痛”,都是上病下取的典型实例。

关于面瘫:根据发病部位不同,面瘫有中枢性与周围性之分,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中枢性面瘫,颜面上部肌肉没有受累,额纹不消失,闭眼、扬眉、皱眉均正常;而周围性面瘫,颜面上下部肌肉也麻痹,故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睑不能完全闭合。足阳明胃经的病候就是:突然口眼歪斜,眼睑不能自由闭合或睁开,是周围性面瘫的典型表现。足阳明胃经在面部的分布呈“N”字形,共有7个穴位,许多都是治疗面瘫的常用穴。临床上,在适当选取局部穴位的同时,更应该重视选取远端的穴位,如足三里、合谷、太冲、阳陵泉等。

三叉神经痛是面部常见病症之一,主要表现为:面部疼痛,疼痛短暂时,常为数秒钟,剧痛难忍,犹如触电、火烧、针刺、刀割、撕裂般。疼痛发作时还可出现面部皮肤潮红、肌肉抽搐、流泪、流涎等症状。一般在上下口唇、舌、牙齿及面颊等部位有“扳机点”,说话、发笑、吃饭、洗脸、漱口、打哈欠、擤鼻涕、走路时的轻微振动或转颈的牵拉等,都可触动扳机点而引起疼痛发作。传统的针灸治疗多采用局部与远端穴位配合的方法,效果并不理想,就可能与针刺局部刺激扳机点有关。有人报道诊治一例患三叉神经痛,长达10年之久的病人,仅取足阳明胃经的冲阳与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第1次治疗后就明显改善,共针6次而愈。因此,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时,应当重视循经选取远端的穴位,最好不针刺局部腧穴。

颞颌关节是具有转动运动和滑动运动的左右联动关节,它的每一个运动都有多块肌肉参与,如果这些肌肉间动力平衡失调,如喜食硬物或长期用一侧牙齿咀嚼,都可能造成关节功能紊乱。足阳明胃经在颞部也有分支,因此可以取足阳明胃经穴位治疗颞下颌关节疾患,如有人取足三里治疗本病,效果显著。

关于颞颌关节活动障碍,还有更简单的耳穴治疗方法,可以参考阅读:

外治法案例分享:耳穴上下颌,对于嘴巴张合疼痛真的太管用了!

外治法案例分享:嘴巴张合疼痛,耳穴上下颌显神功

三、口唇、牙齿疾病:

口唇疱疹、唇肿;牙痛、牙龈红肿或出血、磨牙症等。常用穴位为颊车、下关、足三里、内庭、厉兑。

足阳明胃经环绕口唇,若胃火亢盛,火热之邪循经上炎,则可导致口唇疱疹或肿胀。治疗上应当清泻胃火,釜底抽薪。

足阳明胃经的最后一个穴位叫“厉兑”,兑为口,能治疗口噤、口僻、唇疹、齿痛等口病。再比如位于第2、3趾之间的内庭穴,功擅清泻胃火。

有人诊治一例慢性唇炎病人,唇肿两年半,采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取内庭配公孙,共针5次而痊愈。

手足阳明经与牙齿的联系最密切,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足阳明胃经入上齿,所以一般主张下牙痛取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上牙痛取足阳明胃经穴位。其实两条经脉与上下牙齿都有联系,因此,如果辨证为胃火炽盛,无论上齿还是下齿疼痛、齿龈红肿,都可以取足阳明胃经的穴位。

中医认为磨牙症多由胃火所致,取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内庭,清泻胃火,效果显著。

四、鼻、咽喉疾病:

鼻衄、鼻塞、鼻渊;喉痹、声音嘶哑或暴喑等。常用穴位为足三里、内庭、厉兑。

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症,表现为长期鼻塞、流鼻涕、嗅觉障碍等,是正气虚的结果。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交鼻根部。对于这些病人,除了建议病人按摩鼻部及针灸局部穴位之外,还应当选取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培补正气。

足阳明胃经“循喉咙",其络脉“下络喉嗌”,若胃火炽盛,循经上炎,则可导致咽喉肿痛,或声音嘶哑、不能言语,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可以取足阳明胃经的厉总、内庭、丰隆等穴位,清热泻火,消肿止痛。

五、乳腺病:

