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帮助的几种陷阱,建议你了解一下

 天府小小爸 2024-05-11 发布于四川

帮助别人与被人帮助,是每个人都会经常遇到的情况。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也是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

但是,一些人在寻求帮助和提供帮助的事情上会出现困扰,甚至会栽跟头。

处理好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美国心理学家沙因教授在《恰到好处的帮助》一书中提到的几种常见陷阱,就是阻碍帮助效果达成的原因之一。

一、受助者的五大陷阱

1.起初的不信任

无论是向熟人求助还是陌生人,很多时候人们并不能确认对方愿意并且能够帮到自己。

所以受助者容易在一开始将真正的问题隐藏起来,先用其它的事情进行试探。如果对方反应积极并且有效,才会把真正的问题抛出来。

如果助人者太快针对假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就可能会错失了解真正问题的机会。

2.解脱

有些受助者会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别人身上,最理想的情况就是自己无需再动脑,甚至无需再动手。

当他们把苦恼分享给别人后,就会松一口气,准备“坐享其成”。

一旦受助者产生依赖性,就很容易放弃思考和学习。即使这次的问题解决了,下次遇到类似问题,依然会不知所措。

3.想要的是关注和验证,而非帮助

“我遇到了XX的问题,用XX的方式解决了,您看这样有问题吗?”“请您帮忙看看我们做得怎么样。”

说出这种话,表明受助者其实并不是想获得建议,而只是想验证自己的想法,以及得到别人的肯定。

为了能够在其他人面前占据上风,受助者极有可能隐藏或者回避问题。

4.抵触

如果助人者过早地提供了不成熟的建议或者无用的指导,比如正确的废话,可能会引起受助者的不满。

受助者会认为遭到愚弄,甚至对方根本就是个“假把式”。他会指出建议无关痛痒,或者反驳说已经试过但根本无效,总之会用各种方式贬低助人者。

如果抵触情绪不能消除,也就无法把帮助关系再维持下去。

5.先入为主

用过去的经验来应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是一种自然天性。

这种天性会让人们在求助之前就对帮助的结果甚至过程产生预设,如果助人者的表现与预设不符,受助者便会感觉不舒服。

因为对方没有秒回信息而发脾气,因为语气不够温暖而投诉,都是不舒服的表现。

二、助人者的六大陷阱

1.急于表现

这种与虚荣心有关的行为,容易让受助者感到难堪,也会让那些先进行试探的受助者隐藏真正的问题。

对于助人者来说,花些时间搞清事情的真相,是十分必要的。

2.自负

如果受助者不认可或者没能理解建议,有一些人会认为受助者自身有问题,比如能力不足、思维不行。

他们不会去想是不是自己搞错了问题,也不会用同理心去思考对方的实际情况。

更有甚者,会对受助者产生鄙视,然后一走了之。

3.应承太快

有些人在遇到别人的求助时,会立即回应:“没问题,包在我身上。”殊不知,这样的反应容易让受助者产生疑虑:“他真的能帮到我吗?”

助人者希望对方对他产生依赖感,却没想到这些豪言壮语反而会拉远彼此的距离。

尤其是当助人者没能完全做到自己所承诺的事情时,信任感的崩塌也会加速。

4.仅限精神鼓励

“放手去做吧,我会支持你的。”“我相信你的方案会成功,即便失败了也不是你的问题。”

这些话会让一些受助者感到沮丧,因为他们没有获得实质性的帮助。

在一些组织机构中,管理层面对下属提交的方案,仅粗看几眼就表示赞同。可一旦出现问题,往往会立刻甩锅。

在这样的上下级关系中,下属往往也很难真心实意地去把问题解决好,而会给自己留一点退路。

5.不愿躬身入局

有些助人者意识到,要想真正了解情况,探究受助者的真实感受,必须放下自恃高明的心态,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地位趋于平等的变化,会让他们感到失去自尊,进而产生排斥心理。

于是他们会说:“我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我们下次再谈吧。”“你和XX聊过没?他肯定能帮上忙。”

6.习惯舒适

喜欢待在舒适圈,也是人类的一种天性。

当受助者的某些表现与助人者的经验或者预设不相符时,助人者同样也会产生抵触情绪。

此时,助人者要么将注意力转移到解决自身情绪上,增加问题解决的时间,要么干脆疏远受助者,切断帮助关系。

三、写在最后

所有的帮助关系在一开始都处于不平等的状态:受助者是弱势方,比较敏感;助人者强势方,拥有更大的权力。

这种不平衡的关系,稍微处理不好,就会导致帮助的结果是不欢而散。

避开受助和助人的陷阱,最关键的是要明确对彼此的期望,在帮助关系建立时就达成有效的权力平衡。

目标一旦明确,焦虑自然减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