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鉴赏与争鸣】流水方舟丨品读《晚清战神左宗棠》

 昵称71028402 2024-05-12 发布于河南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品读《晚清战神左宗棠》 

——在王海霞《晚清战神左宗棠》新书发布品读会上的发言

□ 流水方舟 / 文

      四月二十五日那天,志勇在《芝兰园》突然发了一则喜讯《王海霞<晚清战神左宗棠>正式出版》

作为《芝兰园》文友的海霞之前从未提及,所以看到喜讯十分惊讶。原来海霞行事这么低调,一直潜行在文学的海洋里,在暗处、在背后默默地努力用功,终致大作出版,才让人大吃一惊。
虽然是意料之外,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海霞这几年文笔精进,文章不断,尤其她在《芝兰园》陆续发表的乡村素描杨树林散文系列二十多篇,让人耳目一新。意想中,她出散文集是迟早的事,但没有想到她突然来个大动作,与人合作搞出一个大部头,弄出一部历史人物长篇来。

前天下午从安阳出差回来,直接联系海霞,拿到了这部厚重的、散发着墨香的书。当时正直幼儿园散学,当她把书给我后,态度异常虔诚,双手合十,连说让我指正。说实在的,读可以,指正确是谈不上。回去就抓紧看。就像向勇在群里说的那样:“没时间和你聊天,正在读了!”当晚看到12点,昨天早上起床就看,一直看到昨天下午4点,才看完。越读,越觉得好,越读,越觉得海霞初出长篇便写得十分成功,内心忍不住并暗自为她叫好!
左宗棠这样的历史人物,最早还是在中学历史书上知晓的,他与曾国藩等合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在我印象中总认为这是左宗棠的一段灰色历史,甚至是污点历史。只有他后来西征新疆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使新疆在清朝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仍回归清朝的怀抱,在列强环伺,俱欲蚕食侵吞的情况下仍能保持新疆疆域完整,直至新中国成立,都与左宗棠收复新疆时推行的政策有很大的关系,这才是他一生最大的功勋,在历史上最辉煌的一笔。
但我对左宗棠的了解,也只限于历史书上的那些,从未完整了解过他的全部历史。只记得年轻时会背诵关于他的一首诗《恭诵左公西行甘棠》: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读了海霞的这本书,让我对左宗棠这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有了重新的认识和了解。
左宗棠的人生经历与众不同,绝对是典型的落榜生奋斗史。与曾国藩从科举入仕不同,他屡试不中,但不耽误他最终成为一代战神。就像芝兰园的大作家吕志勇,没上大学,也不妨碍他成为大作家。当然,前提是你要付出比常人大得多的努力,吃更多的苦。
左宗棠40岁之前,默默无闻,一直在乡下务农或教书,事业上无一点建树。试想,20-40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间,正是该闯该拼的年龄,但左宗棠却窝在农村,在家学习他认为将来有用的“经世致用”及“舆地”学问。大家可以再想,一个有远大人生抱负的人,四十岁了还一事无成,窝在乡下,那是什么滋味?即使是现在也极有可能早自暴自弃了。
窝居在乡下的时候,左宗棠也主动出击过,比如到布政使贺长龄家借书,以求得到赏识。到贺熙龄的城南书院读书 ,从而认识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胡林翼、王柏心等,都是他在不得志时主动积累人脉关系。直到他后来在张亮基、骆秉章手下当了七八年幕僚,他的军事才能才逐渐显现出来。
所以人不得志时一个要主动出击,二个要潜心努力找准方向,积累你的能量和能力,等机会来了,自然水到渠成。万不可自暴自弃。

生逢乱世,而乱世又出英雄。左宗棠在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军的过程中,建立起了自己的个人威望,搭建起了自己向上攀爬的梯子,一展自己的平生抱负。
左宗棠赴陕甘剿捻军时,已经54岁,当基本平定农民起义军时,他已经60岁。
60岁的左宗棠直到这时候才迎来了他自己一生在历史上的最高光时刻:力排众议,西征新疆,并最终收复新疆。
想想左宗棠,再想想自己,真是还得很努力!

海霞的这部书对左宗棠一生的征战、左迁描写得扣人心弦,也十分清晰详细。一场接着一场的征战,兵马、将领、时间、地点、战场时空的转换、多路人马的协调协同、进攻撤退,以及作为主帅的战略思路、打仗原则、如何运兵、破兵等,语言简洁干练,词语精准传神,不拖泥带水。往往数语,就把双方整个战场的态势、双方的攻防让人清楚明白。
这些背后,不用说,一定得有资料的详细收集,认真分辨,细心整理、归类等,还得有清晰的写作思路才行。
功夫在诗外,功夫在书外。如此繁浩的资料收集整理,这需要付出极大的艰辛和极其枯燥、寂寞的劳作,以及付出极大的精力才行。
纵览全书,作者的写作角度有两个,一个是基于作者的角度来揭示左宗棠跌宕起伏的一生;二是从清廷或者说国家的角度和高度来写左宗棠。这样的写作角度对人们正确了解认识左宗棠或许才是公平的。
站在作者的角度,个人的层面上,作者披露左宗棠作为常人的内心世界,拨开云雾,让其以常人的姿态、常人的疼痛、常人的喜乐示人,这样写出的人物不假、不大、不空。让这位历史巨人以有血有肉的姿态矗立在你的面前。

站在国家层面来说,为国效力,为朝廷分忧,平定起义,戡平叛乱,让社会安定,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无疑是中国几千年来作为臣子的固有本分,从这一点来看,左宗棠无疑做得是正确的,尽到了他作为臣子的职责和义务,并且他尽己所能,去改变造成这种社会混乱、民不聊生的局面:抚民肃贪,整顿水利,师夷制夷,兴学教化、发展经济等,虽然他知道这些积弊的原因,但作为一个个体的人,作为国家机器里面的一颗螺丝,凭他一己之力改变不了洪流的方向和趋势,也只能如此而已。
海霞在吕志勇作家的指导下,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出如此的成果,实属不易,这是《芝兰园》的大事、喜事,也是林州文坛、安阳文坛的一件大事、喜事。我相信她会在以后的文学之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写出更多的精品佳作。
再次祝贺海霞,祝贺她的长篇著作《晚清战神左宗棠》出版发行。
——  The  End  ——

流水方舟   实名刘俊生,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河南省诗歌创作研究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诗集《趺坐的人》《与风絮语》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