乳痈、乳痞、乳汁不足等。常用穴位为乳根、梁丘、足三里、内庭。

乳痈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乳腺炎,以乳房红肿疼痛为主症,多发生在产后尚未满月的哺乳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足阳明经“穿乳”而过,《甲乙经》记载:下巨虚主治“乳痈”、足三里主治“乳痈有热”、梁丘主治“乳痛”。

乳汁为气血所化生,产妇泌乳不足有虚实之分,前者因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或生产失血过多;后者则多因产后情志不舒,肝失调达,乳汁淤滞。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足阳明胃经过乳房,针灸本经所属穴位既能健脾胃,生气血,又能通经络,调气血,故对虚实两种乳汁不足都有一定作用。

犊鼻穴在髌韧带外侧凹陷处,形如牛犊之鼻孔。此穴以治疗膝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等局部病症为主,但有人在临床上用犊鼻治疗膝关节炎伴缺乳症时,发现用此穴治疗后,乳汁分泌情况大为好转。

六、神志病:

狂、癫、失眠等。常用穴位为足三里、丰隆、内庭、厉兑,以及足阳明胃经位于上腹部的穴位。

痰既是病理产物,同时也是致病因素,可以分为有形、无形两种,前者如咳喘痰多;后者则以舌苔厚腻、脉滑、形体肥胖为主要指征。

中医将神志病分为狂、癫两大类,二者都与无形之痰有关,狂属阳盛,重阳则狂,多因痰火扰心;癫属阴盛,重阴则癫,多因气郁痰阻。脾为生痰之源,无论有形或无形之痰,都与中焦脾胃的运化失调有关。因此,癫狂的症状表现为心神失常(脑),但其根源却在中焦脾胃。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十二经脉病候之中,唯有足阳明胃经对狂、癫描述最详细的原因。

在治疗上,《灵枢·经脉》将“狂”列为足阳明胃经是主所生病的第一证,并且详细描述了狂证的临床表现。丰隆为足阳明胃经的络穴,“一络通两经”,功擅健脾胃,化痰饮,是化痰要穴。由于痰性黏滞,它在中焦脾胃产生后,很容易阻滞在中焦,滞而不去。因此,除了针刺足阳明胃经在下肢部的穴位外,还可以针刺上腹部穴位,以任脉的中脘穴为中心,取任脉上下的穴位及左右足阳明、太阴经脉的穴位,共奏健脾和胃、理气化痰之功,为治本之策。唯痰性黏滞,易成难除,需要坚持治疗较长时间,方能产生明显疗效。

胃气以降为顺,若胃腑失和,浊气不降,夜间平卧时尤其明显,导致夜卧不宁,也就是《内经》所说的“胃不和则卧不安”。厉兑是足阳明胃经的井穴,《甲乙经》记载本穴主治“不得卧”、“善惊”,《百症赋》则总结为“梦魇不宁,厉兑相谐于隐白”。有人报道诊治一例失眠长达10年之久的患者,患者经常噩梦不断或惊吓而醒,曾服药物或针刺神门、三阴交等穴治疗,效果均不显著。受《百症赋》的启发,选用厉兑、隐白左右共四穴治之,经四次治疗后竟获奇效,患者噩梦消失,安然入眠,醒后精神爽快,周身舒适 。

七、下肢疾病:

下肢痿痹、膝膑肿痛或僵硬不适、足背肿痛等。常用穴位为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条口、丰隆、陷谷、内庭。

痿证是以肢体筋肉弛缓、软无力,日久不能随意活动,或伴有麻木、肌肉萎缩的一类病症,相当于西医学的多发性神经根炎、小儿麻痹后遗症、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中风后遗症或周围神经损伤等,尤以下肢多见。

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若气血化生不足,筋脉失养,则可见肌肉痿软无力。治疗上当健运脾胃,生化气血,滋养筋脉,《素问·痿论》因此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的总原则。



如果想从脏腑的角度,了解更多胃的知识,可以参考阅读:

脾胃强则国泰民安,且看哪些实邪在影响胃 (学辩证之:脏腑辩证. 胃腑实证篇)

脾胃强则国泰民安,且看胃的各种虚弱表现 (学辩证之:脏腑辩证. 胃腑虚证篇)



文章部分内容参考自《经络入门》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